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5年的学习生活,顾老师慈母般地悉心照料着我们这群不懂事的孩子,当我们都已长大懂事了,她又要去迎接另一批不懂事的孩子。她不是我们的亲妈妈,但她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
1:有抒情笔调,但语言罗嗦。
2:“慈母”“亲妈妈”“母亲”三种说法不统一,最后一句宜改成“她不是我们的亲生母亲,但比亲生母亲给予我们的更多”,这样前后关系会更和谐。
--姐,天气凉了,可增添了衣裳?
生:一句问候情意深长,余味无穷。
师:好。看来关于文章结尾的评价我也没有更多的话要说了。下面请大家接着谈谈关于写人记叙文结尾要注意的方面,可以结合一些典型范例来谈。
生1:要能呼应开头,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生2:要能抒发真情,感染读者。
生3:最好能令人回味,发人深思。
生4:结束语应像豹尾,简短有力。
生5:我还是觉得臧克家《老哥哥》一文的结尾值得我们学习:“又是秋天了。秋风最能吹倒老年人!我已经能赚银币了,老哥哥还能等得及接受吗?”
师:大家做了非常好的总结,关于结尾的要求我也进一步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板书):揭旨升华。“揭旨”就是揭示主题;“升华”是指使情感、境界能进入更高层次,耐人咀嚼回味。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将写人记叙文的要求最后浓缩成五个字(板书):格、事、脉、戏、情。“格”就是写人记叙文(其实所有文章都这样)要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式,也就是说是起、承、转、合的基本模式;“事”就是要有特定的事情,具体的描述;“脉”就是血脉相连,所写的事与事之间有内在联系。这三个字体现了文章的基本要求。“戏”就是记事富有戏剧性,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情”就是字里行间饱蘸感情,用真情撞击读者心扉。
1、激发兴趣。CAI出示学生想象的各种人和物及好的作文题目。
2、自读自评习作:想不想给自己打个分呢
在学校的这些日子里,我常常会想起家里的那串紫色的风铃……
生1:别具一格,能引起悬念。
生2:既然是写人的,应点明“风铃”与所写之人的关系。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写人记叙文的开头通常要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有时留点悬念固然好,但要在其后适当的地方交代清楚,不要让其成为“悬案”。下面请大家总结一下,写人记叙文究竟怎样才能开好头,最好结合观点举点更有代表性的范例。
生1:开门见山,点明题旨。
生2:一般要写明时间、地点、人物,最好能给故事的叙述打下伏笔,设置悬念。
生3:要能渲染一种气氛,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故事背景之中。
生4:要能落笔生情,以情动人。臧克家的《老哥哥》一文的开头就是这样:“秋是怀人的季候。深宵里,床头上叫着蟋蟀,凉风吹一缕月光穿过纸窗来。在我没法合紧双眼的当儿,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影像便朦胧在我眼前了。”
师:大家谈得好极了。刚才这位同学举的例子给大家的小结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证明:特定的季候、具体的时间、特定的环境气氛、特定的形象,怀念之情渗透其中。我送大家四个字作为对开头要求的概括,那就是(板书):明题激欲。明题就是揭示主旨,写谁,写什么;“激欲”就是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情绪的感染,乃至悬念的设置,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关于写人记叙文开头的写法我们暂且讨论到这里,请大家接着评析主体部分。
突 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画面,一个脸色苍白,正在掉泪的男孩正慢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心里正在想:为什么每一回我上课都认真听讲了,我也没有及格?为 什么我每一回都认真完成了老师的作业,我还是没有及格?回家后,爸爸一定会大骂:“你个小兔崽子,才考了这点儿的`分数,打死你!”他吸了吸鼻子,心里万分 无奈,不知不觉地把这张试卷叠成一个纸飞机,吹了一口气,把它给投了出去。看着纸飞机远去的身影,他喃喃说道:“飞吧!从今天开始,我会更努力的!”
“呼”一阵风吹了过来,这个飞机像一只正寻找方向的大鸟跟着风在街道上飞舞。最后,落在了我的脚下。
我叹了一口气,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分数已不知不觉地成了衡量我们学生的标准。不过,我想对小男孩说:“不要灰心,我相信你,你下一次一定能考出一个出色的分数。加油!”
我觉得在这个世界,我们不能以分数来说明一个人,我们还要从品格来看这个人。爸爸、妈妈、老师们,请听听我们孩子们的心声吧!
精彩点评:一张“走失”的试卷引起了欣雨的一系列推测,作为同龄人,小作者凭借自己的真实感受去解读试卷主人的内心声音,去想象那“悲凉”的画面,从而表达现代孩子最真诚的渴望!文章很有可读性,欣雨不错哦!
“优秀”的小孩退步2分,亲吻变成了巴掌。“落后”的小孩进步6分,巴掌变成了亲吻。这幅漫画述说着这样一个当今教育的事实:真正的.教育在简单的肢体语言中迷失。
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可以想到,或许对那个考98分的孩子来说,这次卷子更难一些,他需要的恰恰是鼓励;而那个考61分的孩子因为马虎,本可以考得更好,他需要的反而是鞭策。而一个吻或是一个巴掌,全然抹***了闪光点,无视了背后的问题。
其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实则埋下了更大的隐患。龙应台在《跌倒——寄k》中写道:“我们拼命学习一百米冲刺,但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膝盖血肉模糊时怎么包扎伤口;痛得无法忍受时怎样面对别人;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同样,林森浩的悲剧,无疑是在“唯分数论”下,对孩子素质教育,健全人格培养,成熟心态锤炼等综合素质的缺失的警钟长鸣。
真正的教育,可以是涓涓细流,润物无声,给孩子以耐心与理解。阿尔·爱迪生小时候成绩奇差,被校长以“低能儿”撵出校门,母亲轻描淡写地说:“校长说你是低能儿,我不以为然。”正是母亲的耐心教育,使得爱迪生最终成为“发明大王”。
真正的教育,可以是暗夜灯塔,给孩子以鼓励和支持。股神沃伦·巴菲特之子彼得·巴菲特,想中断学业追求自己的音乐人梦想。当他忐忑不安地与父亲商量时,父亲微笑地说:“别担心,你的哥哥姐姐不也没有完成学业吗?他们(媒体)顶多会说你步入了他们的后尘。”“爸爸把我的音乐放在与他的事业同等重要的位置,他说做我热爱的就好。”已是著名的音乐家兼慈善家的彼得这样回忆道。
我希望,更多的“虎妈”“狼爸”成为智慧的,善解人意的父母;我希望,孩子的脸上不再是唇吻和掌印,而是阳光的,自信的,充满朝气的笑容!
你是我眼中稍纵即逝的流星,一闪而过,悄然隐去。我惋惜这相逢的短暂,但更珍惜这短暂的相逢,因为,你一路燃烧而来,你曾将我的一段人生历程照亮。
生1:有浓浓的诗情,但有点朦胧。
生2:第二人称的使用使怀念之情更浓,但“你”到底是谁应在下文中点明,不能朦胧到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