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听着这首李白诗人写的思乡的诗,我渐渐地想起了我的故乡。咦?今天不是中秋节吗?太好了,可以去爷爷、奶奶家去赏月,吃月饼了!
到了爷爷、奶奶家已经是黄昏了。爸爸、妈妈在厨房做饭。我和妹妹把我们的亲人们都叫过来了,真是好不热闹!我和表姐和表哥玩了起来,把吃饭的事都忘了。饭好了妈妈叫我们来吃饭,我们不情愿地走到餐桌前。哇,这么多好吃的:大鱼、大肉、大虾,好丰盛的团圆饭啊!刚才的不情愿一下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我看着这些可口的饭菜,我的`口水早就流出来了。我突然看见了一种金黄色的东西,我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说,这是拔丝鸡蛋。我夹了一块,有好多丝,我把筷子举到了头顶,可是丝仍然没有断,好像是舍不得它走似的。如今“飞流直下三千尺”要改成“鸡蛋拔丝三千尺”了。还有一个个圆圆的月饼,看着就好吃。我们说说笑笑,不知过了多久,妈妈说,快吃吧!再不吃就该凉了!
吃完饭,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着圆圆的月饼,看着黄黄的月亮。月亮上有几个黑点,也许那是嫦娥和玉兔在吃月饼呢!奶奶讲起了嫦娥的故事:从前有个嫦娥。
这真是一个难忘而有趣的中秋节啊!
一路上我走走停停。我看见屋后的小河在融了冰以后又开始不停歇地奔跑起来,仿佛看见河里有达利画的软钟,随着水流一去不返。试着挽留,又从指隙溜走,反倒是初春的水沁凉了指尖。闭上眼,听时光流走的声音,又好像有古老时钟的声音从远处的某个地方传来,“当--当--当--”滴落着时间。然后,我静静地凝视着流转的水面,又觉得自己看着的不仅仅是那片波光粼粼。
停停走走,我伫足在某条小径上。初晴后的小径还有被雨水滋润过的痕迹,有种洗去所有尘埃后的清明。隔着帆布鞋的鞋底感受到径上鹅卵石带来的奇特享受,突然就有了想要褪去鞋袜的冲动。然后,我真这么做了。有些疼,有些凉,更有些湿泥透过脚指缝的滑腻感。不能说怎样怎样的舒服,只是看着自己的光脚丫便忍不住一个人傻笑出了声。
径边被栽种着许多花卉。茶花,梅花,迎春花。还有些叫不上名的。这些花都开的极好,也许真如席慕容说的朵朵都是它们前世的盼望,所以才会这般的精雕细琢想要开出一树嫣然吧!还是抵不过内心的欢喜,采下了一捧姹紫嫣红,不知这于它们是成全还是辜负?
怀抱那一捧姹紫嫣红,继续紧跟春的脚步,最后连自己也不知落脚在了何处。只见那窄窄的柏油小路和两边一直蜿蜒向前排过去的杉树,像极了只能在梦里见着的`景致,若此时再听首舒伯特的《小夜曲》怕是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
不知什么时候本还明朗的天空竟又飘起了雨,雨丝沁入纤维,湿了衣衫,有越来越大的趋势。才想起春日里的天是不该信的,这一秒的阳光明媚,说不定下一秒便是细雨绵绵。该跑回家的,只是在奔跑的前一刻我记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个报告,据实验表明,在雨天走路和奔跑淋到的雨水是一样多的,所以我放弃了奔跑的念头。沿着来时的痕迹,不紧不慢,继续辗转在各个地点。
春日里,在天晴的时候,该到外面去走走。
灯亮了,片尾字幕开始滚动,无人离座,无人说话,直到最后鸣谢名单消失,我们才仿佛如梦初醒。这就是电影《四个春天》散场的场面。
影片从我们这一代人熟悉的“青年友谊圆舞曲”开始,以同样的圆舞曲结束,全程自然穿插动人的音乐,每每令人动容。导演兼摄影陆庆屹用了四年时间(20xx年至20xx拍摄了以父母的家庭生活为背景的纪录片。影片呈现的是四个春天。冬日远去,春花盛开,燕子飞来筑巢,春天总值得期待。第一年欢歌笑语,第二年乐观开朗的姐姐离去,全家陷入悲伤,第三、第四年生活日渐平复,笑声再次回荡,生活起伏伏,日子仍要继续。
这是两位经历了开心、悲痛的老人,勤勉踏实,双脚扎实地踩在地上,时间一年年往前走,面容在变老,他们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忱。爱唱歌又爱笑的妈妈,喜欢做饭、熏香肠和腊肉、栽花、种菜、做草药,也爱跳舞。多才多艺的爸爸吹笛、拉琴、修电器、养蜜蜂,他一直自学电脑,积累了很多珍贵的家庭影像。老两口一起爬山采蕨菜,在山间哼着小曲。这对平凡的中国夫妻善良可爱,有鲜活的人生,他们从未辜负时间,值得敬佩。
乐观向上,勇于自立,勤勉持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虽然年逾古稀,砍柴采药一样不误,生活的仪式感仍马虎不得:年要有板有眼地过,寄托哀思的殡葬礼仪不能怠慢,邻里亲情时常走动,调剂生活来点浪漫。野花丛中洋溢着笑脸,山间小路有他们的身影,天地人和,他们与大自然须臾不离。
家庭和睦,子女孝顺,在外地工作的儿子都要回家过年。老人有记录家庭生活的习惯,拍了很多宝贵的影像资料,好的家风,延续传统美德。
虽说是纪录片,却有故事片无可替代的魅力。影片没有华丽的色彩,没有激昂的音乐,镜头下就是一个平常的小镇河塘边来来往往的村民,还有清净的街巷、贴着对联的门庭和一方天井下两层楼的小家。一位退休的物理教师和老伴的平凡生活一幕幕铺展在人们面前。夹道里烟火熏制的香肠散发着特有的香气,老人家的二胡拉出魂牵梦绕的乡音,老伴附和着音符吟唱家乡小调。时而小提琴的旋律奏起,两人迸发出圆舞曲的热情歌声。丈夫多种乐器都会来两手,妻子均能附和吟唱——房子虽然空旷,却一直被爱的氛围笼罩。
影片打动人心的魅力在于写实。这种真实直击观众内心,催人泪下。两位老人经历了那么多,内心依然温暖,他们纯真浪漫,柔软温存。片子不讲大道理,没有任何说教,在寂静中,在不起眼的老人生活中,挖掘出人性之美和深邃的爱。
此片适合全家人一起看。日子终有悲欢聚散,此刻温暖,不求太多,平淡生活充满乐趣。
有才华的爸爸为何在乡村定居?作品没有提供相关线索。他们夫妇有怎样人生经历?主人公脸上的皱纹隐藏了什么?我们为他们平实、乐观、勤勉点赞,也充满了好奇。女儿为我们买了《四个春天》纸版书,刚开始看,希望能找到答案。
日本纪录片《人生果实》导演是枝裕和说:世界如此精彩,日常就很美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这句话用来形容影片《四个春天》再恰当不过了。
很多人都觉得蛇是一种很危险的生物吧,也总会有很多人去尝试着和蛇接触,不断地不断地,最后有人成功的把最毒的蛇放在自己身上的一个部位上,任由他肆意的爬行着、缠绕着;也有人用厌恶又惧怕的眼神盯着蛇,仿佛蛇身上有一种令他们一看就会作呕的物质,再继续顶住它的下一秒,那个令人们作呕的物质就会连本带利的黏住人们,死命的黏住,或许他们的眼里,蛇已经是这个世界上做令人讨厌的物种,他们不会懂得蛇真正的内在。
很多电视或者电脑的节目上会时不时的播出一些动物最自然的视频,那个时候的动物到底是不是最没有防备的,只有动物这个小生命自己知道吧。很久以前就有一个童话故事叫《农夫与蛇》,这是一个很久很久以前就有的童话故事,内容或许讲的是实情,也会经常有家长在晚上给孩子将这个故事,其意义呢不过就是有俩个。第一,哄孩子睡觉,让这孩子赶紧睡着,等到故事讲到最后,他们最希望就是看到孩子们熟睡的脸孔,可是他们忘了一件事,其实《农夫与蛇》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一个类似于恐怖小说一样的故事,其实在小孩子眼里的世界很简单,黑是黑白是白,甚至没有黑的.存在,孩子们都会认为所有的事都会像白雪公主一样最后幸福的和王子在一起,而且更不会相信三毛这种人的存在。所以我感觉家长们应该庆幸,再整篇文章读完之后,没有看到孩子们惊恐着的眼神就已经很不错了。第二,就是用整篇故事用童话的形式来告诉人们,在不知道别人的真正身份或者心意是否真诚的情况下,不要轻易的就相信任何人,坏人不会因为你付出的体温而改变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心。但如果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蛇是对的,他做的很对,动物是生物,他们不会有人类过多的思想,没有人类那么聪明,所以他反咬一口农夫是一种很自然的求生的本能,用这个本来的故事的寓意来说,反过来说主角是蛇也是一样的,在蛇没用意识的情况下,谁都不知道是什么目的的情况下你要让一条习惯在野外生存又是打又是***的条件下,蛇不可能会被一个不熟知性情的人类在怀里抱着,你怎么知道下一秒钟会不会拿了菜刀连磨都不磨就抬手***了你呢?所以,这绝对不能怪蛇忘恩负义,这只是动物的求生本能。
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修炼千年的蛇精,白素贞,用她反妖道的菩萨心肠又悬壶济世造福黎民百姓最重要的还是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带着一股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信念和许仙相遇,相知,相识。最后比翼双飞了不久,虽说修炼千年,但还是比不过有心无心的算计和她对丈夫的信任。结局虽然不好,但也是最情理之中的结局,就是因为这所有的事发生的顺理成章才被世人广为流传。而白素贞以清丽高雅,美如天仙,出水芙蓉,倾国又倾城,天性善良的形象为蛇以及蛇的祖辈挣了最耀眼的光。不说白素贞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信念,就说她1700年前被一个人类救了一命,1700年之后又回来报答他,这足以说明蛇不是知恩不报而是最懂得怎样造福黎民百姓又聪明机灵的生物。
最后,祝愿大家蛇年吉祥,事事顺利,心想事成,身体康泰,福寿安康。
中秋节那天,我上午刚举行完生日派对,傍晚就和家人及妈妈朋友一家去后海酒吧街吃饭赏月了。
我们来到一家湘菜馆,选择餐馆的顶层—露天赏月台。这里视野开阔,一眼看去到处灯火辉煌。餐馆紧靠后海的湖边,街道上人山人海,小朋友们捧着许愿灯,开心的笑着。月亮不知不觉就挂在了天上,开始还不是很圆,但慢慢的越来越圆,月亮也在慢慢的上升,从树干升到树梢,从树梢蹦到空中。夜深了,星星出现在了月亮的旁边,这时的月亮就像一个圆盘,旁边的“小珍珠”也在为月亮的美丽增光添彩。大家顿时被这月光吸引住了,妈妈情不自禁的说:“真是无与伦比啊!”
吃完饭,妈妈说,月亮里的嫦娥会实现你们一个愿望,你们去许愿吧。姐姐带着我和阿姨家的小妹妹,去后海的湖边放许愿灯。姐姐买了个“美少女”,妹妹要了个“仙女下凡”,我则挑了个“哆来A梦”。我们点亮了许愿灯,把造型各异的灯缓缓的放入湖中,面对着我的“哆来A梦”我心里默默的想到:希望贫困山区的孩子也能像我们一样幸福快乐!许愿灯带着我的愿望渐渐的消失在灯群里,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湖边。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中秋节啊!
获得第12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长片的《四个春天》的成本仅1500元,取景地以贵州独山县为主,导演陆庆屹通过该片向观众展示了远在外地工作的自己在20xx年至20xx年间回家过年的点点滴滴及年迈的父母的日常生活,中间还穿***二伯生病、家人齐返罗甸县看望照顾他、姐姐陆庆伟病逝及出殡下葬的片段。该片以近乎白描的.方式直接向观众再现了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有网友批评道这样的纪录片人人都能拍,不就是“我爸我妈的日常”吗?也许该网友忽略了剪辑、摄影等专业技能;而且既能让广大观众感动又得到专业电影展的认可,《四个春天》在这个寒流肆虐的隆冬给我们带来了春意。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几个片段,其一是陆父虽然身为物理教师,却多才多艺,书法、二胡、小提琴、养蜂甚至在晚年学会用电脑编辑家庭录制的视频等,让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同时也让人发现,即使身在名不经传的小地方,也有受过教育同时才艺双全的人,他们不像明星或富人那样受人瞩目,他们既不炫耀也不卖艺,只是留守故土安享晚年,这份淡泊名利的淳朴之心在当今的喧哗浊世尤其弥足珍贵。
其二是已经迈入老年的陆氏夫妇对少年时的事记忆犹新,例如当初二人结婚时的情景,陆父记得结婚日期是5月18日,还解释了为什么挑这个日子成婚。他看着摄于xxxx年的毕业旧照片,除了一个人的名字说不全之外,其他合影人的名字都被一一指出,可见他是个念旧之人。从侧面反映了陆家重情重义。
最后也是最可贵的是,他们的生活条件有限,但陆氏伉俪极少抱怨,陆妈妈曾说过当年二人结婚时添置家当欠下的债直到xxxx年才还清。二老种花、养鱼、上山采摘野菜和药材、熏腊肉、养蜂、腌制泡菜……陆妈妈还给没结婚的导演儿子缝制了小鞋子,说是准备给未来的孙子穿的。他们自给自足,自娱自乐,不怨天尤人,乐观积极,这一点非常值得玻璃心的人借鉴和反思。
反观生活在大城市的现代人,即使是某些中产阶级甚至年收入过千万的专业人士,仍然因为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及极速的淘汰浪潮怕自己被后起之秀取代、住房教育医疗资源等问题而焦虑不安、幸福感不强,即使他们拥有的物质条件丰富、所处的平台高大上、接触的资讯实时多样化、衣食住行舒适方便甚至是高级奢华的,但这一切只是把他们卷入***和攀比的深渊,却不见得给他们带来内心的平静和快乐,有时他们抱怨无法体会到幸福。
希望这部电影的出现能给那些迷失的人们一些启示,幸福感并非和金钱及物质直接挂勾,“知足者贫亦乐,不足者富亦忧”;生活的种种不易是对我们的考验,一路走过风风雨雨,人应该越来越坚强和成熟,明白功名乃虚名,浮华只一瞬,而唯有家人才是我们避风的港湾,血浓于水,只有亲人才值得我们的爱和付出,也只有他们的离开才是不可承受的。即使如此,仍然要面对,然后继续活下去,积极地、乐观地,因为只有代替前人走他们未完的路,才能和身边人携手共度流年,走过山,涉过水,看尽这世间美丽的风景。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