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关于南京大屠***的历史资料,我的内心说不出的伤痛。
那是血的事实,那是令所有中国人都感到愤怒和触目惊心的国耻——南京大屠***!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进城后,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的灭绝人性的抢劫、焚烧、破坏和屠***。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压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害。
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人比赛”。他们分别***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南京》里讲述的是日军大举进攻我国南京中的幸存者的所见所闻。
数十万人成为冷血日本军的刀下亡魂,两万妇女惨遭强暴凌辱。他们还说他们在南京太无聊,就请一些妇女来热闹一下。其实那哪是请,简直就是抢他们抓来下至12岁,上至60岁的妇女,让她们受净百般凌辱,如果他们反抗的话,就***死她们的家人。有些女人和女孩都穿上男孩的衣服,有的甚至把头发剔光了。
日军到了街上后,就肆意屠***手无寸铁的百姓。遍地都是尸体。有些人躺在地上装死,结果被日本军发现,于是日军往尸体上洒满汽油,一把火,把那些尸体烧成了灰烬。
他们还把进南京的人留在城里,要不然就***掉,为的是不让外面的人知道南京的现状。
他们还录下了他们给小孩糖吃,给难民水喝。但是却没录下他们强暴妇女的镜头。他们说日本皇军热爱生命,却在街头肆意***人。
我记得,有一个老奶奶说,她小时候和爸爸妈妈妹妹躲在一起,可还是被日本军发现了。他被刺了几枪后,就昏死过去。等她醒来后,发现爸爸妈妈倒在血泊之中,她跑出去一看,妹妹被丢在外面,死了。
有句话说的好:仇恨可以忘记,但是悲伤却不能忘记。
南京大屠***是中国人惨痛的记录。
《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第二本超经典的小说集,它是本名著,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在《呐喊》中刻画了一个个“从昏睡中步入死亡”的不幸者。鲁迅先生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以他以这些人为例子,写成文章来警醒世人。不要让他人也成为那种可怜又可悲的沉睡的人。
《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便是一个沉睡之人的例子。孔乙己他好吃懒做,整天无所事事。可他自身家境贫寒,科举制也已废除,他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存在了。为人抄书来赚钱,却因为好吃懒做,“坐不了几天,便连人和纸张笔砚,一齐失踪”连请他抄书的人都没有了。可就这样,还经常来酒馆喝酒,成为了“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且不拖欠酒钱“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对于一个不干活的人,这些钱从何而来?从文章子句中我们能发现,这些钱竟是偷来的!一个读书人,为了仕途,为了未来的生活,读了那么多书,学了那么多年,最后的结果竟是这个样子!连做人最基本的道德也无了!真是不可谓不悲哀!我忽然间就有个一种鲁迅先生在日本,看影片中一群中国人围看击毙中国人,还一脸麻木,甚至是喝醉酒般的喝彩!那是鲁迅先生的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了。
《呐喊》中的另一篇文《故乡》也是初中时学过的课文。从小在一起玩耍的戴银项圈的闰土长大了,再见到主人公时,已不复年少时的天真无邪。再见到“我”时的那欢喜又凄凉的神情,以及到后面的“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的情形。
《呐喊》不愧为历史名作,是中国和世界的文化瑰宝!鲁迅先生的文笔里带着淡淡的幽默和讽刺意味,却又带着愤怒和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也鼓舞着现在的中国人。鲁迅先生不是唯一一个醒悟和站起来的人。在他之前,更多的是在他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醒了过来,站了起来!即使是死也不能改变他们改变中国的信念!正是他们的努力,成就了我们现在的名字—中国人!
1、《生命·生活·书》
2、《仅靠功夫深,铁棒难成绣花针》
3、《给我一片天》
4、《我的天空》
5、《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色彩》
6、《我的太阳》
7、《为真诚疗伤》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9、《历史的流年》
10、《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11、《近墨者未必黑》
12、《我“炫”故我在》
13、《做自己的老师》
14、《期待的目光》
15、《烛光里的微笑》
16、《比梦更美》
17、《让美梦成真》
18、《真我的风采》
19、《想象一种向日葵般的生活》
20、《眼泪的重量》
21、《分时容易见时难》
22、《昨天·今天·明天》
23、《妈妈的味道》
24、《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25、《站起来,为梦拼搏现在》
26、《命运可以随时转弯》
27、《让自己奔跑起来》
28、《夜是月的歌》
29、《生命的颜色》
30、《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31、《雨中的父爱》
32、《爱的田园》
33、《四季的色彩》
34、《花与果》
35、《感恩是心灵的习惯》
36、《希望在前方等着你》
37、《写给生命》
38、《有一种爱叫放手》
39、《有一种倒下叫站起》
40、《有一种美叫残缺》
41、《点燃善念》
42、《成长的背后》
43、《善待不及格的卷子》
44、《与感恩同在?
45、《人生需要掌声》
46、《躺着读书,站着做人》
47、《人生因挫折而精彩》
48、《人生如茶》
49、《对乌云微笑》
50、《给乌云镶上金边》
51、《拜自己为师》
52、《做生活的主人》
53、《生命用什么单位计量》
54、《把灵魂的耳朵叫醒》
55、《朋友一生一起走》
56、《真诚浇开友谊花》
57、《让友谊的阳光照亮心灵》
58、《朋友是一本书》
59、《向爱致敬》
60、《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61、《爱在我身边》
62、《为心点一盏灯》
63、《因为爱》
64、《扬起自信的风帆》
65、《我的路,我选择》
66、《为自己喝彩》
67、《成长的滋味》
68、《快乐存折》
69、《门其实开着》
70、《谁动了我们的文化规》
71、《有一种智慧叫示弱》
72、《快乐是一种选择》
73、《学会感动》
74《劳动创造温情》
75、《有劳动才有智慧》
76、《我们的名字叫青春》
77、《希望助人成功》
78、《笑对人生》
79、《成长的痕迹》
80、《打开奇迹之门》
81、《告别过去》
82、《和你在一起》
83、《责任让人美丽》
84、《痛苦绽放美丽》
85、《生活因书香而精彩》
86、《倾听自然的心跳》
87、《我与阳光同在》
88、《享受唠叨》
89、《有一种幸福长伴》
90、《微笑着走向成功》
91、《有一种选择叫放弃》
92、《成长的音符》
93、《傻人有傻福》
94、《想象——永不熄灭的火焰》
95《快乐——飞翔的彩虹》
96。《成长——坚强的背影》
97、《自信——一个人的精彩》
98、《友谊的力量——无声的.祝福》
99、《亲情——天然的情感》
100、《感谢有你》
101、《欣赏狮子,欣赏尊严》
102、《“痛”爱一生》
103、《淡妆浓抹总相宜》
104、《我的颜色》
105、《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106、《心弦上痴情的精致》
107、《我美丽,因为我热爱自然》
108、《风筝线》
109、《给冬天一个宽容》
110、《窗外的故事》
111、《拥有答案的幸福》
112、《美丽的瞬间》
113、《今生书相伴》
114、《播种·耕耘耘·丰收》
115、《常回家看看》
116、《把爱心带给别人》
117、《责任》
118、《美丽的桥》
119、《把昨天都作废》
120、《曾经拥有》
121、《歌声与微笑》
122、《拥有自信方能成功》
123、《一丝甘醇沁心田》
124、《聆听批评》
125、《永恒的情结》
126、《让好心情牵引我们成功》
127、《擦亮眼睛看世界》
128、《青春笔记》
129、《心灵的召唤》
130、《带着快乐启程》
131、《不做温室里的幼苗》
132、《无处不在的美》
133、《春在寒梅落尽时候》
134、《水木年华》
135、《把微笑带给生活》
136、《我是一棵向日葵》
137、《为世界的明天点灯》
138、《直面挫折》
139、《掬水留香》
140、《做大自然的读者?
141、《架起交流的桥梁》
142、《当羽毛丰满时》
143、《漫谈“宽容”》
144、《珍惜一切就算没有拥有》
145、《平淡,也是一种享受》
146、《告别过去,问候未来》
147、《聆听自然》
148、《光阴的故事》
149、《那一次,我读懂了花落的声音》
150、《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早上泡在图书馆看完了余华的《活着》。我不明白该怎样去评价福贵这个人,说他不幸,他却度过了最为漫长而黑暗的一夜,乐观而坚强地活着;说他幸运,他又亲手埋葬了自我所有的亲人,只剩一头比他年纪还大的病牛陪伴着。
我看到两个福贵一样黝黑的脊背在余晖中发光,听到老人用浑浊的嗓音在空旷的田野间响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整本书以老人的叙述为主,作者和我都是旁听者,坐在午时的山头上,听老人默默细数。正如作者所说,很少有人能这么详细地讲述自我的一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福贵这大半辈子都用在回忆过去了,一个人守着7个人的人生,不断在脑海中放映,无论巨细。就像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人福贵责骂老牛福贵道:“今日有庆,家珍耕了2亩田,苦根还小,也耕了1亩田,你呢,我明白你年纪大了,也就不说出来羞你了。”我不解,明明那里就仅有一人一牛,哪儿来的那么多名字?福贵得意地解释说,:“如果它(牛)明白仅有它在耕作,就会偷懒的。”呵,多么趣味而忧伤的画面,其实福贵和他的牛一样,他们都假想着自我的亲人还在,所以从来不曾忘记。
故事的最终,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仿佛是想要哭出来的,但却又觉得连福贵自我都从未哭泣过,我又在那里流着谁的眼泪呢?
原先,《活着》便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出自鲁迅之手的.《呐喊》,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是五四运动时期社会人民的真实写照。“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解除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鲁迅是这样介绍这本书的。它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尽管,那个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但看完这本书,我心情也不禁沉重下去。
书中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这个可怜的人儿啊,深受封建礼教和制度的迫害,对社会甚至是自己身边的人都有一种恐惧感。它总认为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认为封建社会是个吃人的社会。尽管,那个社会是不会真的吃人的,但那句“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篇文章是作者对吃人社会发出的勇敢挑战,是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枪。
而《孔乙己》则又是一篇抨击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文章。孔乙己,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在封建统治的毒害下,他只会满口“之乎者也”,一无所能,不得不做了梁上君子,并在生活的折磨下慢慢的死去。可怜的他,因穷困成了人们的笑料,因偷窃被打断了腿,尽管他心地善良,可又有谁会去同情他呢?在茫茫人海中,他就只能这么走下去。“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是啊,他的债谁帮他来还呢?封建社会欠下的债,又有谁帮它去还呢?辛酸的故事,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使人不禁心中一沉。
再说说《阿Q正传》,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它是鲁迅的代表作。它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的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他同样可怜,一无所有,受欺凌与剥削,只能用所谓的“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曾经的他,浑浑噩噩,苟且偷生,在听到辛亥革命的消息后,他却向往革命。可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被枪毙时结束,他的死,又是一场悲剧。阿Q,这个看似不可理喻的人物,却正是那个年代广大农民的缩影。阿Q的命运揭示了农民在腐朽思想毒害下的人性扭曲,不得不引起人民的愤慨。
《呐喊》所包含的,还有很多很多诸如此类的小说,他们都引人深思。鲁迅就是怀着“哀其不幸,怒气不争”的心情写下了这些文章,描写出一段段社会风貌,塑造出一个个人物,展现出一种性格。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