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婆的家乡,可以说是桥之乡。那里,有许许多多的桥,不过那里的桥,不像我们现在城市里的桥一样,建造得那么精美,那么宏伟高大。
我外婆的家乡那里的桥,都是用竹板或石块构造成的,建造简单,但十分坚固。然而,每逢我去外婆家时,我都要在那边的桥上玩上好一段时间,不如说,让我天天玩,也不觉得厌烦。
一条条用竹木板做的桥,横跨在河岸上,河里则是有许多鱼儿在嬉戏。它们时而跳出水面,好像在向从桥上经过的人们问个好,打个招呼;它们时而在吐泡泡,好像正在为水面增添几分色彩:它们时而在水中,跳起那它们独有的舞蹈,那优美的舞姿,使从桥上经过的人们,没有一个不感到赞叹!
那澄清澄清的河水,清得可以看见河中沙石的水。给周围的坏境增添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色彩,也足画一般的美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
河边的杨柳就如淑女一般。常常捧着那面大镜子,不肯放手——梳着自己那又长又美的长发。一阵风吹过,那长长的头发随风飘了起来,柳树姑娘们,好像正在得意的展现自己的美。“你比我美,我比你美。”大家都陶醉在一片欢笑中┅┅
这么热闹的场面,当热缺少不了,鸟儿们那优美动听的歌喉,清爽而又干脆的歌声迎面送来,好像在为这么美的村子增添一种诗情画意般的美。让那些每天辛勤劳动的村民们,得以精神上的休息……
如画般美的地方呈现在我们眼前,但又如此艰辛,劳作的画面也出现在我的眼前。
美,辛苦。这正是这么辛勤劳作换来美的成果……
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说起元宵节的习俗,大家一般都会想到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然而还有一种习俗是从汉朝就流传下来的,那就是正月十五点豆面灯。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因此正月十五捏豆面灯就是老百姓祈求新一年阖家幸福,家业兴旺。
元宵节,北方人要吃元宵。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做汤圆相对简单,一般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即成。而元宵在制作上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面和好,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饺子是一种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