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这是纪录电影《大学》留给我的印象。无论是刚刚考入清华大学的严洲,还是博士毕业生宋云天,无论是旅美青年教师蔡峥,还是荣院士钱易,他们的眼睛里,都喑藏了对理想的坚持,他们的身上,都闪耀着理想的光茫。
梦想可以天花乱坠,她是纯粹的狂妄的浪漫主义者。理想则不然,她是更加理性的,是摆脱不了现实又放不下梦想的人,是八岁的少年最常见的模样,纵然如此,理想亦是难以实现的哪怕是为此作出尝试,也需要莫大的勇气。这一点,在宋云天和蔡峥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去基层政府,服务造福一方姓。”这是宋云天的理想。父母,老师,女朋友的建议,奶奶的心疼与劝告,留校面试的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纠结,一次又一次的犹豫,即使影片的内容有限,我们仍能从中见这个选择背后的.艰难。“和大多数人的选择不一样,可能会不被理解,甚至会被误解,但依然要坚持自己的路。”这是宋云天的答案。
“想要领先就要有自己的设备和技术,中国一定要有人做。”这是蔡峥的理想,“有可能最后我们没有做成功,但是我还是要坚定地做下去。”这是蔡峥的勇气与信念,也是他加入清华大学天文系的动力。
宋云天热爱人民,蔡峥热爱祖国,他们选择了自己的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这份热爱,是因为他们同样热爱着自己的理想。拥有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即使旁人只能看到过团火燃烧时的烟尘,我们也无法舍弃这团火带给我们的温暖明壳。
影片结尾,四人的身份发生了改变,代表着他们对理想的坚持。那我们呢?电影监制、清华大学尹鸿教授曾说:“这是一部清华题材的纪录电影,但又远不只是与清华有关的电影。正如其名《大学》,它是写给大学的一封情书,也是大学写给观众的一封情书。”对我们来说,大学是近在咫尺的第一个路口,它通往理想,又或许是别的什么地方,这全凭我们自己选择。我们应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成就有意义的人生”,哪怕做不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也应当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源氏物语》紫式部这本在日本争议很大的小说。
第一次看的时候在大学,当然简直震碎了我的三观。感觉哪里是日本的红楼梦,简直是日本的金瓶梅!现在再看,终究看到些许不同的地方。经历了葵姬和桐壶帝的相继死亡,源氏也变得脆弱起来,有抛舍红尘,遁入空门之感,然而羁绊良多,安能散乎? 对于源氏来说,从出身到才华再到外貌都是无上尊贵,世人皆以为是缥缈神人,说不定他也真是方外之人不过来遭受情劫罢了。
但他也是个软弱的人,每当亲人离世,都有遁入空门逃避俗世的想法,而这想法却也不坚定,他放不下俗世中这些如花美眷,放不下可爱可怜的紫姬、娇媚可人的胧月夜、多情典雅的六条、心之所向的藤壶皇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不知等我四十在读,又有何感想。
《1984》是一部经典的反乌托邦小说,一个在老大哥的独裁之下完全的思想操控社会,读完后我们不由得发问,我们所知道的“真相”究竟是我们在探索与实践中得到的,还是某个集体经过精心设计和操作后,将其故意摆在我们面前,刻意让我们发现后,操纵我们的思想呢?
普通民众往往是信息的接受者,媒体成为了我们对于外界信息接受的最广泛渠道,主流媒体放出的新闻往往代表了“真相”,而在这则新闻浓重的标题之下,当事人的声音往往被压抑、甚至抹***,试图去探求我们目所不能及领域的人,也随着时间渐渐淡去,石沉大海,而接收不到信息的我们,默默认定了这份无法被确认的真实。这是一种对于获取真相自由的抹***。
自由是什么,“2+2=4”就是起码的自由,人是追求自由的生物,在密闭的环境中,只要存在一条缝隙,人都会拼命向着那点光爬去,所以在重压之下被限制的自由无法控制体制中的人,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这份自由本身进行限定,让人们在一套体系之中肆意追求他们渴望的自由,怀抱着大量“被设计的真相”,沉浸在对统治者的感恩与赞颂之中。在《1984》中,奥威尔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完美的集权统治社会,通过“思想警察”这一重要系统设定,他们对于跑出体制之外的人强制进行洗脑,用近乎残酷的方式扭转他们的思想,只留下彻底的认同,彻底毁灭个体思维的多样性,使本真的思维只存在于统治者的脑中,人们宛如家畜一样简单地活着。
谈及《1984》就忍不住说起《肖申克的救赎》,典狱长将监狱设计成了他的小王国,老布在入狱50年之后反而对外界的“自由”充满了恐惧,就像在鸟笼中的鸟儿,尽管憧憬着广阔的蓝天,但一旦走出了牢笼,就不再知道世界的边缘在哪里,走向自由的世界,意味着失去曾经的“了解”,变得孤立无援。人最可怕的,就是将自身化为体制的一部分,一方面厌恶着体系剥夺他的\'自由,另一方面却又害怕失去对体制的依靠,被一只大手向一处牵引,失去选择固然残忍,但当选择不再受限,踏出的任何一步却又像是徒步深渊,这就是自由的代价,这也是为什么,老布在走出监狱后,最终出于对自由的恐惧,选择了自***。
鸟笼中的自由终究不是真正的自由,人永远不能放弃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1984》有这么一句评价,“多一个人读这本书,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只要今天个体思考的多样性不被抹***,独裁就难以降临。人是有思想的芦苇,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会思考,新闻也好、教育也好,如果人只能成为单纯的接收者,便也缺失了作为人的意义,所谓的“真理”、“真相”都值得我们剥丝抽茧、反复推敲,不惧怕质疑,不畏惧改变,正是这份思考才一直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使人们能够掌握唯一的真实。
尊敬的清华大学:
您好!
我是一名平凡的高中生,向往美好,追求梦想。有人说,青春没有什么不可以,因而可以肆无忌惮,或吵或闹,去经历一切你想经历的。故此,我怀着一颗紧张,激动,却又欢喜不已的心,冒昧的给您写一封信,唐突之举,还请原谅。
在此之前,清华对于平凡的我来说,只是一个名声在外的高等学府,飘渺的如同幻影,只可远观,不可亵看。直到昨天晚上,我去听了水木年华的“完美世界?青春怒放”的北京演唱会。
也许是绚丽的灯光,也许是璀璨的舞台,也许是清新悦耳的歌声,更也许是那浓浓沧桑的口吻讲述的忆当年。总之,在某个瞬间,不知谁的声音在哽咽,汹涌了我内心的澎湃,让我一下子觉得,清华所带来的青春气息,让我觉得格外的亲切,清华似乎也并不那么遥远。
虽不曾想在荷塘畔小酌,醉倒月色亭,醒来轻吟晓风残月;亦不曾想寻着前人的足迹,漫步临漪榭,畅想将来的未来;还有那些窝在寝室弹着吉他,吃着泡面的画面;还有那些待在图书馆,以书为粮,以笔为犁的画面;更有那些在操场上和志同道合的友人一起努力狂奔的画面。那些的那些以及所有不曾想的所有,都被清华的前辈们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于是,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我的憧憬,明白了我梦想,明白了我要的将来。
年轻的我,有很多很多梦想,有很多很多对青春的想往。
写一本小说,拍一部电影,背着不多的行囊徒步去看风景;作一首歌曲,画一副美景,牵着心爱的姑娘尝遍天下珍馐。
想要了解中国,更想去看看世界,想读万卷书,更想行万里路,想体验多姿的青春,更想拥有陪我哭、陪我笑、陪我闹的一辈子的朋友。想等不惑之年回头看的时候,以一颗坚定的、不后悔的心,感激着现在我。
青春是一个有梦的年纪,做梦的年纪,但是青春不应当只是一场虚无的梦境,它正活生生,真实实的被我经历着,而我就是青春,所以,当然我明白了梦想,清晰了憧憬,内心的火焰正熊熊燃烧,于是,我决定要将这一夜的梦想照进现实。
也许,从来没想过,一场演唱会会让我成长这么多,也许是恰逢18岁的自己,已经对青春渐渐懵懂。
也许,从来没想过,在一场演唱会里,会看到这么多时光穿梭,体会到这么多美妙世界,也许这是我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的另一种开始,感谢爱我的妈妈,允许我在高三繁忙的功课中,来看这样一场我喜欢的民谣盛宴。感谢疼我的爸爸,给我买了一张位置不错的看台票,站的高,才能看的远。
我听见了清华的声音,我看见了他们的青春。他们的青春是水木的那一曲曲老歌,是老狼的同桌的你,是李健的传奇,是叶蓓的白衣飘飘的年代,是高晓松的一个个经典作品和生日快乐,是完美世界CEO萧博士与水木年华合唱的那首《外面的世界》。
我听见了清华的声音,我看见了你们的青春。你们的青春是一群青年人,是现场看台上的呐喊的清华校友。你们的青春是卢庚戌电影《怒放》里面的画面,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你们的青春是现在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前辈们,你们的青春是现在正在某个高楼大厦里辛苦工作的哥哥姐姐们。
我听见了清华的声音,我看见了我们的青春。我的青春,一定会更加多姿多彩的。我的青春,我万千憧憬的青春。是我高考后,拿到清华录取通知书。是我入学后,走在清华校园的小路上。是我下了课之后,他为我谈着吉他,为我唱着歌。是我在夏季的清华里,坐着单车,白衣飘飘。
青春,是不断地回忆,又不断地追逐。
青春,是无限地憧憬,又无限地拼搏。
青春,就像清华校友萧博士在台上说的那句话一样: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但回到这里才真正找到“完美世界”。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我的清华大学,就是我追求的完美世界。我要为了我的这个梦想不断的努力。这是我给自己的青春启程方向。
于是现在的我,正点燃奋斗,努力的向着清华园的大门迈进。
而我写这封信给您,不是哗众取宠,亦不为证明自己,我只是想告诉您,在一年以后,我一定带着自己全部的骄傲走进清华,成为您的学生。
——您未来的学生
因为它的离心率永远是零。
我对你的思念就是一个循环小数,
一遍一遍,执迷不悟。
我们就是抛物线,你是焦点,我是准线,
你想我有多深,我念你便有多真。
零向量可以有很多方向,却只有一个长度,
就像我,可以有很多朋友,
却只有一个你,值得我来守护。
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
但却不能没有你,枯燥平平,
就像分母,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却不能没有意义,取值为零。
有了你,我的世界才有无穷大,
因为任何实数,都无法表达,
我对你深深的love。
我对你的感情,就像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
不论经过多少求导的风雨,
依然不改本色,真情永驻。
不论我们前面是怎样的随机变量,
不论未来有多大的方差,
相信波谷过了,波峰还会远吗?
你的生活就是我的定义域,
你的思想就是我的对应法则,
你的微笑肯定,就是我存在于此的充要条件。
如果你的心是x轴,那我就是个正弦函数,
围你转动,有收有放。
如果我的\'心是x轴,
那你就是开口向上、Δ为负的抛物线,
永远都在我的心上。
我每天带给你的惊喜和希望,
就像一个无穷集合里的每个元素,
虽然取之不尽,却又各不一样。
如果我们有一天身处地球的两侧,咫尺天涯,
那我一定顺着通过地心的大圆来到你的身边,哪怕是用爬。
如果有一天我们分居异面直线的两头,
那我一定穿越时空的阻隔,
划条公垂线向你冲来,一刻也不愿逗留。
但如果一天,我们不幸被上帝扔到数轴两端,
正负无穷,生死相断,
没有关系,只要求个倒数,我们就能心心相依,永远相伴。
爱人是多么的神秘,却又如此的美妙,
就像数学,可以这么通俗,却又那般深奥。
只有把握真题的规律,的纲要,
才能叩启象牙的神塔,迎接爱人的怀抱。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