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正愁没事干,无聊得很,妈妈出差,爸爸谈买卖,一个也不在家。只有我的小黑猫陪伴我。我现在不是想让这个假期长一些,而是快点结束,因为去上学总比在家里不停的打转转好嘛!
可是这种心情没有持续多久,一天晚上,我在看书时看见爸爸和妈妈在不停的收东西,什么棉衣啊,手套啊,还有电热毯。我想起来都奇怪,这些东西爸爸妈妈到底拿来干嘛呢?去旅游?有可能,但现在是热天,不可能穿棉衣吧?我这里正在全神贯注地猜啊猜,爸爸妈妈却在里面不停地把大包小包的东西往袋子里塞。忙的.热火朝天。过了不久,天都快亮了。爸爸让我去把机票拿来,我找了半天,连张纸片都没看到。最后找到三个小冰片。上面刻着:往冰冻城。12点起飞,5点到达。难道说,这几个小冰片就是机票?也对啊,冰冻城可能什么都是冰做的吧。怪不得要收棉衣。一下子,爸妈提着几大包东西,对我说:“公司组织去冰冻城考察,我们担心你一个人在家里不放心。所以带你去。”我心里想,可能这个假期更可怕了,因为我怕冷......
怀着恐惧的心情来到冰冻城,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冷!一个字:冷,两个字:很冷,三个字:非常冷。四个字:实在是冷,五个字:……这时爸爸开口说话了:“没……没想到这……这里,这么……冷……”可是我看街上走的冰冻城居民却丝毫没有一点冷的表现,我去问,他说:“嘿嘿,一听你的口音就是游客,告诉你,其实我们一开始也冷的要死,可是后来习惯了。就不怕冷了啊。”说完打了一个喷嚏,说:“不过再不怕冷也会感冒……”说完又从包里掏出一个冰制的小药瓶。吃了两颗冰块。我正想问,他倒先开口了:“我吃的其实不是冰块,是一种“冰药”。就是把药弄在冰块里。”我听完也觉得好玩,原来这里真是一个冰的世界啊!
不知不觉,大家的肚子都饿了,我们就去吃饭,一看门口的那一大个冰招牌,我觉的特有创意。进了饭馆,勉强忍着寒冷坐上冰凳子,手都冻得发抖。我们要了4个馒头,一份炒面。结果菜一端上来,我心都碎了,全是一碗碗冰。正绝望,小姐拿来一个小冰锤。一敲,里面的面条和馒头就蹦了出来,原来是用冰块做保鲜膜……吃完了这一顿冰冻大餐,我门实在是受不了冰冻城的冷,结果回了家,一回家,后果可想而知,我发了几天烧……你们看着好玩,可能跌破眼镜了吧?你们知道吗?我在冰冻城来写这篇文章时,全是用冰刀刻在冰块上,太难写了。我的手都快断了......
刚看过《冰冻星球》的第一集,前往地球的尽头。不由感叹极地景色的壮丽,那是一个世界,有着纯净的蓝,或是纯净的白。曾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自己如此着迷,但只是片刻,我明白有时,一些发自内心的赞叹是不需要理由的,用言语或是词汇表达会嫌其变味。
我为什么看着这些景象会心生感动?或许,光是形容冰面是如何晶莹剔透,天空是如何一瑕不染,又或是企鹅如何呆笨可爱,这些似乎都不能很好地解释,而更真切的感受是自己向往着那种景象,或者说是幻想着。
对于影片本身,无论音效或是画质,都可以说无可挑剔。虎鲸搅起涡流让冰山碰撞,那声巨响伴随着隆隆的尾音;每一片雪花用极慢的速度播放,并听到冰晶凝集的清脆银铃般声响;北极熊在雪地奔跑,最后搏击,那一声声低沉但浑厚之音……至今在耳中难以消散。而解说员大卫?艾登堡略带沙哑英式口音的解说,让人又感到熟悉亲切,似乎那便是标志性的纪录片所该有的解说。而画面带来的是一波波视觉震撼,融化的冰川灌入深海。而那入口处的汹涌水流诠释着大自然的力量;通往火山内部的洞穴中,天然的结晶保持着菱角分明,晶莹夺目,诉说着一种纯净;那海鸟挥动翅膀的细微动作被捕捉,那羽毛的轻盈质感与挥动翅膀时力量,完美的展现了舒展自由……或许,我们要感谢超高速摄像机和航拍技术,让我们能感受如此逼真的画面,而更应该感谢的是,摄影组人员不辞日夜的坚守。真如我之前所说,词汇的表达毕竟显得太过苍白,而我只能初略的介绍,更真切的感受来自于欣赏时眼前的景象与你脑海中回味的景象。
影片给我最深的记忆来自于一次的微妙心理变化。当时摄影组人员已经有潜入冰冷的极低海水中拍摄,有在直升机上航拍,还有深入不断移动的冰层底部拍摄,难不成这帮疯狂地人想把这片土地里里外外拍个遍?而这也只是调侃,因为我想这毕竟是不可能的。于是到拍摄那神秘的活火山时,不禁心生调侃,还能下火山里面拍景象么?当时也没注意,多早的就下了否定的结论。而恰恰在影片的结果,给播放了拍摄的花絮时,一开始就介绍了拍摄组如何深入火山岩洞,以及在里面过圣诞节的场景。当时心理由当初的戏谑变为感叹,又有几分敬意。当初不经意间被否定掉的,认为不可能的事,被他们一个个变为现实,那种冲击仿佛是告诉人们,只要是能拍的地方,我们就会里里外外都拍摄下来,而不管多危险,也不管多么劳累,不管圣诞节,也不管其他任何重要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力量与信念在支撑着他们,我知道那一定不会是money。或许,正如解说员大卫?艾登堡爵士称,这可能是人类在地球气候产生剧烈变化前欣赏到这一景象的最后的机会了。这部纪录片捕捉了此前从未记录下来的很多行为和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影像将会变得越来越珍贵,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机会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场景。那是一种责任感,也是使命感,将那些随着时间流逝即将逝的景象做一个备份,而不求其他。在这之后,我重新思考BBC的公共价值观,斥巨资拍摄而只求能为世界做一见证。这一价值观已经深入到了每个拍摄者的骨髓里。
最后想说的是,一部纯粹介绍自然景观的纪录片同样能给你带来感动,有些时候,赞叹会在不经意间流露,而我们也不必刻意追寻赞叹的理由。光凭文字毕竟描述得透彻,希望大家能有机会静下心欣赏。大家分享一下感受。
蒙蒙是个喜欢问问题的孩子,一天放学回家,蒙蒙问妈妈:“妈妈,什么叫‘饮水要思源’啊?”
妈妈想了想说:“就是喝水的时候要想到水的源流,不忘其本。”
蒙蒙又问:“哦,能比喻一下吗?”
妈妈想到蒙蒙这几天爱挑食,不爱吃肉,就说:“你平时只爱吃青菜,不爱吃肉,就应该想到农民伯伯养牲畜有多么辛苦,这就叫‘饮水要思源’,懂了吗?”
没想到蒙蒙嘟囔着嘴说:“可是妈妈,既然你说饮水要思源,我一想到那些肉要从动物们的身上割下来,那多可怜啊,那些动物多痛啊,就不想吃肉了。这样的饮水思源,您不觉得太残忍了吗?”
《冰冻地球》于2011年10月26日在英国的电视台播出。纪录片的摄制组采用了可以在低温下工作的特殊摄影机进行拍摄。这部耗时五年才问世的纪录片捕捉了很多珍贵的画面,表现出大自然神秘奇幻的一面。
极地景色的壮丽,那是一个世界,有着纯净的蓝,或是纯净的白。曾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自己如此着迷,但只是片刻,我明白有时,一些发自内心的赞叹是不需要理由的,用言语或是词汇表达会嫌其变味。
我为什么看着这些景象会心生感动?或许,光是形容冰面是如何晶莹剔透,天空是如何一瑕不染,又或是企鹅如何呆笨可爱,这些似乎都不能很好地解释,而更真切的感受是自己向往着那种景象。
看到猎猎寒风从冰原上吹过,时速甚至高达100米/h,一望无际的荒凉之地,很想亲身站在那边去感受这种极限气候;南极的黑夜,光怪陆离的极光,以及一望无际的星空,里面的每一颗闪亮的星,很想用自己的双眼,亲自去捕获如此的无言之美。
尤其是看到皑皑白雪中,为了生存还有嗷嗷待哺的六只小狼,母狼博尽性命和比自己大几倍的野牛搏斗,雪白的毛皮上是自己的鲜血,但是为了生存,不能止息!同样为了自己的生存,野牛也在努力的用角顶母狼。食肉动物最终战胜了吃素的。生活在极限环境,连生存都是在生死边缘的狼,只会埋头吃草撒蹄狂奔的野牛怎么敌得过。不论谁赢谁输,身为看客的我只觉得背脊发凉,充满伤感。
与动物为了生存,每一天的生死搏斗相比,人类如何不渺小?天天多愁善感,都只是杞人忧天,无病***了。
团队协作的虎鲸,企鹅的迁徙,深海里的情形,无一不是提醒着我们,在这个琐碎无聊痛苦烦闷充满***和失望的人类世界之外,还有着如此精彩也如此漠不相关的其他生物,在为它们的生存,做着血肉之争。
万物有灵且美,我们只不过是万物之一,也不应有权利,去伤害以及改变他们的生活,以及生存环境。
要时刻提醒自己,人类很渺小,里面的个体,也不过是一粒微尘而已。
冰山崩塌,神秘的活火山喷发这些真实的自然现象,以及岩石峰,美轮美奂的融水湖和针叶林;此外,这些真实的图片也表现了大自然中残忍的一面,动物之间相互的角逐、厮***,比如一头雄性北极熊勇敢击退多达十名情敌,身披血渍和伤痕,最终抱得美人归。
其中整个纪录片是以四个季节的变化为主线的,记录了地球两极在一年内展现出的各种神奇的场景:从“大融化”的春天,到24小时都在光线照耀下的夏日,再到“大冰封”的秋天,最后以长夜漫漫的冬天结尾。最后还讲述了一些制作者有趣的冒险经历,以及一些如何在极端寒冷和无法预知的恶劣的气候下生存的技巧。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轻松与闲适,但是在这一片轻松景象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我们都需要面对的大问题,那便是如何对待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的问题。
《冰冻星球》是2011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自然纪录片,讲述了南北极的生态环境及动植物的生存,其中第七集则是探讨全球变暖对极地及全球的影响。
这档纪录片采用了可以在低温下工作的特殊摄像机进行拍摄,耗时5年才问世,捕捉了很多珍贵的、我们难以想象的画面,激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的探索和想象。
《冰冻星球》的解说员是大卫·爱登堡,这位被称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的爵士,英国人,实地探索过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著名的《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便出自他手。
而这一部关于极地探索的纪录片同样也是由爱登堡联合科学家亲身于极地考察及解说。爱登堡爵士的解说严谨中带着些小俏皮,让人更加容易懂得自然的奥妙与神奇。比如在第二集中,企鹅产蛋时需要大小形状适中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并不容易找,“有些企鹅便动了犯罪的念头。”这句话便让人能想象到小偷企鹅贼兮兮的模样。在看到幼崽们蠢萌动作时,爱登堡爵士会解说着,然后停下来长叹了一口气,像极了“恨铁不成钢”的家长。正是有了爱登堡的加入,他有着丰富的自然探索经验,也怀着对自然的热爱,才让这部纪录片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正如他本人所说:“在我看来,自然世界是澎湃激情最大的源泉,是视觉之美最大的源泉,是智慧兴趣的最大源泉。她是一切丰富壮丽的生命之源,正因如此,她让我们的生命值得体验,不枉此生。”
在我们的想象中,极地便是雪白的一片,除了冰就是雪,但是《冰冻星球》记录了两极的春夏秋冬,让我们知道了原来冰雪之下还是生长着许多植物,等夏季到来,冰雪融化,北极依然可以呈现出一片绿油油的景象。在北极,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森林——针叶林带,占据了全球森林的三分之一。
而且,在其中我们能看到冰川的破裂,如同烟花绽放,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档纪录片中还能看到数之不尽的大自然的作品。在镜头快速播放下,冰晶和雪花的形成生动地展示在我们眼前。原来雪花是那样的美,形态各异,更神奇的是,尽管雪的数量有那么多,但是全世界却找不到形状相同的两片雪花。这才是大自然奇妙之处,也是我们人类为何要一直去探索自然、发现自然的奥秘所在。
在这仅仅七集的《冰冻星球》,我们能够看到极地的四季,还有这些极地生物的各态。和严谨的科学纪录片不同的是,这档纪录片沿用了BBC以往的幽默风格,在让人们认识冰雪世界的同时,又不失趣味性,让人更有兴趣观看。
在这纪录片里,很多画面会拍到动物们笨拙的一面。比如驯鹿在冰面上站不稳,滑稽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再者,还有腿短的企鹅萌萌地走着“企鹅步”,肥嘟嘟的身躯比萌宠还可爱,会有种到了南极就有企鹅迈着小短腿过来问你“兄弟,充Q币吗?”的错觉。幽默并不止可以表现在语言上,在画面上《冰冻星球》也运用得很好。
除却幽默搞笑的画面,更多的是动物生存的残酷和人类相似的许多方面。在动物的世界里,繁衍后代和捕食是重要的生存内容。而在这样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更能表达出极地生物的坚韧。其中,也不乏深情的一幕。一对漂泊信天翁伴侣能厮守50年,他们自幼分开,经多年漂泊后重逢,而后相伴终身。
而很多动物为了争夺繁殖权,雄性之间会互相厮***,场面血腥。如海象支配着一方海滩,拥有妻妾和幼崽,它必须打败入侵者。虽然海象的脂肪皮层很厚,但是牙齿的***伤力很大,它最后打败了入侵者,却浑身伤痕累累。还有北极熊妈妈带着幼崽,躲避严寒及掠食者。这些画面让这部纪录片更加生动,极地生物的千奇百态,交织出这冰雪世界的点点滴滴。
而其中最令我感动的便是生活在北极的一种名为灯蛾毛虫的小毛毛虫,如果我们有幸见到这种小家伙,可能它已经14岁了。在北极,春季的时间不够它们进食,所以温度减低时,它们被冰冻起来,等到第二年春天冰雪融化,它们又出来进食。而这一过程,可达14年。
这些小家伙戳到我的那个感动点,让我感叹生命的神奇。破茧成蝶的过程历经14年,而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冰冻之中度过。我难以述说生命的伟大,只是看到这个画面时,内心想着那些在冰块中沉睡的时光,它们在干什么呢,是在做梦,亦或是孤独地沉睡着。
爱登堡爵士说,“这部纪录片捕捉了从前记录下来的很多行为和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影像将会越来越珍贵,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去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场景。虽然在我们到达前的数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地球两极的景象非常壮观,但是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很多变化已经超过人们的认识。”
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不止在于让我们观赏极地之美,更重要的是现在环境的污染严重,温室效应加剧,就算是被称为“人类最后的净土”的南极,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消失在人类视线之中。我们有义务去守护这片净土,只有了解了极地的情况,才会想着去保护它不受破坏。我想,这就是这部纪录片所要带给我们的意义所在。
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虽然无法亲身涉足南北极,领略这片冰冻世界的美,但我们能透过屏幕,通过这档《冰冻星球》去了解和认知我们人类不能居住的土地。我想这便是这《冰冻世界》所带给我们的审美价值吧。
两极的冰雪世界对我来说很是陌生,而这档纪录片《冰冻星球》能带领着我们去了解、探索这片冰冻的领域。
《冰冻星球》是2011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自然纪录片,讲述了南北极的生态环境及动植物的生存,其中第七集则是探讨全球变暖对极地及全球的影响。
这档纪录片采用了可以在低温下工作的特殊摄像机进行拍摄,耗时5年才问世,捕捉了很多珍贵的、我们难以想象的画面,激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的探索和想象。
《冰冻星球》的解说员是大卫·爱登堡,这位被称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的爵士,英国人,实地探索过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著名的《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便出自他手。
而这一部关于极地探索的纪录片同样也是由爱登堡联合科学家亲身于极地考察及解说。爱登堡爵士的解说严谨中带着些小俏皮,让人更加容易懂得自然的奥妙与神奇。比如在第二集中,企鹅产蛋时需要大小形状适中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并不容易找,“有些企鹅便动了犯罪的念头。”这句话便让人能想象到小偷企鹅贼兮兮的模样。在看到幼崽们蠢萌动作时,爱登堡爵士会解说着,然后停下来长叹了一口气,像极了“恨铁不成钢”的家长。正是有了爱登堡的加入,他有着丰富的自然探索经验,也怀着对自然的热爱,才让这部纪录片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正如他本人所说:“在我看来,自然世界是澎湃激情最大的源泉,是视觉之美最大的源泉,是智慧兴趣的最大源泉。她是一切丰富壮丽的生命之源,正因如此,她让我们的生命值得体验,不枉此生。”
在我们的想象中,极地便是雪白的一片,除了冰就是雪,但是《冰冻星球》记录了两极的春夏秋冬,让我们知道了原来冰雪之下还是生长着许多植物,等夏季到来,冰雪融化,北极依然可以呈现出一片绿油油的景象。在北极,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森林——针叶林带,占据了全球森林的三分之一。
而且,在其中我们能看到冰川的破裂,如同烟花绽放,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档纪录片中还能看到数之不尽的大自然的作品。在镜头快速播放下,冰晶和雪花的形成生动地展示在我们眼前。原来雪花是那样的美,形态各异,更神奇的是,尽管雪的数量有那么多,但是全世界却找不到形状相同的两片雪花。这才是大自然奇妙之处,也是我们人类为何要一直去探索自然、发现自然的奥秘所在。
在这仅仅七集的《冰冻星球》,我们能够看到极地的四季,还有这些极地生物的各态。和严谨的科学纪录片不同的是,这档纪录片沿用了BBC以往的幽默风格,在让人们认识冰雪世界的同时,又不失趣味性,让人更有兴趣观看。
在这纪录片里,很多画面会拍到动物们笨拙的一面。比如驯鹿在冰面上站不稳,滑稽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再者,还有腿短的企鹅萌萌地走着“企鹅步”,肥嘟嘟的身躯比萌宠还可爱,会有种到了南极就有企鹅迈着小短腿过来问你“兄弟,充Q币吗?”的错觉。幽默并不止可以表现在语言上,在画面上《冰冻星球》也运用得很好。
除却幽默搞笑的画面,更多的是动物生存的残酷和人类相似的许多方面。在动物的世界里,繁衍后代和捕食是重要的生存内容。而在这样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更能表达出极地生物的坚韧。其中,也不乏深情的一幕。一对漂泊信天翁伴侣能厮守50年,他们自幼分开,经多年漂泊后重逢,而后相伴终身。=虽然海象的脂肪皮层很厚,但是牙齿的***伤力很大,它最后打败了入侵者,却浑身伤痕累累。还有北极熊妈妈带着幼崽,躲避严寒及掠食者。这些画面让这部纪录片更加生动,极地生物的千奇百态,交织出这冰雪世界的点点滴滴。
而其中最令我感动的便是生活在北极的一种名为灯蛾毛虫的小毛毛虫,如果我们有幸见到这种小家伙,可能它已经14岁了。在北极,春季的时间不够它们进食,所以温度减低时,它们被冰冻起来,等到第二年春天冰雪融化,它们又出来进食。而这一过程,可达14年。这些小家伙戳到我的那个感动点,让我感叹生命的神奇。破茧成蝶的过程历经14年,而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冰冻之中度过。我难以述说生命的伟大,只是看到这个画面时,内心想着那些在冰块中沉睡的时光,它们在干什么呢,是在做梦,亦或是孤独地沉睡着。
爱登堡爵士说,“这部纪录片捕捉了从前记录下来的很多行为和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影像将会越来越珍贵,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去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场景。虽然在我们到达前的数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地球两极的景象非常壮观,但是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很多变化已经超过人们的认识。”
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不止在于让我们观赏极地之美,更重要的是现在环境的污染严重,温室效应加剧,就算是被称为“人类最后的净土”的南极,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消失在人类视线之中。我们有义务去守护这片净土,只有了解了极地的情况,才会想着去保护它不受破坏。我想,这就是这部纪录片所要带给我们的意义所在。
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虽然无法亲身涉足南北极,领略这片冰冻世界的美,但我们能透过屏幕,通过这档《冰冻星球》去了解和认知我们人类不能居住的土地。我想这便是这《冰冻世界》所带给我们的审美价值吧!
《冰冻地球》于2011年10月26日在英国的电视台播出。纪录片的摄制组采用了可以在低温下工作的特殊摄影机进行拍摄。这部耗时五年才问世的纪录片捕捉了很多珍贵的画面,表现出大自然神秘奇幻的一面。
极地景色的壮丽,那是一个世界,有着纯净的蓝,或是纯净的白。曾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自己如此着迷,但只是片刻,我明白有时,一些发自内心的赞叹是不需要理由的,用言语或是词汇表达会嫌其变味。
我为什么看着这些景象会心生感动?或许,光是形容冰面是如何晶莹剔透,天空是如何一瑕不染,又或是企鹅如何呆笨可爱,这些似乎都不能很好地解释,而更真切的感受是自己向往着那种景象。
看到猎猎寒风从冰原上吹过,时速甚至高达100米/h,一望无际的荒凉之地,很想亲身站在那边去感受这种极限气候;南极的黑夜,光怪陆离的极光,以及一望无际的星空,里面的每一颗闪亮的星,很想用自己的双眼,亲自去捕获如此的无言之美。
尤其是看到皑皑白雪中,为了生存还有嗷嗷待哺的六只小狼,母狼博尽性命和比自己大几倍的野牛搏斗,雪白的毛皮上是自己的鲜血,但是为了生存,不能止息!同样为了自己的生存,野牛也在努力的用角顶母狼。食肉动物最终战胜了吃素的。生活在极限环境,连生存都是在生死边缘的狼,只会埋头吃草撒蹄狂奔的野牛怎么敌得过。不论谁赢谁输,身为看客的我只觉得背脊发凉,充满伤感。
与动物为了生存,每一天的生死搏斗相比,人类如何不渺小?天天多愁善感,都只是杞人忧天,无病***了
团队协作的虎鲸,北极熊的繁殖,企鹅的迁徙,深海里的情形,无一不是提醒着我们,在这个琐碎无聊痛苦烦闷充满***和失望的人类世界之外,还有着如此精彩也如此漠不相关的其他生物,在为它们的生存,做着血肉之争。
万物有灵且美,我们只不过是万物之一,也不应有权利,去伤害以及改变他们的生活,以及生存环境。要时刻提醒自己,人类很渺小,里面的个体,也不过是一粒微尘而已。
冰山崩塌,神秘的活火山喷发这些真实的自然现象,以及岩石峰,美轮美奂的融水湖和针叶林;此外,这些真实的图片也表现了大自然中残忍的一面,动物之间相互的角逐、厮***,比如一头雄性北极熊勇敢击退多达十名情敌,身披血渍和伤痕,最终抱得美人归。
其中整个纪录片是以四个季节的变化为主线的,记录了地球两极在一年内展现出的各种神奇的场景:从“大融化”的春天,到24小时都在光线照耀下的夏日,再到“大冰封”的秋天,最后以长夜漫漫的冬天结尾。
最后还讲述了一些制作者有趣的冒险经历,以及一些如何在极端寒冷和无法预知的恶劣的气候下生存的技巧。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轻松与闲适,但是在这一片轻松景象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我们都需要面对的大问题,那便是如何对待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的问题。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