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在本学期内我最喜爱的一本书,那自然是《简·爱》喽。
自从学了《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文后,我就对从逆境中成长的夏洛蒂·勃朗特写的《简·爱》着迷起来。
小说中的简·爱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由于染上伤寒,在一个月内相继去世。年幼的简寄养在舅妈家里,受尽歧视和瘧待。后来,简被送进劳渥德孤儿院。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她在那里接受了八年的教育。
从孤儿院出来后,简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并与主人罗切斯特相爱了。他们在教堂举行婚礼,可是婚礼当天,她才知道罗切斯特多年前已经结婚。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使两人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简离开了罗切斯特。后来桑菲尔德庄园在一场大火中烧成废墟,纵火的疯女人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受伤并残疾。简·爱受尽磨难,最后原谅了罗切斯特,并与他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本书里的情节时常让我潸然泪下,对简·爱报以深深的同情。夏洛蒂·勃朗特和简·爱一样,都是在受尽磨难后依靠坚强的意志昂首挺胸。可以看出她们的人生主张一爱与尊严,两者缺一不可。
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只有你有强大的信念、刚强坚韧的内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通向幸福的大门。这是这本书告诉我的道理。
曾经在《以梦为马》中读到这句诗:“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当时我很为诗中描绘的悲怆的独行者所感动。
有趣的是,在《我和我的祖国》中,出现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场景:有拿着铜勺的厨师,有抱着孩子的妇人…成千上万的平凡的人啊,提着灯向前走,挡住了瑟瑟秋风,照亮了茫茫黑夜。看到这一幕,我突然想到,从那以后的每一个夜晚,在这片大地上,都不会再有人踽踽独行了。于是禁不住鼻子一酸。
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以普通人的视角,向观众展示了
普通人,赤子心,最可贵。
郭靖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曾经我也渴望飞檐走壁、行侠仗义,而如今我只希望我可以像电影中的那些人一样,虽只是平凡生命,却能为这片土地献
如此一来,纵书生之躯,亦可有几分侠气。
最后说一句,我们
简,有着坚强的性格。即使她背负着自然与社会给她的一切不幸,微不足道的她却依然独自主宰着自己的命运。这使她成为英国19世纪中一名少有的独立女性。
小时侯,简爱在寄居的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瘦小的她却敢于和表哥扭打,并怒斥他:“你这男孩…… ……”后在学校与海伦相识,彼此相互照顾。直至海伦感染病菌而死去,冷酷的校长无视于着一切,但简一个人悲痛了几天几夜。
长大了起初,她先在富有英俊的罗切斯特先生做家教,之后与罗切斯特先生相恋。他们爱得义无返顾。可是简她在此时却毅然离他而去,凭借自己一人的力量在外闯荡漂流。这种“风潇潇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反”的坚定主张与不悔行动,完全是夏洛蒂笔下一名勇敢独立女性的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那天,我虽然花了两小时将此书“啃”光,但却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将它不停的回味。十六岁一个不该轻言“爱”的花季却想说:“他们如此坚定的爱情真是令人羡慕!”——简,没有双亲,没有钱财,雪上加霜的是她并不漂亮。因此她在世人眼中她更失去了魅力!可罗切斯特一点也不在乎这一切而将自己那颗火热的心赤裸裸的交给了简。随后,回来的简,再次看到这位曾经俊俏的罗切斯特为了救自己已“疯”的妻子而失明并且残废。即使是如此巨大的糟糕的变化,却一点也没改变简对他的爱。简毅然重新回到他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他!
大概正是这颗不离不弃的“真心”感动了上天,在书的结尾罗切斯特先生最终再次“重见光明”。给我们以书外,漫漫的深思。女主人公并没有《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柔情,没有《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美丽,但她“简”以自己的顽强独立获得了众人的肯定。
说实话,这种名字,还是七合一拼盘,看之前是有点偏见的。觉得会像新闻联播那样通篇列实事讲实绩,于我来说就有些枯燥乏味。怀着这种心态去看的电影,实在是大大超乎预期。
影片共七个片段,其中有不少笔墨讲的都是些小人物,上海弄堂里的小男孩,北京开出租的司机师傅,还有贫困地区的失足少年……这些片段里,同年的“国家大事”好像给“人物事迹”做了背景,其实不然,在我看来这就像引子,一定要用“个人”把“引子”串起来。只讲干巴巴的数据会失真,爱国情绪也不需要靠这些渲染,是一个普通人为祖国感到骄傲,是一个个中国人平铺出祖国的繁荣富强。
最后借用“我和我的祖国”歌词来说: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
家国从来密不可分,大海因浪花而波澜壮阔。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