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丽似幻境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风中阵阵清香,似与游者相乐,提起这美丽似幻境的银梦湖。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到银梦湖去吧,在那里醉入暖风中。涉足澜沧碧水,和大自然这一次亲密接触!
阵阵菜香扑鼻来
到了银梦湖,乘船西行到了“农家乐”,那里人人好客,坐在宽敞明丽的楼阁里,阵阵菜香扑鼻来。开始上菜了,一道道让人垂涎三尺的菜肴无不让你大开眼界。“青龙卧沙滩”“鲤鱼跳龙门”“镜花水月”听到这名字就知道他一定好吃。仔细闻一闻,香气从鼻腔直达肺腑。这种菜香不可捉摸,清香,芳香中夹杂着丝丝新鲜感。真可谓“阵阵菜香扑鼻来”呀!
徒步登山不费劲
去过了农家乐,转眼间坐船开到了小山脚下,接着就是徒步登山观风景了。山间树木郁郁葱葱,岩石小道全被青苔染绿了,茸茸的,毛毛的,蒙蒙的。这是浓阴遮蔽的青苔路,虽是盛春时分,暖阳飘洒,却透不过日光来。给人制造了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透过树林,离开那浓浓团阴,浮现在眼前的是“遍地野花开”。侧身嗅嗅,微风中夹杂着清香,使人心情舒畅。花朵在暖阳的映衬下,也显得那样生机勃勃。有美景的陪伴,不由叹道“登山真舒服,一点不费劲”。
清澈透亮碧水潭
峰回路转,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它叫碧水潭,这潭犹如一间明镜,清澈透亮,俯身,低头,品尝,水中还带着丝丝甜意,喝上一口,沁人心脾,舒服至极。
惊险一线天
转眼间,来到了人人向往的一线天,它是由两山之间的缝隙形成。
传说,这里因为两座山争地盘,互相碰撞,中间岩石脱落了,结果是一王子用神箭封住了它们,所以这条缝隙留传至今,它高达二三十米,周围岩石陡峭,没阶梯,只有一根粗大的铁索供人攀爬,这无不是勇敢的体现,洞口曲直,一直连到山口,须侧身才能抵达。它一直是银梦湖的标志。
回去的路上,我哼着小曲儿。一路上林阴、惊险、芳香。我只认为银梦湖的风光美如画。
6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 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是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兴趣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芒万丈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假如你随便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什么是对数,什么是洛仑兹定律,什么是原子核式结构,他一定能够把这些东西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让你惊叹当今青少年个个都是科学家的料。可是,你找个辅导生,问他在野外被蛇咬了如何办,他也许会搔搔脑袋瓜,苦想各类化学反应式,然后淡茫地对你说声“不了解”。那么,“青菜多少钱一斤?”“不了解!”“被子如何叠”“不了解!”“为什么啥都不了解?”“也不了解!”
这便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现状:对科学知识抓得狠,也把各类奥赛搞得红红火火,但却似乎对常识的教育力度不够。学校的课程包罗万象,能够独缺“常识”。学生们便所以被搁在高高在上的“象牙之塔”,只搞着高端学问。当今中国要强国,靠的是飞机、大炮、火箭这些高科技,似乎就应该给学生“喂饱”科技知识。“常识那些小事儿,何足挂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每当看到这些言论,我真想拍案而起,高呼一句:“此言谬矣,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常识是一门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无一不需要常识的引导。我们现在洗衣煮饭等家务活能够由父母包办,各种各样事宜能够由父母操劳,俨然一个个不问政事的小皇帝。但父母不能照料我们一辈子,长大后还是要靠自理。倘若不懂常识,将来岂不是要处处碰壁?难道还事事都找个电话问父母?而连自身都照料不太好,生活一塌糊涂,又怎有心思搞学问?
常识也是科技的基础。科学却没有“空中楼阁”,而是广生于人们对身边事物的实践与探索。牛顿从苹果落地的常识中归纳出万有引力定律;鲁班从叶子会割伤手的常识中发明出锯子。离开常识而空谈高科技,就像盖楼房不起地基,是靠不住的。
由此观之,在素质教育制度中,增加常识的普及,是很有意义的。应做到常识与科技知识两手抓。但另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在平凡的常识中归纳出科学规律,又或者让他们大胆质疑常识,不要囿于常识。当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正是在对常识的质疑中提出了新的思想。历史也证明了他的这一大胆质疑是正确的。
常识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其对于人的意义堪比干粮。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用它来“填饱”学生的脑袋,用它来支起科学大厦的腰腹吧!
秋季里喜欢久久的仰望天空,高远、无际的蓝色清亮而干净,非常养眼。就像通透的水晶,凉凉的、爽爽的紧贴住脸颊,让人不由自主的去深呼吸,欲将这山泉水般的恬静一饮而尽。又犹如一个巨大的肥皂泡包裹住视线,晶莹而轻灵的触碰着每一根睫毛,让人不愿轻易的眨动一下眼睛,生怕这美丽的感觉转瞬即逝。
经过一个伏季的浑沌,天一下子好像高了、蓝了、干净了许多,其实天本来就是那么高,只不过参照物变了,视觉效果也就跟着变了。秋天的云好像一下子就被秋风漂白了,浓的、淡的忽的有了高低,薄的、厚的忽的分了远近,象纱的轻柔飘逸,越去越远,像棉的松松软软,越堆越厚。秋的天空就是这个样子,蓝的,有了深度,白的,有了层次。恰在此时,往往会看到一轮白月亮,那白,就像是一角云、一页纸,别具一番诗情画意,或许秋的天空就是这个样子,任你千变万化,不选择蓝,就随了白。
在这个季节里,最美的事情无非躺在草地里,仰望着天空越去越远,云儿松松暖暖,世界被无限放大,自己则不断变小,一种眩晕的醉意袭遍了周身。暂不去管那悠闲的啃食着野草的羊羔,不去理会那忙碌的蚂蚁爬上了手臂、肩头,更不用去想周末的家庭作业,在无拘无束的秋风里嗅着阵阵果香、谷香睡去??那个少年就是我。这就是我关于秋天最美的记忆,也是我关于秋天永远走不出的梦境。
秋的天、秋的云就是这般恬淡、悠然,不禁常常由此而赞叹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总感觉这就是对秋天的最好诠释。只有在这晴朗的秋日里,看惯了花开花落是这般的平常,人生的宠辱才能不惊;也只有在这晴朗的秋日里,望着那悠然的云卷云舒,变化就在瞬息之间,体味出“神马都是浮云”、生的短暂、人的渺小,世事的纷争才能无意。或许有人会说有点儿消极,但在这纯蓝、纯白的视野里心定然是释然、豁达的,人就会从伏热的烦躁里平静、轻松下来。
每每回到老家,总愿意到田野里去遛遛,看看那曾经熟悉的一草一木,感受一下久违的秋风。田间地头往往会遇到儿时的玩儿伴,岁月留痕,我们都不再年轻,就像那些将熟的庄稼透出几分沧桑、几分沉稳,遥遥的打声招呼,恍若时空倒转,昵称依旧、亲切依旧。你掐一把豆角,他摘两个南瓜,硬生生塞给你,满载而归,收获的其实是一份浓浓的友情和乡情。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发小已近中年,变化和差异还真不小,有的成了老板,有的给老板打工。记得当年上学的时候搞勤工俭学,学生们都打秋草交给生产队,当时我还小,只是跟着凑热闹,追在哥哥、姐姐的屁股后面当尾巴。个别的坏孩子就往草里掖砖头、裹土坷垃以增加分量,有时会被发现了,结果就是挨批、写检查,可现在都成了老板,而当时那些经常被表扬的现在都给老板打工,这不禁让人哑然失笑。
细想想不无道理,世间没有免费的午餐,不精于算计不会有所斩获,但若是处心积虑、损人利己必不会长久和幸福,但凡大富之人必定是大德、大智之人,否则不能驾驭其财富,最终害人害己。网络上爆料的“富二代”、“官二代”、“染色馒头”“黑砖窑”等等诸多丑闻、丑行、丑恶嘴脸,莫不是道德的缺失、理智的缺失,对名利的过分追逐、私欲的恣意横流。也有一位初中时的同学,据说“黑白两道”,确实大富了一把,但好景不长,包了二奶,生活搞得一团糟,染了毒瘾,人不人鬼不鬼,最终酒醉后驾着几十万的豪车一命呜呼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知道陶渊明是不是一样喜欢这秋的天空,但那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秋之真谛他一定是体会到了。陶渊明的豁达就在于淡泊了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
我辈凡夫俗子,面对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莫不怦然心动,名利人之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关键是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不妨抽空常望一望秋的天空,于此纯蓝、纯白之中或许会明白一点儿生的价值,少一些患得患失,多一些从容淡定。
东汉大名士郭林宗,常从日常生活细节中,观察一个人的品行和气质。有一次,他在街上赶集,前面走着一个青年农民,这个农民买了个瓦罐系在扁担上背着。由于人多拥挤,一个人扛着钉耙不慎碰在瓦罐上,背钉耙的人急忙挤进人群中溜掉了,背瓦罐的农民却连回头看一眼也没有,继续背着半截破瓦罐子向前走着。郭林宗在后面看得清楚,赶紧几步走上前拍那个青年农民的肩膀说:“喂,你的瓦罐子被打破了。”那个青年农民却冷静地说:“我知道破了。”郭林宗大为惊奇,又问:“你为什么不找那个打破你瓦罐的人?”那个青年不动声色地说:“瓦罐已经破了,找他有什么用,无非是吵一架,让人看热闹,他又不是故意的。”郭林宗听了,对这位青年农民的从容气度很是佩服,这个叫孟敏的青年农民,后来在郭林宗的帮助扶持下,最终成了大学问家。
从容不仅是一种性格,更是一种素质,一种成熟;从容是一种“事缓则圆”的工作态度,是一种心灵真正的放松,是一种大度恢弘的气宇,是一种顺其自然、乐观又达观的人生态度;从容者不知匆促、慌乱、紧张、惊悚何来,亦不知贪婪、狭隘、琐碎何为。从容,也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在急剧变革的时代,各种价值影响着我们的判断,社会上飘荡着一些不良的风气: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低级奢靡……很多人已是身不由己、言不由衷了。在这种环境下,面对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诱惑,要想做一个心不累、神不劳的人,就更需要修炼从容的品质。
从容是一种心境,一种平淡之中应有的坦然。也许你只是一粒山间的石子,只能仰慕山的逶迤,但用不着自惭形秽,因为你能铺路搭桥;也许你只是一棵无名的小草,时常羡慕大树之伟岸,但不必妄自菲薄,因为你能为大地增添绿色;也许你就是一条淙淙的小溪,感叹海的博大,但不必垂头丧气,因为你能滋润一方土地。你的生命不是活给别人看的,它是一朵花,静静地开,又悄悄地落,有阳光和水分就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该是你的,躲都躲不掉,不该是你的,求也求不来,就让他顺其自然吧。从容是一种精神,一种平凡之中的乐观。跋涉于人生旅途,如能安于贫贱和平淡,你就会有一种安静的心境,一种能容大海的胸怀,一种轻松自如的行走状态,一种寻求简单的生活境界。拥有从容,我们就不会灰心丧气、消极悲观,自然也不会在错过春天的明媚后,又荒芜了秋天的斑斓;拥有从容,我们就不会怨天尤人,自然也不会在失去月光的皎洁后,又迷失了阳光的璀璨。从容是平凡者的乐观和追求,它是一种超然的心境、一种旷达的精神、一种脱俗的气质。
拥有了从容,我们才会脱离物的羁绊,在岁月的诗行里,放飞心情,欣赏生命,感恩生活,领略生活的五彩缤纷,活出自己的率真品格。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