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快要死了。
管理员问大熊猫:“你最后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吧。”
大熊猫说:“我有两件非常想做的事,第一件就是要治一治我的黑眼圈;第二件就是,唉,我这辈子就想照一张彩色照片。”
池塘里的数十万只青蛙
很久以前,一个农民来到城里的一家餐馆,对餐馆老板说,他有几十万只青蛙,问餐馆是否能够收购。那时,食用青蛙是合法的,而且也很受食客的欢迎。然而,一个农民一下子能够提供几十万只青蛙,还是让餐馆老板感到有些吃惊。农民解释说:“在我家附近有一个池塘,池塘里全是青蛙,到了晚上它们就鼓噪不停,烦不胜烦,让人难以安眠!”
于是,餐馆老板与农民签订了一个协议,农民半年内向餐馆分批提供青蛙,每周500只。一周后,农民再次走进餐馆,神色沮丧,面容憔悴,手里捧着两只又瘦又小的青蛙。餐馆老板不解地问道:“怎么只有两只?别的青蛙呢?”农民答道:“是我搞错了。从你那儿出来,我就去池塘捕捉青蛙,结果发现,整个池塘里只有这两只青蛙。可是,它们确实发出了非常大的噪音!”
所以,如果你听到有人议论你,对你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记住,他们的观点并不代表大多数,他们不过是一只鼓噪的青蛙而已。还有,许多问题,一旦搞清楚,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放在心里反复盘算,则越想越可怕。
雄鹰妈妈生了三个孩子,渐渐三只小雄鹰长大,到了学习飞行的时候,雄鹰妈妈耐心的教孩子们学习飞行的本领,可是有一只小鹰却不愿意学习飞行。
看着其它的'两只小鹰自由的在天空中飞翔,最后一只小鹰没有感到羡慕,只觉得那是一种很危险的事情,鹰妈妈对这只小鹰说:“既然你不愿意在天上生活,那就到地下去生活吧!”
最后一只小鹰来到了地上,它感觉非常的踏实,它很喜欢在地上的生活,时间慢慢过去,它忘记了自己是一只鹰,背上的翅膀也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它开始习惯了在地上的生活。
慢慢的它由一只鹰变成了一只鸡,子孙后代都留在了地上。
田鼠与家鼠是好朋友,家鼠应田鼠所约,去乡下赴宴。他一边吃着大麦与谷子,一边对田鼠说:“朋友,你知道,你这是过着蚂蚁一般的生活,我那里有很多好东西,去与我一起享受吧!”田鼠跟随家鼠来到城里,家鼠给田鼠看豆子和谷子,还有红枣、干酪、蜂蜜、果子。田鼠看得目瞪口呆,大为惊讶,称赞不已,并悲叹自己的命运。他们正要开始吃,有人打开了门,胆小的家鼠一听声响,害怕得赶紧钻进了鼠洞。当家鼠再想拿干酪时,有人又进屋里拿什么东西。他一见到有人,立刻又钻回了洞里。这时,田鼠也顾不上饥饿,颤颤惊惊地对家鼠说:“朋友,再见吧!你自己尽情地去吃,担惊受怕地享受这些好吃的东西吧。可怜的我还是去啃那些大麦和谷子,平平安安地去过你看不起的普通生活。”
这故事说明,人们宁愿过简单平稳的生活,而不愿享受那充满恐怖的欢乐生活。
首先,我们从最基本的层面即物质意识关系的层面来看,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客观物质存在,尽管万事万物之间有着普遍的甚而是密切的联系,但是矛盾的特殊性早就告诉我们,世上任何事物由于其结构、构成元素及存在方式等的不同,无一不首先是一种不依赖于它者的独立的存在,音乐尽管是人类的创造物,但在自然属性上它是音响实体,不过是声音的运动 一种独立存在的物质运动,就此而言它是自律的。我们不应忘记这样一个常识,即世界上除了人具有情感和精神内涵外,其它任何事物都是没有情感和精神内涵的,因此,音响实体当然也是既没有情感也无任何内容的。前苏联音乐哲学家玛雷舍夫以符号学的角度考察音乐,认为“音乐符号客体与其艺术意义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不同于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符号客体,作为物质构成物,本身不包括,也不可能包括精神意义,而在解释的结果中表达精神意义。音乐表象不寓于声音之中,而是在声音的影响作用之下,形成于解释者的意识之中。即使音乐符号结构体自身,如果避开听众的心理活动,也不可能进入音乐作品的体系。人们之所以会认为音乐具有情感内容,是人对不同事物具有通感或者说是格式塔理论中所谓“异质同构”的原因所致。如果说音乐是他律的或者说具有他律性的话,那是因为人的本性或者说是音乐的社会属性使然,也就是审美主体将审美对象人格化的这样一种本能而造成的。
其次,音乐的情感是独立存在的。音乐自身并没有情感内容,可是它却可以唤起我们的情感,并且这种情感与生活中的情感并非是一回事。我们最初听到某首乐曲时所产生的那种特定的感觉感受,是在生活中从未体验过的,是全新的感受。这种由音乐唤起的人的情感我称之为“音乐情感”。请问有谁在生活中体验过与门德尔松《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一样的感受的呢?贝尔就认为艺术中所唤起的审美情感是一种特殊情感,与生活中的情感毫不相干,在艺术世界里“没有生活情感的位置”。音乐所引发出的人的情感同人在生活中的种种情感确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音乐的话,那么我们至今都不可能体验到这种只有音乐才能带来的异样的情感。尽管音乐有时能够引发或诱发起我们在生活中曾有过的相类似的某种感觉感受,并使我们联想到生活中某些经历体验,但这种共振是不具体不确定的,很宽泛的和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心境而异的。音乐给我们的只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人们认为贝多芬《命运交响乐》第一乐章一开始的动机是命运在敲门,这不过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和表述,我们也完全可以认为它是神的震怒,或是火山的爆发等等生活中一切与此相关联的事物。而在客观事实上,在自然属性的层面上它却什么都不是,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力度较强的,能够使人振奋的声音而已,这才是音乐的最基础的最根本的本质。
有一句著名的艺术定律叫做“艺术源于生活”,从音乐上讲则是“音乐源于生活”。此观点只能说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正确性,而并非是绝对的。若将其绝对化便会全然排斥和从根本上否定掉音乐的自律性。对此定律我们一般可以作两种理解,其一,若是作最宽泛的理解的话,那岂止是音乐源于生活,人类社会中一切的一切都应是源于生活的,因为若没有生活,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存在,这样看来“音乐源于生活”的表述也就显得毫无意义,其二,若是将“音乐源于生活”理解成是音乐的素材或音调、节奏等源于生活中的.事物的话,这便大可值得怀疑。因为没有生活素材的纯音乐只能是源于它自身,比如莫扎特的许多作品,包括 《C 大调长笛奏鸣曲》、《C 大调钢琴奏鸣曲》等便是如此,至于音调节奏方面,生活中原本就不存在音阶、和弦、音型、旋律、节奏等,也没有对位与赋格,列维。 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认为,在艺术作品中并不一定存在着它同现实之间的某种对应关系。艺术作品并不单纯地去“反映”现实或“记录”现实。作为一种结构、形式,它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塑造力量的“现实”。不可否认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律动、高低起伏、强弱变化对比、明暗交替等与音乐诸要素相通的因素,但我们显然不可以将“音乐源于生活”理解成音乐依赖于生活,从属于生活,没有生活原型音乐就一定不存在。音乐绝对不是,也决不应该完全成为生活的奴仆。音乐情感不但不依赖从属于日常生活,而且还开拓和丰富了人类相对贫乏的情感生活。
再次,音乐的自律性还表现在现实生活并不能为音乐全面提供素材或源泉,即使有那也只是对生活只鳞片爪的意向性的模仿,如鸟叫、教堂钟声、奔腾的河流等。我们的艺术理论总是近乎本能的习惯于将艺术与生活生拉硬扯在一起,这在某些时候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典型的如浪漫派音乐与社会人生等就有较多的联系。这样的联系也确有其心理学上的根据。与马克思所谓“自然的人化”一样,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也是“音乐的人化”。尽管音乐与自然并不是一回事,前者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后者是客观存在的。但究其本质不过是乐音有规律的振动,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本质上它与大自然是一样的。两者的区别只是“人化”的程度不同而已。因为音乐是由人创造,深深的铸上了人的烙印,所以,其人化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大自然“人化”的程度。
音乐的自律性还体现在审美主体对音乐的表层欣赏上。欣赏至少应被分为自律欣赏和他律欣赏两个层次,自律欣赏又叫表层欣赏,它是纯感觉的、纯情感的,仅感受音乐的形式美,它不与生活内容发生任何联系,主体并不思考、联想与回味,属于生理性的物质性的。表层欣赏主要用于娱乐休闲和身心的放松。表层欣赏与我们品尝美味佳肴与身体按摩是属于同一个层面的,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仅以获得生理快感为主要目的。李斯特在《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中指出:“情感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既不凭借‘比喻’的外壳,也不依靠情节和思想的媒介。”此话若是就表层欣赏而言是非常正确的。至于他律欣赏,将在下文论述。
另一方面,音乐也应当被分为两种。一种是不足以引发主体思考回味的仅有形式的音乐,也就是所谓的纯音乐,这种音乐是没有内容内涵的。审美主体只能从中获得形式美的感受,莫扎特的《C大调长笛协奏曲》等就属于这一类作品。听这样的音乐恰如品尝食物,没有人在品尝了美味佳肴之后会提出“食物的内涵是什么?”这样一个荒唐而又愚蠢的问题,那么我们又为什么偏偏总是热衷于对仅有形式美的音乐这种精神佳肴频频发问呢?我之所以用食物作为例子,是因为两者都是人的感觉事物,只不过是前者作用于人的味觉,后者作用于人的听觉而已。
其实,人也是动物。之所以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自然有分开的道理。那么,我就个人观点和见解,浅谈一下人与动物的共性之同和异性之别。
先谈共性之同。共者有四:其一,人与动物同生一个星球,共享一个环境。地球为人与动物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开阔的空间。如果没有阳光、空气、雨露和草木等等,人与动物都无法生存和发展下去。虽然说将来的有一天,人类有能力在宇宙的“田地”开垦出一块新天地去生活,但是就目前的科技发展程度来看,那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一旦地球毁灭,人与动物将一起消亡,所以说,人先走不出地球,动物也不能到太空里去奔跑,人与动物还只能在同一蓝天下,共眠一张“床”。其二,人与动物都是生命,都是血肉之躯。活着,是人与动物的根本。为什么能活着,因为都是能够利用生存的条件,在新陈代谢中获取能量,有了能量而产生意识、支配行为的蛋水化合物。其三,人与动物都有意识,都有生活的各类关系。动物会叫,人会说话,动物会爬,人会走,这即是本能更是意识支配下的必然反映。“人以类聚,物以群聚”,这只是生命不同物种所表现出的生活不同形式,其内涵是相同的。人有社会、有家庭、有情感,动物同样也有群落,有家庭,有亲情,没有独来独往的动物,更没有与世隔绝的人,一句话,人与动物都不是孤独和孤立的,都有群体生活,如同鱼和水关系,人离不开社会,动物也离不开森林、海洋、天空。其四,人与动物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生命不能只有人没有动物,地球也不能只有动物没有人,只有人与动物和谐同处共存,生命才多样,环境才稳定,生命才不会孤独。假如没有了动物,陆地会被草木吞没,海洋会变成臭水潭;假如没有了人类,河流会泛滥,草原会燃烧。在恐龙时代,假如有了人类,也许地球生物的命运将是另一种结果。所以说,生命发展的进程,是人骑在动物身上一起向前走的过程。
再谈异性之别。异者有三:其一,形态不同。全球动物种类成千上万,而人类只有黑、白、黄、棕四个人种之分。其二,生活区域不同。动物生活区域遍布全球,拥有“海陆空三军”。而人类只能生活在陆地上,且区域相对狭小,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生活的空间也逐渐变小,地球供应人类生存的资源占有率也随之增加,人类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危机和挑战。不过,庆幸的是,比起动物来说,人类有“开垦”宇宙、拓展空间的能力,美俄登月球、我国“神六”上天就说明了这一事实。其三,大脑不同。这是人与动物根本的区别,为什么人是动物又往往互不混淆,本质就在于此。人类大脑装满了智慧,是一块无法概括的神秘的区域,这也是人类所拥有的最珍贵的资源和财富,用之不竭,取之不尽。而动物的智慧只相当于人类1、2岁的婴儿,对外界的反映只是出于本能,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那怕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的大脑也比不过5岁的儿童。只因大脑不同,智慧迥然,人与动物之间便产生了诸多方面上的差异。比如,人类语言丰富、文化博深,而动物虽有兽语,但异种之间却很难交流。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类能够制造工具。自从人类能够直立行走,跨出动物王国之后,便靠自己的智慧制造出五花八门、门类齐全的工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世界,改变生活,一步步迈入新世纪、跨向新未来。而动物却是一种被动应对的生活,土生出草才能吃,天下了雨才能喝,很难应对环境的变化,一旦生活的条件改变,便无计可施,只能坐以待毙,在无奈中消亡。这种人类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对于生命发展和未来世界的改变是无止境的。但比起动物来讲,人类也有自己的悲哀,正是个别人出于个人的目的,不仅没有创新世界,反而破坏世界。从古自今,人类社会不知发生了多少起战争,为此多少人流血死去,其中又有多少人因正义牺牲,又有多少人无辜被***。也许你要说,动物之间的拼***同样残酷,但那是生命新陈代谢的必然,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命的平衡,因为我们地球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为了生命可持续发展,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勤俭节约、爱惜资源。
谈了人与动物的共性和异性,善待生命,珍惜生活,这个问题不得不说。自从宇宙诞生了地球,生命从无到有,地球母亲经过了千千万万个日日夜夜才得以诞生,今天活着的每个物种应该说都是从运古走来,这是一个多么艰难漫长的过程,才有了今天色彩斑斓、缤纷多呈的美丽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生物能够拥有一份可爱的生命都应感到幸运和幸福。全球物种多如天上的星星,人只是其中一颗,生物进化和诞生几率是均等的,所以能够成为人类,站到生物群的塔尖,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应该感到幸运和幸福。全世界人口50多亿,能够诞生一个具体的人你,只是50亿分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你应该感到幸运和幸福。因此从这些角度讲,每个人的诞生都是经过自然界层层的选择而来,过程是多么的艰辛,机会是多么的珍贵,所以说每个人都应善待自己,珍爱生命,每一天每一秒都该认真生活、快乐体验、轻松对待,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因遭受挫折而轻生的人都是对生命的摧毁和不忠,我们强烈反对这种不理智行为。按照不可阻挡的规律,每个人都是光溜溜的来、光溜溜的走,社会是平等的,每个人在善待自己的同时,更要善待他人,尊重他人生活习惯、尊重他人人格魅力、尊重他人生命权利,为了社会稳定和他人幸福,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强烈反对和坚决制止一切非法战争、恐怖活动和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自觉维护世界和平和社会稳定,努力创造和谐共存的社会环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