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正确,意思表述完整,行文流畅自然。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注意长短句并用,还使用了以‘which,’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从而使文章层次分明,富于变化,不愧为考场佳作。
我们常常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却常常无心去探究那些问题的根源。谁提出的对这个现象的疑问?谁,凭借什么方式,得出这个结论?这一定是真的吗?纵使现行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在教学活动中也往往流于形式……
“钱学森之问”至今还回荡在教育者的耳边,我们的学生是怎么了,怎么一个个都不去质疑书本。老师说的话,从来都是奉为圭臬。冯骥才先生有次在美国某高等学府听课,那是堂哲学课,老师先提出的书本上的观点,最后却被学生驳倒。冯骥才大惑不解,他问老师:“您不觉得丢脸么?”老师却说:“我认为学生给我上了堂课,我承认他们说的是对的,我准备致函给书的作者与他讨论。”流于形式的探究,往往是重复一遍书上的实验,最后才得出符合书本上的结论。学生们很少去问:“明明我的实验无法印证书上的结论啊,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往往沉默地接受现成的结论。
假如探究成为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那么学生必定经过了像科学家那样摸索着前进,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过程,最终得到真理。这个时候,真理是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了解了“怎么得来的”这个过程,学会了质疑、猜想等。然而现今尴尬的是,“探究”往往演变成“验证”,学生们知道,假如实验得出的结果与书本吻合,那么实验就是成功的,假如不符,那么实验就失败了。这样索然无味、没有新鲜刺激感的探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别说成为辅助他们的工具。
我们倡导探究,是因为它们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未来可能有所建树。但是限制我们的过多:器材的缺乏、应试教育的压力……在《开讲啦》青年公开课上,一位中学老师对北京第十一中学的校长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他举了个例子:在国外,一个对数的概念老师讲了一节课,从它的诞生的来源,使用的历史意义,推动了什么领域的发展……而在国内,一堂课要研究对数的概念、运算、应用、引申……这同样是许多教育工作的困惑,条件不允许,探究也就无意义。
让学生多问“怎么得来的”,老师想法帮助解决“怎么得来的”,探究才能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成为学习的助力。
我也用微博。但我有一个癖好,只看,不点“分享”;只写,不愿“引用”。
有微博好友问为何?
答:拒绝平庸。
诚然,段子玲珑,资讯新鲜,图片醒目,视频抢眼。但在我看来,却只是下酒菜而已。诗歌才如洒,警句方如肉,然酒肉穿肠过,心中留的,惟有发于心、慑而慷的个人真情和思维火花。若忙于人云亦云,则落入俗套,辜负了微表本身为人们提供拒绝平庸的平台之妙用。
拒绝平庸,是不甘于平凡、不沦于庸常。少年时读《东坡题跋》,读到苏轼评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一文,写:“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不禁抚掌而叹: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若苏轼真仿效退之写篇序,再出色恐怕也未必如韩文之精妙,湮没于千千万万的仿作中,未免落了下乘。不似今日,以“不若且放”之豁达留名千古,有力地评击了“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之定论,岂是凡俗能及!
拒绝平庸,是唯愿走出自我之路的缘故。姑且仍拿苏轼举个例子,虽放下仿韩文之举,但从未放弃过生死意义的探索。其前后两篇《赤壁赋》,以人生代谢之深刻大问,展纵横古今之思辨大美。未必可称“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至少成一家之言矣。行文此处,我不禁想起那个弃传统而坦荡独行的林纾,以《韩柳文章研究法》而闻名,更以此诗而著名:“平生不入三王家,家法微微出苦瓜。我意独饶山水味,何须苦攻学名家!”走出自我之路,是坚信“宁有种乎”,是自信“英雄不问出身”,只问是否跳出俗套,立为民生,言为心声!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多在险远,而人迹之所罕到焉。”我深以为然。太多的前人,太多的远方,连风景也如嚼过千遍的鸡肋,愈发促使我们拿起自己的理性,拒绝平庸,踏出自我之路。
拒绝平庸而甘于平凡,这不是修辞的问题,而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
脑海深处的老师:
您好!
我离开您太久了,但是在我的心河里仍流淌着您的爱!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每逢这歌声响起,我的心河就会被那爱的泪水所推动起来!汹涌起来!澎湃起来!每当这时我的心儿之花就会开得更加旺盛,更加有生命的活力,因为我脑海深处的身影在向我走来,向我招手,让我感受到春的温暖与夏的炎热。
我想,我希望
秋风吹过,风里吹走了夏的炎热,带来了一丝丝秋的凉爽,也就是这时,我走进了您的怀抱,在今后的两年内,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我,使我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冬天里,您不畏严寒,从城里坐公交车来到这里,即使那是一个被雪花笼罩着的天气,您依然来到这里;夏天里,您不怕那强烈的阳光照射来到这里,您的皮肤被那残酷而冷面的太阳染成了黑色。
每当这时,我想,我希望
大家还有一个月就要考试了,我打算周六用一上午的时间来辅导你们。当时,您是这么说的,但我心里却是这么想的:有什么好辅导?还不如在家玩玩电脑、看看电视那!
到了周六的上午,我不情愿的来到了学校,您准时到了,而我却迟到了10分钟。那天上午您讲的题,我都没有认真听,只想着怎么玩电脑游戏了!这又是一个周六上午,我又不情愿的来到了学校,这时,我发现您的腿上有一处被纱布包着,一问,原来是:昨天晚上下雨,您出来关窗之时,无情的大风跑来,打碎了玻璃,玻璃渣划破了您的腿。从那天开始,您的每一节课,每一个动作我都牢记在心,因为您在我心中的地位是别人无法代替的。
我想,我希望
从此,我心河的泪水是您的作物,它在我心河里澎湃不已!
是您!哺育了我;是您!教会了我的为人;是您!让我感悟人生豪迈。是您!是您!这一切都是您!!!
您教会我,教育了我,而我,却没有回报您,感恩您,在我的人生笔记本内是不可以没有感恩这两个字。
我想,我希望:感谢您,感谢您的恩情。现在的我,将来的我,是不会让您失望地!因为爱凝汇了一条心河,而这心河的泪水需要感激爱!
想到这,那歌声又在我的耳边回响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胶州市第八中学初一:况保成
我们经常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却经常无心去探究那些问题的根源。谁提出的对这个现象的疑问?谁,凭借什么方式,得出这个结论?这一定是真的吗?纵使现行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在教学活动中也往往流于形式……
“钱学森之问”至今还回荡在教育者的耳边,我们的学生是怎么了,怎么一个个都不去质疑书本。老师说的话,从来都是奉为圭臬。冯骥才先生有次在美国某高等学府听课,那是堂哲学课,老师先提出的书本上的观点,最后却被学生驳倒。冯骥才大惑不解,他问老师:“您不觉得丢脸么?”老师却说:“我认为学生给我上了堂课,我承认他们说的是对的,我准备致函给书的作者与他讨论。”流于形式的探究,往往是重复一遍书上的实验,最后才得出符合书本上的结论。学生们非常少去问:“明明我的实验无法印证书上的结论啊,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往往沉默地接受现成的结论。
如果探究成为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那么学生必定经过了似科学家那样摸索着前进,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过程,最终得到真理。这个时候,真理是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了解了“怎么得来的”这个过程,学会了质疑、猜想等。然而现今尴尬的是,“探究”往往演变成“验证”,学生们知道,如果实验得出的结果与书本吻合,那么实验就是成功的,如果不符,那么实验就失败了。这样索然无味、没有新鲜刺激感的探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别说成为辅助他们的工具。
我们倡导探究,是因为它们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未来可能有所建树。但限制我们的过多:器材的缺乏、应试教育的压力……在《开讲啦》青年公开课上,一位中学老师对北京第十一中学的校长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他举了个例子:在国外,一个对数的概念老师讲了一节课,从它的诞生的来源,使用的历史意义,推动了什么领域的发展……而在国内,一堂课要研究对数的概念、运算、应用、引申……这同样是许多教育工作的困惑,条件不允许,探究也就无意义。
让学生多问“怎么得来的”,老师想法帮助解决“怎么得来的”,探究才能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成为学习的助力。
又是一年高考过后,网上蜂拥而出大批关于历年高考的文章被扒出,其中有一篇引发了我的注意。
大意是某年高考一考生故意考了零分,借此来表达自己对高考制度的不满。当年高考成绩出来后,他也曾受到了各大媒体的关注。他看似成功的向社会表达了他的不满,并且还借此成名,但其实呢,到了如今还有谁记得他,看似风光了一时,但他也付出了自己的前程。
我自己就是一名高三的学生,我很清楚高考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一次机会,一次挑战。也许我可以借助高考爬到我曾经想都不敢想的高度,完成我那不切实际的梦想;也许我可以拿到很高的薪水,只需要西装革履的坐在办公室里敲打几下键盘。高考可以给予我这样的机会,我必须重视它。
或许正如那些高考学生说所说的,高考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就好比我所在的河南:河南并没有什么高校,而本省的学子要想考到外省至少要考到录取线的几十分以上,更何况省外的高校在本省招生是有名额限制的,挤不上那些名额,分数再高也没有用。我有一个刚刚经历过高考的学长,今年高考,他与自己所报考的院校失之交臂,但他的分数远远超过了该校的录取线。在他离开高中校园时,他自嘲似的说:“如果河南人都上大学了,谁去种地呢?“
这话虽说有些偏激,但哪一个考生没有这种遗憾呢。
既然高考如此的不公平,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参加它呢?
原因有两点,第一就是我之前说的,高考可以给予我们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所以有很多人乐此不疲的参加高考。
第二点就是高考本身,如果说高考是不公平的,那么就没有什么是公平的了。假设高考正如某些人的意愿被取消了,那么上大学就真的成了某些关系户的特权了。如今的高考虽然在制度上有缺陷,但它至少给了你一个凭自己实力博得未来的机会,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世界上所有的绝对,都是相对的。”
就目前来看,没有什么是比高考更加公平的制度了,换言之,高考就是目前绝对公平的制度。
我很钦佩那些敢于表达自己不满的考生,但我不能认同他们的做法,或许这么做可以轰动一时,但永远也撼动不了高考制度的根基,旧事物的消亡往往伴随着新事物的产生,在没有可以取代高考的制度出现之前,高考是不会消失的,而那些敢于表达自己的学子们也必须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代价。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