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冬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来,以至于没有听到它的脚步声。不!或许是已经老了。已经分不清现在是深秋,还是初冬。儿时的冬季,树木已成光秃秃的枝干。母亲早已准备好厚厚的棉衣棉裤,还有那如今不曾体验过的天层底的棉靴。都是母亲针针线线亲手缝制的。
那时的冬天总是很冷。每天早晨,母亲总是早早做好饭叫我们起床。摸黑去上学。也因此,我总是第一个到学校的。所以,也每每被老师表扬。害羞的我,总是脸红红的低着头。教室里还是用砖头砌成的炉子,小小的炉子盘踞的教室西边的角落里,在那八年的冬天里,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每天早晨上课前,老师总是先让我们做些热身运动。搓搓手,跺跺脚。不然的话,冻僵的手根本无法握住铅笔,更别说写字了。就算写出来,估计也是天书了。呵呵!
时过境迁!今夕是何年?可否忘记年轮,忘记曾经沧海?身在何处?怅然若失……
叶儿潇洒离去,留根痴痴守候下一季怏然春芽。我们可否一样,每一次潇洒的转身,都会有痴心的\'等待?若有所得,必有所失,亘古不变的哲理。何必奢望。***,无止境。生活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迷失了方向。没有雾霾的***扰。难得的风轻云淡。呼吸着污浊的空气。是人类造就了这个肮脏的世界,还是人们被肮脏的世界所污染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我们需要生存。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雪雨,像梧桐一样,忍受希望和离别,守候。梧桐无心。有根的守候,叶的眷顾,它们何为一体,相互依附,无欲无求……
叶,已随风,满地金黄也是一道风景。感叹物是人非。感悟平淡人生。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你是我的风景,我是你的守候……
读完《寂静的春天》这本书之后,我简直不能相信这是五六十年代的书,很佩服作者的远见卓识,作者的精神也让我很受感动,她身患绝症,却仍然为了环境问题在奔波,她受到的压力是巨大的,她作为科学家的荣誉受到剧烈的攻击。然而,支持她走向这条路的,是她尊重事实的勇气和非凡的个人勇气。她已经预料到了手中着本书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麻烦,可是她还是写了。
她用生命维护着真实,她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见识,她对环境问题了如指掌只是肯定的了,在读《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她对化学知识也是很了解的,书上有不少化合物的结构图。在她最后一次演讲中,她提出:我们等待的时间越长,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就越多。这些事实已经证明。《寂静的春天》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重新思考,还有其它的许许多多。
现在的环境,我们有目共睹。我很庆幸我从小生活在农村,让我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多呆了几年。我生活在一个被山夹着的小山村。小时候,我们的天空是湛蓝湛蓝的,蓝得那么好看,望着那样纯净的天空,心里就不会有什么烦恼和忧愁了。我们经常去小河里打水仗,水很清,溅起来的水花晶莹剔透,就像一颗颗明亮的珍珠。
我们玩累了,渴了,就用手捧起河水来喝,清凉的河水,沁人心脾,滋润着我们成长。那时候,我们周围的山是那么秀丽,“春山艳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村里的树木很多,山上是树,房前屋后也是树。树木郁郁葱葱,野果也很多,叫得出名儿的,叫不出名儿的,红的绿的黄的紫的,什么样儿的都有。清晨,可以听到鸟儿在歌唱,风吹过来的时候,一阵阵清新。我们在田垄上走,裤管被露水打湿……
可是,这样的日子已经离我们而去,再也不会回来了,山被开垦出来种果树,露出一片片的红土,天蒙上了一层灰,小河里淌着山上的果树上流下来的农药,我们再也不敢喝小河里的水了,大雨之后,大量的泥土被水冲到河里,小河渐渐地不再有螃蟹了,不再清澈了,小河在一点一点地干涸!我们无法看到“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这样的美景了,也不能享受“棒打野鸡瓢舀鱼”的乐趣了。这些都归咎于人们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为了眼前的蝇头微利,不惜破坏环境,乱砍滥伐、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学药品……
太阳和大地共同赋予了万物生长的能力,人们更多地应该顺应这种规律,不能过分地向大自然索取。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有这么一句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古人尚且有那么清楚的认识,那么明智的做法,时间推移了几千年,自称生长在文明社会的人类倒退了吗?
没错,日子是细水长流的,有喧闹的,也有安静的,喧闹时候我们不应该烦恼,安静时也不应该厌烦。重点在于我们的调整好我们的心情态。
青春就应该是喧闹的,人在年少时期当然要像牡丹一样妖娆独立人间第一香,此刻繁花似锦,争相斗艳,而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像牡丹一样,一枝独秀,在喧嚣的世界里成为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的名花,赢得众人的喜爱敬仰。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卓逸不群,世人仰羡。让生命之花恣意绽放,本就是人生真谛。然而随着年华的老去,在繁华落尽之后,看淡了红尘的熙来攘往,更多的人选择了固守宁静,周敦颐隐居濂溪独爱莲,只因那一份静如水的安闲,陶渊明回归田园独爱菊,只因那万花纷谢之后的娴静,他们正是在看透官场的喧嚣之后,追求生活的一份宁静。
当人在高处时,也会领略高处不胜寒的境遇,这时候就需要安静下来思索,当灯火阑珊,曲终人散之时,要学会安静地生存,而不是孤独神伤。即使外面依然喧哗,那分贝到达我们承受的极限时,我们会学着从内心深处找一片安静,在这个快速的,逼迫着人们前进的时代,我们是否应该学习一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洒脱。当人在安静时也要耐得住寂寞,在蛰伏中不断积蓄力量,修身奋起,自然也会成为万众瞩目的人物。然而我们也看到有人在喧闹中沉沦,不能自持,有人也在安静中颓废。为什么会如此,关键在于我们没有更好地思考,而是随波逐流,听人外物的安排。要明白没有人永远处于时代的潮头,安静下来,回味反省之后才能知道生活原本就是起起落落,盛极而衰,日子在安静和喧闹中交替而过。
当世界喧嚣的时候,我们要和这个节奏合拍,让自己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要蹈浪而动,高蹈而行。当世界安静的时候,我们也会学会守住内心的安静,拥抱灵魂的和乐,悦观世界,静享生命之美。
道求清静,佛求祥宁,桃源之境、茶峒小镇、瓦尔登湖,皆为人们心之所往。回瞻古今中外,我们的文化血脉里一直有这向往安静之音,以为是生活最高雅的升华。而我以为,真正的美丽人生,当是融于烟火,心如止水。
“安静的生活”在很多人眼里,似乎是能想得到的最纯粹的归宿,是最朴素又最高雅的升华。引罗素之言:“所谓幸福的生活,一定是指安静的生活,缘由是只有在安静的气氛中才能够产生真实的人生乐趣。”在这个过于喧嚣的时代,我们需要这份安静来摒除杂念,捧着“长途跋涉后的返璞归真”,寻找到没有利欲薰染的真实的人生乐趣。
一片安静的大草原,南山脚下一座野舍,安静咖啡馆里的一缕阳光——这样的“安静”,似是岁月静好,而我总以为有逃避现实与形式主义的自我感动之嫌。将自己割裂成一座孤岛,与汪洋中孤芳自赏,终是到不了仙人侠客闲云野鹤般的飘渺气质,只能勉强算为脱发入僧做尼的清寡绝欲。更有甚者,如在远郊离群索居的海子、在激流岛远离尘世的顾城,似是看破红尘的疲惫后的一次心灵追寻,实则是与生活无法和解的仓皇而逃,最终在自我的剧烈矛盾中,两颗巨星轰然崩裂,可嗟可叹。
大隐隐于世,正如莫言所言:“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真正的爱生活,不该只爱这平静如镜的水面,更要爱的是蜻蜓飞过水面的层层涟漪,和滂沱大雨下水里搅动起来的浑浊淤泥。汪曾祺老人就是拥有这样一份爱的人,他爱这市井的喧嚣生活,他将这艰难平淡的日子过得富有波澜,于是史航就这样评价他:“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那样的却很少见。”生活是有烟火气的,不处于喧闹人世间,又何以尝得酸甜苦辣、人情冷暖,而这百味人生正是生活的真谛。
然而,罗素所言的“安静”的生活,周国平喜欢过的“安静的日子”,真的是所谓脱离纷繁、寻求安稳之意吗?我想,这种“安静”更多的是一份内心的坚守与安然,“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融于烟火容易,于喧嚣中仍能心如止水难,这也就是汪老何得以如此可爱的内核。
遭逢乱世而从容自适、随遇而安,身处闹市而欣然纳之、守得本心,如此,虽世界无一处不喧闹,亦无一处不安静。我以为,这就是最理想的生活——融于烟火而心如止水。
当下的社会诚然是喧闹的。时代的洪流裹挟着种种思想与诱惑,使无力在嘈杂纷乱中立足的人沉溺在阴暗的水底,亦让心灵坚定者踏浪前行,面对举头月光喊出自己的声音。故我以为,心持平静方为人,喧而不闹自有声。
我并不反对洪流中瓦尔登湖式的生活。如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朱光潜厚积落叶听秋的确可称是种修身养性的美好。而梭罗在湖边的所闻所见定是将他的心打磨得通透自然,才有了《瓦尔登湖》中从容又带着神秘的诉说。所谓“万头攒动,火树银花处不必找我。”智者于各种悲喜交集处,喧中寻静,自有归真返璞的乐趣与安定。
然而,所谓的追求平静,不能成为时下一些青年以佛系自居而不求上进的借口,更不是灾难发生时袖手旁观、谣言肆虐时怯于发声、人云亦云的理由。生活中充斥着太多争议与辩驳,有人或是因没有承担发声后果的勇气,或是因缺乏自己的思想和定力,逐渐迷失在一片喧嚣的杂音里。他们看似冠冕堂皇的与世无争与岁月静好,实际是消极的心灵在自我逃避,是在“静”的外衣下暗藏的脆弱与迷茫。“静”的修养确是令人钦佩的,但倘若其仅仅停留于外在的言行,失却了内心的坚定,终将浑浑噩噩,不知所从。
在我看来,求静终归是少数智者的\'归宿。在喧嚣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勇敢发声,明晰真理,喧而不闹,才是大多数人要走的路。“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诚然,在秋声飒飒的静谧里独居的朱光潜,亦在战乱的炮火声中执着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英诗课的鞭辟入里,声情并茂,是他面对喧闹的定力,或许更是纷乱之中最有力的声音。求静者尚且如此,我们又何必裹足不前?
喧嚣是社会的常态,我们要做的只是迎之前行,明辨是非而不患得患失,言为心声而不畏葸不前,以平静的灵魂侧耳倾听,便能在浪潮的杂音中听见自己呼声的回响。纵使身处喧嚣,亦总能找到一隅,把炽热的心灵安放。
无言回避,不如静心前行。我心静好且坚定,喧而不闹自有声。
《寂静的春天》这本书是我托我班同学的爸爸借来的,它的作者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
《寂静的春天》最触动我的是开头作者所虚设的那个故事。从前,美国的一个小镇,森林茂密,草木繁盛,鸟语花香,景色迷人,人们会长途跋涉来这里观鸟;这里的小溪清澈见底,也有人来小溪边钓鱼。但是自从有居民迁移到这儿开垦土地,这和谐的环境就被破坏了——鱼儿死亡,鸟儿死亡,鸡鸭死亡,春天来了,这里没有鸟的鸣叫,这里死寂一片,这是一个没有声音的春天!
是什么使这样的悲剧发生?
是化学农药!在书中,雷切尔·卡森仔细分析了农药的危害,指出农药尽管帮助了人们,但也给人们带来了灾祸!而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然大肆地使用***虫剂,而且不加以正确的选择,“好的”和“坏的”昆虫都被***死,使世界逐渐变成了“寂静的.世界”。
雷切尔·卡森在很多年前已经意识到***虫剂的危害有多大,难道我们今天还不醒悟吗?难道我们人类真的愿意自我灭亡吗?
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用更科学自然的办法“拯救”自己,用今后的行为“弥补”先前所犯下的错误,让寂静的春天变成鸟语花香的春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