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向我们全国大学生上了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他们对高校思政课的讲授教学发人深省,令我感悟良多。
“灾难是一所学校”,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它总会教给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更加明白该坚定什么、自信什么。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个人都被卷入了这场特殊的战役。在这场人民战争中,每个行业、每个人都应该拿出自己最强的气势,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战斗中。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历经过许多磨难,但我们从未被压倒过,而且越挫越勇,赫然挺立在世界东方。这次疫情虽然来的突然,但我坚信在国家和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中国历史上也有着多次的灾难病害,多难兴邦,每当磨难当头,都能激发出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和无穷的斗争力量。中国建国以来,就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唐山大地震、洪水灾害、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许多或大或小的灾害,中国则在克服这一次次灾难的道路上不断磨炼成长,这些灾难既是危机,也是机遇。
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战疫,不能让最后一步毁了前面的九十九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让中华民族以最快的速度恢复起来,彰显民族坚毅的品性。同时,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响应组织举措,积极配合,若无必要绝不出门,安心在家,不成为潜在的传染源,这便是对国家的贡献。也可以借此在家抗疫的时间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找准目标与方向。相信待春暖花开之时,大家都能摘下口罩,露出最美好的笑脸。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中国人民必须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进步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也就是说,评价学生的方式应该多元化,更能反映学生学习全过程。
虽然有极个别的学生状态不太理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他们在本质上并不坏,这是大多数老师都承认的事实。那么为什么我们还经常听到老师们报怨我们的学生呢?我想这其中有一个观念的问题,有一个衡量学生的`标准问题。我们的老师,大多还是以学习成绩去衡量学生,这是问题的关键。我们有很多老师在这一点上观念依然是陈旧的,依然是抱着“唯分数论”的观点。
应该说,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这是没错的,可是这个学习不仅仅包含文化知识,它更应该包含学习做人。而我们的老师却只是以其中的一点——分数,去要生,衡量学生。有的老师开玩笑说:“学生怎么了?我们不就学习不好吗?你干嘛还老盯着我们的学习呀?”我想这很说明问题。如果一位教师真的为学生着想,真的站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角度去想问题,那么,他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更应注重的是学生的做人教育。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不能不是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
校长有一句话说得好,“课改课改,其实要改的不是课程本身,而是教育者本身,是教育工作者头脑中的陈旧观念”,而这最根本的一点,我想就是我们的育人观念,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希望借着这次课改,能真正地转变“唯论”“唯升学论”的观念,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育的本质目的。
今天我把《走进新课程》这一书看完了,合上书仍觉得意犹未尽深有感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也在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中看到过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可是更多的流于理论上的说教,让人无法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的有关细节的琢磨与把握。
读了该书,尤如在我为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明灯,的确是受益非浅。以下就自己所读的关于教学的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关于授课,在看这部分内容前,想当然的认为这绝非难事,应该容易做到。看过书之后才清楚要做到授课自己还有很大差距。
一方面,由于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存在欠缺,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并不突出,对此讲解的还不够充分模糊,而且对于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过于单调,没有很好地运用比如举例、图解、示范等方法;另一方面,没有很好地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这样使得所提出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针对性。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规律性的检查作业在弄清学生是否掌握了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方面做的都不够好。
教师的任务导向应该是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评估的材料,而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上,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的事件有一个预测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授课内容在时间上有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够充分有效的传授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学生的注意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非常密切,即使教师讲解的再精彩再投入,而学生没有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学的话,教师做的也是无用功。
对照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觉得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一是要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恰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对其回答更多的作出肯定的评价。
二是要在平时要有对课堂纪律的一个严格要求,禁止出现那些讲话、睡觉等影响课堂教学的行为出现。
当然在运用教师的强制力的同时,不能忽视跟学生的感性交流,为教学赢得一个相互尊重的的环境与氛围。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不断的得到成功的证明,必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接上来的学习中他们会更有热情更有全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易于取得好成绩,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建立。相反,他们总是遇到失败的情况的话,则会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严重的会让他们丧失取得好成绩的信心,和学习兴趣。
我们的校园是个美丽的校园,我们的校园坐落在天津市蓟县。我正是那个学校里的学生.
走在宽敞明亮的大路上,看,那有一个美丽的校园,不错,那正是我们的校园。走进校园,就到了‘停车场”。就看见了一个屏幕,屏幕上写着我们的校训——诚信做人,踏实做事。我希望这个校训人人都记在心里。看,那有好多辆车,一辆辆车停的多齐呀,那是我们老师的车。看,那有好多好多的自行车呀。请问这些自行车是谁的呀?对,你们猜对了,这些就是我们学校所有学生的自行车。
走进教学楼,就到了一个“文化学堂”。就看见一个宽敞、明亮又充满香味的楼梯。往左一拐,就看见了墙上贴着一些文明礼仪。再往前面一走,就是大厅。我们大厅西面的墙上就是我们学校的简介,还有两首歌,一首是国歌,另一首是校歌。
走出教学楼,就到了一个美丽的“仙境”。那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玫瑰花、桃花、牡丹花、菊花······。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小草、柳树。春天到的时候,小草随着风姑娘摆动,花儿真使劲的挣扎花苞,柳树也发芽了。夏天到的时候,小草们长得更好,花姑娘也更漂亮了,柳树长得更茂盛了,我们就在柳树下乘凉。秋天到的时候,小草黄了,花儿也谢了,柳树的叶子黄了,全部都落在了地上。冬天到的时候,小草、小花、小树上都覆满了白皑皑的雪。虽然那么的冷,但是充满了我们甜甜的快乐。
看,那边是我们的实验室和图书借阅室,走进实验室,就到了一个“小型科学博物馆”。那里有许多的微生物、植物标本、动物标本和物体标本。我印象最是的是微生物和标本兔子。标本兔子长得非常可爱,我非常喜欢“他”。
实验室的旁边就是图书借阅室,走进图书借阅室,就到了一个大的“百科图书室”。那里有作文书、故事书、童话书、科普书、卡通书······只要有人借书,就要到尹老师那里办借书手续。
看,那里就是我们的操场,学生们下课的时候,你就会看到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玩耍。
看,那是我们与众不同的厕所,我想有的学校的厕所多不是很干净,但是我们的厕所既干净又漂亮。你从远处一闻,就会飘来一股淡淡香味。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与众不同的校园、充满欢笑的校园。
在学校这么多有趣的活动和课程当中,我最喜欢的是数学课程,同学常说数学是令人头痛不能理解的科目,但对我而言,数学是又有趣又有挑战性的一项科目,不像语文、社会要背很多笔划、部首和解释,数学是一种逻辑的推演,就像侦探推理一般,能够一一得到答案,就是这样的过程让我喜欢上它。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有很烦杂的数目字,在学习要懂理解它的道理,不能死背,并且要反覆练习,才能获得好的成果。当你遇到困难的\'题目时,要及时请教师长,才能突破学习的瓶颈,拥有自信心。
数学随时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是理财、商业、建筑和科学等等,它的重要性远超出我们的想像,只要我们更进一步研究,就会从中得到乐趣和实用。
传统的教学难免会把教师个人的意志(或是出于学校、领导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身上,为了达成某项既定的目标会毫不犹豫以不择手段的方式来逼迫我们的学生完成任务。即使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的今天,这种现象仍然存在。这样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急迫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们陈旧的教育已经远远的跟不上趟了。
那么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呢?教师不是上帝,创造不出天才,唯一能做的是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帮组学生发掘自身所蕴藏的无限的潜能,激活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并积极引导他们走向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成功之路,以此促使他们成长为有独特个性和健全人格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是要敬小慎微,尽量不把自己个人的意志过多的强加在学生身上。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引导和促进每一个不同的学生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人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