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入园看荷花:风轻轻的,吹到脸上很舒服,湛蓝的天空中漂着几朵淡淡的云,河里的荷花很多,似乎望不到尽头,占却了大半个河道,原想摘一片盖在头上遮阳,但我怎样也够不着它们。抬头一看,荷塘两旁都是树,有水杉,杨树,杏树,玉兰树,松树,而杨柳树最多,杨柳树的枝条被修剪的整整齐齐,像学生时代少女的头发。站在桥上远观,大片的荷塘似乎又小了很多。一阵风吹来,荷叶随风飘荡,荷叶并不是朝同一个方向摇摆,如惊涛拍打岸滩,就如一片汪洋,有说不出口的宏伟与壮观。这时,我看见了一只黑水鸭,立在贴在水面的荷叶上,它正悠闲地找着东西吃。几只黑蜻蜓在荷花丛中飞来飞去呢!瞧!这还有一只站在荷叶上呢!正所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日的荷塘最热闹的要数蝉、小鸟和青蛙了,蝉久久的唱着歌,刚出窝的小鸟正卖弄着它那清脆的喉咙,青蛙有时也应和几声。几阵暴雨过后,河里的`水涨得满满的,一路上有许多截流的小瀑布。哗哗的流水声,似乎也增加了几分活泼的气氛。咦?那里为什么有橙色、粉色、紫色的花?哦,是几个老媪在一起拍照呢!她们一定是在和荷花媲美呢!
周围大片的芦苇映衬着荷花,荷花就如散落的满天星一样。那花儿白的像雪,粉的如霞。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开得正盛;有的已凋谢,只留下莲蓬。也许是花的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在那里辛勤地采蜜。哎!“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江南的美景,在这北方也能感受得到,原来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世界最好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们耗时三年,深入中国自然特色中,跟踪拍摄了这部《我们诞生在中国》,经由陆川之手剪辑,记录片枯燥乏味的动物特性晕染出了别有色彩。这部有纪录片的质感、情感片的参与,有可可西里式的欢乐,也有浅尝辄止的哲学思考。混合丰富的内容,交织熬成一碗“动物版”的鸡汤,展现动物世界的笑与泪、难与易。 这是一部新颖题材与手法的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先有故事大纲,然后去获取摄影素材,最后通过剪辑把画面串成一个完整的剧本。
在众人疑惑:“是天然萌点还是人为制造?是套路组合还是真实呈现?”的同时,也有不少观者在大量纪录片素材与场景剪辑手法中,感受到了深入挖掘后的残酷的动物现实。导演陆川说:“他想拍摄另一部可可西里,希望突出大自然残酷的一面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也想以家和父母之爱为主题,呈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动物情感”。 这是一部拥有复杂情感的动物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中,雪豹母亲达娃为保护两个宝宝,无奈终被强敌驱逐,并于一次牦牛捕猎中不幸遇难丧生。
金丝猴孩子离家出走后浪子回头诠释了家的重要性,以及熊猫母女一齐走过成长历程…《我们诞生在中国》并没有卖弄身姿矫揉造作,去强加赋予什么。而是在拟人化的手法下,让更多的人了解稀有动物的生活,感受动物世界的残酷,领悟动物哲理与人类社会的相似之处。它们并不是没有感情的冷血动物,它们一样有家人,有追求,像人类一样面临着各种问题。 在周迅拥有磁性的解说下,《我们诞生在中国》延续了迪士尼一贯的爱与家庭主题,似乎中国的美景都蒙上了一层温柔的轻纱。整个电影让观众的代入感非常强烈,旋律和节奏让你笑让你哭,层次设计感迭出不穷。不仅让观者以上帝视角感触着动物世界,还用壮阔万千中国自然景色,讲述一个“死亡不是终点,生命是个轮回”的哲学故事。
正如预告中,影片旁白淡然解析道:“他们在这里出生,他们在这里逝去,他们在这里获得重生,他们生于,中国。”《我们诞生在中国》这部老少皆宜零瑕疵的电影,用高度拟人的故事,赋予中国这梦幻般土地的感官意义,阐述了无数生灵循环生命的沉重过程。用淋漓精致的感官描述,让观者对祖国河山燃起敬意之情,心中升起在生在中国的自豪感。
是的,对于这样一部中国式珍惜动物题材的类纪录片,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观看,亲自去影院感受这部电影带来的震撼。
夏天最让人入耳的蝉鸣,不知道她的声音能不能让人们听懂,曲高和寡吧!我就是没有办法理解她的哀鸣。
我很烦,她的知知不休传入我窗帘。我一时无法品味其中的蝉声之意,她十七年的黑暗生活,埋藏十七年的心中话语,憋得好难受。所以,她就在夏天畅说心中的喜怒哀乐。我经常在树丛中捉到蝉,最让我欣赏的就是薄薄的蝉翼。她除了有一身宝贵的薄薄蝉翼,她还是一种象征。蝉以露水为生,因此它又是纯洁的象征。
斜阳里秋风起,蝉声低鸣无气势。追忆蝉鸣,怀念蝉翼,总是让人流眼泪。诗人墨客们所歌颂,并以咏蝉声来抒发高洁的情怀,更有甚者是有的人还用小巧玲珑的笼装养着蝉来置于房中听其声,以得欢心。的确,从百花齐放的春天,到绿叶凋零的秋天,蝉一直不知疲倦地用轻快而舒畅的调子,不用任何中、西乐器伴奏,为人们高唱一曲又一曲轻快的蝉歌,为大自然增添了浓厚的情意,难怪乎人们称它为“昆虫音乐家”、“大自然的歌手”。
我知道蝉的鸣声是天籁之声,就是我不懂得欣赏其中的妙处,吱吱作响视作单调无趣,韵味不足。然而,我不知道她的声音从何处而来,是蝉翼的抖动,还是腹中长鸣。我总以为所有的蝉都会鸣叫,其实不然。
会鸣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就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
我突然对蝉产生敬意,就是用长时间的黑暗生活换取一个夏天的鸣叫,也算是强忍寂寞,换取一时的冲动,长鸣于炎热的夏季,消失在秋风之刻。短暂的生命却留给人们永恒的记忆,蝉鸣流芳百世。
傍晚十分,太阳还在朝气蓬勃地继续着自己的使命,人们的匆匆脚步中带着夏日的躁动,经过一天酷暑的城市也略显疲惫。路上的车流在缓缓地行进,花儿缺少了清晨带着露珠的笑脸,似乎也在抱怨着难耐的暑热。
夏日炽热,夏日嘈杂,夏日也赋予了各种生命生机勃勃。
我喜欢静静的夏夜,与星相陪,与月相约。只有这时,才能让自己的身心放松,尽情地享受这夏日带来的惬意;只有这时,这世界才有一方天地真正属于你自己;只有这时,才能有心情欣赏身边那夏日的美丽景色、美妙声音和那神秘的夜空。
坐在窗前,眺望远方,城市的灯火通明,城市的五彩缤纷,城市的繁华喧闹无不诠释着这个国际大都市的现代、文明、昌盛。而此时,一声悦耳的虫鸣划破夜空的宁静,给这个叫城市的地方多了几分精彩,也多了几分鲜活。那“知了……知了……”的鸣叫此起彼伏,不见停歇。那声音忽高忽低,吟唱着那夏、那夜、那暑。莫名的,我被这声音感动着、遐想着、回忆着。多久不曾听到这么动听的歌唱,多久不曾注意到这原始的啼鸣,又是多久不曾想到过这夏日的蝉鸣。
让得小时候,父母被“下放”到农场工作,在城市长大的我在那里第一次听到“知了”的叫声,就缠着母亲问东问西。从那时我知道了它叫蝉,俗称“知了”,属蝉科。 蝉的家族中的高音歌手是一种被称作“双鼓手”的蝉。它的身体两侧有大大的环形发声器官,身体的中部是可以内外开合的圆盘。圆盘开合的速度很快,抖动的蝉鸣就是由此发出来的。这种声音是单一的,缺少变化的,但是,因为季节适合它们的生存,蝉的群体歌唱便奏响了一曲夏夜的交响乐。
如今,在城市的夏夜听到蝉鸣是很不容易的。由于城市绿化、城市环境、城市湿地的不断改善,才重新引来的百鸟众蝉,它们与人类和平共处,每天唱个不停,为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唱响生命的赞歌。为大自然增添了浓厚的情意,难怪人们称它为“昆虫音乐家”、“大自然的歌手”。
酷暑时,蝉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这曲调虽然单调,却谱进了多少童年的欢乐,童年的幻想,童年的旋律。而我们今天的城市在一天天的扩大、延伸,给予它们的天地愈见缩小,可想人类将在若干年后是否更难觅到这欢快的蝉鸣呢?
夏日虽然酷暑难耐,可我们能够享受蝉儿的高歌,高亢而嘹亮。夏风吹来的淡淡花香,清新而幽雅。高高低低的各色树木孕育着无数的生命,它们在那里筑巢、生儿育女、为人类增添几分自然的韵味。
夏日蝉鸣,让你亲近自然;夏日蝉鸣,使车水马龙的喧嚣被隔绝;夏日蝉鸣,令你重温童年的记忆。
炎炎夏日里,我们总能听到一个永不知疲倦的声音,带给我们一丝丝清凉。想必听我这么一说,大家都知道它是谁了吧?对,他就是被称为“昆虫音乐家”的——蝉。
可是大家对它了解吗?前几天,爸爸在路边发现了一只已经奄奄一息的蝉,把它带了回来。我并不喜欢这个小客人,甚至对它还有一点害怕,总是与它保持一米的距离。很快,我克服了对它的厌恶、恐惧心理,轻手轻脚地走到了装着蝉的小盒子旁,静静观察起这个小生命来:它的翅膀是透明的,很薄,触角很小,六只脚不停地摆动着,硬硬的躯壳上有一些黄色的斑点,两只鼓鼓的小眼睛流露出对生命的期盼,不知为什么,我的心也随之微微一颤。我边看边想:蝉究竟是个怎样的昆虫?为什么只能在夏天与它见面?其他季节它又在干什么?……这些对我都是谜,为了解开这个谜,我查阅了许多关于蝉的资料,其中有一样对我感触很大,就是蝉的一生。
蝉潜伏在地下长达4—6年,在这段日子里,它吸食树木根部的液体,然后在某一天破土而出,却只剩下一个夏天的生命……相信所有人看完这些资料,都会对蝉生出怜悯之心,是啊!在这段看似漫长而又短暂的生命旅途中,蝉在无尽的黑暗中度过了长久的岁月,每天的努力只为了能看见一线光明,终于有一天,梦想实现了,他飞上了枝头,然儿,它只能在地上度过一个夏天。我忽然想起庄子在《逍遥游》的感叹:“蟪蛄不知春秋”。虽然如此,蝉也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精彩,那我们人又该如何呢?
夏季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季节,让人什么事也不想做,不过在生物界中,一到夏天就会有蝉的出现,它像是自然界的.音乐家,不管多热,它就是一直不停的演奏下去,真是厉害。
蝉是一种很特别的动物,主要繁殖期在夏季,它的品种很多,如:熊蝉、草婵等,它利用腹部的一种发声器来鸣叫,用来吸引雌虫。蝉的卵通常产在树枝上,孵化后待再树枝中十个月,之后爬进土里蜕皮成一龄幼虫,两个月后,在脱皮成为二龄幼虫,一年后,变成三龄幼虫,过了一年,又变成比原来大两倍的四龄幼虫,再过两年,变成五龄幼虫,到夏天,就爬出地面进行羽化,它是属于不完全变态,所以没蛹期,但从幼虫到成虫,算一算,竟要五年,但成虫寿命却只有二至四周,还有一些品种竟要十七年才会羽化,真是奇妙。
之前,我和爸爸去公园打球,当时艳阳高照。一进到公园,就听见蝉鸣四起,相当悦耳好听。我便马上抬头看有没有“蝉蜕”的踪迹,“蝉蜕”是指蝉所蜕下来的蛹壳,果然,在一片小树林中有许多的蝉蜕,高高低低,大小不一,我发现蝉蜕的外型有一双巨大的前脚,背面有翅芽,整只呈现淡咖啡色,彷彿可以看见成虫的外观。我数一数,大约有几十只的蝉蜕,我也发现地上有许多坑洞,其实这是蝉的幼虫爬出土面的坑道,这次真让我大开眼界。
蝉虽然不是保护类动物,但还是有许多人不珍惜它的存在,因为人类过度砍伐树木而威胁到它的生存,进一步影响整个生态圈,到最后“螳螂捕蝉”恐怕不复见,所以,我们必须保护这片大地,不要让上面的动植物就此消失。
我,是一只普通的蝉,可是我有自己的信仰,我坚信短暂也美丽,亦能成就永恒。——题记蝉生
灼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午后来到这个奇妙的世界。为了生存,幼小的我不得不艰难地从油桐树上爬下,钻进湿润的泥土里。于是,怀着对阳光的期待,我沉沉睡去,等待着苏醒的那一天。
不知这样沉睡了多久,七年?或许更久,我终于苏醒了。迫不及待地钻出土壤,展开我透明的薄翼,扑扇着飞到那棵我出生的油桐树上。太阳升起来了!我的血液在沸腾,不禁热泪盈眶。我终于又见到了阳光!展开我清脆的歌喉,吟唱我酝酿了七年的乐章。我的歌声伴着风中飘曳的油桐花,久久回荡在这片油桐林。蝉殇
在我见到阳光的这天,也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并不伤心,因为我坚信短暂是美丽的,亦能成就永恒。在夕阳美丽的余晖中,我满足地闭上了双眼,永远安息在温暖的泥土中。朋友,如果你走入了那片油桐林,不要为我叹息,请相信我是幸福的。和我一起歌唱吧,至美的歌声在林里久久回荡:“我是七年的蝉,再短的生命也能绽放比阳光更绚烂的光芒。”晨曦中,我用七年酝酿的旋律,从此永不止息。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