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xx是我最熟悉最要好的一个同学。
王xx是一个很有胆量的人。一次上数学课,老师讲解了一道题,我们总觉得他有个地方讲错了,但我们不敢出声。王xx却站了起来,大胆地指出老师说错的地方。老师听了,有点难为情,但也表扬了王xx的.行为。下课后,我走到他桌前,竖起一个大拇指,对他说:“你胆真大,敢当面指出老师的错误。”他只笑了一下,又做起了作业来。
王xx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一次,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去请教老师,老师也弄不明白。这怎么办呢?咦,我的好朋友王xx数学不是不错吗?对,找他帮我解解看。我把不会做的题给他看。他立刻拿出稿纸算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就说:“算好了。”我惊讶地说:“不会吧?这么快?”我拿过来一看,果真算好了。我心想:连老师都算不出来的题,他却能,真聪明,怪不得每次都名列前茅。
王xx还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他的体育成绩不怎么好,但他很努力。在一次跳山羊,我们都在老师面前跳过去了,只有他没跳过去,但他不气馁,叫我帮他练习。王xx要我造型低点让他先试跳。于是,我全身趴下,他轻松地从我身上跳过去了。接着,我增加点高度,半蹲着。他跳了好多次,才跳过去。然后,我又稍直点下半身子让他跳。一次,两次,三次……他跳得满身大汗,精疲力尽,但始终没跳成功。体育老师见了,把同学们都召集起来说:“王xx这次表现得非常好,即使他没有跳过‘山羊’,但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说完,他就在王xx的成绩表上打了一个“优”。
这就是令我敬佩的最熟悉最要好的同学。
有人说:“很多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我想,我的父亲就是这样。
小时候我的胆子很小,很怕严厉的父亲。比起父亲那时常紧皱的眉头,散发着丝丝寒气的话语与像面瘫一样的面孔,我还是更喜欢温柔的母亲。其实我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怕父亲的,在更小的时候,我还是会经常跑去父亲那儿,要父亲抱抱我,可父亲总是严厉地训斥我。渐渐地,我开始惧怕起父亲来。
我原以为父亲不爱我了。可是,那天父亲亲切的话语与担忧的神情,让我感到了父爱,第一次读懂了父亲。
那是很平常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坐在自行车后坐上,准备回家。那时,我很好动,坐在后座上,两中脚不停地摇动。一不小心,一只脚卡进了车轮里,轮子中的铁杆挂住了我的脚,使我抖动地更厉害。父亲发现了后面的异常,回头一看,便发现了我两只红红的、好似要哭了一样的眼睛和被车轮卡住的小脚。他的眉头更紧了,虽然嘴上不说,可从神情中便可看出深深的担心。
父亲捉住我的腿,轻轻地把我的脚往外拉。几秒钟后,脚从车轮中出来了。父亲摸着我的脚,问:“疼吗?”一边又自言自语,“都怪我,居然没看到后面的孩子!”我突然感到一股暖流涌在心头,这就是父爱!这就是父亲给予我的那种深沉、宽广的爱。
在生活中,爱就在你的身边。父母的一个动作、一句问候,甚至你早已习以为常的话语,细细品味,感受到的不是父母的唠叨,而是一种来自父母的、伟大的爱。
爷爷个子不高,很瘦,有点驼背。脑门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爷爷的眼睛不大眼神很浑浊,几缕头发不均匀地分布在头上。
爷爷地性格特别古怪,有时象小孩似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别想阻止他。这几天,奶奶病了住在医院,爸爸怕爷爷在家里寂寞,就把他接到了我们家。爷爷不爱在家待,刚进屋就嘀咕着:“我得回家看家啊!现在小偷多的很,这家里的东西可值钱着呢!”晚上,老爷子终于不说话了,我们终于可以清静清静了,可谁知道第二天刚亮他就打车回家了,等我六点起来上课的时候,爷爷已经到家了,气的我们哭笑不得。
不过,爷爷有时很“聪明”,当他听到别人说话难听的时候,可有一套好方法——装聋。我爸爸和爷爷聊天时,爸爸都用正常的语调和爷爷说话,爷爷听的一清二楚。可老叔批评爷爷的时候,爷爷就什么都“听不见了”了。
这就是我的爷爷,有这孩子气的爷爷。
我最熟悉的人当然要数我的妈妈了。我的妈妈长得很漂亮,一米七的个子,瘦瘦的显得很高。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一双漂亮的大的眼睛还是双眼皮。不高不低的鼻子,还有一张总爱笑的嘴巴,一笑就露出雪白的牙齿。
妈妈身上有很多的优点。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妈妈对我的爱。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四岁的时候,特别喜欢看《黑猫警长》。妈妈还给我买了一套的书。所以,一有时间,我就会缠着妈妈翻着书,看着图画,一字一句的给我讲故事。
妈妈几乎每天都要给我念好几遍,但是我还是觉得不过瘾。就连妈妈下夜班很累,我也不放过妈妈。我还会缠着妈妈讲故事,而妈妈哪怕再累,依然会绘声绘色的给我讲《黑猫警长》的。以致于妈妈能将一套的《黑猫警长》倒背如流,可妈妈从来没有露出一丝的厌倦。
由于当时太喜欢黑猫警长了,所以连睡觉都梦到它。经常是凌晨两三点做梦醒来,伸手就拍拍妈妈:“给我讲《黑猫警长》”。妈妈困得睁不开眼睛,就闭着眼睛给我背。我一看,不依不饶的说:“拿着书给我讲。”妈妈顺手从床头柜拿了书打开,一边翻着,一边闭着眼睛给我生动的“念”着。
很快就被我发现了,我就命令妈妈:“把眼睛睁开,手要指着字,一个一个的好好念。”妈妈努力的睁开眼睛,照我说的,拿着书,指着上面的字,一字一句声情并茂的念着…我脸上带着微笑,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这就是深爱我的漂亮妈妈!
外婆,我想对您说,尽管我们不经常在一起,您也不是我的亲生外婆,但您对我,却比亲孙女还亲。
外婆,我想对您说,您送我的书,我一直珍藏着,那淡淡的书香,我回味着。写完作业,我就会轻轻地翻开书,细细的咀嚼,慢慢的品味着这些文字。我遨游在书的海洋里,渐渐忘记了冰冷的习题,我沉醉在里面。我一页一页地翻过,我看到书薄了许多,我笑了。您知道吗,这个温馨的午后,这个带有一丝得意的微笑,是您赠送给我的。
外婆,我想对您说,您还记得那一个夜晚吗?那晚,有一点冷,我跟您一起睡。您感受到了我冰冷的手脚,您试图给我多盖一点被子,可效果不大。于是,您把您的双腿分开,小心地把我的脚夹在您的双腿之间,又把我的手握住,让我暖和一点,您温柔地问我:“还冷吗?”我使劲地摇了摇头。“快睡觉吧!”“嗯!”我小声地应道。我渐渐入睡了。
外婆,我想对您说,您的歌声,我还记得。小时候,在街道上散步,您拉着我的小手,唱着:“小呀嘛小儿郎呀,背着个书包上学堂”,这时候,我总会“咯咯咯”地笑个不停。晚上,您哼着“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旋律让我进入甜甜的梦乡。下雨了,您把我抱到您腿上,拍着手唱着“落雨喽,打烊喽,小不拉子开会喽”,还有好多歌,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对于我来说,您就像一个童谣篓子,有唱不完的好听的童谣。
外婆,我想对您说的太多,但我只是想告诉您,我真得很爱您!就让我的话语化成风,飘入您的心,您一定会懂。伴着您带给我的书香,听着您唱给我的童谣,感觉着您温暖的爱,让我牵起您的手!
在生活中,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就属我和蔼可亲、美丽善良的妈妈。
我妈妈长得特别漂亮。她那密密麻麻的头发黑得发亮。她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她的眼睫毛,长长的翘翘的眼睫毛就像大大的芭蕉扇,一扇一扇的,好像要把你扇出十万八千里似的。妈妈很爱笑,一笑会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我妈妈还特别温柔。即使我犯很大的错误,她也不会训我。有一次,我将妈妈辛辛苦苦擦的地弄得很脏,她没有说我,只是和和气气地跟我说:“儿子,你心不心疼妈妈呀?你要是把地弄脏了,妈妈还得重擦一遍,这样妈妈多累呀!你是不是应该珍惜妈妈的劳动呢?”我点了点头,羞愧地说:“下次我一定不这么做了。”说完,我拿起拖布把地又擦干净了。妈妈看着我甜甜地笑了。
虽然妈妈很温柔,但是很讲原则,在某些事上对我很严厉。有一次,我在学校看到了一个很漂亮的东西,就忍不住把它“偷”回了家。结果,妈妈知道后笑容立刻消失了,脸色沉下来,生气地喊道:“你怎么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呢?明天赶快还回去,并跟人家道歉!”我执拗地说:“我不还,这是我捡的,再说它这么漂亮。”“你必须给我还回去!诚实是人最重要的美德。如果诚实不在了,生活就不美好了,知道吗?”妈妈已经怒不可遏了。我一看到妈妈生气的样子,只好乖乖地把东西还回去了。
我的妈妈与我朝夕相处,她有时很温柔,有时很严厉。但是我知道,妈妈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我好。这就是我最熟悉的人,我亲爱的妈妈。我爱我的妈妈!
可她真那么好吗?听听!看看她到底有多“乖巧”。第二节课数学考试,原本闹哄哄的教室,立刻静悄悄的了。只听见“沙沙”的笔声。抬头一看,有人正满脸愁容的望着天花板发呆、有人正歪头思考、有人正四处张望、还有人下笔如有神。只见齐雪面如土色,坐立不安,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老师,齐雪抄我的卷子!”“我没抄到”齐雪立即起身和同桌范明明理论。“抄别人卷子还有理了!”李老师闻声走到她们桌边,大发雷霆,这时齐雪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齐雪的脸又成了鸡尾酒的色。
这只是其一,齐雪还写得一手“好”字,那一次“小书法家”没她呢!看见杨老师气冲冲地来到齐雪身旁:“你的字怎么都在睡觉呢?”齐雪不好意思的地下了头,我仿佛猜到了她的`想法:这时要是有个地缝该多好。
其实,齐雪的“优点”多极了!能写上八大页呢!
有一次,她梳了两个小辫,戴了个特别大的头花。不戴不要紧,一戴她马上成了梦寐以求的“笑星”。
但她也有很多“缺点”:她助人为乐,跳下桥为我捡跌落的伞。热爱种花,和老师刚讲的鲁迅爷爷相同。
那是一个中午,等车时我的伞不小心跌到了桥下,我心里惴惴不安。回家只好对妈妈撒了谎。齐雪知道后,下午放学时,齐雪与我一道来到桥边,看了看,她毫不犹豫地下河为我拾起了伞,我吓得不敢看,生怕她被水冲走,当她将伞递给我时,我太激动了,不愧是我的好朋友。
每天的事就像电视剧,一集完了就不会再有。齐雪很快淡忘了此事。
她还爱哭呢,哭起来就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哭完后眼睛红红的,可像小白兔了。
童年是一本相簿,记载着每一位你熟悉的人,她的神情都一清二楚。如果我老了,一定会写一本《我熟悉的一个人》这本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