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这门学科里,有些术语称谓,在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里都有不同的名字,比较容易混淆,需要加以区别。如“比喻”这种手法,在议论文中叫做比喻论证,在说明文中叫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记叙文中叫做比喻的修辞方法。再如“对比”这种手法,在议论文中叫做对比论证,在说明文中叫做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记叙文中叫做对比的修辞方法。这些术语和称谓的不同叫法,很容易让学生混淆。如果让学生分析问题的时候和本文的文体联系起来,就不容易弄错。
总之,学生对议论文的一般常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才能像庖丁解牛一样,对议论文从“所见无非牛者”到“未尝见全牛”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分析起来,“游刃有余”。
当然,以上所述,只是对议论文形式上一些肤浅的分析,重点的还是要指导学生深刻地理解、认真分析文章论点和论证的内容,发掘其中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思想内涵,从中受到教益,或者对其进行批判,汲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并指导学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练习写一些议论文,以提高认识和分析能力。
一粒种子落入泥土,便开始努力成长,因为它懂得,那是她的责任;一粒雨水从高空落下,便用生命滋润万物,因为他懂得,那是它的责任;一个花骨朵努力绽放,是为了让世界多点美丽,因为它懂得,那是它的责任。
他六出祁山,只为国家能早日统一;他七擒孟获,只为民族能和谐共处。诸葛亮用一生去完成他的责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是他一生的写照。他用自己的努力使孔明灯照亮于黑夜,使自己名垂千古。我懂得了,为国家效力是他诸葛亮的责任,而一个人的责任,是一个人所应尽的任务,须用一生去完成。
大漠的沙石曾聆听过她对国家不舍的琴音;塞北的寒风曾见证过她对民族和谐的期盼。王昭君仅仅是一个女子,一个柔弱的女子,却在国家危难之际甘愿牺牲自己。因为王昭君懂得,为国家的和谐效力,这是她的责任,她应用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这她本应该做的事。于是,我懂得了,责任心是一个人必备的道德修养,它不仅是对自己的责任,更是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废寝忘食,他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含垢忍辱,他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司马迁用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司马迁用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司马迁懂得,他是一个史学家,他的责任就是为国家的史学尽力,他用一生诠释了他为自己的责任所做的努力。于是,我懂得了,每一个人都应背负着责任和生活着,并用努力去完成自己的责任。
责任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随着我们的成长,责任随之变化。我现在是一名学生,学习便是我的责任,所以我应为它努力奋斗。在社会生活中,对他人友善也是我的责任,并且懂得爱,懂得怜悯,懂得善良。更要求我们对生活有着热爱,对世界显现善意,对他人保持尊重,懂得爱他人,敬畏和悲叹每一个短促而劳碌的生命,我们才能才能真诚地服务他人,尽责社会。
诸葛亮、王昭君、司马迁……用他们高尚的心灵诠释了他们对责任的理解,用行动对责任作出了最好的诠释——责任是美好的,它鞭策我们面向更美好的明天,我们应毫不犹豫地担起身上的责任,用努力为自己创造一片更美好的明天。
有人说,新学校就是一个新世界。对于一个就要迈进华育校门的我来说,这话一点没错,当我看到我的新学校的那一刻,激动和喜悦一同涌上心头,我真想大喊一声:华育,我来了!
近了,近了,我来到我的新学校——,只见两根银白色的大理石柱一高一低地立于门口两侧,像两个威风凛凛的哨兵。其中高的一个门柱上挂着一座钟表,上面的时间始终指向九点,寓意我们初中生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顶端则安放着一个圆球,似乎象征着地球,要我们放眼世界。连着门柱的一堵墙面上,镶嵌着“洪湖贺龙中学”几个金色大字,是一位将军的题词,原来我们的新学校是一所以开国元帅贺龙的名字命名的学校,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我感到无比幸福。
跨步走入大门,只见一条笔直的水泥路面一直向前延伸,与周围的水泥道路互相交错。所有道路两侧都无一例外地栽上了香樟树,它们就像列队的士兵在欢迎我。虽然是秋天,但太阳还是那么辣,正好,这些香樟树可以为我们遮挡阳光。
教学楼后面是一个大的球场,外面有一条环形跑道。球场上长满了野草,有的已经枯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有的还是郁郁青青,呈现出蓬勃生机。在这片草地的周边,则分布着学校食堂、学生宿舍楼,还有公共厕所,都有水泥道路彼此相连。
从教学楼出来,穿过校园主道往前走,就见一幢呈“品”字形连在一起的楼房,楼层不高,多的也只有三层。这幢楼房坐落在一片幽深的杉树林中,显得是那样静穆。这里有贺龙元帅纪念馆,有我们学校的理化实验室、贮藏室,还有电脑室、阶梯会议室等。平时同学们很少来,只有上实验课,或是搞活动时才能到这里来。在这幢楼房的南边,则是老师宿舍楼,从小桥过去就到了。
在学校门房室的旁边,有一面宣传橱窗,里面有上学期学校各年级各班的竞赛优胜者的名单,还有他们的照片,有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等内容,图文并茂,很吸引人。刚开学,每一个新来的学生,或者是新来的家长,看见这个橱窗,都要凑近去瞧一瞧,相信他们在看过之后,会更加喜欢我们的学校。
轻文体常识记忆并不是不要讲文体常识。一种知识的学习,一项技术的掌握,都离不开对其基本常识的熟练掌握,熟练到了如指掌不假思索的程度,才能得心应手。如同学习汉语拼音要熟悉声母韵母,学习汉字书法要熟悉基本笔画、笔顺一样。这种熟悉不是记忆式的熟悉,而是眼见而心应的直接反映。议论文教学也是一样,其基本知识也是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如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一般论证的方法)例证法、理证法、对比证法、比喻证法)等。再如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标题的一般形式等,也应让学生熟练地掌握。
熟悉这些基本常识,不是靠对这些术语的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在议论文的讲解中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这就不是单靠课本中的几篇议论文的教学所能解决的问题,要找一些课外的议论文让学生大量地阅读,在阅读中领悟,在阅读中理解,在阅读中记忆,在阅读中掌握。
指导学生阅读议论文,首先要让学生读懂文章,而读懂文章的基本标准是领会文章的中心论点。因此,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议论文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点。怎样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呢?首先,教师必须了解议论文的一般规律。其一般规律是什么呢?就文章的形成方面来说,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且用事实或道理证明自己观点和主张的正确;就其文章的内容来说,是作者提出问题、提出论点,用一定的论证方法来论证;就其文章的结构来说,是绪论——本论——结论。
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作者是丁肇中教授,他在美国大学工作时发现一些中国学生不知道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就此问题,作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在文中,作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用大量的事实和道理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分析本文的结构,属于典型的绪论、本论、结论的形式。文章的1、2自然段是本文的绪论部分,提出问题,提出论点;3~12自然段及13自然段的前几个层次是本论部分,深入地分析了问题,论证了论点;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结论部分,向中国学生提出希望。指导学生明白了议论文的这一规律,通过一定篇目的阅读练习,学生就会比较容易地把握一般议论文的论点了。
由上面的规律可以看出,论题(问题)是议论文的基础,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灵魂依附于基础。任何一篇议论文的论点,都是以一个特定的论题为基础的,没有论题,论点则无从产生;同样,不提论点,只把问题摆出来,即使堆砌的再多,也不能称其为议论文。由此还可以知道作为议论文重要组成部分的标题,为什么多有两种情况,一是提示文章的论点,二是提示文章的论题,文章的论点和论题也多在开头部分提出。了解议论文的这一特点,也有利于对文章论点准确地把握。
把握了议论文的论点,还要弄清文本使用了什么样的论据,是怎样论证的。论据的形式一般有两种: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人类生活的典型事例和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一般议论文中运用的事实论据多是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和自然界中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现象。因为这些事例和现象为人们所熟知,所以作为论据更具有说服力。如梁启超撰写的《敬业与乐业》一文,就用了唐朝百丈禅师的例子来证明论点;丁肇中撰写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用明朝明的例子从反方面证明论点;等等。道理论据包括名人、格言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理等。《敬业与乐业》一文中作者多次运用孔子的话来证明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作者用儒家经典著作《大学》里的话来提出论点等,都是运用了的效应。
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点和论据靠论证联系起来。可以说,一篇议论文除了标题之外,从头至尾都是一个论证的过程。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初中议论文教学中,一般多用到4种方法:例证法、理证法、对比证法、比喻证法。例证法即是用事实证明论点,理证法即是用道理证明论点,在议论文中这是两种最基本的证法。对比证法是把两个不同的事例有时是一反一正的两个事例,或者是两种道理抑或一对一错的两种道理放在一起对比着论证。它是以例证法或理证法为基础的,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篇即用两个实例的对比得出论点。这是用事例对比着进行论证,以例证法为基础;《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也有几处对比论证,而这种对比是两种不同观点或道理进行对比,以理证法为基础。可见对比证法不过是把两种不同的事例或道理放在一起对比着论证罢了。比喻证法其实是一种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只是讲法不同,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道理讲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一些。还有一种所谓的引证法,即引名言证法,其实就是理证法的一种不同说法。另外还有类比证法、归谬法、抓矛盾证法等,在初中议论文里不常见到,这里不再讨论。
分享快乐,快乐会加倍;分享痛苦,痛苦会减半。分享是一种胸襟的袒露,更是一种心灵的交融。分享能催生力量,驱散孤独,消弭痛苦。
记得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南海的永兴岛上,驻守着二十多个边防战士。那日,正值中秋,在远离亲人的\'孤岛上,他们一起庆祝佳节,一同吃着月饼,看着月亮,有说有笑。唯独一个小战士,他郁郁寡欢,面带忧伤。因为,就在前一天,他接到母亲病逝的消息。为了不扫大家的兴,他独自一人来到工事上,对着月亮,向母亲倾述……
小战士越说越悲伤,好几次都想跳入大海,希望以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减轻这难以承受的痛苦。就在这时,他听见身后传来低沉而有力的悼词。原来,二十多个朝夕相处的伙伴早已列成两队,守护在他身后,默默对他的母亲表示悼念。悲伤似乎瞬间被击溃,兄弟间默默地守候,紧紧地拥抱,无声的分享让小战士重拾生活的勇气。
这个故事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也经历过痛苦的时刻。上学期期末考试期间,我患了中耳炎加鼻炎,需要动手术。13岁的我,虽然不算年幼,却也十分惧怕。我一言不发,全身发抖,直冒冷汗。爸爸见状,在旁边不断地鼓励我。我只觉得头晕目眩,天旋地转,一句话也不想说。爸爸怕我憋坏了,更显着急,他用半驱赶的架式,将我从病床上赶下来,拽着我就往病房外走。不一会,我们来到了西湖边,他想方设法地打开我的心结,我终于忍不住,开口向他述说我心中的恐惧以及对考试的担心。之后,就像有神明助我一般,恐惧被驱散了。回到医院后,尽管我依然紧张,但能勇敢、坦然地面对我人生中的第一场手术了。此后,我常常和爸爸聊天,分享人生当中的快乐与忧愁,他也常常鼓励我,给我力量。
与别人分享痛苦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轻易地就向命运缴械投降,做自己人生的逃兵。所以,勇敢地和别人一起分享你人生的喜忧吧!你会发现,分享是如此地简单,它只需要你坦露心迹;分享又是如此地神奇,只要一个支持的眼神,一句来自肺腑地问候。这样,就可以铸就生命的春天!
懂得分享,成长无忧!
分享如馥郁的鲜花,让人生之路氤氲着芳香;分享如悠扬的歌声,让人生之路充满欢乐;分享如一抹亮丽的色彩,让人生之路异彩纷呈;分享如清新的乐曲,让人生之路洋溢欣喜之情。分享之乐,乐无穷。
分享阳光,大地万物会充满生机;分享雨露,花儿鱼儿会茁壮成长;分享蓝天,鸟儿们在自由翱翔;分享大地,万物生灵生生不息……
分享,多么美好的字眼。一位哲人曾说过:“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会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个思想。”因为分享,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才有更新的观点,理念。还有比分享更快乐的事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农夫经常培育出高品质新品种玉米,每年都会在评比大会上获奖,获奖之后,他总是将这些玉米种子分给周围的农民耕种,。有人不解,前去问他:“你不怕你的邻居得到好种子超过你吗?”他说:“这样的话优质玉米互相传粉,才能保证这类玉米的优良性能,我的玉米才会长得更好。”
是啊,分享不仅能给他人带去欢乐,还能提高自己的水平,这难道不是一件乐事吗?
我一向喜欢步行回家,并不因其浪费时间而懊恼,走在路上和几个同学相约同行,彼此分享着今天的乐事,采撷一路的欢歌,分享一路的欢乐,收获满满的快意。
分享之乐,如轻风吹过发梢的惬意,如细雨抚面的舒适,如花开瞬间的灿烂,分享的快乐,并不仅限于对他人,与此同时,自己也可以得到一份快意,学会分享吧,让人生因分享而快乐多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