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这一课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互有联系的小故事,详细地叙述了廉颇与蔺相如之间从不和到和的过程。突出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的斗争精神和廉颇勇于改过,热爱祖国的品质。
蔺相如在秦国王宫里巧妙地保住了和氏壁;在渑池会上,为维护国家尊严,又以生命威胁秦王,令其为赵王击缶!从这两件事中我看到了蔺相如从灵魂深处发出的一种不可泯灭的爱国精神和热爱集体的精神。当他知道廉颇老将军不服他做上卿时,为国家利益着想,尽量不与廉颇吵架、结仇、要与他共同保卫祖国。在这里,蔺相如的宽怀大量和顾全大局的政治远见又与廉颇的居功自傲形成鲜明对比,也致使负请罪认识到错误,和他重归于好。
廉颇老将军知错就改的品质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学完以后,我想到了我们的学校、班级。一个大集体,如果都能像蔺相如和廉颇一样,齐心协力,宁肯让自己吃亏,也不愿破坏机体的荣誉,那该多好啊!平时,同学们为了自己,而不顾班级的荣誉,为了芝麻大小的事情而争执不休、大打出手,非置人于死地不可!这样,既破坏了班级的荣誉,伤害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又带来了不少麻烦,又有什么用呢?我觉得我们的集体,我们集体中的伙伴都应该像蔺相如那样宽容,让人三分,以大局为重,想共同目标前进。而廉颇大将军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当他知道蔺丞相的用意后,很是惭愧,主动上门负荆请罪。不像我们现在的有的同学,做错了事,事实就摆在眼前,也还是不肯认错,一直一意孤行,最终就是死不承认。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蔺相如、廉颇的优秀品质。在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要顾大局,不能只为争一口气去和别人闹意见;当自己有错时,一定要知错就改,决不能只认错不改错,之后让同样的错误出现在自己身上。这样,就能更好地保卫集体的荣誉!
赵国蔺相如深明大义、智勇双全,是战国时期两大外交经典“完璧归赵”、“浥池之会”的主角,上全国体下全交,怒叱秦王慷慨谈。深得赵王赏识,由宦官缪贤手下门客官拜“上卿”成为一代名相。蔺相如位列于身为“大将军”的廉颇之上,却顾全大局、宽容大度,有识回车能屈抑,得廉颇“负荆请罪”,成就将相 “刎颈之交”千古美谈。他们的爱国情感催人泪下,感人奋发。而廉颇勇于改过,真诚率直的性格,更使人觉得可亲可爱。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廉颇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歼敌数十万,而未尝败绩。为人亦襟怀坦白,敢于知错就改,廉颇这种“为国释恩怨、请罪敢负荆”的胸襟气度令人景仰。
廉颇一生,忠于国事,身经百战,不避斧钺。过关斩将,岁月染白了他的双鬓;守土御敌,硝烟布满了髯髯长须。对他这样一位功劳盖世的三代名将,昏庸的赵悼襄王惧怕他权高震主,妨贤的赵氏贵族猜忌他名倾朝野,在他晚年的时候,硬是削去了他的兵权相位,逼得他奔走魏、楚。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廉颇仍然割舍不断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他梦魂牵绕着被秦、燕攻伐的祖国。他高龄还跪危请缨,希望返回赵国为国效命***敌。在赵王使臣探望的宴席上,就像当年少年投军时那样,“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能国。”
表现出这位“位卑不敢忘忧国,境逆常怀赤子心”的皓首壮心耄耋老将的耿耿忠贞。
难的是廉颇,功高遭妒、流落异邦,在如此不公的逆境中,他眷念的仍然是自己的祖国。他既没有心灰意冷“一樽还酹江月”的闲情,也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是南山”的逸致,他有的是难能可贵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忠报国的精神!正是廉颇的这种忠贞爱国的精神,与江山共存,同日月争辉,当之无愧地成了我们华夏民族永恒的宝贵财富!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次,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听说了,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换这块壁,有人说蔺相如很聪明,可以让他去,蔺相如愿意带着和氏璧去和秦国换城。到了秦国,只见秦王拿着和氏璧一边看一边赞赏,对于十五座城池的事一字未提,蔺相如看着形势,找借口说:“秦王,这块璧有点瑕疵,我指给你看。”于是借故威胁秦王交出城池,还要举办一个隆重的典礼,秦王只能答应。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大臣们商议后说危险太大就让大将军廉颇在边界做好准备,决让蔺相如和赵王随行,赵王到了渑池,秦王让赵王鼓瑟,赵王没办法,只好鼓了一段。秦王便叫人记录下来,蔺相如很生气,逼秦王给赵王击缶,也叫人记录下来。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只好让赵王回去。这次蔺相如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想要为难蔺相如,蔺相如为顾全大局,不和廉颇计较,对将士说道:“秦王不敢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闹不和,秦国必然会攻打我们赵国。”廉颇知道后,非常惭愧,背起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蔺相如原谅了廉颇。从此,他们同心协力地保护赵国。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