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午后,我坐在摇椅上,捧着一杯茶,带上耳机,静静的听着庐山烟雨。
低沉暗哑的声音缓缓响起,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午夜,林中一片寂静。一切都深深陷进了无尽的黑暗之中,风静静地吹着,偶尔划过树梢,带起一连串令人心悸的声响,也带起无边的恐……音色缓缓交织着,越织越高,伴随着它的又是清晨的第一屡阳光,淡红的薄沙覆盖着大地,迷迷蒙蒙的。仙雾缭绕之中,一切都看不大真切了,朦胧之中,音色却清晰了,天地间仿若镀上了一层金光,驱散了雾色,点燃了亮光。万物苏醒了,以雷霆之势压下不甘号叫的夜风,世间的每个生命都焕然一新。林子里热闹起来:耳边隐隐传来山泉的低吟,小鸟的啾鸣,汇成一首曲中之曲。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音色悠远绵长起来,好像带领着我来到了林子的深处。几幢别致优雅的小院立在里面,虽不是金碧辉煌,水榭游廊,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处处透着古朴淡雅。音乐声中忽然响起了一阵阵响铃的声音,我看到了!微风轻轻拂过,门前花瓣洒落。屋角的银铃微微摇晃着相互碰撞在一起,传出一串串清脆悦耳的声响。
这时,乐声变得轻快起来。我推开了那扇门,却见里面几个五六岁的孩童正嬉笑着打闹着,玩的不亦乐乎;我似乎又听到了,听到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如绣花针一般的密集的雨点落了下来,“丝丝,丝丝……”甜丝丝的雨点飞到他们的身上,他们却丝毫意兴不减和雨点儿做起了朋友,任由雨点儿在他们身上跳跃。
突然,一记重音劈头而下。似是闪电划破天空,呼啸而来。“轰隆隆”一声巨响,好像有一千个诗人在天上吟唱,又似有一千个剑客***伐而来,孩子们脸色顿时煞白,赶忙跑进了屋子里。
不知过了多久,雨过,天晴。乐声,也变得轻柔舒缓,一曲,终!
夜,真静谧,站在阳台上向下俯视,清澈的流溪河在月光的衬托下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看着流溪河,我对水有了一番联想……
2008年,中华母亲又承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西南大旱灾。没有水的日子将西南人民一步一步的逼近死亡的边缘。水啊水,没有了水让西南人民如何生存,水能滋润万物,孕育生命,没有了水,西南同胞也只有了一条路——死。看到西南人民受苦的'脸庞,远在千里的我,犹如用刀子在挖我的心。而那一个个受苦受难的两旁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我们还在这里浪费水资源,浪费西南同胞正在靠它生存的水资源吗?醒醒吧,没有了水,我们会怎样,后果会怎样,这一切的一切我不想,也不敢想。水啊水不去珍惜水,我们也许同样会失去生命。丢掉生命,这绝不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做的。虽然我们也许不能帮西南人民脱离困境,但是从现在起珍惜每一滴水,爱护每一滴水。我相信这也是对西南同胞传递爱的一种体现!西南人民也一定会经理这次灾难,更深刻地体会水的含义。
夜晚,蟋蟀的歌声把我的心灵再次唤回来,而这次对水的无限遐想,让我也体会到了水的重要性,并且在我的“字典”里添加了这个含义。
水是自然界一种极普通,极常见的物质.地上的江河湖海,天上的雨雪冰雹,乃至于清晨的露珠,夜晚的迷雾,水,无处不在.
水,滋润万物,是万物之源.水,看似普通,却蕴含着多少哲理.
水?愁豪情
水,流淌着古往今来多少文人的悲欢承载着南来北往多少***客的愁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如愁.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奈,那"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凄婉,那"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寂寞,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哀叹……水,似乎一直是愁的化身.
但,你是否还记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悲壮;是否还记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奇;是否还记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是否还记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磅礴;是否还记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豪迈……水,不只是愁的化身,不只是消沉情思的载体,它更是豪放的代言,它能汇成洪流,穿峡破谷,一往无前.
水是人间最多变的形象.杜甫的水飘落了一叶叶苦恨艰难,苏轼的水奔逐着波澜万丈的浪花,范仲淹的水更行更远,流向乡魂归处,徐志摩的水蜿蜒在浪漫多情的康河,那林妹妹的水啊,则是泛着的点点泪光,散着片片落花!水多情又无情,它流淌千年,流不去千古情,只要千古情长在,千古水长流,古今由来便同是一梦,笑罢梦醒,何必枉悲伤借水寄情,水的柔情,我喜爱;水滴石穿的坚韧,奔流到海的决心,更会一路砥砺着我前行.
水?包容?内敛
每一滴水汇集到一起,于是便有了海.
海教会了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一切.
小时候,喜欢海的浩瀚,深邃.第一次见到海,便被它的浩瀚无际震撼了,母亲那时候对我说:"你要有像海一样宽广的胸襟,知道吗"那时候的我并不理解母亲的话,只知道一个劲地点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明白了这句话.每当和他人产生矛盾的时候,便会想到海,记起母亲的那句话.
平静的海面下,涌动着多少暗流,积聚着多少能量,容纳着多少生物.但是,它从不张扬,从不炫耀,它只是静静地孕育着生命,用它那宽广的胸怀拥抱一切."壁立千仞,有容乃大",其实,人心比海更广阔,更深邃.
水,自然的哲学家.
“文体”是指文章体裁。文章体裁是由运用哪种表达方式为主来决定的。语言的表达方式是由语言的交际目的决定的。人们要述说人物的活动、经历或事情的经过,就有了“叙述”的表达方式。人们要对人物、景物等进行形象化的描述,使读者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面、如闻其声的感受,就有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举出理由或事实对人或事发表主张或见解,就有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成因、原理、用途等进行解说,就有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憎等感情,就有了“抒情”的表达方式。以记叙的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我们称为记叙文,它是写人记事的文章。以说明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称为说明文,它是用来解说事物和事理的。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叫议论文,它是用来讲道理的。应用文要求要用说明的表达方式,符合行文的格式和习惯。
“文体”,还有一种理解,即“文学体裁”。由于各种文学体裁形式的选文进入中学教材,由于话题作文的“文体自选”,近几年高考考场的文学体裁异军突起,倍受青睐。诸如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童话、寓言、杂文、小品等在考生的作文中所占比例已经不小。
但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中学语言教学中作文训练的三种基本文体,是其他各种文体的基础,文学体裁小说、散文、童话、寓言故事、游记等均属于记叙文的写作范围,杂文则属于议论文的写作范围。因此,写作要符合文体,就必须了解记叙、议论、说明这几种文体的特点,掌握并准确运用几种语言表达方式。本节将重点谈以上三种文体的特点:
考生极少写说明文,绝大部分写的是记叙文、议论文。也有部分考生写作的是文学体裁。考生在文体把握方面主要出现以下两种错误:
1、写记叙文时没有完整的事件、人物,不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写成散文不象散文,记叙文不象记叙文。记叙时语言非常概括,没有清楚的、详细的具体的事件的过程等叙述。写人不能从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具体描绘;写景状物不能用用不同的描写方式具体生动的描写;抒情缺乏基础,往往无病***,使得文章不生动不感人。
2、写议论文时主要缺乏分析,不会讲道理,往往是在提出论点后举若干例子,于是就成了“观点+事例+结论”的三段模式。不少考生举例时还大篇幅叙述事例,把议论文写成了记叙文。此外,不会综合运用议论文的结构形式,使整个文章缺乏应有框架。
符合文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例如:20xx年全国高考湖南卷对文体的规定是“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那就告诉考生绝对不能写成诗歌,其他体裁则都可以写。二是指符合考生自设的文体要求。试题不限定文体是给予考生选择的自由,但考生选定了写记叙文就要写得像记叙文,选定了写议论文就要写得像议论文……不要写成“四不像”。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