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阵阵清风轻轻地吹拂着我的脸颊和鬓发,犹如慈母的双手温暖和轻柔。
我看见路旁的花草树木,每一个都是那么清秀、妩媚、雅洁。大树,长得挺拔高大,枝叶繁茂,它每天都静静地站在那儿,向路人招手。花儿婀娜多姿,五彩缤纷,妩媚动人,它每天都向路上的行人点头微笑。小草,每一棵都长得绿油油的,真可爱!
看着这些花草树木,我突然想起爸爸妈妈,想起他们一直以来对我这棵小苗苗的细心照料和呵护,他们为的是希望我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我一直走啊走,看见路旁的`高楼大厦,格调清雅,别具风韵,比起以前那些低矮的民房漂亮多了。望着这些高楼大厦,我想起了那些在战争时代勇往直前的战士们,他们不怕牺牲,面对敌人永不屈服。我们现在那幸福的生活也是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后要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走啊走,终于走回家了。妈妈正做好一桌香喷喷的好菜在等待我们父女两回家呢!
一口气读完全书,心里直惊叹,东野圭吾真是个天才,无论《嫌疑人X的献身》还是《假面山庄》,亦或是《放学后》,每本书一个故事,每个故事一连串案件,每一连串案件都描绘得精彩绝伦甚至天衣无缝。
东野圭吾的小说精彩之处莫过于一开始一头雾水,一直在讲一些看似与主题并不相关的细节,即使看到三分之二处依旧一头雾水。这样那样的细节的强调,让读者心中都忍不住去推理出这样那样的结果,然而真相往往出人意料。越是不起眼的人隐藏的越深,越是被视为不重要的细节恰恰是案情进展的关键。读完全书总感觉东野圭吾就在远处看着各位读者,任你如何揣测,都在我掌握之中,真是佩服。
以前曾一度觉得此类小说不过是把一个小故事放大了来讲,吸引眼球,让读者享受推理被推理的刺激,并无深度可言。不过回过头细细想来,小说当中融入了太多作者对待世界的态度,对人性或善或恶的刻画,如此反观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心理,倒感觉字字珠玑,写的很是深刻。
《放学后》有很多篇幅都写到女子中学的男老师对女学生们的邪恶之思,不雅之举,尤其是主人公“我”有家有室却和两位女同学搞暧昧,虽未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字里行间却无不透露出“我”的贪得无厌,虽知不可能,却还总是抱有幻想。这大概是对人性中恶的一面的最好刻画。另一方面,老师“我”对于当教师的态度自始至终都仅仅是赚钱的工具而已,无所谓什么高大上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心理在主人公“我”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实中虽不像这般极致,但也确实应不乏少数。
再就是对于女子中学高中生这个年纪的学生心理的把握和刻画,也真是相当精彩,这个阶段的学生“若以为她们是大人,却会意外地发现她们根本就是孩子;若以为她们是孩子,她们又会惹出不亚于大人的麻烦。”真乃相当精辟的总结。高原阳子被老师拒绝后渐渐梳理了自己的学霸闺蜜,和小混混一起骑摩托车飙车变成问题学生,惠子惠美为保护这个年纪最想保护的美丽、纯粹、真实的东西而构筑起的一系列***人案件。
最终的结尾仿佛有些仓促,却令人产生无线遐想,仿佛还没到结局,却又像已是最好的结局。关于社会的态度,关于人性的善恶,关于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关于人活着的意义的思考,这大概就是此书的伟大之处。
还剩二百多页的时候,一口气看到最后,有点心累,有点奔溃,有点不知所措,甚至还有点恶心。
凶手是惠美和惠子,尽管凶手结局没有交代,案件中的谜团一步步揭开,也够让人释怀的了。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无意中看到评论里有说凶手是谁,所以在看的的过程中,一直沉迷于作案动机和手法,甚至自己也苦苦寻找密室***人的各种方法,但结局总是那么的出乎意外。
我感慨,作者描述凶手的***人动机,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对于一个把死都看的无所谓的叛逆期青少年,***人有何畏?只不过是求一个内心的安稳。就好比一个人身上的缺点,拿放大镜去看自然是越放越大。惠美放大了自己的缺点,放大了别人眼中的她,造成自己内心的`扭曲,造成两个老师的死,从而去寻得一个心安理得。
作者用第一人称视角来展现整个故事,各种伏笔,各种猜测,铺垫也很多,觉得文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作用,不可小觑。让人崩溃的三个转折点,第一是知道凶手作案手法,第二是了解凶手的作案动机,第三就是“我”的妻子也要***我,虽然是最后一章,看的也是热火朝天,引人深思。
黄昏,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路被拦住了——一群人不知为何围成一圈。“是演杂耍吗?”我怀着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挤进人群,探出小脑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30岁左右的男人正跪在人群中:乱糟糟的头发,土黄色的脸,一身破烂的衣裳。地上放着一块破旧的牌子,牌子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字。牌子前方放着个盆子,里面散落着几十个硬币和一些零钞,不用说,一定是在乞讨。
我挤上前去,正准备掏钱,一个从未有过的想法冒了出来——“他,可以自己去挣钱呀!”
于是,我又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虽然精神差点,但并不瘦弱,也没残废。“为什么不靠自己的劳动去谋生?”
他似乎猜透了我的心思,抬头瞪了我一眼,仿佛在说:“你这个小毛孩,懂什么!”
不知为何,我突然想起了外婆。她老人家住在乡下,爸爸妈妈再三邀她来城里享福。可她总是说:“你们也不容易。我在乡下劳动惯了,到城里反而不适应……”我仿佛看见年过花甲的外婆正倔强地挺直腰板,挑着担子,走在山间的小路上……
“这是我今天逛街遇到的第五个了。”不知是谁在旁嘀咕了一句,把我从沉思中唤醒,我悄悄的离开了人群。
走在热闹的大街上,我再也高兴不起来了。刚才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需要帮助,却很难得到;而有些人原本可以自立,却要别人帮助。
我想起外婆常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人这一辈子,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我们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应该同命运进行不懈的抗争。
读东野圭吾的作品可能起步有些高了,第一本是白夜行,第二本是嫌疑人X的献身,这是第三本。
学校的题材确实吸引人,东野的成名作总体上讲还是不错的,在侦办此案的过程中,我们跟着主人公和大谷警官研判分析了所有人,学生,老师,校长,妻子,学生的朋友,似乎每个人都嫌疑,但是每个人又都差那么点意思。整个分析的过程很精彩,也因此显得最后的破案,感觉并不是豁然开朗,却是有一些突兀。
比较可怜男主人公,本就是一个平常容易受点欺负的老好人,却被生活逼成了一个侦探员......最后还被绿了。
主人公的妻子应该是很纠结的,平日里总听主人公说学校有人要***他,本想着借刀***人坐收渔翁之利。等了又等发现学校的***手不行,总***错人,还是自己来吧。
最后讲一下东野老师对警察人物的描写真的很细,作为一个从警四年多的小警员,每当读到大谷警官就会联想到带自己出警办案的老侦查员,读到跟班的白石警官的时候,就会想到同为小白的自己[憨笑]希望有机会可以跟你们一起办个专案。
走在放学的路上,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我们每天都要经历这件事。可我觉得却很有意义,因为,在放学的路上,发生过很多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情让我至今难忘。
记得有一天,“叮铃铃”放学的铃声响了,同学们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冲出校门,踏上了自己回家的路。我惬意地走在路上,哼着小曲儿,心里想着在学校里的趣事。我看见许多同学都到小超市里买了一些小零食,看到这一幕,我的小肚子不满地叫了起来。我禁不住诱惑,买了一袋,吃完后,我的小肚子也满意地笑了。回到家吃晚饭时,我吃了两口就觉得饱了,妈妈奇怪地问我:“平时你都吃得很多呀,今天怎么吃得这么少呀?”我把实话告诉了妈妈,妈妈并没有说我,而是和颜悦色地告诉我:“外面小超市里的零食对健康不利,千万不要去那里买。”我把妈妈的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间。
第二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见那些卖东西的小商贩们依旧在那里,依旧有很多同学去买,我看着他们吃得可真香呀!我也真想再去买一袋,可一想到妈妈说的那句话,就忍住了这诱惑,我没有去买,依依不舍地走回家。但我心里觉得很高兴,因为我战胜了自己!
走在这熟悉的路上,我经常想,如果我们能克服坏习惯,战胜自我,我们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