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哗啦——”窗外下起了雨,雨声传入了我的耳中,一下,两下,三下……似乎触动了许多早已尘封的记忆。霎时间,思绪又被拉回到那一刻,与她的点点滴滴如电影般在眼前回放……
初见:
走进教室,坐在椅子上,打量着四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伴着四周的哭声,门外走进一个人,她带着笑容走上讲台,周围的孩子也停止了哭泣,好奇的看着她。她用温和的目光扫视全场,用悦耳的声音说道:“我姓董,是你们的'语文老师。”
那天,我们初见。
错怪:
课上,听着她的课,看着她的背影,莫名的一阵满足。突然,一阵奇怪的声音传入耳中,打破了寂静的氛围,侧头寻找声源处,是我的同桌。她的声音停止了,看向我,那目光中饱含责备。她叫我站起来,我并没有和她争辩,但是心中的一抹尊敬已然消失。
那天,她错怪了我。
鼓励:
课上,她问了一个问题,班里一片沉默,那个问题不难,班里却没有人回答。我当然是会的,但是却不愿举手,怕回答错。她用饱含失望的眼神看着我们,说道:“再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每个人都要举手。”
眼看着一分钟就要到了,却还是没有一人举手,我咬了咬牙,举起了手,但是,很低很低。
但是还是被她发现了,她的语气中沾染了一丝欣喜,说道:“很好,课代表来回答。”
我站了起来,双腿都在打颤,隐隐约约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她用包含鼓励的目光看着我,好像在说:“不用怕!答错了不要紧!”我张开嘴,用蚊子般的声音回答了这个问题,教室里很静,没有人说话。我偷偷抬起头看着她,她仍然用鼓励的目光看着我,好像在说:“大点声,别怕。”这目光好像一股暖流进入我的心中,滋润了我的心田。我鼓起勇气,大声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班里立刻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那天,她成为了我心中最重要的人。
是她,把我从懵懂带入成熟;是她,让我从无知变得学有所长;是她,领着我看到天有多高,海有多深,梦想可以有多大。她的目光,我永生难忘。
父亲的目光,是一种无声的言语,它鼓励我,使我前进;它守护我,使我平安;它提醒我,使我清醒。
每当我失去信心,总会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我,使我前进。小时候我和爸爸去公园玩“勇敢者道路”,我曾被困在高处,前面是摇摇欲坠的绳梯,后面则是上来容易下去难的梅花桩。我进退两难,急得跟热锅里的蚂蚁,大声叫爸爸上来帮我。可是爸爸却把手放在背后注视着我,那目光是深沉的,似乎在对我说:“如果你走下来了,你就是勇者。”爸爸的目光鼓励着我,给了我前进的动力,使我走向了成功。
每当我面临危险,总会有一双温暖的手臂怀抱我,使我平安。六岁时的一场肺炎让我在医院待了12天,这近两个礼拜的时间爸爸几乎是寸步不离,我睁开眼看到的是他,陪我进入梦乡的也是他。他提醒我准时吃药,点滴吊完了及时叫护士。他很少陪我聊天,却总是注视着我,这种感觉很奇怪,不过我不会感到寂寞,心里还是暖暖的。爸爸的目光守护着我,在我需要帮助时给予依靠,使我平安和温暖。
每当我得意洋洋,总会有一盆冰凉的冷水浇灌我,使我清醒。第一次选上大队长,激动的心情写在了我的脸上。到了家就给爸爸炫耀,可是我选错了对象。爸爸对我的目光中更多的是警示,而并非是喜悦和赞扬。它告诫我要时刻认清自己,不能被一时的成就冲昏头脑,不能因一点的收获而骄傲自满。爸爸的目光提醒着我,为我敲响着警钟,让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从父亲的目光中,我得到了教育,它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为我照亮前方的路,带我走向光明和成功。
母亲的目光是一团跳动的火焰,总是用尽全身力气发出那热烈而又强大的光,照亮我前进的道路。当我发现那团火焰快熄灭的时候,才感觉到母亲的目光让我如此的难忘,刻骨铭心!
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我出了校门,远远地就看到母亲在那里等候。她的身上和头上已经落满了雪花,脸颊已被寒风吹得泛起红晕,嘴唇有些干裂,眼睛里尽是焦急的目光。
我见到了母亲,急忙帮她拍落身上和头上的雪,蓦然间看见了几根该死的白头发在母亲的头上跳动,我不禁喉咙发紧,眼睛发涩。母亲说:“今天咱俩不去店里了,直接回家吧。”
我便和母亲相互搀扶着走在风雪中,快到家的时候母亲若有所思,然后她出其不意地问道:“儿子,我突然想起个事儿,我好像忘记了什么东西在店里。”我有些疑惑地问道:“什么东西啊?”母亲微微一笑,神秘地看着我说:“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了,你在楼门里等我。”说着,母亲又重新走进风雪之中。雪愈来愈大了,我望着母亲一倾一斜的背影,不禁心中一酸,忙阻止地喊道:“妈,算了吧,不就一样东西吗?你都忙一天了回家歇一歇吧!明天再取那东西吧。”
母亲没有回头,似乎寒风将我的话刮到了马路的一边。
不一会儿母亲回来了,不知拿了包什么东西歪歪斜斜地踏步回来,头发已经全“白”了,见到我说道:“看,这是上午买的猕猴桃,知道你爱吃,便特意买了些。”
我看着母亲兴奋的目光,又是心头一酸。
到家后母亲迫不及待地给我剥了一个猕猴桃,我望着母亲和蔼的目光接过猕猴桃,眼里包含着泪水,将它放进了嘴里,一股甜蜜而又半夹(用词不准,建议改为:伴着酸涩的味道沁入了我的舌尖直抵心海。
是啊,母亲的目光是那么的慈祥、和蔼令我难忘,即使在风雪交加,寒风凛冽的日子里,也会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与幸福!
把目光放向远处如果你是翱翔于天际的苍鹰,你就应该把目光投向广阔的蓝天。如果你是流淌在山中的清泉,就应该把目光投向远方的大海;如果你是普照在空中的太阳,就应该把目光投向世间的万物。
“酒入豪肠,七分啸成剑气,余下三分化作诗篇,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穿越于时空的隧道中,我听到了诗仙的豪迈的笑声。他是那个时代的英才,能够包容皇帝的“包举宇内,并吞八荒”的雄心,却容不下一位有济世才情,胸怀抱负的才子!几千年前,高力士的手上仍留有羞辱,但我们的诗仙却不愿鼠目寸光地留在翰林院,他把目光投向祖国的大好河山,“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我看到了诗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的潇洒,听到他高吟“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正是没有把目光拘泥于平俗的仕途上,而把目光投向远方,才成就了他的不凡不俗。
黄沙纷飞的大漠上,一位少女携着橄榄枝走进了匈奴人的营帐。从此老人、小孩子的脸上不再有丧失亲人的痛苦,汉匈的边境也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局面。汉元帝仍然失落,怎么大汉的最后一缕馨香,就到了一群蛮子手中?古今有多少诗人为昭君吟唱“公主琵琶幽怨多”,但多情的诗人不知道,昭君的选择是义无反顾的,本是她的初衷。昭君没有把目光放在侍奉皇帝和争权夺利上,她把目光投向了汉匈之间的和平,她愿意以自己的青春换来两族人民的幸福。从此,青冢便成了汉匈边境中昭示和平的一座里程碑。
阅尽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把目光投向高处,他们不拘泥于眼前的利益,没有鼠目寸光,他们的远大目光决定了他们永恒的位置。“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也是古人目光远大的写照。掩卷深思,鸿鹄与燕雀的区别,正是源于他们各自的目光的远大与否,你是愿做一只鸿鹄泥?还是做寄身于屋檐下的燕雀。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