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同课异构”、“同书异读”等活动。最近学校给每位教师购买了苏霍姆林的《要相信孩子》一书,我认真阅读了其中的篇章,感受颇深。
我个人认为,《要相信孩子》这本书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献给我们所有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
在《要相信孩子》这本书里,作者谈到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位女教师在教育一年级的孩子们要保持清洁时,发现一位小男孩的耳朵很脏。她就指着小男孩说“大家看,格里沙的耳朵多么脏!他没有洗耳朵就来上学,这样是不行的。”结果,第二天,小男孩虽然把耳朵洗得干干净净地来学校,但他从此却变得非常紧张和胆怯,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他总觉得大家都在看他的耳朵。教师越责备他,他的情况就越糟糕。这位女教师根本不知道她已经伤害到了一个孩子的人格、自尊和自豪感,她的直接刺伤了儿童的心灵。后来男孩转到别的班里,表现却一天比一天好,过去被那位女教师认为没有数学才能的他,恰巧在数学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才能。事实上,女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来教育孩子们保持清洁——叫大家看一看某个干净整洁的孩子,然后号召大家向好的榜样学习,有意识地看格里沙一眼,用目光向格里沙示意。用通俗地话来解释苏的用意,就是要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地改正不良行为和习惯。事实确实也会如此。比如,做眼保健操时,我班有的学生做得很认真,可也有部分学生很随便。这时,我会说,某某同学做得真认真,这么一说,话音刚落,那几个不认真的同学立刻就开始认真起来了。所以,以表扬代替批评,以榜样为示范,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再如《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特长》这节中作者认为孩子们往往是先在那些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显示其力量的领域里做出成绩,然后从这些领域里渉取精神力量来克服自己某方面的弱点。因此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最好的东西,就成了我们老师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却不应该总是盯住学生的缺点,总希望用尽一切办法去让他们改正,也许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不断的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取长补短。在一次学校的有关教育问题的座谈上也有一名老师曾经提出过这样的问题,说是在自己的班上刚转进来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中下游,但是细心观察这名学生,她非常勤劳,热心。在打扫卫生时总是能把最累最脏的活往自己身上抗,在平时在活动和比赛中非常乐于帮助别人,而且她的体育成绩是班里的佼佼者。我们这位细心的老师从不同的领域去发现学生的亮点,为自己更好的教育埋下了亮丽的一笔。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经常因为学生出现的问题而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对学生的信心真是不应该。勇于面对问题,寻找解决的问题的方法才是一个教师真正应该做的事。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言行严谨的必要性,因为可能自己一句恰当的语言,或者是一个眼神,一句鼓励,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尤其是对待学生的错误行为是的言行措施。因此我觉的书中提到的关于对待学生的错误行为处理的观点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作者认为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具有说服里的批评,这些做法,咋看起来都是为了把学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动机,或者说仅仅靠善良的动机,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每队孩子进行一次评判,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他是坏孩子、恶劣的孩子的印象。因此,我们从未成年人的角度越认为自己对某个学生的看法根据十足,恰如其分,就越会给儿童的心灵造成创伤,越会使本来缺乏经验的儿童今后的行为更冒失,轻率。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应该挫伤他们的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是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且非常的脆弱,而儿童的自尊心更是尤为的脆弱,如果在教育中我们不注意教育的方式,一味的批评,往往会对孩子脆弱的心造成伤害。
作为一名老师要学会用发展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一把尺子就能量出一批好学生,相信学生一定能做的更好。
这是我和倩君之间的约定。
尽管她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也不知道她是否记得这份约定,但我心里有块地方已然深深烙上了这几句话,烙上了是她让我相信青春!
非典那年,缠绕我的虽不是可怕的非典病毒,却是近乎要面对生不如死的病症:每天小腿疼的给你针扎一般,脚也冰凉冰凉、惨白惨白的。在医院住了几个月,而我从来没有告诉她我得的是什么病,甚至我没有打算告诉任何人,因为我怕,怕那将会夺走我仅存的一些快乐。不敢去面对当这一切都变得透明后,完美之间的友情是否会一如从前?
不过,生活中的我显然已经背上了沉重的病症阴影,因为我怕医生的预言随时会可能实现,我随时可能……有时候我甚至想都不敢想,就是现在想想,心中仍有一丝后怕。于是紧跟着,学习成绩下降,没有积极性,每天大部分时间在发呆中度过,在发呆中去想那些让人伤感的话,然后自己也变得日益多愁善感。
尽管自己一天天在变成这样,在她面前我依旧会装的若无其事,因为我怕她一次次的追问,怕我一不小心就告诉了她,怕从那以后一切都化为泡影。但倩君就是倩君,她是明白我心里有一块挥之不去的阴影的。
中考,失利自然而然!
而她也因为一份本不该她那个年龄承担的家庭责任弃学了。我们之间交流的媒介也就变成了一封一封期待的信。每封信的开头,我们总是不厌其烦的说“有你真好”这句话,甚至她会说“我想你想的都块发疯了”,但我们只是朋友,普通、平凡的朋友。也许这一切都因为加上了那份约定而变得与众不同了吧。
终于,在她一次到学校看我时,我告诉了她我的阴影:右小腿肌肉轻微萎缩,右腿上三根大血管中,两根已经完全堵塞,严重时可能会截肢,我将成为废人!
她哭了,第一次看到她哭,也让我一时不知所措。虽然我们之间因那份约定而情谊深厚,但她的眼泪依旧让我受宠若惊。
“你相信奇迹吗?”她问我
“这不是奇迹不奇迹的问题,要知道我这种病目前尚没有很好的治愈方法啊!”
“我要你答应我相信奇迹!”她一遍一遍的对我说。
我看着她哭得有些发红的双眼,第一次又了被心疼的感觉,甚至是心疼的落泪。为了安慰她,我说:“相信!”
“伊彦,我告诉你,奇迹是什么在你自己手里,你还有自己美丽的`青春,你什么时候都不可以放弃,你必须用自己的努力让你今后的青春飞扬起来!”
“可是……”
“没什么可是,你答应我相信奇迹的,什么时候都不可以放弃!不放弃自己的生活,不放弃自己的青春!否则,我将收回我们之间的约定!”
我懂,她不是在说气话吓唬我,尽管我是那么怕她真的收回约定。她只是在用她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让我能找到以前乐观的自己,然后实现自己青春飞扬的色彩。
相信奇迹?我真的会相信吗?
从那以后,仿佛我成了她那段生活的全部,我像个孩子似的被她呵护着,直到后来……
现在的我们已经失去了联系,我一直在用各种办法试图找到她,告诉她我真的相信奇迹,告诉她我的青春飞扬年代以紧紧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也许我如今的一切她都不知道,但我会日日祈祷,祈祷我们之间的约定载着我懂讯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飞到她身边,告诉她:我相信奇迹!相信青春!
纯真的童年里,总会有着或多或少的眼泪,也许是摔了一跤,也许是因为不理想,甚至是挨了骂。
在我的心灵出的那一片小小蓝色天空里,绝不允许有那一小片“乌云”,有那一滴“雨水”,我不相信眼泪,虽然眼泪灰机与我们一种爽快感,眼泪过后,人心便不再彷徨,但我还是不相信它。
不相信眼泪,有事,并不是我们不相信眼泪,而是眼泪真的不值得我们相信。当我们对它失去信任后,它却又处心积虑的博取我们的同情心,使我们再一次相信它。
从那一件件的小事中,我们都可以看出,眼泪---你真的不值得我们信任。
《要相信孩子》这本书中说“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应该挫伤他们的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是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粗暴的对待,不注意教育方式,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往往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学生出类拔萃的学生我们偏爱,聪明听话的学生我们喜欢,老实本分的学生我们接受,活泼好动的学生我们忍受,就是又“笨”又“懒”的我们也不能一提起就怒火中烧、大动肝火,也许换个角度去看去想,会有意外的收获和发现,毕竟大千世界需要的是千姿百态、万紫千红!我们老师就要有博大的胸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宽容每一个学生的优劣、长短,相信他们一定会从幼稚走向成熟!
欣赏你的学生吧,让欣赏搭起你和学生心灵间的桥梁!
眼泪,在我的眼中,它是廉价的。也许它可以博得他人的同情,但换不来他人的尊重;也许它可以抵消犯下的过错,但得不到他人的肯定。那么,它还有什么可值得我相信,让我视它为珍宝呢?
眼泪,它只不过是失败者随便给自己找的一个换取原谅的借口而已,但在我看来,它所表现的更多的是他们的软弱、怯懦与无能,生后从来不相信这个泛滥的借口,它只相信坚强者失败后的微笑与拼搏。
听妈妈说,我小时候就是个泪人儿。学不会走路时,哭;学不会使筷子时,哭;学不会写字时,还是哭。遇到困难时,我唯有哭,我多想父母能帮帮我,可泪光里的他们无动于衷,只是非常平静却又很坚定地说:“你自己可以。”一句话,从小伴我长大的一句话,让我懂得眼泪就像是六月的雨,当雨下过后,风刮过后,天空依然明朗,太阳依然明媚,丝毫留不下雨的`任何痕。
眼泪只是无用的排泄物,是一种苦涩的汁水,它无法让海平面上升,也不能让地球停止转,它只能让人沉浸在痛苦之中,让人失去希望,没有再次重新开始的勇气。
用眼泪向生活哭诉的人,渴望得到他人的怜悯,却不知自己已成为人人都厌恶的对象;而那些坚强者,他们深知未来没有人可以替自己开创,未来艰难的旅途需要自己去拼搏,所以人人敬仰他们。
两者鲜明的对比,其道理人人都知道,可究竟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我不相信眼泪,我只相信失败后的拼搏与奋斗,那不懈的努力比无用的眼泪更真实、更可信!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