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林湖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湖区共有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岛屿997座,现在已开发出十几个岛屿,每个岛都各具特色。五岁那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这景色宜人的柘林湖游玩。
我们坐着游艇,来到了我们要参观的第一个岛屿——孔雀岛。孔雀很多,有白孔雀、蓝孔雀、绿孔雀等等。我用玉米粒喂它们,它们总是争先恐后地抢我手里的食吃,啄得我的手痒痒的,可好玩了。我还买了一个孔雀面具,留作纪念。
离开孔雀岛,我们又来到了鳄鱼岛。鳄鱼张着血盆大口,几秒钟就可以把一只活蹦乱跳的鸡吃掉。接下来的表演更加精彩:人鳄接吻、鳄嘴取钱……游客们看得惊叹不已。
更有趣的要算金猴岛了。看,这只猴在树上蹦来蹦去,眼睛骨碌碌地转;那只猴正在吃游客丢过来的香蕉,它先是闻了闻,剥开皮,装模作样地架着脚,美美地吃了起来。那滑稽的动作把游客逗得哈哈大笑。另外那只猴子看见了,垂涎欲滴。立即跑到那位丢香蕉的游客面前,叫了几声,好像在说:“我也要吃香蕉。”引得游客又是一阵笑声……
柘林湖像一条友谊的带子,把江西人民和全国人民连在一起。它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你也可以来玩一玩哦!
……
人生苦短,生命无常。譬如飞蛾,破茧而出,诞下新的生命就会消亡,平均寿命只有9天;譬如蜉蝣,朝生夕死,于是,一天便成了蜉蝣的一辈子;譬如昙花,夜晚绽放,凌晨凋零,于是短短几个小时成了昙花的一辈子。人生又何尝不是呢,匆匆数十载岁月,我们都不知道未来的每一天会发生什么,趁我们还年轻,勇敢地走出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世界很大很精彩,不要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卑微的活着,多出去走走,多出去看看,才能增加人生的宽度和厚度。如果说生命的长度是一定的,那么生命的体积就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宽度和厚度,比如两只青蛙,一只在井底,一只在田野,虽然他们都是青蛙,但是他们生命的宽度确实天差地别。井底的青蛙认为天空只有桌子那么大,而他的世界也局限在哪一口深井中。反观生活在田野的那只青蛙,他能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看到远处的高山,看到丘陵平原,甚至可以去江河里游泳,那么他的生命的宽度自然与井底那只青蛙不同。所以对于人生的规划,长度是不由我们自己控制的,但是对于人生的宽度和厚度,却应该由我们自己掌握,当生命在不断向前流淌的时候,我们应该逐渐拓宽掘深,将我们自身的价值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离幸福也会越来越近。
一个人除了会读书,还要“走路”。从表面看起来,读书与走路是不太相***是两件事,但是把二者放在一起,就有了一定意义,知识是一片广阔的海洋,没有人能胸怀所有的真理。在人生这条绵延之路,有人走出了辉煌,有人也走出了惨淡,但是不论是谁,走出一步便少了一程。诗仙李白,浪迹江湖,吟出千古佳句。蒲松龄寄情于聊斋,享誉后世。陶渊明耕读于田园,步入人生的至高境界。所以,既然人的寿命有限,我们就该满打满算,精打细算,尽可能去享受生命的全部内容,把一生的路走稳走好,这样一来,读书和走路就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学问就是路,而脚下就有学问。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我们生而为人,即是匆匆过客,也是隐忍的行者。冥冥之中总有力量牵引着我们前行,我们微笑着走过生命的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雨一更。因为心系远方,所以我们奋勇前进。汪国真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远方于我们是奋然前行的动力,一旦远方已被内心圈定,这一程,如果没有艰难险阻的牵绊,没有暴风狂卷的阻止,那么生命便算不得完整,远方,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美好总要经历许多困难才能触碰,所以我们走的路都是为了奔向远方,开拓视野也好,增长见识也好,都是为了向着那个目标努力着。心系远方诚然可贵,但路在脚下,踏实付出更为可贵,生而为人,我愿做一个虔诚的行者,心系远方,不求解脱,路在脚下,始于此刻。
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应该走出来,看看你遇见的人,你遇见的事,他们会给你很多启示,而且沿途经过的风景也会给你带来愉悦,与其做一粒微尘,不如放手一搏,走自己想走的路,独立地决定自己的事情,为自己的生活喝彩,不要做个井底之蛙,要去拓展人生的视野,这样,你才会赢得更多的快乐与成功,收获幸福的人生。
走出教室,不必再被考卷缠绕,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妙,直挺的松树、翠绿摇曳的椰子树、菩提色的初夏荷叶及风尘仆仆、随风迁移的候鸟,令我尽收眼底。刺红的太阳把我脸晒得红通通的,彷如秋天刚成熟的苹果似的。
在教室里就如同在火山里,头脑随时都要爆开,而在赤热的火山里,一块块的岩石就彷彿一张张的考卷似的,写也写不完。而在教室的外面,可以捕捉一些在大自然里,人生中精彩的镜头,让在学校的`生活里,更加美好、更加快乐、愉悦、更加自在。
我不喜欢待在窄小的教室里,不希望埋没在黑白的考试卷里,只希望我有一片宽阔的天地,让我自由自在地奔驰,让我尽情地玩乐。
钟声再次响起,我依依不舍地离开那宽广的天地,并与小花、小草们说再见,步伐不再像下课前那样沉重。走进教室,准备再次打开那含有复杂公式的数学课本。
走出教室后,我才发现世界是多么的宽大,普鲁斯特曾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寻找新世界,而是用新视野看世界。”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吧,这则故事主要讲的是:有一次,几个盲人根据自己的触觉来判断大象形状,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就说大象形状是跟一条绳差不多,第二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形状跟一个圆筒差不多,第三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就说大象的形状跟一个扇子差不多。
这则故事让我们感到忍俊不禁,但殊不知,我们很多人像里面的盲人一样,眼睛好像被以往的经验遮住挡住了,只是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一个新奇的事物。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少年,我们本来就不盲,但遇到一个新鲜事物总会主观判断,所以我们要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很多有名的作家就会了积累经验,而去到了个个艰苦的地方。
杰克·伦敦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素材,他不怕艰苦,游走各个贫民窟,同穷汉们一起生活,最终写成巨著《深渊中的人们》;托尔斯泰为了《战争与和平》写的更加真实,亲自上战场遗迹考察;徐霞客为了写成《徐霞客游记》,走访各座名山,历经各种危险;法布尔到处观察昆虫,不怕苦,不怕累,最后终成巨著《昆虫记》。
为了使笔下有真情实感,这些大作家一直在开拓自己的眼界,这也难怪他们的文章有着巨大的感染力,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莎士比亚说过:经验是一点一点观察得来的结果。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不能因为只懂了一点皮毛,而就认为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
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现在所获得的知识,而是应该到处走走,开阔我们的眼界,从而获得充足的经验,这样,我们就能见怪不怪。
唯有提升自己,方能看见更广阔的天空;唯有提升自己,方能拓宽视野;唯有提升自己,方能看到更光明的未来。
“坐井观天”这个故事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它讲述的是:一只青蛙在一口井里待着,他所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所以他认为世界也只有井口那么大。后来,他遇见了一只小鸟,小鸟告诉他世界很大,天空很大,好像没有尽头。当初读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里面的青蛙很蠢。可如今细细想来,我们很多人也就像那只青蛙一样,愚昧无知。只会根据自己现有的经验去判断一件事,但从未想过自己的经验是否足够。如果我们不提升自己,就永远不会有进步,不会看到事情的两面性。就像青蛙如果没有遇见小鸟,或是他没有跳出那口井,他永远都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外面的风景有多美。这就是无知,是知识的欠缺。
大家也都知道,中国很长一段时间的落后是因为清朝的闭关锁国。清朝的统治者认为自己的国家已经足够强大了,不需要与外界交往了,这就是统治者的愚昧无知了。再拿唐朝来说,唐朝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它与外界交往,不断吸收外来的文化,不断进步。这也告诉我们,提升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最黑暗的时光是因为缺少了知识,缺少了见识。而如今的中国不断吸收外来的先进的文化,不断提升自己,光明的未来就在眼前。
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拓宽视野,而视野的大小又决定了我们能看见事物的多少。所以我们要想看见更美的风景,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拓宽视野。让我们以更完美的姿态,来更全面的认识这个美好的世界吧!
鱼拓制作是渔文化的'一种,被拓上去的图案都栩栩如生。基地的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做鱼拓:先把胶水用刷子均匀地涂在刻有鱼形图案的木板上,再拿起宣纸把粗糙的一面铺上去,光滑的一面朝上,然后在上面铺上一层塑料纸,用牙刷抹平,再轻轻敲打塑料纸——必须要均匀地敲,否则,鱼拓的颜色就会深浅不均。敲打完毕,再把塑料袋慢慢揭起来,用纸巾把宣纸吸干,直到纸面泛白。最后,就是上墨啦!用大拓包吸饱墨汁,沾到另一个小拓包上,再用小拓包均匀地涂在纸上,最后用机器烘干,漂亮的鱼拓就完成了。
老师教完后,我们就立刻手忙脚乱地做起来。心急的我们在揭塑料纸时就出了问题——纸连同塑料纸一起被揭了起来。“一个人在揭塑料纸时,其他人要在旁边帮忙按着纸呀!一旦纸被揭起来,前面做的就都前功尽弃了。”老师一见,急了。我们只好重做。
这次我们放慢了速度。第二张快成功了,可就在拿拓包上墨的时候再次出现了问题——没检查墨水颜色的深浅就涂了,导致宣纸上的图案颜色太深,纸面微微有墨水泛开。老师再次细心教我们:“沾好墨之后可以在不用的宣纸上先试一下颜色深浅,如果太深,在纸上把墨吸干点儿再涂在宣纸上。”我们按着老师说的做,果然成功了。
烘干后,我的鱼拓就做好了。虽然不太好看,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动手的乐趣。
鱼拓艺术博大精深,希望这样的渔文化能一直传承下去。
人生中有许多东西需要去解决,但不能只用一种方法。只有试试改变自我,努力开拓视野,才能认识新的事物,解决问题。
作为一位标准的理科生,物理成绩是肯定优异的,一般的考试都能在九十五分以上。父母为了让我以后有第二条路可走,给我报了一个物理竞赛班。而在物理竞赛班上,我还是像平常一样去学习。
我是个比较幸运的孩子,在理科方面可能学得比较容易一些。因而在平时我就不是那么用功了:上课就像看老师表演独角戏,白板上的笔记想记就记,不喜欢就不记,有时还会想想课堂之外的东西,甚至还会写一些别的作业。就算是这样,成绩依然是相当的好。我以为到了补习班,我照样可以学得很好。
到了补习班,老师很快就来了。我本以为讲的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结果一听,仅仅是现在学校里就可以学到的内容,没有什么意思,便去玩计算器了。
很快,下课时间到了。我回顾四周,看一看有没有什么认识的同学,结果却看到了所有的人都在学习:有复习错题的,有拿书刷题的,有预习新课的,就唯独我在这儿东张西望,无所事事。哎,既然大家都在学习,那我干脆也看会书吧,消遣一下……
于是,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接下来的课程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到了结班测试的日子。
“这些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不屑地想着。可越是到后面,题目就越来越难,甚至连题目本身都理解不了。最终,别人考了——十分,而我只得了七十三分。怎么可能会这样?以前我不认真听讲照样拿高分,现在呢?分数只能以“七”打头了,这是怎么回事啊?观望试卷,似乎也不是那么难,其实解法一对,什么都出来了,那为什么我在考试的时候就没有想到呢?
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试卷,仔细地观察试卷的结构和错题的原因。题目看似出得杂乱无章,实际是循序渐进的',甚至都是老师讲解过的内容,特别是难题。而我错的大部分都是所谓的难题,另外还有小计算。我再仔细看了看书,发现上面的例题,从我一屑不顾的小题,渐渐扩展,渐渐深入,最后就出现了把我一拳打倒的大题。原来那些枯燥的题目,都是为后面做铺垫的。而我却因为前面的题目过于简单,干脆就不听了,于是错过了真正重要的东西。这一切根源在于我的视野不够开阔,只盯着眼前,却忘了书中乾坤,题里日月。
我以前都被好成绩养娇惯了,还认为自己是数一数二的特长生。现在面对这样一个高手云集的班,我才发现我是那么的无所适从。面对这个新的问题,我只能抛弃原来的观念,与他们一样,课上课下都要埋头苦学,这样才能让我变得更加强大。
又是一次结班测试,这次我考了八十九分,我重新和他们站在了一起。我知道,我可以的。
改变自我,迎接的是更好的自己。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