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大门,我们首先看到一架指南车和一个日晷,老师给我们讲,指南车的作用是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日晷则是古人用来计时的。我们再往前走,到了大广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大的摇钱树,旁边还围绕着许多腊梅,老师让我们休息一下,接下来,要进入“严肃时刻”。教官先教了我们拜祖礼仪,准备开始进行拜祖典礼,首先是随队的老师进行拜祖,老师们拜完之后,该我们了。我们先进行了去帽仪式,随后响起了庄严的颂歌声,拜完祖后,我们又去了其它的地方参观。先是看了古时候的“记事簿”,又去观看了“三足鼎”,鼎足是由三只熊雕刻而成。熊的牙,爪和足都是由赤金铸成,表面非常光滑,我们挨个儿都摸了摸,老师说会给我们带来福气。天气阴沉沉的,这会儿又下起了小雨,正好到吃饭时间了,老师让去小树林吃饭并避雨,饭后,我们上车去了始祖山。
到了始祖山,一下车,老师就把一个袋子交给了班长,说这个是线索,今天我们要按照线索完成任务。到了指定位置,可以打开第一个线索了,老师把话筒交给班长,班长念道:“大家看到旁边的柳树林了吗?你们将一起去寻找始祖山的大门,成为真正的小勇士。”我们努力往上爬呀,爬呀,终于看到了始祖山的大门。进了大门,老师让班长打开第二个线索,班长拿起话筒念道:“现在你已经到了大门,已经成为真正的小勇士,看到那个斜坡了吗?向前走五十步,到了那个斜坡,再打开第三个线索吧。”我们走了五十步,边走边查:“一、二、三......四十九、五十,我们果真看到旁边有个小土坡。老师让班长打开了第三个线索,班长用清脆悦耳的声音念道:“恭喜你已经到了这里,请和身边的小勇士拍张合影,然后打开第四个线索吧。”就这样,按照一步步的提示,我们越走越高,终于,我们到达了山顶,最后一个线索也被打开了:“现在,对着下面喊三声,我们成功了,就可以了。”同学们兴奋地对着山下喊:“我们成功了。”
一天的游玩结束了,我们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往山下走去。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变得更加亲蜜了,期待我们的下次出行......
黄帝故里位于新郑轩辕路旁,房屋占地不算太大,但看起来庄严的大气,令人肃然起敬。刚进大门,我就被景区的外观吸引了。每间房屋都很古朴典雅,行走其中,仿佛穿越到了黄帝那个年代。 我们首先来到了黄帝庙南的一处大广场,四周迎风飘扬着一面面黄色的旗子,每面旗子上都写着百家姓里的一个姓氏。广场正中央是由汉白玉搭建起来的供台,踏阶而上,供台上面是九座大鼎,中间一座大的,周围八个方向各有一座小的。妈妈趁机启发我一言九鼎的由来,我茅塞顿开,不禁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接着我们又去参观黄帝大殿。殿前的焚香炉里插满了香火,烟雾缭绕,祭拜的人更是络绎不绝。随着人群的挪动,好久我们才进到黄帝大殿。只见一座黄帝的鎏金雕像位于中央,他紧锁双眉,好像在思索怎样能打贬蚩尤。他为了华夏文化做了那么多的供献,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对着雕像鞠了三躬。屋内四壁的壁画处处在诉说着黄帝的丰功伟绩,我们赞叹不已,原来我们的祖先是这样的.伟大!
最后我们又来到了黄帝祭拜大典广场,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座黄帝的汉白玉雕像,他威武地坐在宝椅上,好像要把世界都要扫视一遍。雕像底座是由汉白玉砌成,写着“轩辕黄帝”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经妈妈提示,我发现了一处细节,底座上汉白玉的排列每行有9块,共有5行,难道这就是“九五之尊”的由来?我向妈妈求证,还真得到了妈妈的赞赏,原来多学文化就是不一样。我顿时感觉开心极了。
这次来新郑黄帝故里,不仅更深层地了解了黄帝为华夏文明做出的贡献,还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是不虚此行!
老师说:祖山大约500--800米高.山是不好上的,可是有一条水流的路,我们可以顺着这条路上山,走到山腰间的是时候.突然,我发现有清水,再往前走就是水的源头了,我摸了摸石头,又摸了摸水,为什么水是凉的,石头是热的呢?我问了几个人,他们也不知道,还是回家看看书上怎么说吧!
这时,很多小朋友已经累得不行了,兴好我还不累,我坚持爬到了古代黄帝的宫里,这里正在重新盖,还没盖好.我抬头看了看天空,已经离白云不远了,我第一次爬这么高的山,离白云这么近,我心里感觉真激动.忽然,一阵狂风吹来,同学们都站不稳了,老师赶快让我们手拉手,以防风大,把我们吹下山去.过了一回儿,老师说:赶快下山吧,我们还要去很多地方呢!接着,我们去了黄帝故里,公园,大学.
回家时,天已经黑了.虽然我今天很累,但是却非常开心,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没有在爸爸妈妈的看护下,外出了一天,而且还带着弟弟.
南通博物苑位于风光秀美的南通濠河之滨,是我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是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还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博物苑正门左边的石刻上,我读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南通博物苑由清代状元张謇于1905年一手创立,建苑初期,博物苑藏品分天产、历史、美术、教育四部,主要陈列于南馆、中馆、北馆、东馆等展馆内,而大型文物标本则展示于室外。”
与我们同时到达的还有一个北京来的团队,于是随着他们一起,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开始了游览历程。我们首先来到了南馆,迎接我们的是门口那一对威武的石狮,像两个称职的卫兵守卫着南馆。南馆是博物苑主要陈列室,楼上陈列的是历史文物,楼下陈列的是动、植、矿物标本。尤其吸引我们目光的是,在二楼半圆型的`月台上,悬挂的是张謇手书的一副著名的:“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讲解员说,这副对联道出了张謇创办博物苑的宗旨,就是辅助学校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来到南馆朝北大门,我们看见两旁各有一座亭子,亭子里陈列着古玄妙观的三清塑像,感觉很有一股古意在周围流淌。
我们来到了中馆。中馆最先叫测候所,用以测报天气,是中国最早的气象观测机构所在地。1914年,测候所迁至农校,中馆改建后,作为金石碑帖陈列室。张謇先生亲笔题写的中馆匾额苍劲有力,豪放洒脱。我用照相机拍摄了所有的金石碑帖,留着回家打印出来临摹。
游玩中馆后,我们来到了北馆。张謇为北馆作铭辞为:“将究四类,其广海会。金概所藏,州厅县界。力所弗堪,举例犹派。事固无小,道奚病隘。”北馆建设中,为了陈列当时从吕四海滨出土的长达十多米的鲸骨架,张謇将其改建,楼下陈列除鲸骨架外,还陈列了苑中所藏许多其它动物的骨骼标本和化石,楼上用特制的格屏,陈列通、如、泰、海名家书画。让我们惊叹的是,东展厅里竟然展示着一幅清代南通画家钱恕所作长达10米以上的山水长卷。真是气势磅礴,叹为观止啊。
不知不觉来到了东馆。又称苑事室,是当年博物苑的办公室和接待室。解说员介绍,南面原有东西向的苑门,向东有长堤通往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通州师范。现长堤北移并改建五孔怡桥。看到里面的陈设,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张謇在此伏案握笔的身影。
馆内气温适宜,我感觉再借我一双眼也看不够,每到一处我都要拍照,留着回去再好好欣赏。
走出展馆的大门,我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感,为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骄傲。感谢张謇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宝贵的财富,感谢南通人民为我们保留了这份伟大。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江南园,我被里面的景色迷住了。色如翡翠的河水上架着一座座石拱桥。河边翠绿的柳条随风飘荡,河里映出了一棵棵柳树,爱美的柳树姑娘们正梳理头发哩!一座座江南民居立在园中,白色的房身,有了江南水乡的味道。在这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园中,我站在河边,联想着:江南人坐在小船上,老船夫摇着船桨,船桨在水面上划动着,泛起了一圈圈涟漪。小贩们在河边卖各种各样的东西,许多人上前围观······
我们再向前走,就来到民族风情园。里面有各种民族:傣族、佤族、苗族、白族······还有一个古老的大水车,水不停地往下落。
我们又走了许久,到了皇家园林区。里面的建筑物雕梁画栋、做工精细、颜色丰富。还有一条长廊,别具一格。底下还有一个湖,有一些假山在里面。听说古人喜欢画画和书法,所以园林中种了许多竹子,成片的竹子带来了无限的翠绿。草地上种着五颜六色的花草,如果,再加上一个小池子,养几条金鱼,种几棵荷花,再加上一个古色古香的亭子,中间一座豪华的桥梁直达对岸,那就十全十美了,真不愧是各位官爷住的花园,环境是那么幽雅。在花园里喝上几杯茶,画几幅画,多么惬意啊!
离开皇家园林,我们来到“海上升明月”。一个用各种材料做成的\'“月光环”立在海面上。我不禁想起贝多芬的<<月光曲>>.一轮金黄的圆月在平静的大海上缓缓升起,忽然,刮起了大风,大浪一个接一个地扑打上来······
之后,我们就到杏林阁吃午餐了。吃完,我们来到国际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加坡的狮头鱼尾雕像。雕像嘴里吐出水,落在水池里,溅起了水花。
去园博苑的一天令我难忘。我依依不舍地走出了大门,我又回头望了望园博苑,最后看了一眼这美如画的景色。我一定不会忘记你,园博苑!我会再来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