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就带你去找你的父皇,母后。”兰花仙子轻轻地挽起我的手向瑶池飞去……
“哇,这里好大,好漂亮啊!”我惊奇极了。“喜欢吗?孩子”一个身穿金黄色的龙袍的人慈祥地望着我。想必他就是父皇吧,我好紧张,双手紧紧地拉着兰花姐姐的衣袖。
兰花姐姐轻声说:“别怕,他就是你的父皇。”我受宠若惊地喊了声:“父皇。”
他又惊又喜地答应着,望着他,我真是受宠若惊啊!父皇柔声地说:“梅儿,以后你就和你的七位姐姐一起住七仙阁吧。兰花,你先带梅儿下去休息一下。”
“是,玉帝。”兰花仙子便带着我去七仙阁了,“呀,这是谁啊?好漂亮的小女孩啊!”
“是各位公主的八妹,叫梅儿。”兰花仙子说“啊,你就是梅儿啊。”一个穿红衣女子问道,“知道我是谁吗?”
“你肯定是大姐了,对吗?
“啊,你真聪明啊!”她开心地说
初一:细雨绵绵
秋天的一个周末,妈妈带小兰来到了凤凰广场。
她们走着走着,看见了假山上像是铺满了金子。妈妈说:“孩子,你看这是多么美的山啊!
”小红说:“一定有许多人来观赏。”她们来到了一座小亭子里,忽然闻到了阵阵花香。小兰看到了不远处有一坛菊花,真是太美了!
小红一会儿看,一会儿闻,她伸出胖胖的小手刚要去摘花,妈妈一把抓住了小兰的手说;“小兰,你把这些花儿都摘光了,别人怎么来看啊?”小兰听了妈妈的话,向妈妈保证以后再也不摘花了。
短短的文字,却让人感慨不已。无论多么乖巧的孩子,似乎进入青春期后,都会随手关上那扇门——与父母的理解沟通之门。门里门外,一下子被隔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孩子的世界,新奇、大胆,还有满眼的叛逆和疯狂;另一个则属于父母,乏味陈旧、不合时宜,满是苛刻的条条框框。冰冷的门阻断了视线,父母只能想象,想象门里那个波涛深邃的世界,然后苦苦思索:怎么会这样。
是啊,怎么会这样。那个笑着撒娇,牵着父母手不放的小孩去了哪里?眼前只有一个沉默的少年,背着书包,正要独自出门去。不是不久前还在一起开着玩笑,无话不谈吗?现在的孩子依然和朋友煲电话粥,却和父母那么疏远。偶尔回头一望,往日微笑的眼睛此刻像是灰色的海,翻滚的波涛淹没了曾经的欢笑。
痛苦也好,无奈也罢,紧闭的门就在眼前。这一现象的普遍性表明,“随手关门”的背后,一定有值得深思的.原因。
这其中当然有子女对父母的偏见或是叛逆心理作怪,但又不只是这么简单。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孩子的“随手关门”标志着他们独立人格的苏醒。小孩子大多只是依附于父母,几乎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此刻自认为长大的他们急迫地想要证明自己是谁。因此,大部分孩子采取了有些极端的做法:切断和父母之间的联系,构建自己的世界。同样,他们更多地亲近同龄人疏远家人,为的也是找到自己的群体,从那里得到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样的迫切,恰恰反映了成长过程中孩子的迷茫,他们需要人指点和引导,父母显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平时父母往往只充当保姆或教师的角色,在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方面一手包办,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心理引导方面做的很不够。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孩子放弃了向父母求助,甚至对他们不理不睬这个结果。
可以看出,“随手关门”有双方的原因。想解决这个问题,急于求成是不行的。不论是父母对子女的心理引导,还是孩子自身的成长,都需要时间的保障。而事实证明,这个过程往往痛苦而漫长。
所幸,开门后,一切都还不算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