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腊月二十三了,同时腊月二十三这天也被称为“小年”。
这天就是负责管理每家厨房的“灶王爷”和“灶王奶奶”要回她娘家的时候,他们到大年三十才能回来,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烙饼吃,来送“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在这一段时间里每家的厨房就没人管了,从这天开始每家都要忙碌的准备过年的东西了,听爷爷、奶奶说以前人们腊月二十四要扫房子,二十五人们都会为春节磨豆腐,二十六我们都会争先恐后的去买肉食品,二十七我们就会把过年的东西准备好,二十八、二十九我们就要为过年蒸馒头,到了三十人们就会熬夜等待新年的到来,当然这天最重要的就是放炮和吃饺子。
好了就写到这儿,我一会可要去祭拜灶王爷了,当然也祝大家过一个快快乐乐的“小年”。
隋朝时有一人很聪明,就是口吃,杨素很喜欢跟他开玩笑。
某冬的一天,他戏弄这人说:“有个大坑深一文,方圆也一丈,把你放在里面,你有什么办法出来?”
这人问:“有梯吗!”
杨素说:“没梯,如果有梯就不用问了。”
“白白白日,夜夜夜夜里?”
杨素说:“怎么要问白天夜里?只说你怎样出来。”
这人就说:“如果不是夜里,眼睛不瞎,怎么会走到大坑里?”
杨素大笑,接着又说:“假如突然命令你去做将军,有‘小城,守城兵士不足1000人,城中粮食也只够吃几天,而城外已被数万敌军包围,危急中派你到城中去,你会有什么好的计谋?”
这人问:“有有救兵吗?”
杨素说:“正因为没有救兵,所以才问你。”
这人默默想了好久,抬头对杨素说:“像您您所说,一定失败。”
扬素大笑,又说道:“如果现在家中有一人的脚被蛇咬了。怎样医治?”
这人立即答道:“取5月5日南墙下雪涂涂即即治。”
扬素说:“5月天什么地方还有雪啊?”
这人答道:“5月没雪,那么腊月天哪里会有蛇咬呢?”
一天,杨素与同僚牛弘退朝回来,侯白见了他俩,说:“日这夕矣!”牛弘不懂此话意。杨素却听出来了,对侯白说:“你这人呀,什么时候也改不了老脾气!”
原来《诗经》中有这么两句诗:“日之夕矣,牛羊下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十几年就是一眨眼的功夫,我们从年幼走到了成熟,唯一不变的是心里那寸净土、那颗永不磨灭的童心。
小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过大年,小女孩们喜欢穿着新新的花袄在一起哈哈笑着聊天,男孩则喜欢购买各种式样的烟花爆竹去开拓一片新天地。一进腊月,就有了年味,街头的彩灯开始耀眼,两旁的树木也缠绕了点点滴滴的坠灯。喝碗腊八粥年味愈更浓,心里永远装着那个腊八的故事,哦,原来腊八节就是“五谷丰登”呀。就是意味着到年末了就要拿出最好的东西来品尝,于是家家户户开始炸丸子、做酥肉、蒸着中间有红点的大馒头。小时候的我们就在锅灶前眼巴巴的流着口水和鼻涕等着大人们赏上一口,还没等到丸子炸好,流进嘴里的鼻涕咸咸的却更有丸子的\'味道。
小孩急着去玩耍、大人忙着来割肉,小孩放个鞭炮、大人切片猪耳。新年的体现就是忙忙活活、快快乐乐,忙碌中充斥着喜悦,快乐中萦绕着韵味。吃个半饱,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出去找小伙伴们嬉戏,做着“贴锅饼”、“跳房子”、“摸瞎子”等一系列的小游戏,脸蛋上、头发上、新衣服上沾抹的全是土灰,一个个成了泥娃娃,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视大笑,完全没有顾忌。再碰上有雪的新年,大家一起打雪仗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玩了游戏、吃了酥肉、贴了春联、放了烟花,新年的一天程序就算是走的差不多了,夜要深了,大人抱着一捆芝麻杆,洒在院子里,我们就跟在后面咯吱咯吱的踩着,妈妈说,撒上芝麻杆一是寻求一个好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其次是防着年兽,年兽一到过年就会跑出来祸害百姓,当它走进院子就会被踩到芝麻杆后发出的响声吓跑,人们方可寻得一片安宁。听着妈妈的讲解,回想着年兽的故事,看着春节的电视节目,就想着强撑开眼睛,熬上一整夜,因为春节注定是个不眠夜。
时光流转,我们终将老去,但心中永远藏着那片净土,那里充斥着新年的内涵,盛满了我们的乡愁。
在1944年她二十多岁,在桂林的一个小山坡上她被抓去当“慰安妇”,三个月后她逃了出来,回家后,丈夫说她学坏,不肯原谅她,在婆婆的支持下生下了日本人的孩子,这个日本孩子不幸的一生也就从此开始了,他自小就得承受村子里的人异样的眼光,大家叫他“日本人”,没有谁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到现在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光棍了。我在想,如果他的爸爸知道会给自己的孩子造成如此的不幸,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年的行径。
老人年轻的时候靠采药打柴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她目送丈夫、孩子、同龄人离世,如今只剩下这个”日本“孩子了,所以政府每月90的低保金是她生活的主要来源,一生贫穷,但是她们的歌谣唱道“不愁穷来愁命短”。
她说,“我还没有活够,这个世界红红火火的,我要留着这条命来看。”
“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留着命来看。”
她唱,“天上下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留眼泪自抹干。”
老奶奶的这段记忆是70多年以前的,唯有亲身经历过的人知道过往的真实。一个时代过去了,会留下许多的东西,有许多的历史载体,人的记忆也是其中之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幸与不幸,接下来的时代会戴着历史的眼镜来看待过去的时代,实际上许多都是出于后代人的幻想。
她说要看这个好的世界,但她已经与这个世界有着深深的隔阂,我知道说她是一个农业社会的遗老很残忍,但她的生活里没有电视,互联网,甚至一生都没有走出过大山,她的世界是封闭的,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她也许不那么清楚。就在她的那个小小的世界里,洗衣、做饭、看着自己的儿子劳作、灌溉自己的菜园、去赶集、领补助金、想着一生所历经的事情、会落泪、哼着童年时“十二爹”教的各式各样的歌曲、给别人讲故事、吃便宜的白菜,健健康康的笑着、活着……看着身边世界一点一点地好起来,红红火火。
“活着,为了讲述”,人生就是比故事更精彩,杰出的作家也写不出这样磨难的人生,活着,像一头耕牛那样的活着,像福贵那样。活着就是上帝给我们最大的恩赐,苦难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美好,失去让人学会珍惜,当一切都无法在自己的手中掌控、一切都无法预知的时候,还可以选择活着,当活着也变得艰难的时候,还可以奋斗,挣扎,不那么快地结束与上帝的`游戏,这场游戏会告诉我们活着本就是幸福。
每个人都有许多的故事,许多的部分很相似,那些独特的部分太容易石沉大海,湮没消逝。
听到老奶奶的故事是我的幸运,是听到这个故事的人的幸运,当有一天白发苍苍、历经尘世,我们能有怎样的故事告诉别人呢,去讲述我们怎样的人生呢。
知识、见识会落后于时代,但是我想,故事不会。我们不会沉溺在他人的故事里无法自拔,因为我们连沉溺到自己的故事里也无法做到,不管怎样,还要追逐的东西太多,活得好一点,最少,还得活下去。
日薄西山的时候,唱歌的人不再是孩子,声带应该已经松松垮垮就如面部的褶皱一般,声音是那样得低沉、苍凉,就算是一首欢快的童谣或者情歌也无法让它变得轻松一点,听歌的人只感哀愁,也许唱歌的人脑中浮现的却是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这样的歌可以让听者哭,但歌者的泪早已流干,而泪流到心里是看不见的,所以她们唯有笑,笑这个世界、笑这一生、笑我们走着她们已经走过的路、笑她们比早早离去的人看到更多……如果老了,希望一起唱歌的人还在,年轻人只能听到里边的苍凉,没有应和的人又该是多么孤独。不再是唱歌的孩子,就做唱歌的老人吧。
有的人身陷泥淖,一生爬不出来,看上去外人能为他们做很多,但实际上能做的又很少,如果真的来生,那么今生多做善事,换来世幸福。《二十二》今天上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