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欢的书,今天我向大家推荐我最喜欢的书目—《昆虫记》。《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的J—H。法布尔。法布尔的影响力早在达尔文时代就已经超出法国疆界了。那时候法布尔还是一名中学教师,因丢了教师资格后,他以五年的时间撰写出版大约30本科学知识和科普读物。三十年后,他完成了十卷本的《昆虫记》,他用毕生的时间和精力来观察昆虫。
我喜欢《昆虫记》主要是它的俩大特点:1、它记载的情况真实可靠,十分详细,就连昆虫极其微小的动作也记载了下来呢!2、文笔精练清晰。这两大点吸引了我,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整本书中,我最喜欢卷六的“意大利蟋蟀”这一篇章的第二段:“意大利蟋蟀与蟋蟀科昆虫的某些特征不大一致,这表现在它的服装不是黑色的,它的体型不那么粗笨。这虫种体型修长,体格纤弱,体色苍白,周身装戴几乎都是白色……”这段话奇妙地通过观察将科学同语言结合起来,把意大利蟋蟀的特点写的淋漓尽致。
每当读到卷七的“捉灯有感”这节时,看到:“我们已经注定要做的事情,就是使微不足道的已知领域再扩大一拃范围。我们都是求索之人,求知欲牵着我们的灵魂,就让我们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地移动自己的提灯吧。随着一小片一小片的面目被认识清楚,人们最也许能够将整体画面的某个局部拼制出来。”总会想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不正是在探索中一点点的成长,一点点的去获取知识的嘛!
《昆虫记》这本书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高尔基曾经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相信,大家看了这本书也会跟我一样爱上它。
《昆虫记》无疑是一部生物学巨作,法布尔通过长期观察所得的一手资料,以其细腻的笔触,充满爱与诗意的语言,用20年的时间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
作为一本科学著作,《昆虫记》的语言必然是科学而严谨的。但他不像一般的科普类文章那样语言枯燥呆板,相反,生动活泼、轻松诙谐、充满情趣是他最大的特点。人性化的虫子在法布尔平实自然的文字下、幽默的叙述中翩然登场:有表面虔诚,而实际残忍的***手螳螂;有为后代无私奉献,操碎了心的甲虫;还有像婴儿般哭闹的麻雀。似乎所有昆虫都不再是那么微乎其微、不显眼,都成为了大自然这个家庭中灵气逼人、栩栩如生的一分子,让人看了之后觉得十分可爱,就连讨厌的食粪虫也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比如在《蝉出地洞》中如此描述:“其实,它的举措简直像矿工或是铁路工程师一样。矿工用支柱支持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用矿工和工程师来比喻蝉,让蝉出地洞这个本来深涩难懂的事情,变得活灵活现。
作者对昆虫充满了喜爱之情,将虫性,人性完美地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如: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的进食,如果我们的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昆虫记》中还引用了大量的诗歌神话,用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来加深我们的理解。文艺的笔调,优雅的叙述,既对昆虫进行生动的描写,更融入了深深的情感,原本枯燥的生物知识,变得平易近人,仿若一切尽在我们眼前。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昆虫记》是“讲昆虫的故事”、是“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今天,闲得无聊,妈妈正在午睡,于是我一个人下楼转转。
我漫无目的的在楼前的空地上溜达,突然我发现了一群蚂蚁,于是追随着它们,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空间瞬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密的森林。一群蚂蚁,形成了“一字型”,傲然走在这座森林里!它们个个风尘仆仆,却依然精神抖擞。我想,蚂蚁们是战士吧,看看它们是多么威武!我的目光追随着它们的脚步,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它们的同伴,它们相互打着招呼。我也真想跟它们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有很多的蚁民熙熙攘攘的往来。之前我看到的那队蚂蚁英勇的走进了村子。有几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相偎相依,一起欢悦地走回洞穴里去。
不知什么时候,几只蚂蚁搬过来了一条毛毛虫。这些娇弱瘦小的蚂蚁好像血战沙场的英雄!把毛毛虫解剖成一段一段的。它们推着比自己大两三倍的食物,一起赶路。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有力呢?
我完全迷惑了!在蚂蚁的生活里,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智慧?它们好像与我们是一样的生活。
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当路灯猛地亮起来时,我似乎才从梦中惊醒!我发现了蚂蚁们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我快步跑回家,迎接我的是妈妈温柔的笑容和热腾腾的饭菜……
一提起蚯蚓,首先想到的就是黑,脏,又长又细的身体,多恶心啊!可大家别忘了,蚯蚓还是一位勤劳的工人呢!
爷爷陪我钓鱼那天,买了一包蚯蚓,钓完鱼,爷爷说蚯蚓就送给我了。我把蚯蚓带回家,开始了对它的观察。蚯蚓全身都是暗红的,身上长满了细细的,目光很难捕捉到的钢毛。它的头向前伸,尾部再跟上来,这就在移动了。蚯蚓还有身体再生功能,就是身体分成两段了,这两段还能长长。把蚯蚓放在土里,第二天再来看它,咦?有些土怎么变成了银灰色?疑惑不解的我连忙上网查找,嗨,原来这是蚓粪啊!可别小看这蚓粪,它可比普通的土有营养的多!
蚯蚓在泥土里钻来钻去,从早到晚地工作着。蚯蚓不仅用自己的身体松着泥土,还用自己的粪便为土提供了养分。
蚯蚓真是大自然的开拓荒地者呀!它是泥土的好朋友,它更是花儿小草,甚至大树的生长必需品,提供舒适的环境以及养分使它们成长。
蚯蚓是一位神奇的工人,把几条蚯蚓放在一堆干燥的土里,蚯蚓立刻钻进土中,几个小时后,再去看看那堆土,土显得非常湿润而且有营养,和前几个小时真是大有对比呢!
蚯蚓不像小猫,小狗那样惹人喜爱,它只是不动声色,毫不张扬地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泥土做供献。蚯蚓是多么勤劳!
你知道吗?在普罗旺斯的村庄里有这样一种杂乱的灌木丛,这种灌木丛长满了小尖叶,没错!它就叫栎树。
栎树长着许多乌黑油亮的“浆果”,村民们经常把它摘下来,放到嘴里吃。用牙一咬它会裂开,有种微苦中带甜的味道,结果会让人产生错觉。
但是这种非常可口的果实,并非是浆果,真相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这种“浆果”其实是一种昆虫叫做胭脂虫。如果你用放大镜仔细寻找它的虫头、虫腹和虫爪,会发现这些作为虫子的基本特征它一个也没有,看上去它就是一个小黑球。
“它不就是浆果吗?连虫子的基本特征都没有,它怎么能叫虫子呢?”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那么就来看看科学家们是怎么做的吧!
科学家们假设也许在小球儿与树枝的接触面上,能找到动物身体构造的痕迹。小珠子很容易就从树枝上摘了下来,和摘浆果一样,完好无损。
但事实却不像科学家们假设的那样,小球的底部根本没有找到爪子和爪钩的痕迹,那它们是怎么固定身体的呢?而且也没有找到虫子的“吸管”,没有“吸管”的话虫子会饿死的,可虫子现在还活的好好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如果你想知道的话就接着往下好好看看吧!
原来,胭脂虫的底端有一个多功能的小口,第一个功能是流淌甜浆的泉眼,第二个功能是固定自己。
科学家们折了几枝有胭脂虫的栎树枝插进一杯水里,不久就看见了从小口处冒出了一种透明的液体。科学家们品尝后发现这种液体与蜂蜜不相上下,但如果用手捏裂它,里面只是一团虫卵。可以说,所谓的胭脂虫,无非就是满满一匣子虫类种子。
这就是神奇的胭脂虫,也是被人们认为的“浆果”,是不是很神奇呀!
今天,我起了个大早,在一个干燥的地方,观察起蚂蚁来。
我用放大镜看清了蚂蚁的真面目:蚂蚁的身子由三个小圆球组成。它的头比较大,顶着两根灵活的触角,嘴好象两把弯钳,胸部有点小,六条又细又长腿就长在这儿,肚子圆鼓鼓的,拖在后面。
我用红色的蜡笔在一只蚂蚁的周围画了一圈。那只蚂蚁顿时十分惊慌,心里肯定在想:天哪,我的前面怎么会出现这样一道红色的障碍物?会不会吃我呀!于是,害怕地倒退几步,不料又遇到了那道红色的障碍物,又吓了一跳:没办法,只好咬紧牙关闯过去了。它小心翼翼地抬起脚,碰了碰那条红线,没有什么动静,这才放心地迈开脚步,跌着脚尖爬了出去。
经得住“障碍物”的考验,一定经不住水冲吧。我要制造一场“水灾”。于是,我把一些水往一只蚂蚁身上倒去。它一下子浮了起来,拼命地挣扎,手成了“人”字形,“汗毛”好象也竖了起来,过了二三秒,它又被风吹到了地上,神奇般地立了起来。蚂蚁的生命真顽强啊!
我又拿了块面包放在地上,想看看蚂蚁怎样搬运食物,不一会儿,一只大蚂蚁被这个香味引了出来,它爬上爬下,东张西望,终于弄明白了这是一块超大型的牛奶面包。它就迅速地爬回家去。过了一会儿,那只蚂蚁出来了,它的身后跟着黑压压的一大群人马。顿时,二十多只蚂蚁把面包块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大蚂蚁的指挥下,有的蚂蚁钻到底部,准备把面包抬起来;有的咬住面包,使面包方便往前移动。或许因为考虑到面包太大了,有些蚂蚁啃了些碎片,先运回家去。就这样,这群蚂蚁劲往一处使,一步步把面包搬进了家。我看得目瞪口呆。
多么可爱的小生灵,我有些惊叹了。当它们遇到困难时,并没有低头后退,而是拼搏向前,最后取得胜利;在看到美食时,懂得分享,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地搬回家去。我们不正是要学习这种精神吗?
夏天的一个夜晚,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皎洁的月光洒落在地上,我坐在草地上,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突然,我发现眼前有一道亮光一闪,难道是天上的星星下来陪我玩吗?哦!不是的,是一只亮着灯的萤火虫在我眼前飞舞。我目光追随者飞舞的萤火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这只亮着灯的萤火虫,在空中飞来飞去,我想它一定是舞者吧!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舞步,它飞着,飞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们正互相说着什么。它们一起飞到了前面,我也急忙跟了上去。它们的目标竟是几只正在爬行的蜗牛,我好奇地注视着,想一探究竟。
只见它们当中的一只萤火虫先飞到蜗牛的壳上,它利用身上的两片颚,形成一把钩子,叮到蜗牛的体内,反复地扭动着身子。蜗牛摇晃着身子,想摆脱这位猎人地攻击。另外几只萤火虫见状,也急忙过来帮忙叮蜗牛。虽然蜗牛尽力反抗,可是也没有逃出这场灾难。没一会儿,蜗牛的触角缓缓耷拉下来,蜗牛就不动了。我在心里暗暗想着:没想到这个纯洁善良的小动物,却是一个凶猛无比的食肉动物。
我猜想:萤火虫吃蜗牛时,是不是先把蜗牛分割成一片片,然后再咀嚼品尝呢?然而,我想错了。实际上,它将蜗牛先制成非常稀薄的肉粥,然后才开始饮用。可怜的蜗牛就这样静悄悄的变成了别人嘴里的大餐,身子只剩下一个空壳。
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小时,直到它们吃饱喝足飞入草丛,我才依依不舍地回家。我发现了萤火虫的饮食规律,我多么得意啊!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