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xx级同学们:
在你们刚踏入大学校门之际,就遇上“甲流”的袭击。一周来,你们按照学院的部署和要求,勇敢地和“甲流”进行抗争,纪律严明、服从指挥、意志坚定、心态平和,展现了新一代大学生、新一代中医药学子沉着勇敢的精神风貌,学院领导和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在我国,“甲流”不可怕,它是可控、可防、可治的。现在,我院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确诊和疑似的病人病情稳定,情绪良好,新增发热病人大幅度下降,部分同学已康复出院,在校全体同学正在以良好的心态迎接这次抗击“甲流”的最后胜利。
当前,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非常牵挂你们。学院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实行军事化管理、党委领导、首长负责制,所有老师都坚守在各自工作岗位,做到服从命令听指挥,一方面密切监控疫情变化,一方面有序规范地做好防控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尊敬的党委书记、田院长是学院防控指挥长,他一直坐阵指挥,天天组织专家分析疫情,密切监视疫情变化,不断采取新的举措。学院各位领导和全体老师始终坚定地和同学们在一起。我们相信,胜利一定属于东方学院!不久的一天,你们就会进入课堂,我们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就会回归常态。
这里要和同学们说的是,希望你们一定要按照学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严格按防控“甲流”的各项规定和指令办事;努力克服各种不良情绪,不烦燥、勿紧张、以良好的心态安排好每一天的生活。同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每个人都要做防控“甲流”的思想工作,共同营造“甲流”防控期间温馨的生活环境。学院党委会号召大家:坚决阻断感染途径,严格执行隔离制度,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打赢这场战役,迎来宁静、和谐、充满朝气的校园新生活。
同学们,让我们全体师生团结起来,同呼吸、共命运,坚决有效地阻断疫情的传播,迎接新的大学生活的到来。
我们相信,在这次对**学院**级广大学子们的锻炼和考验中,大家一定能够经得起这场考验。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计划生育知识的认识,普及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开展关爱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
一是通过计生干部走街串巷发放宣传字画和台历,悬挂计生宣传标语,派发健康小册子等方式来营造“三八妇女节”的节日气氛。
二是设立计生宣传服务点。现场计生工作人员对妇女提出的问题,结合日常生活,耐心讲解。
三是对前来咨询的流动育龄妇女详细讲述生殖保健知识及如何办理流动婚育证明。对于前来咨询的群众每人派送一份小礼品作为“三八妇女节”的礼物。
通过本次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流动育龄妇女知法懂法的法律意识;提高了人口计生政策的知晓率;改善了流动育龄妇女的维权意识:妇女儿童权益的保障及免费健康检查等有关知识的普及。将真正贴心的服务和关爱送到育龄妇女的身边。
我隔壁的邻居王奶奶,今天70有余,身材矮小,花白的头发,还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显得特别年老精明,身体健康,平易近人,待人和气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奶奶。
王奶奶确实是一个好人,不管哪家有困难,她都会主动去帮助解决。想起有一次,我外婆出去走亲戚,而我又去上学了,屋顶上晒着衣服和干菜,六月天气早晨晴空万里,中午烈日炎炎,突然电闪雷鸣下起倾盆大雨,我在学校里心急如焚,这么大的雨家中无人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心里忐忑不安,上课无心,好不容易等到放学了,我便匆匆忙忙跑到家中,准备上楼收衣服。我想:糟糕,衣服一定全淋湿了,我外婆晒的衣服白费功夫了。
当走上楼看到衣服全没了,只见床上有折得整整齐齐一叠衣服和放在地上的干菜,这是谁收的呢?后来我才知道是热心肠的王奶奶做的,真是远亲不好近邻呀!还有一次邻居家斯斯爸爸去开的士去了,她妈妈又在厂里加班,却把家中的女儿忘记了,到了中午,家中的女儿没人照顾,连饭都没有吃,被王奶奶看见了,王奶奶问斯斯你怎么一个人在家,她说:“我妈妈加班了,爸开车去了。“王奶奶二话不说,做了好饭好菜给她吃,她妈妈回来后,看见女儿斯斯在床上睡觉感动得热泪盈眶。
邻居之间和睦共处,互相关心,以这一点小事,我感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为加强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更好地保证您的孩子身体健康,请您配合我们共同做好以下工作:
一、学生在家出现发热后,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向所在学校请假。
二、学生在校出现发热后,我们会在第一时间通知你。家长得知后,应迅速到学校将学生带回家或送医院观察治疗。学生在发现发热症状后,要为学生戴上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三、学生在家观察治疗期间,家长要密切注意孩子身体状况,每天早、中、晚为孩子测量体温,并将每天的体温状况告知学校。如发现孩子有加重症状,请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四、家长要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开窗通风,教育孩子保持个人卫生。要经常用肥皂、84消毒液对日常用品、家具等进行消毒,对餐具煮沸消毒,教育孩子避免到人员密集场所活动。
五、学生居家观察治疗期间,学校将跟踪了解学生的情况(如体温、流感症状等情况),请如实告知。
六、孩子居家观察治疗期间,请密切观察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家长朋友们,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只要我们家校协作,齐心协力,措施得力,严加防范,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首先得澄清一下,此医保非彼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和我们大多数人加入的城镇职工医保是两回事。而之所以要提高个人缴费,是由于这一新的制度由城镇居民医保和农村新农村合作医疗两大制度组成,如今要整合起来了,这种整合不仅能扩大基金抗风险能力,也能避免农民工同时在农村和城市参加两份保险的低效率重复;并能顺应全国户籍制度改革趋势,避免城镇居保和新农合重复建设。在新的制度框架上实现六个统一中,最首要的就是统一筹资政策,就是把原来较低的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从而也就需要提高新农合的个人缴费。因此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要提高个人缴费的正确理解是参加新农合者的个人缴费有待提高,而和城镇职工保险参保者没有任何关系,不仅如此,根据中央十三五规划,大部分人参加的职工保险费率还有下降空间。
那新的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提高是否合理和应该呢?任何医疗保险,说到底是种互助制度,不管是城镇居民医保还是新农合,都是在居民或农民中互助,把钱集中起来,给生病者用。因此医保制度与过去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最大区别,就是需要自己拿出真金白银,或事前出或看病后拿,更多的是两者兼而有之。只不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所针对的人群分别是城镇没有工作的人和农村人口,这些人由于收入低于城镇职工,在缴费上面临困难,制度设计之初为了推动制度建立和扩面,各级政府财政给予了大量补助,财政出大头,个人出小头,使得我国从医保低覆盖国家急速成为广覆盖国家。
无论何种医疗保险,本质上和总体上是作为一种保险制度而非福利制度来安排的,需要有效率目标,医保制度的效率既来自于对医疗服务提供者——医院和医生的管理,又来自于对需求方的责任风险意识安排。这次是在提高政府补助标准的同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重,在强调政府责任的同时增强个人的责任意识,更好地使用好医保基金,提高效率;与此同时,当医保总资金由于使用者日益增加、报销比例不断提高面临入不敷出时,受益于大量财政补贴而建立扩展的居民保险,如今受制于财政压力和预算紧缩,医保基金筹资来源自然只能从个人缴费增加入手了。
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医保制度又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收入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功能,这需要体现在缴费设计上,尤其是居民保险这一无工作人群的医保缴费设计。在这次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政策中,虽然已经根据人群情况酌情设计不同缴费,并通过不同档次让人选择;也提到逐步建立个人缴费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衔接的机制,但政策没明确两者如何合理挂钩衔接来增进再分配。同时政策只模糊地提到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衔接,鼓励集体、单位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给予扶持或资助,但对于缴费困难者如何补贴没有进一步说法。因此,居民保险制度建立虽然有增加个人缴费的合理性,但对居民保险人群还应进一步细分,不仅是让高收入者多缴,让穷困者病后有救助,更要帮助困难者一直缴得起医保金。
提高个人缴费引发关注,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媒体选择性突出制度系统改革中“个人缴费增加”这一小点,而忽视制度整合的全局性系统性安排,给公众造成了居保制度改革的要点就是增加缴费的片面印象。当然,对居民医保参加者来说,一般也搞不清自己是保险还是福利,一直把财政补贴当“福利”在享受,如今要以个人缴费来弥补基金不足,必然有“福利”下降的感受。
对于社会医疗保险是什么,长期以来我们在认识上还是比较模糊的。现在是时候明确,医保制度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时又是社会互助共济的重要方式与手段。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讲清楚、弄明白,也要通过各种方式让群众理解认知,否则大家都是稀里糊涂,茫茫不知所然,再加上某些媒体专业素养匮乏,必然造成对造福民生的好制度产生相反的误读与质疑。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迅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全球人口急剧增长。
世界人口递增的时间越来越短。工业革命时期1800年到1839年,世界人口由10亿增加到20亿,到1960年为30亿,1975年为40亿,1987年7月为50亿。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比重由50年代的66,8%上升到80年代的74,9%。至20xx年全球人口增加到61亿,其中85%的增加大多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而在未来的30年中,人口增加率将会减缓,到20xx年时,世界人口的总数将为80亿。人口增长率将达到历史性的低点。
从文化教育程度看,目前,全球有9,6亿文盲,其中1,3亿儿童。发达国家许多成绩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不愿选择理工等相对艰苦的专业,使得在培养艰苦岗位上所需合格人才陷于困境。发展中国家无力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人才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流失更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危机。以印度为例,到1990年为止,在外谋生的科学家和熟练技术人员达41万,到20xx年达54万。
从健康的.角度看人口素质,许多疑难病、奇特病的增加表明人口素质的下降。如艾滋病、变异链球菌、奥罗凯病毒、登革热病毒、非典病毒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吞噬人类的生命。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总规模萎缩,人口老龄化。1991年,瑞典老人比重18%,英国16%,日本12%。造成的问题: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劳动力老龄化③生产率低④社会问题多。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恶性循环。引发的社会问题是,①贫穷与饥饿②失业③奇型城市化,其后果是失业加剧,人口分布奇型,出现大量工棚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