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清泉,轻轻的抚摸着我们;爱是小溪,缓缓的滋润着我们;爱是甘露,浓浓的包围着我们。但是,爱不能过头,那便是——溺爱。
我看了一幅漫画,名字叫《溺爱》,画的是有一个男孩可心,因为父母年纪很大才生下他,所以处处向着他,让着他,满足他,他是家里名副其实的“小皇帝’,他要星星,父母不敢给月亮。
有一天中午,小可心要看电视,妈妈正在厨房做饭,忙着炒菜,油都要着了,妈妈接到了他的“圣旨”,赶忙进屋把电视机打开,他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可心,吃饭了,”妈妈喊道。“不吃,没看见我正看电视呢。”可心大声气哼哼地说。“宝贝,妈妈做了你最爱吃的鱼”,边说边把可心抱到饭桌边。这时爸爸在地上扮演小兔子,逗可心乐,妈妈忙把饭塞进可心的嘴里。这是一副让人看过会很难过的画面,父母的爱是否太沉重?
在今天的社会,我们的家庭基本都是一个孩子,我们都是宝贝,太过溺爱会使我们丧失在以后社会中生存的能力,学会独立的生活,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爸爸妈妈你们也该放放手,让我学会独立,学会坚强!
准确的文题就像健康的眼睛,而健康是美感必不可少的要素,是进行审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准确的具体要求是:没有错别字和语病;符合事理,如《没有污泥怎有莲花》之类的文题,与常理明显不符;题与文要一致,即文题要涵盖文章的内容或与其相关,切忌题文泾渭分明,互不相干;给材料议论文中,文题须切合材料的内涵,或抓住材料的中心话题。最后一点与审题正确与否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审题出现偏差往往在文题上有所反映。如果对材料把握不透,最好拟非论点式的题目,如"由……想到的"、"从……谈起"、"有感于……"等。
文题要醒目,吸引人,必须有点别致,产生悬念效应,让人看其题就一定要读其文。文题别致,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把一些不相关的概念、事物或现象组合进文题,产生错位感,如《文学与出汗》;其二,题目貌似不和谐,产生突兀感,如《金钱颂》、《猴子屁股》;其三,仿词成题,如《享福和享苦》、《消除"前怕"心理》;其四,巧用谐音,如《近水楼台"贤"得月》、《呼唤"民"牌》;其五,引用或化用流行语句,如《真情不"下岗"》、《更新我们头脑中的教育"软件"》等。
看了上面那幅漫画,揣摩一番,觉得那拨出掘井人挺有意思。再一细想,掘井人为何失败呢?原来是干劲有余,恒心不足。
世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只要你立下了雄心而又脚踏实地去干,总能干成一点事情。但这脚踏实地却包含了多方面的因素,重要的不外乎几条:一是面对现实,雄心不能脱离客观实际;二是要有干劲,不做,雄心就只是空中楼阁;三是要有恒心,这是重要的一条,也是常被人遗忘的一条,特别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人。
不是吗?在现今社会里,哪个青年没有一番雄心?这个想当作家,那个要自修英文……然而称心如意者有几个?究其原因,大多是缺乏恒心。恒心之重要,于此可见一斑。
其实,恒心之重要,古人早有精辟论述。战国时大思想家荀况就曾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其意思是说,千里马一跳,也跳不了10步远,劣马走10天,也能达到千里远的地方。它的成功就在于走个不停。这千古名言,也被诸多史实证明: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中有1000多项造福人类的发明,其中的白炽灯至今仍在沿用。当初爱氏为找白炽灯的灯丝材料,经过了1000多次实验,淘汰了上千种材料,最后才选中了钨丝。试想,倘若爱氏无恒心,能进行这1000多次实验吗?无独有偶,药品“六六六”据说也是经历了666次的实验才制成的,故发明者命之为“六六六”。倘若此发明者在第665次实验时就中断了,还会有“六六六”吗?
成大事者皆有志。大多数青年是看到了这一点的。然而,成大事者亦是有恒心之人,这一点青年朋友们却往往忽视。在当今四化建设中,需要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守纪律的新一代。青年朋友们,你们都想为祖国崛起而掌握知识,这我理解,因为我也是你们中的一员,但这需要有干劲和恒心。我祝愿我们相会之时,都能自豪地谈起自己为祖国做出的贡献,而不要像那画上的人一样,半途而废无恒心,到头来,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有这样一幅漫画:一青年挖井找水,挖了四五个深浅不一的坑,没有出水,正要挖新的“井”。画面下部的文字反映了他的心思: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些“井”再深挖一些,就到了丰富的水源了。
这幅画使我深思:青年找不到水,是因为他不肯在一个地方持之以恒地挖下去,结果白费了气力。它告诉我们一个哲理:要想找到成功之源,除了肯花力气外,还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浅尝辄止者是不会成功的。
我国清代学者王国维曾总结了学习的三个境界。其一为志存高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其二为持之以恒,“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为成功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代思想家荀况也说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话都说明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许多成功的例子证明了这确是一条必由之路。大科学家欧立希立志制出一种药剂,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失败了几百次之后,终于制出了药剂六六六。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少年时就立志摘下数学王国的宝石――哥德巴赫猜想。他勤奋钻研,算纸用了几麻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终于获得了重大成果。这样的例子真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反之,学习或工作上的浅尝辄止,永远不会带来成功,只能浪费时间,白花气力,到头来“空悲切”一场。记得有个相声曾讽刺这种人,他们这山望着那山高,今天想当画家,明天想当音乐家,后天又想当军事家,最后只能当呆在家里空发议论的“坐家”。
那找水的青年,只要他回到原地继续挖完那些未完成的井,或者到新地方后持之以恒地挖下去,他一定能找到水源。而在学习上、工作中,不管你是否犯过浅尝辄止的错误,只要你现在安下心来,认定一个正确的目标,专一而不懈地努力,你就一定会获得成功。科学路上无捷径,专一不懈见成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