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了,上一次是在高中。本以为还可以回忆些什么东西,但可惜,除了书上留下的些许印记可以佐证我曾看过,提起书名模糊的好看二字,再不剩其他。以前读书时觉得这本书是在讲中国的文化历史,被余秋雨先生飘逸脱俗、温润厚美、充满灵性的文笔所折服,看过了便罢了,作者的角度就是我的角度,作者对事物的看法就是我的看法,但现在我觉得,没有思考的看书是有量无质的,这次,我很庆幸我可以留下自己一些小小的思考。
这本书以时间脉络为主线,以夹叙夹议的散文形式对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节点作出点评,我觉得本书其实算得上是文学评论,作者对文学作品及穿插在其中的历史人物都有系统点评,这是一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事情,因为全面点评需要系统的阅读和鉴赏,而查阅完中国从古至今结合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优秀作品足以见得作者对文学深厚的功底。
对阅读此书的背景介绍到此为止,下面来谈一谈我阅读本书时产生的一些小小思考。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在她小时候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幼年,她爸爸是一个穷画家,妈妈嫌弃丈夫太穷,竟狠心的抛弃他们父女俩,独自去美国闯荡。在她的记忆里,从来没有母爱,只有和爸爸的相依为命,那时的她还是很懂事的,跟着爸爸学画图,也会做一些家务。直到后来她爸爸经商做生意,开办公司,钱是越赚越多了,家里条件也变好了,但是爸爸却再也没有时间来陪伴她,家里只有她和保姆。
只要她提出什么要求,她爸爸都是用钱来解决,任她挥霍,从来不知道女儿的心里需求,正是这样的家庭教育最终埋下了祸根,使她成为开头那个任性,骄纵,做事不计后果的女孩。好在她爸爸为了挽救她,将其赶出家门,让她从基层做起,接受社会的锻炼与改造。面对陈家人齐心协力无私的帮助,与她共度难关。林佳一心底的善良被重新激发,重新塑造了一个有实力,能力,更有责任感充满正能量的女孩,收获了爱情的同时也收获了事业,更收获了一个和谐的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缺失,给孩子的成长会带来很多危害。做为父母,我们有义务教会孩子做事要有担当,面对困难要从容面对,面对一些处境该如何保护自己,更要让她懂得现在的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现在很多山区的留守儿童就是缺少家庭教育的典型例子。很多孩子面临危险都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被一些不还好意的人所害,有的还被揉虐长达几年之久。面对这些我们感到惋惜,憎恨的同时,更多的是自责。自责没有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教会他怎样保护自己,没有多多沟通。孩子是父母的一切,是社会的将来,孩子的失去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最大的灾难与痛苦。
好在现在社会和政府都严重认识到留守儿童存在的很多问题,现在对外来打工子女的入学政策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人性化了。都说家长的陪伴,是孩子最好教育。
还有的是在爷爷奶奶的宠爱下长大的,这些孩子遇到一点困难就不知所措,有的甚至是轻生,结束年轻的生命,他们的抗压能力实在太差;有的只知道索取,从来不知道自己去奋斗,好吃懒做.这些情况的孩子,应该是父母没有灌输正确的家庭教育造成的。
我的表妹,长相好,身材也好,初中一毕业就在父母的安排下去了酒店工作。表面上他们认为酒店工作轻松,有面子。实际他们心里认为酒店里工作接触的都是有钱人,靠女儿的这张脸将来一定会掉到个金龟婿。
在酒店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好几年后,彻底改变了表妹的人生。那时她表面很风光,穿名牌,用名牌,难得来次乡下都有汽车接送,要知道在99年的时候有车还是很稀奇的。那时的表妹已经变得攀比心很强,虚荣心很强,一心想着找个有钱人。再后来,传出了很出了风言风语,最后搞得一个女孩子名声很不好,一直没找到男朋友。后来她爸爸才后悔当初的决定,但为时已晚。一直到了30多岁才找了个二婚的,现在孩子有2岁多了,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太好,但她从来没有一份正经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在家带孩子。
所有这一切我可以很明确的说都是父母的教育理念有问题,现实中表妹的妈妈就是一个想轻松赚大钱的人,所以做了多年***,嫁小女儿也一直想嫁一个有钱人家,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子女不受影响才怪。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的镜子,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家庭是孩子成功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里发育。父母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是我们为人父母一生的事业。
文化潜流在历史的山峦间时隐时现,黛色的群峰构筑了溪流的生命格局,而淙淙清流涌动着山涧的动人风景。中华大地宽广绵长的时间和空间,与华夏文明绝无仅有的繁盛迷离,相声相长,缠绕绵延,勾勒出中国文脉清晰繁复的脉络。
余秋雨如同深山的老者,他轻轻拨开林间的雾岚,将这山水之间的纷繁往事娓娓道来,带我们聆听这世界上伟大文明强劲有力的心声。
就像一切原始神秘的东西总能引发无数欣喜与悸动一样,余秋雨从千万年前的先民,从黄帝炎帝女娲夸父落笔,这些流传甚久动人心仪的传说,以其风尘仆仆的历史感和不可思议的姿态,镌刻在每个牙牙学语孩子的梦乡,每个甚至目不识丁的中国人的\'心头。正如书中所述:“等级,是文脉的生命。”“世间之礼,天地之敬”的文化信仰与崇拜是浩荡中华文明的奠基,而传说时代略显虚妄不实的古老故事则是华夏文明最初意识形态的曲折呈现。那些之所以能够历经岁月更迭仍不朽地存在于历代人民心中的,是因为这神话中包含着一种属于集体心理的真实。余秋雨这样阐释神话的“原型”价值:“这就像晚霞给人的凄艳感受,修竹给人的风雅印象,长年累月也成了一种真实,甚至比它们在天象学和植物学上的真实更有意义。”
中国古代的神话,无论是宏伟创世开天辟地,亦或悲壮牺牲填海奔月,都潜匿着一种美学的生命气息,有着天人合一的壮阔和悲情柔美的鸿蒙。从这不确定的源头起,这最苍老又最不会衰老的诗意,已经植入每一个中国人身上。
继而,从《诗经》的稻麦声和虫鸟声起,屈原凄楚高贵、孤傲悯人的行吟,司马迁错落有致的朴素笔触,魏晋四方奔溢、气貌繁盛的文化格局,唐宋哀感顽艳字字珠玑。华夏文明流光溢彩奔腾不息。读后感·中国人总愿意回顾历史,而文化潜流一直被朝朝代代的中国人的记忆定格,因而我们仍可触及那些来路上的“平和、安详、寻常、世俗以及有节制的谴责和愉悦”,这是文化的繁盛恩赐。
最令人动容的是余秋雨写李白、杜甫、王维的那一章。唐朝诗坛是不好落笔评述的,因为它的盛世繁华,也因为历代文人对它繁冗无尽的评说。对于这个人人都能轻易诵出“羌笛孤城”、“空山新雨”的民族来说,唐诗开启了个人生命最初的美学的认知,它唤醒的是内心,是山河,是文化传代和生存本性,因而也是华夏文明不可逾越的篇章。
借着暑假这个空闲的假期,我花了7个小时把余秋雨的《中国文脉》读完了。总体感觉给自己的中国文学史复习了一下。复习过程比较轻松。有笑着感叹的地方,也有不甚满意的地方。
新意并不多,把冷饭热炒一遍,模模糊糊都是晓风明月的感觉。好在时间线索比较清楚,分类也比较明确。
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他因为对曹操的偏爱,冷落了孔明,冷落了三国。对罗贯中缺乏足够的敬意。
其次是他对越是遥远的东西评价越高,越是接近现代的文人和作品,越缺少充分的评价。好像是文脉消失了一样。这个见解缺乏说服力。
第三是对百姓在文学史上地位评价的前后矛盾。前面说稷下学宫里不需要草民。后面又说只有百姓还记得屈原,好像给了屈原无上文学地位的是百姓。
最后是对红楼梦的解读评价,虽然很高,说这是人性生存与美好的幻灭,但是分析软弱无力,缺乏独到见解,又不敢在众多理论中阐明旗帜,不够给力。
为了可以追求语言的生动,很多地方做了一些想象,确实有效果,我往往就是被此逗笑。但是越到后面,越觉得写法出现模式化,就在笑不出来了。
《中国文脉》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在这我也推荐大家有机会一定要看下。
28年前,我从护校毕业,穿上这圣洁的护士服。在这28年里,我这双手,迎接过无数呱呱坠地的新生命,送走过无数去世的老人,抢救过无数生命垂危的患者。在这28年里,我秉承南丁格尔誓言,忠于职守,用真诚守护患者的生命。
我所在的.急诊科处理的大部分是危重、紧急病人,准确判断,果断处理,是看家的基本功。几周前,呼啸的救护车把一名口吐白沫的妇女送进了急诊室。因为跟老公吵架,她竟然赌气喝下一大瓶农药。情况十分紧急,必须争分夺秒立刻洗胃!
“快!快!”当时急诊室里气氛紧张到极点。我甚至连口罩都来不及戴,拿起胃管和镊子就去救人,可是当我把胃管插进病人的胃里时,意外发生了。由于胃部受到了刺激,病人突然呕吐,把呕吐物喷得我满脸都是,胃酸混合着农药,一股恶臭熏得我几乎窒息,护士赶紧用毛巾帮我擦拭,还跟我说,“护士长,你赶紧去洗把脸吧”。可是病人怎么办?对于中毒的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呀。我顾不了那么多,忍着恶臭,坚持帮病人洗完胃。由于抢救及时,终于从死神手里把病人抢救回来。
其实,这是发生在急诊科里的普普通通一件事情。对于急诊科的护士来说,什么时候送来病人、病人得什么病、有没有传染性、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这一切都是未知数。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以高度的责任心,应对突如其来的状况,我们常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甚至上个厕所都没有时间。
记得一天中午,我正在急诊室吃饭,刚吃了几口,"120"电话响了:“有一名女学生因为不堪学习压力,而选择自寻短见”。
我二话不说就立马放下筷子,坐上120急救车到现场进行救援。赶到现场时,女孩已经割破了手腕,满身鲜血瘫坐在地上,右手还不停挥动着水果刀,哭着喊着:“我不想活了!你们别救我!”
小女孩哭得声嘶力竭,而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我一边劝道小女孩,一边帮她止血包扎。没想到她不断地反抗挣扎,手中的小刀竟挥舞得更加厉害,我一不留神,那刀就在我手臂上划了一道口子,鲜血流出来了。
现场的同事都吓呆了,我连忙一边挥手一边说:“我没事!救孩子,快救孩子啊!”大家才从惊愕中缓过神来,赶紧把女孩手上的水果刀抢过来,包扎后把人送上了救护车。而我的手臂也因此留下了一道疤痕。
过了若干年,这个曾经轻生的女孩,竟然拿着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医院找我,她紧紧地握住我的手,抚摸着那道疤痕,流着热泪跪在我面前。她说:“蒋阿姨,是您救了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以后我就叫您蒋妈妈吧!”我看着这个孩子,连忙把她扶起来,说:“好呀!我以后又多了一个女儿啦!”自此以后,每年的母亲节我都收到她送我的康乃馨。每当这个时刻,我都感到十分自豪,因为我用真诚守护了生命!
正如南丁格尔说的,护士不仅要有同情心,而且还要有一双愿意工作的手。而我的这双手,握住的正是对生命无比的尊重。
2009年立冬的那天,寒风刺骨,忙完一天的活已经是晚上9点,当时我正准备回家。这时“120”救护车接回一位八十多岁、蓬头垢面、浑身湿透、晕倒在街头的老大爷,身上还发出一阵阵恶臭。在场的年轻护士都本能地捂上了鼻子,我闻讯赶到,就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救治,带着值班护士给老大爷清洗污迹和脓疮,雪白的毛巾变成了黑炭,换了一条又一条,清水变成了墨水,换了一盆又一盆,我们终于帮老大爷清洗干净,换上了整洁的病号服。等他清醒过来,我们才发现大爷患有老年痴呆症,我们没有办法与他的家人取得联系。
这时已接近凌晨,当我走出医院大门的时候,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我才发现这一晚特别地冷。我一想到医院里躺着的那位大爷,在如此寒冷的季节里,无依无靠地躺在床上打着点滴,鼻头一酸,我马上跑到附近的小店买了一碗热汤面,拿着一个热水袋走回大爷的病房。大爷开心地接过了汤面,美美地吃了起来;我还把热水袋放在了大爷的被子里,给大爷暖身。
身边的护士问我,你干嘛要自掏腰包呀?我笑着说,“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他是你们的父亲,我想你们也会这样做的,做儿女的怎么能嫌弃自己的父母呢?”
年轻护士很是感动。后来,大家轮流照顾大爷,哪怕没有姓名,哪怕他身无分文,护士们还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大爷虚弱无力,口齿不清,我们倾着身子细听,希望能听到一些关于他家人的线索;大爷大小便失禁,我们帮大爷擦干净身子,重新换上整洁的衣服。
四天后,大爷的亲人终于找到了医院。当心急如焚的他们见到干干净净、神清气爽的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还给我们送来了鲜花和礼物。这样的冬天,其实过得挺温暖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护士这个岗位上,我能更深切地体验生活中的感动,也懂得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
然而,病人有时对我们并不理解。有一次,一位母亲深夜送感冒的女儿到急诊科打针。小女孩晕针,针头刚插进去,她就昏倒了。她的母亲立马就急了,“你想害死我女儿啊?不会打针怎么当护士啊”,还追着我们的护士要打人。
这样的事情每天都有可能发生。当你给喝醉酒的人打针时,他可能伸出手就给你一巴掌;当你给三四岁的小孩穿刺时,他可能一口就咬住你的手臂……而护士永远都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我常常对护士们说:“病人到医院,又要挂号、又要交费,有时还得忍着疼痛去做各种检查,其实很不容易的。如果我们站在病人的角度想,就不会有那么多怨言了。”
是呀,28年前,我荣幸地选择了护理这个职业;28年后的今天,工作在护理岗位上的我,对当初的选择仍然无怨无悔。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将用真诚守护患者的生命!
“文脉既陷,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一位老翁戴斗笠、披蓑衣,向着文脉之阳的日薄西山,对着求教的后生,不禁深深一叹。
“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余秋雨如是说。于是在江河的咆哮声中,我同余先生踏上了寻觅文脉的征途。
拨开江雾,一位身材修长、体态健硕的男子迎我而来,他戴花冠、佩长剑、挂香芷、结秋兰。他的脸颊上有泪,眼神中有憾,胸腔中有愤,握剑的手有些痉挛。他远望汩罗江滔滔江水,喃喃自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说罢便纵身一跃,与江水相拥。这让我想起了文化大师王国维,他学腹五车,著作等身,却因清廷灭亡遂投湖守节而死。他们的逝世,使中国文脉自源头起便融进了心怀天下,自尊自爱的风骨情怀。
回头之时已至唐宋。有了司马迁《史记》的厚重,使唐代文人更加沉稳;有了竹林七贤的清谈,使唐代文人更加从容。唐朝诗人百花齐放。诸如李白右手执笔左手端酒,万丈豪情从笔尖喷溅,凭借才华染红了一片天。唐代的古文运动也风生水起,它粉碎了骈体文对古代文人的铁枷,打破了魏晋秾丽的文风禁锢在文脉上的桎梏。再看宋朝:文化全才傲子苏东坡,命运多舛才女李清照,爱国诗人陆游、辛弃疾,哪一个不能撑起半边天?在我看来,宋朝文脉虽比不上唐朝的兴盛,但文人大多入仕途,文脉得以持续稳定发展。自宋朝起,文人的言论自由受到限制,针砭时弊换来远戍边疆,看到这里,我掩卷叹息,为文脉担忧。
当元朝铁骑踏破宋朝边防后,文脉便开始衰落。再后来,明朝的东西厂、清廷的文字狱,共同罗织了一张绝对禁止言论自由的大网。这些都是封建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而强加在知识分子身上的磐石,大大削弱了文脉的气息,刺痛了文人的内心。随后的几百年间,唯有《红楼梦》为文脉续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建国后的“文革”,直接使延续千年的文脉枯竭殆尽。
文脉之旅戛然而止。
我坐在书案前沉思:所谓的“文脉”,无非是文化的传承与更新。文脉的兴盛与否取决于社会环境。那为何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代,文脉却空前的衰落?原因只有一个: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欢乐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这个消费欲横流的时代里,人们倾向于读新鲜刺激的网络小说,看明星网红的花边新闻,青少年大多打网游、追流量剧。纵观信息化社会,传统文化正在消失。
与之相对应的,是余先生矢志不渝的追求。上世纪60年代,身兼数职的余先生毅然决然地辞去一切职务,在质疑与嘲笑声中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书写了一部《文化苦旅》。改革开放后,余先生笔耕不辍,游历世界,写下了《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书。在纷纷扰扰的尘世间,余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君子的“言行合一”,像甘霖一样冲刷世间的浮华与虚无。
正如我在文首引用余先生的话:“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浩荡的江水中蕴含着千年中华的底蕴。而我常常从这江水中取出不一样的内涵:我会利用课余时间练习硬笔书法,尤其乐于在一顿一挫间感悟汉字的魅力,在笔墨的横竖撇捺中体会汉字之美;我还喜欢下象棋,我会通过揣测对手的策略体悟“马走日,象走田”的方圆之趣;我还喜欢在雨后煮一杯清茶,坐在窗前,读一本好书,在阳光的沐浴下品茗、阅读、回味,当一天的忙碌落下帷幕,我总能感受到充实与快乐、闲适与自足。余先生的《中国文脉》便是甘霖,唤醒了我内心的对于文化的热爱,有如醒世箴言,呼吁人们保护文化、感悟文化。我们要做的就是“重启文脉之思,重开文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我坚信,当中国文脉再次焕发光芒之时,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之时。振兴中国文脉,责任在己,义不容辞。
老翁眉头舒展,嘴角绽出笑纹,轻轻说道:“每个试图把中国文脉接通到自己身上的年轻人,首先要从当代文化圈的吵嚷和装扮中逃出,滤净心胸,腾空而起……你就有可能成为其中的受光者、寄托者、企盼者。”后生抱拳拱手:“文化甘霖,滋养后生;涤荡心胸,以清沐己;承前启后,延续文脉。”
谈到文化,势必是一个极为博大深远的话题。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源,是我们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历经千余载岁月的涤荡,我们获得了不计其数的文化瑰宝。面对如此之繁华盛景,一个中国人,若是对自己的文化渊源一无所知,甚至鄙薄,显然是极端可怕的。这不禁让我们意识到,品鉴和把握先祖赋予我们的财富,并将其不断延续,推向高峰,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古往今来,文化洪流奔涌不息,其之大,浩浩荡荡,其之深,难寻其底,其之绚丽多姿,琳琅满目。正如我上文所说,把握和品鉴其精髓是关键所在。而文学的发展变迁正是华夏文化延续变化的一条清晰而又重要的主线,它的活力充分展现了我国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璀璨的精华。因此,抓住这条主线,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更深刻地领悟文化的神韵精髓。
于是,我仔细研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
然而我惊喜的发现,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开篇第一句即指出“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刘和审美潜流。”这正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指明了我所追寻的方向,将文学的主线升华为了文脉,这正是其根源所在。
点明主题之后,《中国文脉》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原点,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统一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展现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既是文学的发展,亦是历史的变迁,生动地为我解读了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
纵观全书,开始的两个篇目,《中国文脉》和《笔墨历史》是总体纲领,它们酣畅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以及作为文脉载体的中国书法史,之后是对每个时代文脉分别以个体进行精细论述,使全书更加丰满充实。
作者站在研究者个人的角度,展现的是研究者个人的史观和研究心得,并不过分强调说教,虽有争议,但对于像我这样非专业平民,能够站在研究者的肩膀上,努力借助研究者的眼睛,鸟瞰浩瀚的中国文脉,“窃取”某些研究者的点滴研究成果已经获益匪浅。
大浪淘沙,历史沉浮,那一条贯穿中国文化的文脉正逢抉择的关键。我们面对着继承与发扬的机遇与挑战,余先生的作品点明了社会的现状与背景的潮流。经典不可复制,此话掷地有声,既承认了人类一切文化壮举由盛而衰的必然规律,同时也提出,应当敬畏经典,保护经典,如此,才能重整***,在大力改革中创造与推进新的中国文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