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走的时间长了,便渴望有个落脚的地方,渴望有个温暖的港湾,于是人有了一个小小的家。人的心疲倦了,也渴望有个舒适、安静的去处,于是便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生活中,身边有许多过从甚密的朋友,可我仍要去寻找一个人可以独处的时光。
喜欢在阳光的沐浴下,展开崭新的纸,写下内心的独语;喜欢在深夜躺在床上,翻着精彩的文章,拿起亲切的笔,写下心灵的感悟;喜欢在春雨洗过后的晴朗天气,捧着冒着热气的茶,静享一个人的快乐,品味着生命的简单纯净。我喜欢独处。
在快节奏的城市中,我们忙碌拼搏,有时甚至忘了自己为何要拼搏,为何要奋斗,只是别人不停的推挤着你,环境不时的.提醒着你。在现实的空气中,我似乎总是惶惶然不知所归,总是跟着大多数人的步伐漫无目的的前进着,就像丢失了船浆的船,只能在波浪推动下“随波逐流”,迷失了自己的道路去往未知的方向。
在忙碌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像一匹正在忙着追赶春天的烈马,哪顾得上其蹄声是否抑扬顿挫呢?不管是华尔兹、伦巴、还是探戈,所有的节拍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沉重的枷锁,他们就像永不停歇的机器,无止境的运行着,没有方向,只是习惯。
我想拥有独处,像家一样包围着我,那种舒畅与惬意,轻松与简单。
喧嚣和安静这两者许多人都认为是对立的,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居于寺庙的和尚,从喧嚣的红尘中来,又居于幽深的深山老庙中甘于安静,香火鼎盛的寺庙也会有许多香客的到来,亦是喧嚣的,但是许多得道大师们内心却是平静如水,因此喧嚣和安静也是可以共存的。
因为人们处事的行为方式的不同,有人喜爱灯红酒绿,热爱喧嚣的地方,也有人大隐于市,享受安静的生活,所以喧嚣和安静共存;因为人们思想的迸发与碰撞,一个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喧嚣与安静共存。因为人们思考的方式不同,有的人处于安静的状态时,他可以自由地思考得到自己想要的灵感,也有的人处在喧嚣的环境里时,那些思想的火花便炸开来,有了喧嚣与安静的的共同的生活形态,才有了人与人间的密切交往,才促进了人们的自我更新。
然而,超出负荷的喧嚣只能带来人心的浮躁与不安,喧嚣的生活里每个人都应拥有属于自己的安静的一面。在人们的喧嚣中,许多成名的明星抵不住喧嚣的嘈杂,自我沉溺毒品做出了最不好的示范。如我们终日沉浸在喧嚣中乐不思蜀,便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深知这个道理,厌倦了官场的陶渊明如所有隐士一般归隐深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鼓浪屿一家的特色咖啡店也会为客人提供免费书籍和免费的茶点,只以客人逗留在店中的时间收费,旨在为客人提供安静的一角,吸引了许多前来寻找安静的人民。喧嚣中的我们无不需要在安静中懂得人生的真谛。
喧嚣是品味过安静后对人生依然充满了激情和热爱,安静是喧嚣过后对人生的另一番感悟与反思,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表示在知道获奖的消息后,兴奋不已,这实在是一份对中国人来说特别的荣耀。接连不断的采访纷至沓来,“莫言”这一名字亦在中国乃至外国传播更广。然而,莫言也说,他最希望的是在获奖之后,仍能过上从前的生活。从前的生活安静,不受打扰。喧嚣亦好,安静也罢,二者兼有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喧嚣让我们感受到生命之绚烂,安静让我们感受到生命之平静,喧嚣而又安静的人生充满了理性和乐趣,我们每个人都逃不开这喧嚣又安静的红尘困扰,能做的只是顺应自己的心活着。在喧嚣中找寻安静,在安静中找寻喧嚣。
喧嚣是恼人的音乐,它的旋律使人魔音传脑,让人不敢恭维,幸好还有宁静来作伴,使我能享受安静的片刻,欣赏明月清风。
走在夜市的街上,喧嚣已经上演了精采的戏码了幽默的叫卖声千奇百出、响彻云霄,这些吵杂的声音与背景十分相配。打鼓声大声的咚咚!咚咚!也来凑热闹响着,这一定是不远处的庙宇活动特别餽赠的经典佳肴,不然怎么周遭好像一直打了个寒颤般地震动呢?吵杂有时也会使人心情起伏不定,我的心情也跟着节奏跳动着起来。宁静的片刻,就是回到自己的房间,享受安静的优闲时光,呆呆地趴在桌子上,被柔和的气氛给包围着,温暖不停地占据我繁忙的心灵,使我的身心获得无比的解脱,沉重的身子慢慢变成像气球般地轻盈又自在,宁静早已被黑夜吞噬让一个人处在自己的世界里和自己对话。
喧嚣不一定是吵杂的,它掺杂着快乐的旋律,和朋友忆起大声聊天的乐趣;宁静不一定是放松的,有时是沉沉的在思考,找寻不同的境界,打开心胸聆听喧嚣与宁静,不也是一大乐事吗?
喧嚣与宁静是我们的好朋友,和我们有密切的关係,只要以一颗平静的心去看待两者,相信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当下的社会诚然是喧闹的。时代的洪流裹挟着种种思想与诱惑,使无力在嘈杂纷乱中立足的人沉溺在阴暗的水底,亦让心灵坚定者踏浪前行,面对举头月光喊出自己的声音。故我以为,心持平静方为人,喧而不闹自有声。
我并不反对洪流中瓦尔登湖式的生活。如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朱光潜厚积落叶听秋的确可称是种修身养性的美好。而梭罗在湖边的所闻所见定是将他的心打磨得通透自然,才有了《瓦尔登湖》中从容又带着神秘的诉说。所谓“万头攒动,火树银花处不必找我。”智者于各种悲喜交集处,喧中寻静,自有归真返璞的乐趣与安定。
然而,所谓的追求平静,不能成为时下一些青年以佛系自居而不求上进的借口,更不是灾难发生时袖手旁观、谣言肆虐时怯于发声、人云亦云的理由。生活中充斥着太多争议与辩驳,有人或是因没有承担发声后果的勇气,或是因缺乏自己的思想和定力,逐渐迷失在一片喧嚣的杂音里。他们看似冠冕堂皇的与世无争与岁月静好,实际是消极的心灵在自我逃避,是在“静”的外衣下暗藏的脆弱与迷茫。“静”的修养确是令人钦佩的,但倘若其仅仅停留于外在的言行,失却了内心的坚定,终将浑浑噩噩,不知所从。
在我看来,求静终归是少数智者的\'归宿。在喧嚣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勇敢发声,明晰真理,喧而不闹,才是大多数人要走的路。“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诚然,在秋声飒飒的静谧里独居的朱光潜,亦在战乱的炮火声中执着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英诗课的鞭辟入里,声情并茂,是他面对喧闹的定力,或许更是纷乱之中最有力的声音。求静者尚且如此,我们又何必裹足不前?
喧嚣是社会的常态,我们要做的只是迎之前行,明辨是非而不患得患失,言为心声而不畏葸不前,以平静的灵魂侧耳倾听,便能在浪潮的杂音中听见自己呼声的回响。纵使身处喧嚣,亦总能找到一隅,把炽热的心灵安放。
无言回避,不如静心前行。我心静好且坚定,喧而不闹自有声。
钢筋水泥的城市,穿梭于林立的高楼大厦,忙碌的四处奔波,却从未感受过那一种宁静的快乐。闲暇时,你是否会选择逃离你所在的繁华都市转而奔向那风景秀丽的名胜或是古迹?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如此,可又有多少人想过这样似是条件反射性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若是在竹林间漫步,看着铺天盖地的绿色映入眼帘,听着风拂动竹叶的声响,便觉得是这般的令人陶醉;若是在江边,沿着堤岸,听着浪涛拍打岸边的声音,吹着带着泥土清新的风从未如此自在。
这些美丽是地球所赋予我们的,而现在,那绿色的土地却被没有生气的钢筋水泥所覆盖,在感叹城市进步之快时是否会为这些绿意的消失而感到悲哀。的确,我们所生活的土地正在飞速的发展,而这进步带来的什么?经济效益?还是外人的盛赞?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乡间的小路被宽阔的柏油公路所替代,种着庄稼的土地被填平……在繁华的城市里,眼中所见的只是来来往往飞驰的车与行色匆匆的人们。那份本该属于我们的宁静与祥和又去了哪里?
我们的家园,渐渐失去了本该有的绿意,而是慢慢的被灰色所覆盖,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建筑,灰色的……也许,现在的人们所追求是快速度的生活,也渐渐忘却了自然围绕的快乐,商厦,大楼成了人们最常留恋的地方,没有清新的空气,只有不再蔚蓝的天空,这些钢筋混凝土所铸就的高楼大厦永远都缺了些什么,没有生气。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的地球已不堪重负了,已是如此疲惫却仍要支撑起我们人类的家园。
面对这一切,我们能做什么?是否有这样问过自己,身处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所需要不应该仅仅是物质上的需求。我们所需要的是我们一直以来所缺少的东西,我们需要绿色的生活。没有绿色,就没有生机,没有人愿意生活在灰色的城市里。文明在不断地发展,城市也在不断地进步着,充斥着喧嚣的城市,多了一份繁华,少了一份宁静。我们所能做到的,只能是从我们自己开始,慢慢的改变,也许很困难,也许有很多的艰难险阻……
我们的家园只有一个,它需要我们切实的保护。不要让过快的发展变成我们的牵绊。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