今年寒假,我和范布宁等三个小朋友一起去报了一个“素描班”,除了画架等材料,学费全免,连“学生”也是“老师”组织起来的。哈哈,其实是我想学素描,妈妈帮我组织的,因为她就是老师。
第一节课是教画圆柱。在正式画之前,先需要整理用品:铅笔要削好,画架要搭好,纸要铺好……我高兴得不得了,恨不得直接动手画,还得先看示范吧。先打一个框架,再打线条,深深浅浅……转眼间,一个漂亮的圆柱就诞生了,好像是放在纸上的,超有立体感。因为素描有高光点、亮面、灰面、阴影、明暗交接线五调子,把这五调子表现出来就有立体感了。看着妈妈画,我想:“这简单,看我的!”于是开始学妈妈的样子打框架。但有句话说的好:看事容易做事难。
刚开始打圆柱上面的那个扁圆时就发现:原来这么难!笔好像故意在和我作对似的,怎么也打不圆。而妈妈要求用直线组成圆,我却直线画成了圆弧。这时我一开始的高兴劲全像天边的云被风吹走了一样,无影无踪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勉强画好了我的框架,但“不幸”还是发生了:妈妈说我画得:1、太小;2、结构不对。两个原因就把我的这幅“佳作”PS掉了,并让我在反面重画。这真让我“欲哭无泪”啊!我只好老老实实地看妈妈是怎么画的,然后学着妈妈样用心去临摹,终于又一次勉强把框架画好了。看看范布宁:哇,她画得真快!但我告诫自己:不能急,画得太快会把好不容易搭起来的框架搞糟的。
接下来是在框架里用线条画出明暗,这样就有立体感了。打线条也是有讲究的,线条要打得两头一样粗细,做到“两头轻,中间略粗”为最高境界。但这种线条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出来的,这是一点;第二点更重要的是打线条千万不能乱,打出来要一组一组的,并要有在角度的交叉。如先打横着的一组,再打斜着的一组;第三点是线条的深浅关系,如果要浅,则既可以减少线条数量,也可以把线条加深或变浅,除了手上用力不一样,加深或变浅可以用不同软硬度的.铅笔。
最后,我完成了那张作品。看着有些模样的圆柱,我颇有些自豪:这可是我的第一张作品哦!当时自以为画得不错,等到“培训班”结束,看看真是实在比较糟糕的。我的素描旅程作文青春人物素描作文课间十分钟素描作文
在我家门口,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树。
看,那是一棵高大、茂盛的梧桐树,枝叶重重叠叠。
春天,梧桐树在春风的吹拂下,在春雨的滋润下,长出了嫩绿的小芽,就好象探出来的小脑袋,好奇地欣赏着春天的美景。夏天到了,梧桐树在烈日的照射下,长得枝繁叶茂,像一把撑开的绿绒大伞。秋天时,一阵阵凉爽的秋风吹来,变黄了的梧桐树叶如同接到命令一般,打着旋儿,不停地飘落,就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冬天,梧桐树落光了叶子,树枝上堆满了柔软的白雪,好像穿上了一件洁白的大衣。远远望去,玉树琼枝,粉装玉砌,充满了诗情画意。一年四季,梧桐树都是那么美丽,那么有活力。
梧桐树,它时时刻刻接受着阳光雨露的沐浴,又有着我们人类的照顾,茁壮成长。它又用自身的绿色为我们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还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空气清新,让大地少了灰尘。这是多么可敬的啊!
我爱梧桐树。
秋,悄悄的降临了,因为天空时不时会刮来一阵阵凉嗖嗖的风,时不时还会掉下许多不知名的树叶。
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秋的象征——梧桐叶。
秋天,美丽的叶很多,但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要数那梧桐叶了。每次走到梧桐树下,都会闻到一丝淡淡的清香味。那时,我就会闭起眼睛来,慢慢地享受着这美好时光,阵阵微风吹向我的面颊,真是享受。梧桐叶大大的很像蒲扇,小的就像婴儿的手掌一样。这树一层层,一串串,长得密密麻麻的,远看就像一顶顶巨大的黄色大伞。
我在放学的路上时,总是会看到梧桐叶像一位位“跳伞员”一样,慢慢悠悠地飘下来。踩上去时总是发出“沙沙”的响声。这时我就会感慨:“大自然可真是鬼斧神工呀”!在风大的日子里,梧桐叶飘落一地,远处看,就好似一张华丽的金色大地毯。
可异的是,看到秋天的梧桐叶落下时,就会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凄凉,同时也会想起清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一词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错点点滴滴,这一点也让我觉得梧桐树是一种略带伤感,优雅自然的人的象征。
梧桐叶虽然现在已经不再像夏天一样绿得发亮。但是变身黄色的它也为这里的秋天的街头增加了一道别有的风景。还有月季花,枫叶,银杏树叶,都正在装扮着“秋姑娘”呢!
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秋的象征——梧桐叶。
秋天,美丽的叶很多,但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要数那梧桐叶了。每次走到梧桐树下,都会闻到一丝淡淡的清香味。那时,我就会闭起眼睛来,慢慢地享受着这美好时光,阵阵微风吹向我的面颊,真是享受。梧桐叶大大的很像蒲扇,小的就像婴儿的手掌一样。这树一层层,一串串,长得密密麻麻的,远看就像一顶顶巨大的黄色大伞。
我在放学的`路上时,总是会看到梧桐叶像一位位“跳伞员”一样,慢慢悠悠地飘下来。踩上去时总是发出“沙沙”的响声。这时我就会感慨:“大自然可真是鬼斧神工呀”!在风大的日子里,梧桐叶飘落一地,远处看,就好似一张华丽的金色大地毯。
可异的是,看到秋天的梧桐叶落下时,就会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凄凉,同时也会想起清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一词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错点点滴滴,这一点也让我觉得梧桐树是一种略带伤感,优雅自然的人的象征。
梧桐叶虽然现在已经不再像夏天一样绿得发亮。但是变身黄色的它也为这里的秋天的街头增加了一道别有的风景。还有月季花,枫叶,银杏树叶,都正在装扮着“秋姑娘”呢!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厦门的秋天总是姗姗来迟,没有北方秋天的那种轻盈娇健,都已经是国庆节了,还酷暑依然,全然没有一点秋意。只有我家楼下那株法国梧桐树,让我感觉到了秋天已是“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梧桐树,到了秋日将尽的时候那是它最美丽也是最感伤的季节,我凝望着缓缓飘荡的梧桐叶子发呆。是啊秋天来临了,草木开始枯黄,生命开始收获,大雁开始南飞,游子开始思家,大自然又将开始准备孕育新的轮回……忙碌的游子们,是否也开始寻找归家的方向?
落叶的美恰在秋天,金黄色的叶片反衬着太阳的光辉,让人有千百个在暖意中晕去的理由。若是下着雨,秋风再冷些就更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了。
每年到了“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时,当最后一片树叶落下时,我会想起这片梧桐叶子。我记得春天时,当梧桐树抽出油绿的新芽时,他还是那么幼小,他象个孩子一样悄悄地探出了个头,看了又看,挑了一个气温不错的日子,从树上蹦了出来。
往后的日子,他一定是饿坏了,他不愿意放过每一滴敲打在他身上的甘露,不愿意放过每一缕斜射在他身上的阳光。当然他的时候,是在疯狂地吸吮着他的母亲。母亲?那棵梧桐树。作为母亲,她尽可能将根扎得深些,再深些,以便从大地中吸取所有的精华,来输送给自己的儿女们,树干、是她的身躯、枝条,是她的臂膀。作为母亲的梧桐树,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又让我深深地感动了。
那是个让人惧怕的风雨交加的夜晚,万物最为消损与凄凉的一天,透过路灯灯光的反射,我亲眼目睹了那梧桐树作为一个母亲,是在进行着怎样的挣扎。她无力却又近似于疯狂地摇动,与风雨抗争着,不愿失去每一片树叶。她摆动的声音盖过了风声,却在暴雨中俨然如一个舞者,一个生命的舞者。
现在,秋天来了,当这最后一片梧桐树叶落下的时候,我想,当他回头看时,当他回头看见那已枯槁而略显狰狞的大树时,当他回头看见自己母亲的时候,他的眼中应该充满泪水。
我想此时他一定非常留恋母亲怀抱的\'温情,想问问那梧桐树----他的母亲,他能为她做些什么?除去这次秋风里,一生中最金光灿烂与夺目耀眼的演出。当他还没找到答案时,风又一次将他吹起。这次,他飞得更高些了,也看得更远些了。他在最高空迟疑了一会儿,又忽地以最优雅的姿态投入了大地。
我想他在最后一定看见了大地,看见了母亲慈祥的微笑;我猜想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做了一次盘算,便毅然冲向大地。我猜他一定知道。他的身躯会滋润大地中无数的生灵以及在大地上的每一位母亲。
梧桐树、叶子、大地让我感动,让我明白了人生的哲理,一个人只有全身地投入社会,去帮助千千万万的母亲,才是对自己母亲的最好回报。此时我想说谢谢你,秋天的梧桐树!你永远属于大地……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