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走过,走着那段似曾相识的路,仿佛落了什么似的。也许,我只是记住了目的地,却忘了自己从哪儿来,也记不清那真实的乡村的模样了,记忆里只留有那微乎及微的故乡印象。好像是忘了自己也曾是一个悠闲的孩童从这个乡村走出来,忘了梦里的路原来近在眼前。总觉得好像缺失了某种意义上的过往,好像那过往早已被现实取缔了。
走在路上,差点忘却了自己曾紧紧拉着爷爷的手奔向那个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地方——永嘉昆阳里斜。
那天,也许是被无意间召回了那个久别的故乡,我受邀赶向永嘉参加一个“全氏宗祠重修庆典”的活动,恍然察觉到自己正悄然离开了些什么,带着茫然的神情,看着一个个陌生的面孔,仿佛那是必然隔着一层膜的。假若把故乡比作一根扎在心底的绳子,那根绳也许已开始渐渐被内心松绑,留着的只有模糊的绳头上打过结的记忆。
有些东西,失去了或许也就永远难以寻觅了。听母亲说,小时我最喜欢缠着爷爷去永嘉幽静的山里走路,与其说走路不如说是采山间的狗尾巴草把玩或是摘几多雨露后清晨的喇叭花,在人烟稀少的山里凭着天生孩子气的臭美作乐。可惜,那并非是在我记忆里的东西。我把记忆全停留在了爷爷离开的那个场景里,犹记得自己双手持着一根竹子把爷爷送进了混泥土深处看不见的去处。
宗祠庆典那天,感觉一切都被唤醒了,那根失去的绳子好像可以被找回来,那根欲断未断的绳子仿佛可以被我重新接好。于是,我开始每隔一段时间思索儿时的记忆和故乡,我要用文字记录下忙碌中忘了的一切。忽然想起了二爷爷,或许是因为爷爷过早离开了我,他是爷爷的弟弟所以我才亲昵地叫他二爷爷吧。“你还记得你爷爷吗?”当我把曾经拿着竹送走爷爷的记忆从心里拉出来时,二爷爷忽然说:“那不是竹,是爷爷的魂魄。”
其实,在那之前我离开故乡已足有四年之久,曾经挂念的故乡渐渐从忙碌的生活中渐行渐远。每每想起,我总是试图避开那段忧伤的离别,而今的一次回乡使我突然有一种醒悟:我也许应该把记忆写在笔记本里,以防每天走路总是害怕丢了点什么。
在《习惯的养成与改变》这本书中,作者王晓春老师认真的解释了习惯这个概念。所谓真实的习惯,是指“诚于衷而形于外”的表里如一的习惯,是指非常稳定的、几乎自动化的、无须假以思索的习惯。这种习惯,不大可能完全是靠权威要求和外部训练形成的。它往往是“培养”“养成”“生成”“预设”等各种因素互动、整合,最后形成的一个结果。它是化合物,或者换个说法,它是一种人的遗传信息与早期教育、学校训练共频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学校的行为训练恰好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了共频共振,那就能够形成教师希望得到的习惯,反之就不能。你的训练不能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他就只好在表面行为上顺从,或者干脆就反抗。
读到这里,我心中升起了一丝释然。以前总是觉得自己的教育很可悲,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要求要每天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这个要求一直持续到了高中,甚至大学。按理说一个要求持续了这么长时间,总能形成学生的习惯了,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会忘了做作业,甚至总有一部分学生拒绝做作业。而手机这么一个他们接触不久的事物却轻而易举地让他们养成了每天给手机充电的习惯。甚至这个习惯有可能会持续终身。
从前的我不明所以,现在弄清楚了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我才弄清楚其中的关键。要求学生每天做作业并不一定能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共频共振。反之,只会有极少数的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做这件事情,所以想要让自觉按时完成作业变成一种习惯简直是难上加难。而手机内或者说互联网上信息量极其庞大,其中总有信息能轻易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所以,使用手机就能非常轻易地变成他们的'习惯。
所以,做为教师的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但要放弃幻想。尽管去创定和执行适当的规则,但不要打着“培养习惯”的旗号,也不要幻想这些东西一定能内化为学生的真实习惯。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很好;不能,我们也不必焦虑,因为这并不是我们所能完全掌控的。我们不要患上“习惯培养强迫症”,徒然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失败连连。我们的任务只是积极提供各种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成长。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好的习惯,至于他们能形成哪些具体的习惯,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这是什么题目?难死我啦!抠破头皮也想不出来,不写了,见你的的鬼去吧!”烦躁不安的我狠狠地扔下笔。“你不写了?你不是口口声声要超过他吗?你看他还在奋笔疾书,你就想不干了,你这样还想超过他,做你的青天白日梦吧!”同座轻蔑的嘲弄我。我扭过头,他完全没有理会身边吵杂的声音,专心致志的在思考问题:时而抓耳挠腮,时而掩面思索,时而提笔书写。我跟他是竞争对手,我们都面对难题,他能这么冷静,我怎么这么浮躁?定定神,回到座位,拿起笔,静心思考。好的心态终于迎来了又一次月考,我考在了他的前面。
学习时,如果没有那份努力,我就不会超越竞争对手,也就不会有月考这个小小的成功。
老师,一个多么美丽的称号。老师是知识的源泉,是灵魂的工程师,是希望的'火把。
老师,默默坚守岗位的是您,含辛茹苦的是您,无私奉献的还是您。您付出了,却不求回报,您是那么伟大而平凡的人。您付出了,我们就要回报,那张张画满红勾勾的试卷,就是您的回报。然而,就是您这样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改变了我。
我以前总是骄傲自满,考个好成绩,就欣喜若狂,是您的一句话,让我谦虚起来。
有一次,小考我考了满分,拿到卷子心里就美滋滋的,到处在别人面前炫耀,却忽略了别人的内心感受。紧接着我又迎来了一次,因为有了先前的成绩,我没有那么细心了。然而,上天就是捉弄人,我竟然勉强及格。悲伤应该独占了我整个内心。
您把我叫到办公室,分析我这次考试的原因,我还记得您重点强调了一个词:骄傲。是啊,完全是因为我的骄傲自满才导致成绩直线下滑。
您心平气和地跟我说了一段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有谦虚的态度,不满足现在的状况,只想着如何再进一步,而骄傲的人,永远只是失败者。”听了您的话,我心里得到很大的安慰。正是您的这句话改变了我。
老师,花儿需要阳光的沐浴,才能更鲜艳;小草需要雨露的滋润,才能更碧绿;我们则需要您的呵护,才能更健康。
老师,您就是我生命的导航船,照明灯,永远的指引我去寻找知识宝藏。
老师,谢谢您的谆谆教诲。
老师,是您的那句话改变了我,对我的影响深远。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