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有时也会在电脑上玩游戏,但是,我会正确利用网络。网络有利处,也有害处,所以,我们要小心谨慎地使用网络。
某个星期六,我遇到了不会做的语文题目。过了一会儿,我把全部的作业都做好了,除了不会做的。收拾完东西之后,我来到楼下,问妈妈可不可以开电脑上网查一下不会做的题目,妈妈竟然爽快地答应了。
时间如利箭一般流失,我已经拿着要查的题目来到了电脑桌前。我像被兔子附身了,开电脑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打开电脑之后,我急忙点击“连接”,然后打开“百度”,认认真真地查起来。没过几分钟,几道难题便被网络一一“消灭”了,我还记了记,以防下次碰到这种题目还得上网查,因为毕竟电脑辐射很大,对人的眼睛不好。
因为我的好奇心很强,所以,遇到什么不懂的事就会问,问不出来就会开电脑通过网络去查找。有一次,我看见一些蚂蚁成群结队地爬来爬去,而且每只蚂蚁身上都有一块十分小的食物。我看见了,连忙拿来一盆水泼它们,因为我向来对蚂蚁不仅没有好感而且颇为反感。没想到,过了一会儿蚂蚁队伍便恢复了原貌。真是怪了!我心里想:蚂蚁为什么这么团结?难道是因为它们有首领吗?我想啊想,始终没有想出来。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电脑。经过妈妈的同意之后,我来到了电脑前。终于,我查到了资料,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虽然网络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东西,但是,如同世上万物一样,使用在人,在不同的人手里会有不同的结果。因此,我常常对自己说:我要让网络为我服务,但我不要让这张网网住自己!
所谓怀才不遇,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怀的才不够,要么怀的根本不是才。
材料中年轻人的存在不是个体,而是代表一群人——个新生的踌躇满志的群体。伴随经济的发展变革,社会步伐不断加快,竞争在各个领域里都成为不可缺失的环节,残酷的丛林法则决定了必然有人得意,有人落魄。得以发挥才能的人万人艳羡,而被人无视的平凡小卒只得暗自忧伤,怀疑自己,质疑人生。感叹命运的不公成为这一类人的生活中的经典桥段。
沙粒是大多数人的形态,资质平平,学历平平,能力平平,犹如职场里千千万万只蚂蚁,奔波忙碌却看不到未来的光亮。沙粒们觉得上司有眼无珠,看不到自己的兢兢业业和才华横溢。也许真的应了那句古老的谚语:“上帝赐给人们双目,却生来只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忽视了自己的不足。”失意者沉溺在悲伤自怜的情绪中,把酒叙愁肠。不曾想过也许不是伯乐难寻,而是自己还不够千里马的分量。被赏识的人总有别人无法替代的价值,而这独一无二的价值就是珍珠区别于沙粒的本质。
成功人士在被问及“机遇”的话题时,总会在发言结束后补上一句“机会永远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很多人怀疑这句话的真实程度,认为自己的生命平静如水,不起波澜。任何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和身边的人同处于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交际圈。既然命运赋予我们如此多的相似,结局又为何如此迥异?三国里那一句“万事俱备,只差东风”说尽了成功的含义。万事具备不是空谈的\'自信,只欠东风也不是把命运完全寄予宿命的无奈和被动。以往的积淀,憧憬命运之火的点燃,才是人生应有的态度和信念。执着于把自己打磨成珍珠的人,即使流落在茫茫沙海也会是被捡拾的那一个。不是命运格外的眷顾,是上帝为他追梦时的坚贞不渝而感动垂怜。
老人拄杖慢行,为迷茫人指点迷雾,在海边看向远方海天相接处,静静思索,手里握着珍珠,脚下是成片的沙海铺就的路。冷落不是世人眼拙的罪过,只不过是平庸者自己无能的错。
继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又进入了计算机时代;计算机的出现给社会带来了福音。近几年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人工智能”,这种新型的高科技产品实际上是一种趋向于人类思维模式的计算机。
对于“人工智能”的问世,我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然计算机已经拥有比人类更高的效率,连思维模式也在向人类靠近,那它或许会在将来显示出超越人类的优势;由此看来,如果计算机真的取代了人类,会发生些什么呢?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以机器人向人类发动战争为素材的科幻电影。实际上,这些导演在脑中构想出“机器人世纪大战”是出于对机器人这个“外来物种”的恐惧罢了。我想,计算机有了人类的思维,那它顶多成为和我们一样的——人类;既然都是同一物种,我们就能够和谐共处。
假如计算机取代了人类,会怎么样?对于这个假设,我认为它会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计算机变成了人,二是人变成了计算机。
假如计算机变成了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倒觉得老师这个职业可以让计算机取代。那样就没必要让人来做这么辛苦的工作;让机器人来教书,它会永远保持一颗耐心,也不知道疲倦。并且,它的头脑中装着“百科全书”,没有任何一个人类教师能比它更渊博吧。除此之外,机器人应用在其他领域也是十分可取的。
我并不担心以上这一情况,我更担心假如人变成计算机,那就可怕了。这样一来,人的思维模式就变得机械化、模板化。学生做考试题,其实就是把思维模式化的一种体现。答数学题时,总是有固定的“套路”可以找到。就算是语文学科,也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灵活多变,它也有规律可循;先答手法,再答表现效果,最后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学生熟烂于心的吧。
我对语文这门学科深有体会,有许多话想说。我热爱文学,也热爱写作,这种热情在我高中时代变得愈加强烈了。可对于语文,我却提不起太大的兴趣;因为我在作文格子中所表达的观点,流露的感情总是被分数衡量。应试教育使学生们的思想受到了一定束缚,不能自由的发散出去。如何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学会自我探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区别于语文,文学总让我感到愉悦。学习文学,我可以通过观察生活取得素材。从观察一片叶子的脉络,到观察教室中同学的行为举止;从观察自然万物,到观察人文社会,我乐在其中。我想,这便是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吧。程朱理学主张探索外物获得真知,而陆王心学主张内省获得良知,不都是说要通过亲身探索获取知识吗?
切勿使我们的思维机械化。人类拥有其独特的思维能力,是任何其他外物都学不来的。我们应该珍惜自己这份独特的才能,给予思想自由广阔的空间,而不是把它禁锢在牢笼之中。
假如计算机变成了人,这没什么好担心的。但倘若人类变成了计算机,被它所利用,就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100多年前狄更斯曾经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而在今天,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把我们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把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联系在了一起。
也许有人说互联网带来的好处是有,但是弊端也很多。在互联网时代,你在网上聊天,但是你永远不知道对面和你聊天的是人还是狗,虽然这是个玩笑话,但也明显地昭示出这互联网时代的弊端。欺骗,虚假,在这个互联网信息满天飞的时代,已不少见。网络暴力,也存在于日渐发展的互联网中。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互联网使人们的联系越加方便,但却把人们的心给拉远了。
在中国,人们最常用的一个社交软件,便是微信,在微信中朋友亲人们经常畅所欲言,而到了真正见面的时候却觉得无话可说,这便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弊端。
但互联网时代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好处。有时甚至能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比如当一个人,在生命垂危之时直播自***,而网友们迅速报警,联系警方,挽救了这个人垂危的生命,再比如,阿里巴巴集团与公安局联合开发的一款软件,团圆,致力于寻找丢失孩子,通过网友们的爱心接力及精准的GPS定位实现了迅速找到丢失孩子的目标。迄今为止。在这款团圆软件中。已经促成了无数家庭的团圆,互联网带来的诸如此类的好处比比皆是。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但是,互联网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好是坏,最终还是掌握在人们手中。
最开始听说计算机是美国在冷战时期为了计算导弹轨道而发明的,而纪录片中提到,因为苏联发射了第一颗卫星“史伯尼克”,造成了美国的恐慌,才提出建立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简称‘阿帕’互联网之父罗伯特.泰勒就是前阿帕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主任,当时的计算机非常昂贵,而且每台计算机都使用不同的系统,者带来了巨大的浪费,罗伯特.泰勒说:“我想要做的就是实现这些系统的在线连接,那你在某个地区使用一台系统时还可使用位于另一个地区的其他系统,就像这台系统也是你的本地系统一样。”
1、因为最开始的阿帕网是由国防部提供经费,但这一研究并不是针对某项任务或者军事研究,80年代时互联网的资金来源由阿帕变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之后也把阿帕网改名互联网。
2、1969年10月29日晚十点30分。克兰罗克和助手在洛杉矶的这个房间里落座,另一端斯坦福研究所研究员比尔.杜瓦在五百多公里外等待着他,事实上落座历史关头的人们表达的雄心极其有限,他们只准备以新时代的方式从洛杉矶向斯坦福传递一个包含五个字母的单词LOGIN,意思是“登录”。’
3、伦纳德.克兰罗克说‘我们就键入“L”,对比尔说“L”有了么?他说有了;输入“O”,有“O”了么?有了;输入“G” 有“G”了么? 死机了...’
4、1987年9月20日20点55分按TCP/IP协议一封以英德两种文字书写的意为“跨越长城走向世界”的电子邮件从中国到达德国。
5、1994年4月20日中国实现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成为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77个国家。
6、万维网大功告成时伯纳斯.李放弃了专利申请将自己的创造无偿贡献于人类,如果伯纳斯.李为万维网申请专利他将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虽放弃了专利,但他成为了精神最富有的人。
人类科学技术的全面发育为互联网出现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但整个人类的观念意识并没做好迎接未来互联网的心理准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领域一个国家内不同的地区画地为牢的小圈子一个个出现,这些或被称为科研网或被成为校园网或被称为法国网、英国网的网络们如同16世纪的欧洲大陆‘公侯遍地’,如何让这些操着不同语言遵循着不同戒条的邦国敞开门扉互相接纳形成统一的网络——互联网,需要一个规范‘电子设备如何连入数据’、‘如何传输’的共同标准。
互联网之父TCP/IP协议联合发明人罗伯特.卡恩说:“IP地址可让你在全球互联网中联系任何一台你想要联系到的计算机,让不同的网络在一起工作,不同网络上的不同计算机一起工作。”
人的集团之间的协商总比人与机器的协商耗费的成本更高,历时十年在众多各有坚持的网络通讯协议中阿帕的TCP/IP协议最终胜出。这里所耗费的时间是发明计算机互联技术所用时间的三倍。1983年1月TCP/IP成为人类至今共同遵循的网络传输控制协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