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好比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只要她走过的地方,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到处是鸟语花香,一派勃勃生机。
春天,她不像夏天那样炎热无比;也不像秋天那样死气沉沉,到处枯枝败叶;更不像冬天那样寒气逼人。春姑娘是温柔的,微风吹过就像小手轻轻地抚摸一样,让人感到一丝丝凉意。
春天的景物是最美的。春天的山是翠绿色的,远远望去,像是一块巨型的绿宝石。“住”在山上的小树一棵棵枝繁叶茂。走进茂密的丛林中,还可以闻到一股清新的泥土味,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气息。
春天的雨更美,细如牛毛般撒在草地上,撒在树林上,撒在花丛里。渐渐地渗透到泥土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他们生根发芽,为春天增添勃勃生机。雨过后,太阳出来了,空气也更清新了。草地上、树上和大地上呈现出一派耀眼的景色,真是美丽极了。看看,浅绿色的草地,伸绿色的树叶……这么诱人的绿色,我看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得出来。
也许是因为太美了,也许是被陶醉了,树上的燕子也不禁唱起了动听的歌“叽叽喳喳”。这时,小河也来凑热闹“哗啦啦,哗……”地哼了起来,形成了一首多么好听和谐的歌曲。微风吹过,小草也轻轻摇动着它那细小的身体,似乎在给它们伴舞。大树伯伯也用“沙沙、沙沙……”的声音为它们伴奏。
啊!春天你是最动人的!你用多姿多彩的绿色装点着世界,你把自己的绿奉献给了世间万物。你是生命的来源,你是希望的开始。“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
佩燕子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因为燕子是报 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所以许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只要你能在庭房檩条下或房檐的墙壁上,搭上一小页垫板,上写 “春燕来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筑起窝来。燕子是候鸟,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不吃你家谷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窝儿子。”所以向阳人 家都喜欢在自己院落房舍里,招惹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这天,人们都喜欢佩戴“燕子”,特别是小孩,父母早就给他(她们准备好了,他们戴在胸前,手之舞 之,足之蹈之,兴高采烈,雀跃有余。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节气——立春,又叫立春节,立是开始的意思,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节的到来,代表着春天已经到了,天气开始变暖了,大地也要复苏了,万物也要开始生长了,现在天气虽然还很凉,但是没有那么刺骨了,有的人们已经脱掉了厚厚的棉衣,开始换上了春天的衣服,小鸟站在枝头上也叫的更加欢快了,小草也在土壤里生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啊,春天已经来了!
往年立春时,人们都喜欢到田野去踏青,去看已经发绿的柳条,去看满树洁白的梨花,还有含苞待放的桃花……而今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响应国家的号召,尽量减少外出,避免病毒传染。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新的一年我要有新的开始,我一定要改掉身上的坏习惯,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在新的一年里,各个方面上有一个崭新的变化。
立春是二十节气之首,春秋时期已经形成了占气的信仰。孔颍达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为启,立秋立冬为闭,用此八节之日,必登观台,书其所 见云物气色。若有云物变异,则是岁之妖祥既见,其事后必有验,书之者,为豫备故也。”由此可见,春秋时期在立春的民俗节气,登高观云、占卜测算巳经作为一 种风俗开始形成。
民间是以立春日和时辰为一年农事之始,俗以为立春宜晴不宜阴。如当日晴则代表未来的一年之内是大丰收之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如果是阴天或下雨, 则代表未来的一年内不太顺利,农作物不会有好的收成,因此民间有“晴则诸事吉,阴乃万事愁”的说法。这本是来自于民间的一种俗语。
此外,中国古代还有一种从立春日预测新一年农业收成的办法。古籍中“占立春吉凶”的歌诀:“富贵在神天,十年紧相连,但看立春日,甲乙是丰年,丙丁偏大旱,戊己好收田,庚辛人马勤,壬癸水逢天。”意思是说,从立春日当日的日柱天干,就可看出这一年农业收成的好坏。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农业收成的好坏, 就决定了这一年的吉凶。具体来说:如果立春日的日柱天干是甲木、乙木的话,这一年就是丰收年;而如果是丙火、丁火的话,就可能会大旱;如果是戊土、己土的 话,也有好收成;如果是庚金、辛金的话,也是丰收年,人马都不得清闲;但如果是壬水、癸水的话,就有可能遭遇大水灾。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表示冬天过去了,春天到了,天气也要变暖了,它是春天的前奏,也是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的代表。
我很喜欢立春这个节气,因为立春到了,天气就越来越暖,越来越舒服了,我也可以到公园散散步、晒晒太阳。公园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河边的柳树不知不觉已经抽出了新芽,各种各样的花也在比赛似的竞相开放:有的是花骨朵儿,就像一个个薄薄的小皮球;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就像一张张羞答答的笑脸;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的花蕾。公园里的梨树像披着一件件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好像在翩翩起舞,美极了!旁边的桃树却穿着粉色衣裳在风中欢呼雀跃,像是要跟梨树比美呢!还有边上的喇叭花像是使劲吹着一个个“大喇叭”,正在为它们伴奏。几只小燕子凑了过来,叽叽喳喳的,也想要参加这场热闹的歌舞会呢!
我还喜欢立春是因为有春卷吃。每到这个时候,奶奶会做春卷给我吃,春卷脆脆的,咬一口,甜甜的,蜜汁流到我嘴里,美味极了。我问奶奶春卷是怎么来的,她说在很久以前的唐朝,每到立春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用面粉做成一种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的蔬菜水果等,送给亲友,这叫做“春盘”,表示迎春和祝福的意思。原来是这样啊,幸好古人想到这种方法,不然我就没春卷吃了。
立春有美景欣赏,又可以吃到美食,真是多姿多彩的`立春啊!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上午和爸爸母亲出去逛街,外面很暖,我们都穿着棉服还有些微微的热。
“快要立春了吧,这么暖和?”母亲问。
其实今天是立春。晚上我和爸爸母亲出去吃饭的时候,请我们吃饭的那位阿姨点了春饼。
哦,我们终于熬过了寒冷的冬季,即将迎来温暖的春季,不由心里大喜。你想,阳光明媚,春风拂面,小草开始发芽,万物生机勃勃,该是多么让人欣喜!
饭店的服务员端上春饼。原来它是荷叶饼,它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以揭成两张,即使不是立春,母亲也经常做给我吃的。
“为什么要吃春饼呢?”我心里想。
晚上回家,我在电脑上查了一下关于立春的习俗。原来在民间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唐代人已经开始试吃春饼了。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古代的时候要贴春贴又称春端帖,春端帖子。这是一种在“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立春”日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时就很盛行。
呵呵,原来古人迎接春天,比我们要浪漫得多。
今日,在家中对着书桌呆坐,我的思绪不觉飘至了今年立春那一天。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那天,立春了。冬去春来,虽寒风冰雪仍不肯离去,可积雪已慢慢融化。水珠顺着屋檐落下,在地上溅起一朵朵水花。阳台上的雪人仍然挺拔,只是脸颊有汗水淌下。天空还是飘着片片雪花,但已不及昨日繁杂。春来了,可离那“万户掩映翠微间”还有多远?这粉妆玉砌、银装素裹的景色与五彩缤纷、姹紫嫣红的春实在是天壤之别。
虽说已进入春季,但冬季的精灵们依旧散放着光芒。是的,春,是绿的盎然;春,是生命的跳跃;春,是希望的开始。但谁又说过,春,不能有冬的意境?春、夏、秋、冬,原本便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那为何有那节气歌把它们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呢?应该是为了农耕吧!
不管怎么说,在那一日,春终究到了。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正如三字经里说的:“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虽然日子是无穷的,但属于我们的岁月却是有限的。让我们在这短暂却美丽如花的日子里舞出自己的色彩,唱出自己的旋律,别让光阴在手中无声无息地划过而不留一点痕迹。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