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开学正式学习新课程作文(初一新学校开学作文)

初一开学正式学习新课程作文(初一新学校开学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0-28 13:32:04
初一开学正式学习新课程作文(初一新学校开学作文)

初一开学正式学习新课程作文【一】

今天看了老师推荐的爱课程网华东师大庞维国老师主讲的《学习心理学》课程第1、2、3讲,受益匪浅。

先谈谈爱课程网吧,现如今开放资源的盛行,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教育公平,让所有的人都可以领略名师名校的风采,无疑是我们课下“充电”的好途径。其次,从开放资源的发展中,我也看到了教育技术的未来。随着人们对学习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的学习对教育资源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也越来越重要,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应用技术,都要精益求精。我们教育技术人员肩负着改善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担,绝不只是所谓的校园电教的身份。在此也希望广大的教师以及学习者能乐于接受新事物,善于运用新的教育技术资源来提高学习效率,也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实施。

现在谈谈课程内容。庞维国老师主讲的《学习心理学》课程前三讲,对学习,知识以及智力技能的讲解清晰透彻,对个概念举出了简单易懂的例子。比如,智力技能的习得过程,庞老师举了一个很简单的小孩子过马路的例子,头脑中出现规则,然后指导自己的过马路行为,后来经过反复练习转入自动化阶段。还有对一个85*85的运算例子印象深刻,这个运算规则之前还真不太会用。还有,再谈什么是学习的时候,老师首先举出三个例子。

1、晚上出去散步,算不算学习;

2、在家没事做发呆突然想出一个新想法算不算学习;

3、晚上喝酒喝多了在校园遇见一同学说了很多话第二天醒来不记得了,这个经历是不是学习。

老师对三个例子作了详细的解释,来说明学习即使有趣的又是复杂的一种现象。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学习的理解确实发生了变化。

学习是信息和的转换过程,学习的侧面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比我所理解的学习要宽泛得多。

初一开学正式学习新课程作文【二】

有别于农业社会“个别化学习”的低效率,有别于工业社会的大一统“集体学习”模式,信息时代的“个性化学习”,尊重人的个性需求,真正实现人类梦寐以求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信息时代,知识可以大量储藏在脑外,节省了人类脑力,一个创意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悄然降临。对于教育来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就在当下。

201X年,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提出“泛在化学习”模式对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支持泛在化学习的资源是什么?我们认为,当前最好的资源就是微课和微课程。

首先,要把微课与微课程区别开。2006年,萨尔曼·可汗在为侄女、侄儿辅导数学的过程中,制作了大量的教学视频。到201X年,可汗学院共开发了近3000多段微视频,通过课程结构化运作,形成覆盖基础教育学科的微课程。目前全世界有6000万学生参与微课程学习。 “微课”围绕一个教学重难点或教学环节组织素材,设计一节10分钟以内的微型,用视频形式录制教学过程,配合检测题组成一个微型课例,分为讲授、解题、答疑、实验和活动等类型。“微课程”是指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在分析学生需求和教材重难点基础上,把一个个微课进行结构化、体系化而生成的微型课程。微课与微课程的关系类似于一粒珍珠和一串珍珠项链的关系,其中贯穿一粒粒“珍珠”的红线就是“学生需求、课程标准和教材重难点”。 笔者认为,微课就是一个5分钟左右的课例而已,是教学资源或学习资源,需要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支持,一个个单独的微课价值有限。而微课程是把一个个微课(课例)通过一定方式结构化,形成体系化的微型课程,针对课程的重难点,需要对教材进行系统化思考。微课程是课程资源,需要课程理论支持。微课程能够支撑翻转课堂,价值很高。

其次,要思考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的关系。所谓翻转课堂,是指有别于当前教学模式即白天上课学新知识,晚上回家通过作业内化知识,而是晚上在家看微视频学习新知识,白天上课通过讨论、作业、实验等内化知识。

简而言之,微课程与翻卷课堂二者的\'关系如同食材与烹饪方法,即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为什么能翻转课堂呢?原因有三:一是云端和移动端配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移动信息化环

境;二是个性教育的需求;三是“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奠定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物质基础。翻转课堂带来学习方式的哪些变化呢?我国传统“授受式”课堂有五大弊病:少、慢、差、费、塞(信息闭塞)。实施翻转课堂之后,学生的被动学习就会变成主动学习,“他主”学习就会变成自主学习,授受学习就会变成探究学习,单独学习就会变成合作学习、协作学习,课堂学习就会变成泛在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为改变,学习劲头大为改观,学习品质大为改进。

笔者认为微课程的制作工具并不重要,制作过程并不神秘,最核心的是课程创意和课程结构。微课程或许将成为触动未来教育变革的导火索。

初一开学正式学习新课程作文【三】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进步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也就是说,评价学生的方式应该多元化,更能反映学生学习全过程。

虽然有极个别的学生状态不太理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他们在本质上并不坏,这是大多数老师都承认的事实。那么为什么我们还经常听到老师们报怨我们的学生呢?我想这其中有一个观念的问题,有一个衡量学生的`标准问题。我们的老师,大多还是以学习成绩去衡量学生,这是问题的关键。我们有很多老师在这一点上观念依然是陈旧的,依然是抱着“唯分数论”的观点。

应该说,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这是没错的,可是这个学习不仅仅包含文化知识,它更应该包含学习做人。而我们的老师却只是以其中的一点——分数,去要求学生,衡量学生。有的老师开玩笑说:“学生怎么了?我们不就学习不好吗?你干嘛还老盯着我们的学习呀?”我想这很说明问题。如果一位教师真的为学生着想,真的站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角度去想问题,那么,他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更应注重的是学生的做人教育。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不能不是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

校长有一句话说得好,“课改课改,其实要改的不是课程本身,而是教育者本身,是教育工作者头脑中的陈旧观念”,而这最根本的一点,我想就是我们的育人观念,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希望借着这次课改,能真正地转变“唯考试论”“唯升学论”的观念,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育的本质目的。

初一开学正式学习新课程作文【四】

敬业精神是对教师最重要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教育工作当作职业来看,更要把它当作事业从事,以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去奉献着自己的爱心、真心、热心,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这才不愧为人师。

初一开学正式学习新课程作文【五】

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要能够安贫乐教,甘于奉献。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留美归国后,拒绝高官厚禄,创办乡村师范,他赤着脚,穿草鞋,与学生一起种菜、施肥,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教育事业上。

初一开学正式学习新课程作文【六】

本月我拜读了朱慕菊教授的有关新课程改革的《走进新课程》一书,这是一本对新课程进行全面解读的书。新的教育形式迫使我要更新教育理念,将课改精神渗透到我的课堂中。读完这本书以后,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出书中的点点滴滴,它们震撼了我的思想,使我对教学,对新课程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真是受益匪浅。

它告诉我们,对于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教师应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帮助学生解惑、答疑,而且在这个储备里知识还应该有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这说明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也要有水源。《新课程》要求我们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不断以全新的观点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识得者。

它还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拥有足够的知识,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学习方式,《走进新课程》中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在这里,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方面的基本特点。传统的学习,学生以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主,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其他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教师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的迅速以及知识获得途径的增多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现代教师最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课堂中的学习方式也必然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走进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由原来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他们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教学要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如何形成的规律上,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进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了知识,又增了才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勇于创新,形成教学特色。

初一开学正式学习新课程作文【七】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每位老师都会体会到知识的困乏。现在的课堂是开放的,无法预见的,面对学生的畅所欲“问”,怎样对答如流?所以,新课改要求我们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