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月色不错,我独自一人坐在天台赏月起来。
天空中布满了繁星,一连串的闪烁、眨眼,一颗叮嘱了“闪”,忽而不见了。眼望星星渺小,可它的真实表面是如此庞大。在这浩瀚、一望无际的天空中有无数颗在闪闪烁烁的繁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晴朗的天空有着晚霞挥动,那样美丽、耀眼。
明月时而亮,时而暗,月色朦胧,在它表面上已蒙上了一层飘动着的云雾。月亮不是圆月,它现在呈了弯腰皎洁的月亮。虽然黑夜,云雾散开后,世界变的如同白昼,万物都能清晰看见。在这浪漫的夜晚中,让人着迷、令人沉醉。
月色越沉的洁美了,天空是那么的蓝;星星是那么的眨眼,似乎有点刺眼。最让人沉迷的就是那明月了,在它身旁飘荡的是云雾,就像是它的白衣裳。衣裳是浅白了的,月亮是洁白、深白了的。好光芒啊?在天空飘荡,可成了仙女似的姿势。
“欲上青天揽明月”啊?哇!太美了;哇!太迷人了。晚霞出门行千里那是如诗如梦的境界。这样陶醉的夜晚,令人想起:“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深夜了,我所住的城市已谧静了,我也该如睡了,去做我的美梦吧。
邻居家的电视和电脑早已高速运行起来,一边是孙楠“你快回来”的高唱,一边是新闻联播浑厚的男低音。“好熟悉的歌词”,我心想,突然,我四处游逛的目光停留在墙上的大地图上――台湾,虽然它是一个我们想之又想的陈旧话题,然而,我似乎还对它意犹未尽。“何时是你的归期?”我喃喃自语,也许你千年万年也不想回家,也许你看不起生你养你的母亲,然而这样下去,你终会成为一个历史谜团,我们绝不能让北欧维京的神话在世界的东方重演。台湾,你本不应该离开,离开你的家,你的妈妈。是阵阵海风将你吹开吗?不是是澎湃的大浪将你推开吗?不是。“月儿原本并不圆啊”,我低声感叹。台湾,那破碎的圆月,那分裂的亚洲版图,粘合它的权利就在你手上……
不知不觉中,我心中的`惆怅随时间的流逝悄悄释然。无边深邃的苍穹下,一缕惨白的月光朝我的面颊无声的泻下。没有一颗星星陪你,你孤独吗?我问月亮,也问台湾。你的脸为何这样苍白?你的心为何这样血迹斑斑?不然,你的光怎么会是这样凄清?难道这一切原本就是这样吗?
我伏案睡着了。梦中,月光是那么地皎洁无暇,还夹着一丝温暖抚摸着大地,抚摸着大海,也抚摸着海峡彼岸的一叶小船――台湾。
故事中的主人公斯朱兰确实让人又爱又恨。他在中年抛妻弃子,说走就走,对家人没有一丝留念,我们会说他冷漠自私,没有家庭责任感。
但他的出走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们又会为他的勇气赞扬,一个人选择离开自己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而去追梦,不管别人的流言蜚语,勇气可嘉,精神可敬。
他在朋友家生活时却和女主人陷入恋情,女主人死后他没有一点遗憾心痛之情,只觉得是女主人自己的错。我们会觉得他无情,蛮不讲理。
他在巴黎漂泊期间遭受的种种苦难,只为追梦,可在巨作完成后又让人一把火烧了。他是个古怪的天才。
毛姆笔下的这个主人公,一人兼具了多种性格,为了艺术而放弃家庭,古怪,冷漠自私,冷淡,残酷粗野,却又执着追梦,有时让人敬佩,有时让人同情可怜,有时让人恨的咬牙切齿。
而德克这个人物形象,却是个善良懦弱,温良慷慨,很讲义气,很欣赏别人的才华,画作平庸,审美力非凡的人。
布蓝琪却是个外表平静,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令人难以捉摸的烈性子,她精心料理家庭,她还渴望冒险。
毛姆人物塑造相当成功,看完你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其中的人物。这其中没有一个人是特别让读者敬佩的,也没有一个人是特别让读者痛恨的。每个人物形象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想,这正是小说的伟大之处,也更接近现实,比起一些作者单纯塑造身上全是优点或全是缺点的人物形象更饱满和立体。
书中虽主要讲斯朱兰为追求艺术放弃现实的故事,但其中还穿***德克和一名医生的故事。
德克在小说中最后带着巨大的悲痛回到了故乡,他如果不追画家的梦,也许会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木匠,然后娶了隔壁马鞍匠的女儿,在自己的故乡安稳地生活着。就不会遇到布蓝琪,不会看到自己最爱的女人和自己最欣赏的画家背叛了自己。他离开了伤心之地,也许经历过大风大浪后的平静才是他最终的选择和归宿。
书中一名叫亚拉伯罕的医生,是个外科手术方面的天才,他放弃了可以名利双收的职业道路,而选择了自己衷情的一个美丽的城市,他在那里扎根生活,职务虽然很低,生活很拮据,但他的内心安宁,富足,快乐。
选择月亮,还是选择六便士?
这取决于你对人生意义的看法,对社会和个人的要求。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毛姆说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