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节,我是在异乡度过的。
“表妹,你在外面还好吗?你外婆做黄姜饭了,刚才她还唠叨你今年怎么没回家呢……”表姐的一个电话,把我的思绪带回了家乡……
黄姜饭是家乡清明节必备的主食之一,听说是祖先们流传下来的风俗。黄姜饭那金灿灿的颜色,是这个世上最具有魅力的色彩;黄姜饭那清香的气味,是这个世上最具有诱惑的气味;黄姜饭那美妙可口的味道,醇香缠绵,令人回味无穷,不可言喻……
记得有一年清明节下起了雨,而那时候,黄姜还在菜地里。“下雨了,怎么去挖黄姜?”“要不今年就不做黄姜饭了?太费功夫……”我和堂哥堂姐们在一旁听了大人们的对话,都害怕吃不上黄姜饭,急忙说:“我们去挖吧!”“下雨了,路很远……”为了吃上一顿黄姜饭,我挺了挺胸膛,说道:“没关系!包在我们身上好了。”
来到菜地,我们先是找到种植黄姜的地带。然后认真地挖了起来。我还记得,那是我第一次挖黄姜,因为下着大雨,黄姜在地下好像喝饱了水,想出来见见新世界,我用手轻轻一拔,它就乖乖地出来了……
我们回来后,妈妈就开始忙碌地准备黄姜饭。做黄姜饭的程序有点繁琐。先用菜刀把姜压扁成块状,把姜用水煮到沸腾,最后再把姜压一次,除去黄姜,只取煮好的黄姜水,还需要放上一个夜晚,第二天再用黄姜水来煮饭。而且每一个程序里面还有很多细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必定会影响口感。
尽管黄姜饭做起来程序繁琐,家人也仍然每年都做黄姜饭,为的就是把祖先们的风俗传承下来,为的就是把家乡的味道永存心中,那熟悉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啊……
三年前,我们一家都离开了家乡。后来,每逢清明节回家乡后,外婆总是打来电话,非要我们回去吃一顿黄姜饭。尽管与外婆家相隔甚远,但是,爸爸也总会开着车载着弟弟、妈妈和我一起前往外婆家,去品咂那熟悉的家乡的味道……
而今年,清明节我却身在他乡。表姐的一个打电话,使我马上想吃到黄姜饭。于是,我便立即到繁华的街面去寻找,问过若干个本地人,哪里有黄姜?回答我的只有失望——他们连黄姜的名字也没听过,更不要说是见过了。
黄姜饭清香缠绵的味道,是我最熟悉的味道,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那种熟悉的味道无法淡忘的!
遥望家乡的方向,我仿佛闻到了黄姜饭的味道,仿佛感受到了家乡的气息,那种气息以其独特的芳香抚摸着我的身躯,温暖我体内的每个幸福细胞……
我生在济南,从小变伴着泉水长大。闲暇时常蹲在由泉水形成的涓涓溪流旁,那儿有我看不完的雅景,讲不清的心情,理不完的思绪。做不尽的美梦。
刚涌出的股股清泉急匆匆地分散到泉口的周围,从高高的长满茂盛杂草的石壁下汩汩涌出,悄无声息地流入,继而又旋转着、依依不舍地离开。在水面上溅起颗颗珍珠,洒落在每个缝隙和角落,默默滋养着土地。那泉水的味道是清清的。在空气中总会弥漫着淡雅的感觉。若是捧起一捧品尝。那味道虽然普通,但夹杂这一丝甜蜜。在口中融化,流到心里。再到全身蔓延开来。不能延年益寿,却可以让人忘记烦恼,从喧嚣紧张的生活中走出来。
家乡的味道是甘冽甜蜜的。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很小的时候,我时常背诵这句诗。只觉朗朗上口满嘴余香,于是就一直记着,也没能忘记。稍大一点时才知是记录家乡的风景。
夏日的济南总少不了开满湖面的荷花。远观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绿莹莹地散发出淡淡的荷香。温柔的荷花含苞欲放。景致甚是优美。那是像蜡染一样的花朵,姹紫嫣红、端的好看。走进时便有芬芳萦绕在身旁。同美酒般醉人。“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想必诗人当初也大概是在这荷花池边流连忘返了吧。
人们爱莲是因为它香远益清的雅美,陶渊明爱莲是因为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坚贞。而我爱莲是因为它装点家乡,是家乡不变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是清新醉人的。
葱香和椒盐的味道铺满济南的大街小巷,每个济南人都应该熟悉的味道。油旋儿,在济南已有百多年的历史。济南油旋儿外皮酥脆,内瓤柔嫩,葱香透鼻,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润呈金黄色。老济南人吃油旋儿是颇讲究的,大多是趁热吃,或配米粉,或配馄饨,另有一番滋味。清代顾仲编著的《养小录》中这样记载油旋的制作:“和面作剂,擀开。再入油成剂,擀开。再入油成剂,再擀如此七次。灶烙之,甚美。”
济南的油旋必须用纯正花生油手工和面,根据四季调配面团软硬。小小的油旋虽然只有巴掌大,却要由很多层薄如报纸的面皮叠压而成,在制作中不论揉、搓、擀、捏,一遍不多一遍不少。细腻执着的精神也在面团锅炉间传递着。
家乡的味道是葱花椒盐在油香混合的。
家乡的味道,在舌尖上跳跃,在血脉里流淌,在心中舞动。像是刚刚坠地的婴儿,我深爱着母乳般家乡的味道。他将一直陪伴着我,陪办我成长。家乡的味道温柔而让人无法忘却。
轻轻的扣门声,我回头去看,那禁闭的房门,依旧是安静的伫立在那里。
“咚咚咚”轻而柔的扣门声,又一次打断了我的思绪。
缓缓把门打开,什么也没有。
疑惑着,疑惑着……
当我转身关门的时候,一阵风吹来,头发被吹散了;衣角被撩起了;心被吹得平静。我急切地转身,一片绿色,是一大片的绿色印入在我的眼里。
我喜欢冬天,白茫茫的冬天,会飘白色雪花的冬天。可是,我更喜欢春,生机勃勃的春;繁花绿叶的春。
是的,春天,我最喜欢的季节,不管你们喜不喜欢,我相信,这一刻,你会毫不犹豫的爱上春天。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细雨纷纷,滋润着万物,滋润着大地。空气意外的清新,细雨中还夹杂着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味儿。
风,轻轻柔柔的。正如那一句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我想,我此刻感受着正是这样的风吧。吹到脸上,没有像寒风那样的刺骨。
田野间,金黄色的油菜花,那朴实又辛勤的油菜花,总是那么早早的苏醒,他们是在赶集吗?赶去迎接春天来时的第一阵风吧。春风把他们吹得陶醉了,他们肆虐的享受着这舒服的春风,沉醉着,沉醉着翩翩起舞。
河塘边,细而嫩的柳枝,犹如姑娘的长发,轻轻地垂入河塘里,荡起一轮又一轮的水圈,那水圈很美很美,酗酒,许久,许久,最后消失。
充满着青春的小草们,在他们的世界里,尽情的享受着,尽情的起舞,尽情的吸收着,他们是快乐的,是幸福的。
辛勤的农民们,卷起裤子,撩起衣袖,下到田野中央,将手中幼小的'苗子,欢快地插入田间,满脸的喜悦,满脸的幸福。
静静看着泥土下每一颗种子发芽。这是农民的收获。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与春。
傍晚的时候,家家户户点起了灯,一点一点的黄色的小光点,照的人晕旋,却烘托着一切的安静,安静的夜,安静的雨,安静的风。小路边,手牵手的情侣们,撑着伞,漫步走过小桥。
桥下的流水,哗哗流着,欢快的节奏,平静的步调。
四五岁的小孩子们,脱下了沉重的棉袄,在雨中嬉戏着。
年迈的老人们,打开尘封后的大门,坐在门边的椅子上,看着天空下来的春雨,他们的脸上,带着最淳朴最平静的微笑。
朱自清写《春》,运用了及其优美的词。写它的安静,写它的平凡,写它的劳碌,写它的完美,把春写的淋漓尽致,平凡中有着高贵。淡淡的词句中,写满了它对春天深深的喜欢,对春天无限的挚爱。
平凡也会美丽,这个春天,我嗅到了努力,嗅到了辛勤,嗅到了平凡。我也该播种,在春天到来时,最早的播下种子,努力耕耘,等到收获的季节,和农民们一起收获,一个大丰收。
春天的味道,你也该去嗅一嗅了。
春天的味道,你嗅到了什么?
奶奶托姑姑带来一袋家乡的地瓜,地瓜还裹着一层泥土,带着来自乡间的朴素的味道。
蒸熟了,洗净手轻轻拈一个,怕手劲大捏坏了地瓜憨头憨脑的可爱造型。田野的气息迎面而来,甜甜的、香香的。一下子,我的思绪回到了遥远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长汀的一个小村庄,碧波荡漾的河水,重重叠叠的高山,青山绿水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家乡人。
国庆回家,只见原来朴素的矮房已经改头换面。商店多了,道路宽了,生活也更好了。大家都模仿流行的城建风格,拆了许多旧房子,立起了新楼,全都铺上了红红绿绿的砖,显得有些土气。
家乡在变,变得让人不认识了,空气中充满了新经济时代的因子。家乡的人事已非昨日,景与物悄悄地变模糊,可是,家乡的味道却越来越浓郁地包围着我。
我轻轻地合上双眼,深深地吸一口气,空气中飘来家乡的味道。原来,家乡的味道是这样的美,早已沁入我的心腑。
最美的是童年的味道,混合着淘气的气息。
记得我四岁的时候,家里的院子都种上了花花草草:兰花、君子兰、铁树、宝珠茶花、夜来香,后院还有一株葡萄和李树……因为爷爷很喜欢种花,特别是兰花,所以兰花便种得最多。
后院那颗很大很大的树,要好几个小孩才能环抱住它。现在我还不确定那是什么树,但是我一昧地认为它就是李树。大概是秋天吧,它就会结一树的李子,然后落个满地,小孩都争先恐后地捡个不停。
最喜欢夏夜,那时,夜来香就会悄悄绽放,散发出奇特的花香,淡淡的,轻轻的缭绕在你身边,那是夏夜的气息。香味在空气中似有似无,暗香浮动,当你再走进一步时才感觉得更真切。夜来香总是引来一些萤火虫,我们便关了灯,看那些萤火虫带着淡绿的微弱的光芒飞来飞去,那是夏夜的点点星光。吃饭时,晚风吹来夜来香的馥郁芬芳,萤火虫在脚边飞舞。于是,吃饭也便成了一种享受
回乡下老家时,坐在车上,大片大片嫩黄的油菜花闪过,而空气里布满了泥土那略带着土腥味的芳香。而我最爱乡下的黄昏,披着夕阳去找野茶花、栀子花。
现在才知道,原来小小的心灵里,就已经渴望着美的滋润了。
刚刚开春,兰花就来报信了。受不了花香的诱惑,淘气的我常常把花采下来玩。表姐就把已绽放的花瓣一片片地夹在书页之中。不知几时,书页里的香气就跑出来,令我羡慕不已。
夏天六月,是看荷花的季节。我家不远处就有一个种满了荷花的池塘,我和小伙伴就偷偷地去采荷花。我还为此掉进了池塘,但种种不愉快都被手擎着大把的荷花招摇过市的得意冲洗的无影无踪了。
八月桂花香。在爷爷教书的学校就栽了几棵桂树。每逢中午午休时,我就借着去找爷爷的理由进去。看着一簇簇鹅黄的桂花,闪过了一个邪恶的念头,就拼命地摇,桂花落了一身也落了一地。当然,免不了一顿爷爷的臭骂。
过年了,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放鞭炮的呛人味道,这时也是我最讨厌出门的时候,不定那个坏小子会往你身上扔一个响。而现在,耳边空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那股炮竹的气息也变得好闻了。
家乡的味道,就这样一丝丝,一缕缕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不敢忘!
而记忆就这样融化在家乡的味道里,任由一点点的思念,也会牵引出无尽的思绪,够我在异乡一个人,静静地,独自品尝……
春节快到了,思念的琴弦被拨得很长很长。每临双休日,母亲总会打上一个电话,问:今年回不回家过年?几时回来?每次接到母亲的`电话,对于她无可抵御的期待,我总是倾听。奔波在外的我总是不能兑现我的诺言,一次一次让母亲的期盼变为零,已经六年没有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我,闭上眼,总能感到母亲一脸期盼的神情。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年轻的时候肺部做了两次大手术,身体羸弱。母亲没有上过学,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但父母一直供我们上学,希望出人头地。后来,我当兵上军校,离家越来越远,与父母相聚的日子也越来越少。
对于在外漂泊的我来说,家永远是个牵挂。过年,既是期盼,又是停留。总盼着回家,在爸爸妈妈面前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再尝一尝妈妈做的粗茶淡饭,再陪陪爸爸下一盘象棋。有父母,就有家的味道。
想起家的味道,顿时,幸福环绕。帮着父亲贴大红春联,围着母亲看***鸡宰鸭;除夕夜,吃年饭放鞭炮;正月初一,穿着新衣裳,和小伙伴们一起蹦蹦跳跳,挨家挨户地串门儿;正月初二,跟着父亲母亲去给亲朋好友拜年要压岁钱……
转眼之间,即将不惑之年的我,离开家乡已经二十年了。年味在内心也在悄然地变化着,仿佛淡了,远了,然而又都不是。
年味盛浓,思亲愈重。不管离家有多远,心中的牵挂依然,心里、眼里、梦里,皆是。
浓浓的年味对于我来说是无比珍贵的,不忍让其悄悄散去,于是拿起手中的笔,将这浓浓的年味铺陈到这一片文字中,留待日后回味!
前几天外婆带来一袋家乡的地瓜,地瓜裹着一层泥土,带着乡间朴素的味道。蒸熟了,洗净手轻轻拿一个,怕手劲大捏坏地瓜可爱的造型,闻着那味道,香香的,甜甜的,我的思绪回到了遥远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一个遥远的小山村,重重叠叠的高山,青山绿水养育着祖祖辈辈的家乡人。去年国庆回家,只见以前那些瓦房都不见了,现在道路两旁都建起了楼房,商店到处可见,现在的农村都变得现代化了。
家乡在变,变得让人不认识了,空气中充满了新时代,家乡的人事已非昨日,景和物都在变,可是家乡的味道是不会变的。最美的是童年的味道,混合着淘气的气息。我记得四岁的时候,家里的院子都种上花花草草的;有宝珠茶。李树。夜来香。后院还有一株葡萄……因为爷爷喜欢种花,特别是夜来香种了四棵。后院还有一颗龙眼树,很大很大,要三个小孩才能抱得过来,到了秋天树上结满了果子,树枝都弯下来了,微风轻轻吹来,果子在枝头上跳起舞来,好看极了。
我最喜欢的还是夏夜,那时夜来香就会悄悄的开放着,散发出奇特的花香,淡淡的,那花香围绕在你身旁。这是夏夜的气息,香味在空气中似有似无,当你再走近一步时才感觉得更真切,夜来香总是引来一些萤火虫,我们便关了灯,看那些萤火虫带着淡绿的微弱的光芒飞来飞去,那是夏夜的点点星光,吃饭时,晚风吹来夜来香的馥郁芬芳,萤火虫在脚边飞舞,于是,吃饭也变成了一种享受。
而记忆就这样融化在这家乡的味道里,任由一点点思念,也会牵引出无尽的思念,让我们这些在异乡的人静静的品尝……
小时候,家是一个能睡觉,有饭吃的地方。在外面玩累了,饿了就想到了家。耳边总能回荡起母亲全村找我们吃饭的声音:“锋仔……吃饭咯!”
年轻的时候,家是个牢房。总感觉家束缚着自己寻求自由的脚步,总想有一天离开父母的管束,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自在的“家”。可后来发现自己仅仅是在空中飞翔的风筝,线的那头,紧紧攥在父母亲的手里。父母在,不远游!儒家的传统深深地在自己心里烙下了印。
成家之后,发现父母在哪,家就在哪。父亲早逝,自己兄妹众多,我在外面买了房子,母亲嫌居住五楼,不太愿意随我居住,我顿感没了搬迁新居的喜悦,后来好歹劝说母亲随我居住,顿时有了家的感觉。
记忆中的家是大大的院子,矮矮的瓦房,院子中间还种了两棵树,一棵是黄皮树,另一棵还是黄皮树。并不是我们不想种其它树,而是其它植物都难以种活,曾经种了些葡萄树,结果不是被狗弄没了就是没结果枯萎了。只有随意种的两棵黄皮树,竟然长得茂盛非凡,每年收获的季节都给了我们上树摘果的美好回忆。这一份快乐,后来我都一一奉送给了我所有的亲朋好友。一个信息:“来我家摘黄皮!”带给我朋友们的何止是摘果的快乐?还有那一份暖暖的惦记!这样的家,我在里面住了二十六年!这是父亲经营多年的家。
至今为止,我一共搬了五次家。老家是小时候住的家,时隔今日,记忆已经开始模糊,只记得家很小,后面是一个大池塘,家中唯一的.电器是一部收音机!吃饭的地方就是睡觉的地方,睡觉的地方也是做作业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也只是一张床,一张桌子,几张凳子,头顶有几根大大的横梁,好几次发烧的时候,我甚至感觉横梁就要砸下来的感觉。祖父的家在我的印象中是充满刀光剑影的家。为了在这个家能住下来,父亲和叔叔曾经在我面前多次吵过架,为了那一堵窄窄的过道墙,父亲差点把叔叔的耳朵给削下来,血迹斑斑,看得年少的我心惊胆战。但为了有一立足之地,我们仍要忍辱住下来,只是为此父亲和叔叔的兄弟感情就此割裂,多年不再联系。等我们长大想要修复他们兄弟感情的时候,叔叔早逝,膝下无子,父亲原谅了叔叔,我们做侄子的送了叔叔最后一程。这个家送给了我两个字“宽恕”。在外面买的商品房,是我和妻子君经营的家。可这样的家,高居五楼,不适合老人居住,楼下没地方放车,多次发生盗窃事件,我仅仅在那里住了两年!没什么深刻的印象,女儿更不用说了。家其实就是一个窝;一个鸟巢;一个歇脚的地方。当你累了,生病了,你就会想到回家歇歇。
可如果我们把家看做一个窝,那我们跟动物有什么区别?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家的味道不仅仅是一栋建筑的泥土气息,还是一个自己用心经营的“爱”的鸟巢。毕淑敏说,家是妈妈柔软的手和爸爸宽阔的肩膀,家是一百分得到的奖赏和不及格时的斥骂。家是可以耍赖撒谎当皇帝,也是俯首听命当奴隶的地方。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的风筝轴。庞龙的一首歌《家的味道》说的很好。
我心目中的家,不需要太大,但该有的房间必须要有:我一间,女儿一间,母亲一间,我的专用电脑房一间,客房一间,我不太擅长整理家务,因此还要有一间杂物房。如此算来,必须要六房两厅了。我心目中的家,不需要装修豪华,普通的扇灰,普通的瓷砖,有个专门让母亲晒衣服的阳台,客厅和饭厅独立,挂上我最喜欢的字画,上写“家和万事兴”和“天道酬勤”即可。这样的话,我母亲客人来了在楼下,我不打搅,我客人来了在楼上,母亲也不干涉,到吃饭的钟点,我还能听到几十年前熟悉的声音“吃饭咯!……”然后我和女儿就会乖乖地下楼吃饭,饭桌上一定会有我最喜欢吃的腊肠和女儿最喜欢吃的鸡腿。
我心目中的家,必须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当我晚归时,有人为我守一盏心灯,当我工作结束后,身心疲惫的身体回家时,有人为我倒一杯热茶,当我清贫时,有人愿意和我共同度过,与我共创财富,当我寂寞时,有人给我带来欢乐,当我生病时,有人愿意守候在我身旁。
我心目中的家,必须是我女儿成长的摇篮。那里,没有生活的担忧;没有父母的争吵;没有学习的逼迫;女儿可以自由与父母辩论;可以随时敢于指出父母的不足,不担心因此明天早上没了早餐钱;学习成绩差了也不担心被罚,得到的是源源不断的鼓励和支持,那是女儿信心的源泉;那里,女儿将拥有自己独立的非请勿进的闺房,一部属于自己的私密的手提电脑,一个完全按自己意图布置的房间,那是女儿的秘密花园!我女儿总说,“老爸,这一天何时到来?”我说:“只要你努力学习了,我努力赚钱了,很快就能变成现实。”多年以来,我一直朝着这个目标营造自己心目中的家。直至去年,我们才搬进六房两厅的新居,可家的元素仍欠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是我常对女儿说的话。家,是需要所有家庭成员一起营造的。那才是幸福的家!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