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十岁那年》。这本书里写了什么?别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这本书采用了诗歌的体裁,是由一名越裔美国人——thanhha lai写出来的。她出生在越南,后与家人移民至美国。书中的河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家乡有她熟悉的生活和各种传统,她的热情的朋友,还有那些木瓜树。但是这一年,一场意料之外的旅行却让她的人生从此翻天覆地。河和家人被迫离开了美丽的家园,搬往美国南部。然而,适应新环境是那么难,新的食物、新的邻居、新的同学,一个全新的城市......
合上这本书,我心中感慨万千。河在美国体验了一次被歧视的感觉:粉红男孩经常针对她,说她是“烤饼脸”、挑衅她,说她是“婆萨女”......这些,她都忍了。唯独“烤饼脸”事件,她愤怒了,她向武哥哥学习了自卫术,然后一天放学后,她先设法激怒粉红男孩,随后将他打倒在地。
河的社会适应力很强,仅仅用了本个月的时间,就几乎完全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尽管邻居一开始大多歧视他们,但河和她的家人依然坚持他们的立场。
我觉得河很坚强、自尊心强烈、聪明、和善良。她得知父亲去世后,依然不折不扣地生活;粉红男孩挑衅她,她的心中就会升起一股怒火......
去阅读这本书吧!它会让你感慨万千,会让你体会到一个世界在一个十岁的孩子眼中是怎样的......
“你有深潭的眼眸,
你有固执的臂弯,
你曾是少年。”
在听好妹妹乐队的《你曾是少年》。
总觉得“少年”是很美很美的一个名词,就如同我们的青春年华,有着任何人生阶段都无以伦比的美好。陈寻与方茴的遇见,便是在彼此人生最美好,最纯粹的年华。
果说相遇是偶然,相识是偶然中的偶然,那么相恋应该说是宿命,那相离呢?
这是我第一次对一个故事这么难以释怀。看完以后,我上豆瓣一篇篇的看别人的评论,每一个人都说很真实,都可以从他们的身上找到自己的青春的影子,方茴过,陈寻过,乔燃过,赵烨过,林嘉茉过,沈晓棠过····
九夜茴的《匆匆那年》,其实从文笔和勾勒方面来说,都很平淡,但是刻画的是那么的真实与细致。这也让我明白了,最打动人的文字,不是要文笔有多优美,故事情节有多曲折离奇,而是要真情实感,可以让读者把自己的经历往上套,那便是一种成功。
敏感,脆弱,忧郁的方茴,遇见优秀,扎眼,阳光的陈寻。陈寻被方茴身上别致的气质吸引,而方茴在最开始,是远远的在陈寻的世界之外的,她说,有那么一种人,身上会散发光芒,在这种光芒下面会感觉温暖而舒适,但距离太近的话,就会有些刺目了。耀眼的陈寻,只会让方茴觉得自己更黑暗。
也许是性格使然吧,所以乔燃错过方茴,陈寻得到方茴,而方茴最后失去陈寻······
陈寻与方茴在一起了,从他在黑板上偷偷写下“方茴喜欢陈寻”开始的“筹谋”,从电话那头传来“是”开始。方茴是逃不掉陈寻的追逐的,因为那个少年,是那么的美好。
方茴说,在一开始的时候,比起耀眼的陈寻,其实她更可能会喜欢安静的乔燃,但是陈寻长驱直入她的心,并占据的满满的,她就不能再贪心了。所以在高中毕业宴会上,乔燃要出国了,她连一个拥抱都吝于给乔燃,因为她怕这个拥抱会玷污了他与陈寻之间爱情。方茴在得知乔燃已经在国外之后,对乔燃深感愧疚,最终在空气中拥抱了他。那个时候的她,以极度虔诚的态度深爱着陈寻。
然而,流年辗转,只因年少。
我们终究输给的不是任何,而是时光。
那年的中秋,我们一家三口去海边玩,那天的情景我还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那天的.夜色好似一块一眼望不到边的幕布,悄悄拉开了。夜空里,星如棋布,月亮清亮柔和,宛如琉璃般的水晶晶莹剔透。宽广的马路上灯光熠熠,车辆川流不息,我的思绪早已广袤无边的大海边。
不知不觉中,已来到了日思夜想的大海边。月光照耀下的大海,此刻也显得特别的淘气,海浪卷着浪花此起彼伏,不停地拍打着海岸。沙滩上,一只只背着房子的寄居蟹还在吐着气泡,互相追逐。我迫不及待地跑向大海,明晃晃的月亮照射在大海上,海面上隐隐约约有一个美丽的轮廓,不错,正是月亮!海面上,微风徐徐,泛起了粼粼波光,此刻,美丽的轮廓变成了星星点点的碎银,变成了银光闪闪的小银珠,多么纯洁,多么迷人啊!我脱去鞋子,踩在软绵绵的沙滩上,金黄的沙粒像一个个调皮的小孩子,在我的脚趾间窜来窜起,捉起了迷藏!
月光溶溶,潮起潮落,细小的贝壳绚丽夺目,欲与群星媲美!来观潮的人们在欣赏完美丽的海景之后,又立马投入了抓寄居蟹的比赛。风声、海浪声、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动听的交响乐……
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年的中秋,那年的那片海!
中秋节,是我一年中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因为这一天,我们一家人坐在屋顶的平台上,有说有笑,有跳有唱的,开心极了。
这一年的中秋节,又可以和家人坐在一起过了,到了太阳公公下山的时刻,我们一家人,像刚出笼的小鸟到处忙碌,做好一切“活动”前的准备,唉!太阳公公和我们说byebye(再见了,月亮姐姐说hello(你好,星星哥哥已帮我们点燃了湛蓝的天空,一闪一闪的像在笑,婴儿般的笑。在湛蓝的天空下的平台上,一张圆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吃,和各种味道的饮料,当然,不能少了主食“月饼”,有莲蓉、蛋黄、水果、豆莎等各种各样口味的月饼。
我们家“中秋晚会”开始啦!爸爸说:“今年,我们中秋节的活动是,我们的月饼里面有一个谜语,谁拿的那个月饼把谜说出来,就有奖品喔!”比赛开始了,我以飞快的速度拿了一个月饼打开一看,拿出一张字条,工整的写着一行字:哪种牛不吃草,你知道吗?知道就快告诉我。
哪种牛不吃草?我左思右想,还是没想出来,我有点想放弃的时候,想到了爸爸说的答对了有礼物,我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发挥十五分的智慧思索,忽然,听到弟弟说:“这怎么回事,怎么会有蜗牛啊!蜗牛”对!蜗牛不吃草,对,对,对,我跑到爸爸跟前,笑哈哈的说,我猜中了,我的谜底是“蜗牛”。我一说完,爷爷、奶奶、妈妈,弟弟,在埋头思索的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我,一句话也没说,为了打破这冷场的气氛,我说了一句:“爸爸,礼物是什么?”我摸了摸头,终于,把他们从北极带回了屋顶,爸爸脸上露出一幅我上当了的表情,对我说:“奖品是由我独家秘制的月饼”,我苦笑了一下,因为,我爸做的东西,要不这出错,要不那出错,一般的是味道怪怪的,所以,我拔腿就跑。
就这样,我家的“中秋晚会”在这种气氛中和我们再见了。
已成往事,但家人欢聚的幸福时光长留我心中。
在十岁这一年,小女孩金河一家因为一场意料之外的旅行,人生轨迹就此翻天覆地。背井离乡的.哀伤使熟悉的生活、热情的朋友还有那木瓜树都变成遥远的回忆。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金河还会重新变得聪明和自信、勇敢而有担当吗?
这本书是关于一场美丽而坚强的成长蜕变,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被诗歌描绘得鲜活无比。叙事诗歌打动人心之处就在于读者在短短的文字背后品出大大的味道。英俊,温柔却永远只在照片上的爸爸,坚强隐忍,美丽的妈妈,执着坚定,有担当的哥哥,乐观结实,洒脱的武哥哥。内敛聪明害羞魁哥哥,当然还有活泼善感体贴的我——金河。
这些主要任务形象连同性格大不同的房东夫妇,善良的家庭教师邻居,可爱的同班小伙伴,爱恶作剧的调皮同学,有点研究做派的学校老师。他们一起热热闹闹的在简短的诗行中丰富着小女孩的生活。
在汤老师的引荐下,我接触了《十岁那年》这本书,也真切地走进了赖清河阿姨笔下十岁的河,十岁那年读后感。初一眼触及那清新淡雅的封面,我就很喜欢。再看那题目,我的心中升腾出无数个问号:是谁的十岁那年?十岁那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
整本书以诗歌的形式,简短而又明了地讲述了一个叫河的女孩在十岁那年的故事。首先这个名字让我很好奇,书中述说金河出生时又红又胖,像只小河马,因此哥哥顺应给她取了这么个让河生厌的名字——河马。但妈妈告诉她,取金河这个名字是因为那条金色的小河,那里留下了爸爸和妈妈的美好回忆。
十岁的河无意中种了一棵木瓜树,每天清晨饶有趣味地去看它开花结果,她发誓要把第一个木瓜送给妈妈,因为在她十岁的成长历程中,只有妈妈的爱最浓烈。至于爸爸呢,河的记忆很模糊,只有通过爸爸的肖像,看到他年轻的模样。还有从妈妈口中知道爸爸奇怪的喜恶习惯。“加速”是爸爸的口头禅,她也时常跟着说,但不会当着妈妈的面,因为她不想让妈妈闻言思人,心里难过。
十岁的河一直觉得自己很聪明。妈妈很信任她,总让她到早市买东西,可她时常“偷奸耍滑”,缺斤少两地去给自己开开小灶,满足一下贪吃的味蕾。她还一直为自己的“聪明”暗暗叫好。
十岁的河也和我们一样喜欢过生日,但她的生日愿望很特别,也让人感动:希望太阳把她晒黑,希望做男孩子能做的事,希望有个妹妹和她一起玩,希望把头发变长,希望把圆脸瘦下来,更希望爸爸能回家,让妈妈开心。
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学校要停课了,美丽的家园也将不复存在了,河一家被迫要迁移到陌生的城市。来到了美国,开始了新生活,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和谐,那么美好:吃不惯食物,语言不通,被人嘲笑,被人欺负攻击……这一切对于十岁的河来说,简直是来到了地狱。河一时之间,五脏六腑翻腾着各种痛苦的感觉:怒火,心酸,愤怒,孤独,耻辱。小小年纪的她心中有恨,但她又是懂事的,在外经受的苦难,回到家只字不提,一切为了不让家人伤心。金河也是勇敢的,在她朋友和家人的开导安慰下,努力学习英语,尽快适应新环境。面对嘲笑欺负她的人也做出了反击。就是因为她的可爱,她的自信,她的乐观,使她交到了新朋友。
看完了这本书,回想我的十岁,真的不及河的十岁,那不只是一个年龄的概念,更是一个女孩自信乐观勇敢的述说。合上书,我也想和河一样,闭上眼睛,让自己飞起来,那种只属于十岁孩子的美妙历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