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在许多人的认识里,是作为一种权威的文件而存在,它是触不可及的,档案记录了国家过去实行的大政方针,记载对国家有影响的个人的资料,它是政府权威的代名词。然而,孰不知,其实,更多的时候,档案却是我们普通百姓的挚友,它记录着我们最平凡的生活,关注着我们漫漫人生路上所走过的点点滴滴,你、我和他都曾在这里扮演过有区别但没有虚伪和浮夸的角色。
无论是考学校,还是找工作,无论是升迁,还是谪贬,你的档案始终与你相伴,形影不离。你只知匆匆走过你的人生道路,或顺畅、或坎坷;可你的档案却记录着你每一个时代所经历的种种,为你留下属于你的人生记忆。也许,今天你只是触碰过那个密封还缠绕着细绳的牛皮纸袋,未能窥探纸袋里的档案信息。可是当你老了,有一天看到属于你的档案,翻开那巳经泛黄的档案册,你一生的峥嵘,骄傲、委屈还有那张你年轻时稚嫩的照片都一一呈现在你的面前的时候,你会发现,几十年的过往,有如电影般历历在目。那时,看着熟悉的名字,你必定心潮澎湃,因为那是你曾生活过、奋斗过、抱怨过的地方。一段段往事涌上心头,或许,你会想起学生时代你和那个他(她未能续写完的爱情故事,想起那个纯纯的丫头、那个潇洒的少年。或许,你会想起就在那年,就在那个岗位上,父亲或母亲永远离你而去,回忆那种作为大龄孤儿的无奈。你人生的轨迹,你艰辛走出的每一步,在这张平凡的档案纸上,留下的不过是简短的文字,可却是那么真切。所以,档案不仅仅只是你变更工作所必须办理的一道手续,更是你人生的记事本。
我作为一个机关工作人员,从事办公室的工作。清楚的认识到档案对我工作的重要性,每份收发的文件、每份资料、每份会议的记录……都必须要做好登记及处理好后的分类存档管理,每当领导需要什么文件哪怕是几年前的我们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不至于手忙脚乱,可见档案管理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便利和有序。每当年终我看到一个个被整理的井井有条文件夹慢慢的占满了柜子的时候,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因为它记录着我工作的过程,也记录着我工作的成绩,是我工作进步最好的见证。
档案无时无刻地陪伴在每个人的身边。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每个人有了自己的第一份档案——出生证,到后来的学生手册、体检卡,都是档案。档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或是一张照片一段录音,也可能是一张纸条一张贺卡,档案无时无刻都会产生,一段儿时的录像能勾起你对童年的回忆,一张感谢的卡片能让你记住帮助别人的快乐。档案是一种载体,存在意义并非是其本身,而是它所承载的那些事,那一个时代。
我不是一个档案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经历中,曾经接触过档案,逐渐认识了档案,也受益于档案,对档案有着一种难以忘怀的情结。
1993年10月,我到局行政办公室工作。办公室有12人,没有档案员,也没有档案室,虽然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但人们对档案还处在陌生的状态。一天,我走到一楼距门卫较近的一个房间,看到堆放着七、八麻袋东西,用细铁丝穿连着麻袋口,一部分裸露在外面。问后方知,是准备送到废品站卖掉的。我打开一个麻袋口,随手一翻,竟是些纸质文件和资料。在那个时期,文件和资料散放在机关的各个部门,没有统一管理。看到这些资料总觉得不应该当“废品”轻易卖掉,便找人搬到三楼的一个房间里存放起来。
1996年,档案达标在自治区国税系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档案达标是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标志。第二年,克拉玛依市国税局档案达标全面启动,成立了组织机构、培训人员、制定方案等组织实施。档案的可贵在于资料,档案的生命力也在于资料。因此,三年前存放的资料,有了用武之地,这些“废品”变为“宝贝”,身价倍增,成了支撑档案立卷的重要来源。可见资料的命运如同人的命运,跌宕起伏、荣辱成败竟在一瞬间。
在整理档案的日子里,按照标准认真分类、鉴定、编目、整理,凡是用圆珠笔起草、复写纸书写的文件底稿全部进行了手工抄写;书写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进行复制;档案不完整的材料进行了补充;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文件进行裁剪、裱糊,确定保管期限。完成了税务部门1980年至 1997年文书、会计、税收、基建、声像、设备档案的全部组卷,将过去零散存放的资料,第一次装入文件柜,放进了档案室。整个过程倾注了档案工作人员的辛勤劳作,机关档案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中、从随意到规范的转变。同时,制订了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借阅制度,建立了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形成了单位领导分管、办公室主管和档案人员具体管的档案管理网络体系。1998年10月,局档案管理评审验收为自治区一级单位。随后,5个基层单位的档案全部达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局档案管理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跃。
一个基层单位,档案的规模和数量同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相比,乃是“冰山一角”,但毕竟填补了税收工作的一项空白。人们在方便、快捷的查询中转变观念,又在档案利用和成果转化中增强了档案意识,档案为税收工作增添了“助推器”,它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由于工作的调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很少去涉及档案。
事物往往在循环往复中发展,2008年3月,我承接了《克拉玛依市国税志》的编篆工作。《税志》必须以史实为依据,以资料为基础,档案则是素材的主要来源。我们再一次走进了档案室,一切感到那么熟悉,作为局档案达标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过去的事仍然记忆犹新,当年的工作场景,不时浮现在眼前。
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密集架,犹如一列列整装待发的列车,驶向远方;翻开一页页殷实的.档案,犹如一幅幅税务工作的画卷,扑面而来。我们用8个月的时间,卷卷过目,猎取需要的大量素材,在字里行间采集数据。如今,一部反映克拉玛依税务系统50年发展历程、记述主要事件、盘点税收工作89万字的《税志》“浮出水面”,即将付梓出版,档案资料为《税志》提供了“半壁河山”。档案不仅利在千秋,它更惠及当代,没有档案,《税志》将会步入无根可寻、无源可朔的境地,我们应该感谢档案。其实,在一部档案里蕴藏着巨大能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遗憾的是还没有得到所有人的重视和认同。
在《税志》的编篆过程中,为了史实可靠,数据准确,叙述完整,曾经到数个档案馆(室,多方查找资料,深感档案的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动态地看待档案,每当走进档案室,就像进入沙漠深处的人们有一种对水的期盼;每当获得到索要的素材,就像步入玉龙喀什河,有一种双脚踏到和田玉的感觉和喜悦。档案以它固有的形式,储存于室中,静静等待,无怨无悔,不计得失。当人们需求时,倾心相助,薄积厚发,惠泽社会,无不折射出人性的光芒。
生存在书写历史,奉献在创造历史,克拉玛依是一个以石油而得名、又以石油而发展的资源性城市,早期的税务工作者,从四面八方聚集在这片“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土地上,经受了风大、水少、炎热、干燥的考验。在工作条件简陋、物资断缺的条件下,克服困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年华。但在现实中,留下的文字资料很少,音像资料更难以寻觅,皆源于过去没有建立档案。在那个时代,人们往往重视看到的东西,殊不知看不到的东西往往比看到的东西更加珍贵。现在的克拉玛依水与城市相映、蓝天绿地、人与自然和谐、石油文化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税收工作进入了规范化、法制化、信息化的轨道,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得到了改善,人们正在分享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倘若有那么一个部门或有那么一个人,能把那段历史资料保存下来,记录下来,让今天的人去了解过去,把老一代艰苦创业精神传承下去,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业绩,亦必将是税收事业的一名功臣。
人在旅途,一个普通工作人员,不论在那个工作岗位,很难成就一番事业,能把“工作当事业干”足矣。间接的接触,切身的经历,体味到档案工作的平淡、繁杂,正是千万个档案工作者经得住平淡、不厌于繁杂,支撑了档案事业的发展,铸就了档案事业的辉煌,值得可敬。喜看今天,档案不仅局限在机关、企业、社会团体,且已经步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逐渐进入到平民家庭,真是应了哪句“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乃是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档案正以它独有的形态根植于人们的脑海里。
如今,20年已过去,“弹指一挥间”,过去的事情还是那样清晰,如同在昨天,意想不到是几麻袋即将丢弃的资料,由于一个不经意的决定,成就了克拉玛依一部税务档案。倘若失去那些资料,哪有档案的延续和完整;倘若没有档案管理的达标,又哪有今天的《税志》。历史是现实的向导,更是未来的人指引,一部档案存储着历史,一部《税志》在述说着历史,一切都将淡淡过去,一切又将渐渐开始。
档案在许多人的认识里,是作为一种权威的文件而存在,它是触不可及的,档案记录了国家过去实行的大政方针,记载对国家有影响的个人的资料,它是政府权威的代名词。然而,孰不知,其实,更多的时候,档案却是我们普通百姓的挚友,它记录着我们最平凡的生活,关注着我们漫漫人生路上所走过的点点滴滴,你、我和他都曾在这里扮演过有区别但没有虚伪和浮夸的角色。
无论是考学校,还是找工作,无论是升迁,还是谪贬,你的档案始终与你相伴,形影不离。你只知匆匆走过你的人生道路,或顺畅、或坎坷;可你的档案却记录着你每一个时代所经历的种种,为你留下属于你的人生记忆。也许,今天你只是触碰过那个密封还缠绕着细绳的牛皮纸袋,未能窥探纸袋里的档案信息。可是当你老了,有一天看到属于你的档案,翻开那巳经泛黄的档案册,你一生的峥嵘,骄傲、委屈还有那张你年轻时稚嫩的照片都一一呈现在你的面前的时候,你会发现,几十年的过往,有如电影般历历在目。那时,看着熟悉的名字,你必定心潮澎湃,因为那是你曾生活过、奋斗过、抱怨过的地方。一段段往事涌上心头,或许,你会想起学生时代你和那个他(她未能续写完的爱情故事,想起那个纯纯的丫头、那个潇洒的少年。或许,你会想起就在那年,就在那个岗位上,父亲或母亲永远离你而去,回忆那种作为大龄孤儿的无奈。你人生的轨迹,你艰辛走出的每一步,在这张平凡的档案纸上,留下的不过是简短的文字,可却是那么真切。所以,档案不仅仅只是你变更工作所必须办理的一道手续,更是你人生的记事本。
我作为一个机关工作人员,从事办公室的工作。清楚的认识到档案对我工作的重要性,每份收发的文件、每份资料、每份会议的记录……都必须要做好登记及处理好后的分类存档管理,每当领导需要什么文件哪怕是几年前的我们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不至于手忙脚乱,可见档案管理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便利和有序。每当年终我看到一个个被整理的井井有条文件夹慢慢的占满了柜子的时候,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因为它记录着我工作的过程,也记录着我工作的成绩,是我工作进步最好的见证。
档案无时无刻地陪伴在每个人的身边。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每个人有了自己的第一份档案——出生证,到后来的学生手册、体检卡,都是档案。档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或是一张照片一段录音,也可能是一张纸条一张贺卡,档案无时无刻都会产生,一段儿时的录像能勾起你对童年的回忆,一张感谢的卡片能让你记住帮助别人的快乐。档案是一种载体,存在意义并非是其本身,而是它所承载的那些事,那一个时代。
教是教导,师是老师。教师就是指导学生在漫漫黑暗中前行的明灯;是托起学生成长的桥梁;是一缕初冬后的`阳光。
学校,我们的第二个校园;老师,我们的第二个家长。您不辞辛劳,陪伴我们在学校里的日日夜夜,您放弃休息时间为我们补课,您一丝不苟,五十几份导学案一一批阅,您是我们学习路上的***,更是我们生活中的家长。学习中,您认真负责;生活中,您嘘寒问暖,留给我们永生难忘的感动。
我们班的班主任是一位工作负责的老师。他是数学老师,在数学学习中为我们指引航向;他是班主任,在生活中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
他尽职尽责。在补课期间,他说:“补课是为你们好,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我作为班主任,会和你们一起,我会从早上的六点半到下晚自习,有事可以去办公室找我。”他不是空口说说,并没有给予我们空头支票,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责任心和办事能力。每天早上,我进教室,就能看见他站在窗边巡视的身影;下课后,时不时望向窗外,会发现他正站在门外或是窗外看着我们;下晚自习后,偶尔从教师楼道走,会发现他的办公室中,灯还亮着。
教师贵在以身作则而不是只传授书本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重视学生的品行。他以自己为例,为我们树立起一个好榜样。跑操时,我们都很累,特别是看见老师们在操场上谈笑风生一肚子怨气。但当我发现队伍旁边还有一个瘦瘦的身影看着我们,和我们一起奔向终点时,那些火气消了。老师为我们做出了典范,既然他都能做到这样,我还有什么怨气呢?还有什么不平呢?和他比起来,我们更加年轻,正是精神激昂的时候,此时不活跃,不燃烧青春,更待何时?
班主任,是您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交往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要斤斤计较;是您告诉我们,活在这个社会上,要有爱人之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您教会我们要持之以恒,朝着心中所想,努力奋斗!
班主任,感谢您的谆谆教诲,感谢您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您是初冬的暖日,给予我的灿烂的阳光使我今生无法忘怀!
如今,档案与民生密切相关。平时“沉睡”的档案,一旦为解决百姓“急、难、愁”问题而被“唤醒”后,会演绎出多少动人心弦的故事。
这些年,在第二故乡马鞍山安享晚年的李大妈有件烦心事始终困扰着她:1958年她将户口从上海迁出,与同学一起赴安徽马鞍山参加建设,在第二故乡作出了奉献,也收获了爱情,建立了家庭,养育了后代。女儿的另一半在上海,所以家也安在上海,但女儿户口一直在马鞍山,“人户分离”多年,给女儿全家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近年,知青子女依据有关政策可落户上海,然而女儿虽然具备落户基本条件,但由于无法提供自己当年“上山下乡”的相关档案依据,女儿户口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那天,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大妈的妹妹和李大妈的女儿来到了位于外滩的上海市档案馆档案查阅服务中心。接待人员耐心倾听她们讲述了事由的来龙去脉,根据她们提供的线索,却没找到相关档案。接待人员又对她们细心引导,请她们提供当时李大妈具体的离校时间和赴外地参加建设的人员批次等要素,由此确定新的查找线索。经过仔细排查,终于找到了她们所需要的关键档案,一份1958年动员社会青年参加本外埠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总结。在十几页的总结中,接待人员找到了李大妈当年离校时的相关记录。依据这份档案和其他相关材料,李大妈女儿的户口顺利迁入了上海市徐汇区。李大妈特意从马鞍山赶到上海,和女儿、妹妹一起专程到市档案馆档案查阅服务中心致谢。
一天,一对老夫妻神色焦虑地来到普陀区档案馆,要求查阅他们20世纪60年代的婚姻登记档案。老夫妻想变更房屋产权登记,加入子女的名字,但需要有他们的婚姻登记证明,偏偏结婚证早就遗失了。要补证明却记不得当年是在何处办理的结婚登记,四处查询,均无所获。后来老先生想起当年在华师大工作时曾把户口迁到学校,于是来普陀区档案馆查询,但接待人员把他们的姓名键入相关档案数据库,信息框跳出的却是“对不起,没有找到您所需要的信息”。面对这样的结果,两位老人黯然神伤。接待人员运用其他查询方式也未有结果。“会不会不是在普陀区登记结婚的?”接待人员仔细询问。因为年代久远,两位老人已记不清了。
接待人员决定利用全市民生档案跨馆查询系统进行查询。果不其然,在虹口区档案馆相关信息中查到了两位老人结婚登记的信息。老先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在华师大工作前,户口曾短暂挂靠过虹口区,因为时间久远,而且挂靠时间不长,就忘记了。两个区档案馆工作人员很快联手出具了结婚证明。老夫妻俩看着1966年的婚姻登记记录,拿着盖上红印章的证明材料十分激动,连声道谢。接待人员也由衷高兴,多亏有了这个跨区域的民生档案查询平台。近年来,上海档案部门开展民生档案远程服务,使婚姻登记、计划生育、知青上山下乡、知青返城和知青子女回沪等民生档案实现“就地查询、跨馆出证、馆社联动、全市通办”。市民凭本人身份证,在就近首访的档案馆或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就可查到本人相关的档案信息,并当场获得档案部门出具的档案证明。
类似的故事时有发生,你我他不定会成为下一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档案里的故事丰富多彩,除了民生的,还有决策参考、经济建设、文化传播等方方面面。
在小学的时候,我有很多积累记忆的经历。课间休息时,我经常在操场上被欺负,因为我又瘦又高。大一点的男孩把我看作是他们自我膨胀的目标。他们可能在家里有问题,或者自己被欺负,把他们的挫折投射到我身上。
不管怎样,在被锁在柜子里,把头伸进马桶,拳打脚踢,骂人,开玩笑,和其他虐待之后,我终于受够了。我崩溃了。我再也无法承受对我自尊的伤害和伤害。
生日后的一两天,我在学校篮球场上,投篮。我妈妈给了我一个篮球作为礼物,我陶醉在这项新运动的乐趣中。但不出所料(虽然我当时没有想到,另一个孩子开始烦我。他向我走来,一言不发,在我运球的时候把篮球从我手中拿走了。我太震惊了,感情上被这份礼物束缚住了,没有片刻的注意,我就打了那孩子的脸。我把他撞倒了,他马上哭着跑开了。我从来没有问过他是不是在开玩笑地抢走我的球,但在我那个时代,我已经受够了欺凌,对这样的行为做出了强烈的反应。
很明显,那个男孩去找校长报告了我的暴力行为。下节课我被叫到校长办公室,带着我自己的道德观走进去。这个男孩是个恶霸,他应该受到惩罚。不过,我和校长的看法并不一致,自然。他打电话给我妈妈说了这件事,她很惊讶我会做这样的事。我一直是一个安静的孩子,独自玩玩具,或者和其他孩子一起做见证人,而不是主要参与者。没有人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打人,但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就我而言,我已经被同学支配多年,那种被压抑的愤怒和羞愧导致了一场暴力行动。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我不需要被欺负。我可以采取行动。我可以回应。我发现我的愤怒和怨恨给了我一种狂野而不可阻挡的力量,这是一个正常冷静的孩子通常的战斗能力所无法比拟的。在某种程度上,我走向了黑暗的一面(类似《星球大战》。我找到了对抗敌人的方法,但不是在最健康的道路上。
中学的时候,我把指甲抠进一个男生的胳膊里,在他对我进行几次言语攻击后,我把他克制住了。他比我大得多,也比我高得多,但我的愤怒引导我走向不合逻辑,并把估计我的机会抛到九霄云外。
高中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大三的打我的双胞胎哥哥。我哥哥和我当时都是新生。在那种情况下,我们不知道如何立即做出反应。当我下一次看到他时,我掐住了他,甚至把他拖到一根灯柱上,在那里我把他的头撞在了一根金属杆上。他的女朋友在一旁看着,很害怕。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经历了什么,但从小学第一次用拳头解决问题开始,我就没有回头。我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让我感到强大、自信,并有能力应对这个世界。然而,有一个问题:它在我卧室的门上打了洞,导致了对我家人不必要的攻击,我发现无法控制愤怒的感觉令人不安。
谢天谢地,我开始冥想了。到我19岁的时候,欺负人已经不是问题了,我沸腾的怒火已经没有用了。当我开始每天冥想的时候,我发现愤怒之外的人更容易相处。我每天都想变得更像那个人。于是,我继续每天打坐,最终我成为了我想成为的人。我知道愤怒是暂时的解决办法,但我不需要把它拖到这些年。现在,我更满足于内心的平静。
有人说,这世上看似最无悔的付出也会隐藏着对回报的要求。当然,这些无悔的付出值得得到我们感恩的回报。
高一开学的时候我报的是理科,但是因为理科实在太差,学校的主任就建议我转文科,然后我就遇到了年轻的吕辉老师。
不知道是不是受初中那个中年妇女的压迫太久,突然看到了年轻的老师就特别亲切。她说话的时候喜欢把声调抬得很高,听起来很提神,所以我很喜欢这种感觉,觉得她身上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在燃烧着的蓬勃的朝气。
刚入校的时候对什么都新鲜,也对什么都陌生,但她的善解人意让出来乍到的我们倍感亲切,很快就融入了高中生活。
可当一切安顿好以后我也突然又有点后悔专科了。对于没有尝试过的事我总是感到好奇,我开始有了再转回理科的打算。
我跟老师说转科的事的时候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说:“你想好了?”她看我的眼神突然让我犹豫起来,不过还是点了点头。她笑了,“如果你的家长也同意的话,你可以试试看,毕竟才高一嘛。”我脑子一热,居然真去了而且转办的手续很顺利的办好了。
冲动的时候做的是往往最让人后悔。
同学们都感到很不解,“为什么要转科呢?我们班不好吗?”问的我是一愣一愣的。可最让我一愣一愣的是吕辉老师的一句话。放学时候她看着我一边收拾书包一边说:“假期结束以后来学校你就要去理科班了。”我有点尴尬的笑笑。
“不过说好了啊,先去理科班试一个月,一个月以后如果跟不上就得回文科哦。”她抬手扶了扶眼镜,笑着说,“还是回来我们班,我们还在一起。”
“好。”我抬起头回答,又立刻把头低下去。
莫名点中泪腺。
有时候就是真么几句看似平常又充满温情的话,能让你感动的泪流满面。
我最终没有转去理科。
我能够在这个学校的时光只有三年而已,而与她的相识还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我听到她充满真诚的对我说:“还是回来我们班,我们还可以在一起。”
三年的时候光过后,我们终将成为彼此生命中的过客,但那些肯为我们付出真心的老师们,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铭记,去感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