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失得,何必患得患失
舍得得舍,不妨果敢言弃
——题记
人生的道路上,人们常被高昂光彩的词汇弄昏了头脑,以“不屈不挠,百折不回,坚持不懈”的精神固执己见地死不放弃,但请问,这一定就正确吗?永不言弃有时会不会也应有另外的诠释?人生的路上,或许我们也应该学会放弃?
一提到放弃,人们或许就会生出花开花落的感叹,夕阳易逝的忧愁,对于已经拥有的美好,又常常因为得而复失而存在一份忐忑与犹疑。
诚然,生命无法承受太多的行囊,拖着不堪重负的身形踏上人生旅途,我们注定要放弃许多。
其实人们想要得到的物体,并不是真正需要,而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与其将有限的精力浪费在一些对自己无意义的事情上,不如集中精力抓住一次机遇,放弃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
放弃心灵的期盼,放弃回守的观念,放弃执著的等待,这一切固然令人感伤,然而这种感伤并不能艳情为人们重新开始的障碍,若不是鲁迅看清中国人的腐朽的思想,弃医从文,哪来一位文学狂人用犀利的文字洞穿一个个堕落的灵魂,藉是谪仙明白英雄无用武之地,引吭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弃官归乡,哪来一代豪放不羁的巨匠雕刻出的洒脱文风?反之,若霸王懂得放弃之后可以卷土重来,承认失败,放弃固守的观念,调整自己,回到江东,毫无愧色地面对父老,并决心有朝一日定重夺霸业,或许历史就会被重写。
对万事万物,人们其实并不可能有绝对掌控现实的把握,如果一味地纠缠在那些毫无意义的事物,拼命追求本该放弃的,那么人们注定会失去更多已然拥有的东西
若一意孤行,执著就变为了执迷不悟的固执,如果说执著是一种精神,那么放弃就是一种勇气和智慧,为何不正视现实,勇敢放弃那份早已力不从心的执著呢?
一个人拥有的时候或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或许又在重新获得,一个人拥有金钱,或许会失去很多快乐,而放弃金钱或许又会重获自由,没有了包袱。
所以,放弃是面对人生,面对生活的一种明智选择,只有学会了放弃,独行的生命才会轻装上阵,一路风光无限,只有学会放弃,走出烦忧,生活才会时时刻刻富有激情,朝气蓬勃,在清醒的选择之后,得失之间的恩恩怨怨,都化作清风笑谈,生活依旧单纯明朗。
进与退中包含的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掌握进与退的尺度,让你面对各种挑战都能游刃有余。
只退不进,那是怯懦,是消极的行为。在困难来临时,我们退却,我们害怕自己能力不够,我们害怕遭受世俗的眼光,我们害怕……我们丝毫不顾再退却,后面就是万丈深渊,于是古往今来,那么多人,那么多昏庸的王朝纷份义无反顾的退向深渊。
只退不进,那是将进与退的哲学处理得最劣等的一群人。
只进不退,那体现了一种拼搏和进取,但却显得灵动不足。
当楚歌的旋律像死亡之歌一样折磨着顶羽的耳鼓,当“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伟绩随滔滔江水滚滚而去,他痛苦地选择了终结自己辉煌的一生。可惜他不知道江东自古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可惜他不知道大丈夫能屈能伸,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惜他自刎了,鲜血染红了滔滔江水,一代霸王轰然倒地,只留下后人一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哀叹。
可惜呀,项羽不明白退与进的精髓,而酿造了一场令人惋惜的悲剧。那么,退与时的精髓是什么呢?
以退为进,便是一种处世大智慧。
韩信忍胯下之辱,蔺相如“不欲与廉颇争列,引车避匿”,他们都是后退了一步,他们宛若羽化之仙,知暂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退而有序,进而有为,可谓深谙进退之精髓。
以退为进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体现着智慧的光彩。
击剑时有时要后退一步,避其锋芒,再图进取;借助锯来加工木材时,也要有后退的姿态才能前进;野猪在撞击某物时,常常先后退一步,然后一阵狂奔,作出极有力的一撞;袋鼠在跳跃沟壑时,总是先曲腿伏身,然后才猛地一跃;石头下面的种子,常常会避开坚硬的岩石,从石缝中冒出芽来。
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用澄清的眼睛去观古往今来,用透彻的心灵去感悟进与退的智慧。
我们不能只退不进,那是懦夫;我们不能只进不退,那是庸才;我们要当退则退,当进则进,以退为进,成就辉煌业绩。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很多人都不知道,人类最重要的莫过于智慧,离开了智慧,知识会变成枯叶;离开了智慧,财富会变成毒蛇;离开了智慧,科技会变成恶魔(核武器、生化武器);离开了智慧,幸福只能是梦想!人类的知识在智慧面前显得非常的幼稚,但是由于多数人因为命运的安排而没有机会得到智慧,只能与知识为伍了。
知识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得出的一种判断或解释,这种判断或解释有对的,也有错的。那些错误的知识虽然人们现在认为是正确的,但是随着人类认识手段的提高,早晚有一天会被人推翻的。
其实,从古至今,人类从来都没有真正看清这个世界。如在历史上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一次‘地心说’,一次‘日心说’,结果都是错误的。2003年,被誉为‘宇宙之王’的世界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向全世界宣布:放弃对宇宙终极真理的研究!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没有圣人把宇宙生命的真相传授给我们人类,人类仅仅依靠科技手段是不可能获得这些至高无上的真理的。
简单介绍一下宇宙真理:宇宙万物是由宇宙本体所现,不是由什么神或上帝创造的,人的心灵与宇宙本体本来就是一体的,所以,人才有机会得到真理。
圣人就是人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圣人掌握了真理,并且把真理传播给了人类,只是多数人没有得到学习真理的机会。为什么圣人能够知晓宇宙生命的真相,而科学家却不能呢?那是因为人的心灵本来就具有与宇宙沟通的潜能,而圣人通过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了这种沟通,所以圣人能够知道宇宙中的一切;而科学家不知道人的心灵是可以和宇宙相通的,所以他们只知道用大脑和机器去认识大自然,这种方法只能认识宇宙中的一些现象,很难得到终极真理。宇宙的实相非常的深奥,而且宇宙还有多重空间,而我们人类只是呆在其中的一个空间,这就好像一幢房子有很多房间,而我们被关在其中一个房间里,科学家研究这一个房间的情况,怎么可能知道整个房子的情况呢?更何况我们把一个房间当成了整个房子。
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不能明白宇宙真相的人类,在他们获得的知识中,必然有不少知识是‘伪知识’,其中有些‘伪知识’会给我们的身、心、灵的健康带来危害,那些有关营养健康的‘伪知识’正在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伤害,举个典型的例子:营养专家认为‘喝牛奶补钙’,事实正好相反,喝牛奶会促使钙流失!不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专家披露喝牛奶的极大危害。而那些有关宇宙生命真相的‘伪知识’正在给我们的心灵健康带来伤害,比如说,人类的主流知识认为人死即灭,这就是否认生命有灵性。如果生命真没有灵性,科技这么发达,为什么人造不出生命来?人是万物之灵啊!怎么可能没有灵性呢?圣人早已告诉我们,一切生命都有灵性,而且所有生命的灵性都是同一个本体!这个本体就好像是一棵大树,所有的生命体都是这棵树上的树叶,树叶虽然在冬天枯死了,可是大树并不会死呀!而且每一片树叶也没有真正的死去,第二年春天它不是又在原来的地方长出来了吗?这才是生命的真相啊!
我们的灵性是不生不灭的呀!科学家不能认识灵性,就是因为灵性和虚空一样,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有人会说,虚空可以看见呀。虚空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虚空是‘空’,是空无一物,怎么能被看见呢?其实我们看到的是空间,虚空被物体占有的部分叫空间。空间也是被‘占有物’所衬托出来的。假如世界上没有一物,空间也没有了?凡夫的肉眼只能看见‘物体’和‘现象’。
‘空’可以被‘有’衬托出来,那么,我们如何感觉灵性的存在呢?其实,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生命现象无不是灵性的显现。当一个生命体死去以后,灵性就会与它分开,灵性也和空间一样,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这一点常人很难理解,但这却是圣人告诉我们的生命真相,宇宙这么奥妙,有很多我们不能随便就能理解的东西。我们看见的人、动物、植物这些生命个体都是一种生命现象,生命体是物质的,所以有生有灭,精神也是随着生命体一起生灭的。生命体、精神、灵性这三者的关系就好像电脑、程序、电流三者的关系一样,电脑坏了,程序也会跟着坏,但是电流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电流是被人创造出来的,但是灵性却是大自然本有的,它不可能被人创造出来,这就是人只能生产非生命物质的根本原因。人要是懂得生命的真相,就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的命运就会得到彻底的改变!人要是不懂得生命的真相,后果是相当严重的,这种人只能永远生活在迷惑和痛苦之中。
没有接受过圣人教育的人,根本不知道智慧是什么。他们把属于聪明概念范围的聪慧、明智当成了智慧。有智慧的人不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能透过现象直达事物的本质。知识有对错之分,而智慧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圆满与不圆满之分。
知识是通过分析研究获得,知识也可以和智慧一样通过学习和深入思考获得。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大脑中‘伪知识’装多了的话,那么这些‘伪知识’就会成为这个人接受正确知识的障碍,因为他已经把‘错误的’当成‘正确的’了,当他再遇到正确的知识时,他自然就会认为是‘错误的’了,这种现象叫做‘所知障’。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里都装有不少‘伪知识’,只是大家没有发现而已,所以每个人都有‘所知障’。智慧的反面就是愚痴,一个人如果在人生的重大问题上被一些‘伪知识’误导了的话,那么他就是一个愚痴的人。有知识的人未必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有能力分辨知识的真伪与轻重,所以他不会浪费时间去学那些无关紧要的知识。人类有很多知识就像那树叶一般,虽然一时繁多茂盛,但是季节一过总会飘零,只有一种知识同那树干一样,虽然简单,却不会过时,相反还会越来越粗壮,这种知识就是获得智慧的唯一路径,这种知识才是‘智’,有‘智’才能生‘慧’。
人类的知识有千万种之多,但是,与智慧有关的知识只有‘宗教’和‘思想品德’(包括了儒家的道德思想),很多人认为哲学是一门智慧的学问,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智慧的真实含义。‘哲学’一词源自于希腊文Philosophia,翻译过来是‘爱智慧’,从这里我们就知道,真正的智慧是与‘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不懂爱的人,绝对是没有智慧的人。但是人类现在的哲学与‘爱’毫不相干,已经演变成了纯粹的理论知识,所以我们的哲学根本就不是什么智慧,只是一种知识,还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一些‘伪知识’。因为哲学分成两大对立派别: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但是,唯心和唯物都是错误的,因为‘心’和‘物’是一张纸的两面,就像人的手心和手背一样,本来是一体的,怎么可以说是谁决定了谁呢?心物本是一体的,离开了心就没有物,离开了物也没有心。哲学是人用知识去解释世界,可惜知识太幼稚了,把哲学家们都带进了死胡同。
具有大智慧的圣人们为了帮助人类离苦得乐,创立了‘爱的教育’来教导人们亲近道德、远离恶行,这种‘爱的教育’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宗教。各宗教虽然不能向人们揭示宇宙的真相,但是他们却在传播爱的真理,只不过因为受人性弱点的影响,圣人的教导在传承过程中不能完整的保留下来,但是他们对生命的认识还是比较接近于事实真相。
宗教的智慧不是来自于人类的知识。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唯一与智慧有关的学科就是‘思想品德’,可惜这门课程的份量太轻了,内容也非常有限。现在思想品德教育只是小学和中学的辅课,而在我们的所谓‘大学’里,有几百门学科,它们都是一些专业技能课程。古圣先贤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导人们‘止于至善’才是真正的大学呀!所以这些学校虽然名叫‘大学’,其实是彻头彻尾的小学。可是现代人却搞不清楚古人为什么要追求‘止于至善’?这都是因为现代人没有智慧的缘故呀!
知识出自万家,智慧只出自一门!所以有不少知识会出现相互矛盾的观点,而智慧则是完美无缺,因为智慧是真理的光芒。那么完美无缺的智慧究竟是出自哪一门呢?一说出来还真怕把有‘所知障’的人给吓跑了,不说出来嘛,又是画龙不点睛,白画一场,大家都见不着真龙!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有机会认识真理,我就不管会吓跑多少个‘叶公’了,在此郑重得说出,在地球上,人类唯一的真理出自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古印度王子‘悉达多’,他通过甚深的禅定,成功突破了自己的心灵与宇宙之间的障碍,由此获得了宇宙中所有信息,因此他就成为了人类历史上(地球上)唯一一位具有肉身的佛陀,名字就是‘释迦牟尼’!他因为得到了宇宙的真理,就在人间传播真理四十九年,这就是佛陀对众生真理的教育,简称佛教。
我的爸爸,他长着乌黑的头发,但仔细看,会发现已经有几根白发了。两只眼睛小而有神,眼神里透着无穷的智慧。他很聪明,会开车、会做美味佳肴给我和妈妈品尝。他经常会做一些充满智慧的事情,让我敬佩得瞠目结舌。
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男孩子们都喜欢踢足球,一时没球,我们就拿小石子儿当球踢。我想:要是有个球就好了。放学了,我一回到家便丢下书包,对老爸说:“老爸,你帮我买个足球唉,我们用石子踢球了。”爸爸没有说话,我无可奈何,只好做作业去了。
做完作业,我回到客厅,“哇,my god!,你在干啥哩?”只见老爸把一堆报纸奋力地挤成一团,边挤边说:“你们就拿这个去踢吧,这个不伤人。石子儿,有棱有角;买的球汽太足,都不安全。要是踢到眼睛就不得了。”我不吱声,静静的看着。看见爸爸又拿宽胶带在足球的外围裹上一层又一层。不一会儿,新式足球就做成了。他的智慧顿时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捉只蝉回家研究研究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有一天爸爸用他的智慧帮我实现了它。
暑假的一天,课外班放学了。只见老爸提着长长的鱼竿来接我。“莫不是去钓鱼?”我想。爸爸拍着我的肩膀:“走,咱两去捉蝉!”我高兴坏了。
我们来到一中的校园里,停在一棵大树下。爸爸用他自制的面筋站在鱼竿的顶端,然后交给我。我寻找着,突然看到有棵树上停着两只蝉。爸爸朝我做着“嘘——”手势:动作要快,不能发出声音。我悄悄地——悄悄地——,猛然一抬竿粘住了一只蝉的翅膀。如法炮制我又捉到了两只。我乐得呵呵直笑,爸爸的腿上却给蚊子叮满了包。
这就是我的老爸,是我心中最智慧的爸爸!
每每提到秋天,眼前总是浮现出凄惨、悲凉的画面。“何处秋风至,萧萧送燕群”背井离乡,如此痛苦;“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孤独无依,如此寂寞;“一溪寒色渔收网,半树斜阳鸟傍巢”暮秋入冬,如此荒凉。可是,有谁知道,秋天如此聪明,如此富有智慧。
小时候,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同学们一起去春游,看到的景色让我心情舒畅,如痴如醉:大片的草坪,绿绿的、嫩嫩的,一株株小草探出尖尖的脑袋,好奇地向四周张望,树木抽出了嫩芽,鸟儿们仿佛一个个优秀的音乐家,演奏着悦耳动听,跌宕起伏的乐章。我情不自禁地感叹到:“春天多么美丽呀!”
的确,春天是美丽的,秋天是没有这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致的,但是,如果没有秋天一时的衰败,人们会认为春天美丽吗?
假若一年没有四季,只有春的影子,那么,周围的环境将会十分单调,草一直绿着,花一直开着,鸟一直叫着,溪水也一直流着,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麻木不仁,还会有多少人热爱自然?还会有多少人赞颂自然?
在科学家看来,一直是春天是不可能的!科学家在室内制造了一个小型生态系统,用计算机调节温度,他们把温度一直设定在20℃,这正是自然界春天的平均温度,前6个月,植物生长良好,发育正常,但7个月以后,植物逐渐枯萎,到第11个月彻底死去,死因是温度没有下降,植物“工作时间”过长,最终“疲劳”而死。
这就是秋天的智慧,明知自己不能永远年轻,并不硬撑下去,而是全身而退,留下衰败的树木和凋零的红花,残花落叶滋润了土地,让泥土更加肥沃,暗暗孕育着下一个春天,也恰好是这满地落红衬托出春的美丽。
是啊,人生不也是这样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没有失败时的苦涩,哪有成功时的甜蜜,没有品味过孤独、悲伤的滋味,哪感受得到真正的欢乐与激动。
伫立在秋风中,秋天的智慧仍萦绕于脑海中……
生活总是教给我们智慧,我曾经觉得生活很绝望,没有意义,因为看世界,看身边的人,看父辈们所经历的人生,看他们的生活,看来看去,似乎仅有的只是绝望和失败。我找不到我所认为的理想的、又盼望的生活,也许我曾听说过,但那种生活从没在我面前展现过,我也无从知晓其细枝末节,日子久了,也久淡忘了。不知道活着为何,不知道生活除了让人失望还有什么。
绝望的时候,不甘心如此,因为怎么说,好像有些人他们一生真的活的很有希望,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所受的苦又多少,又经历了多少次的失望和苦难,才真正领会人生的意义,我仍然愿意心存盼望,好像除此之外我已经不能做什么了,我也不能让自己就这样绝望致死。
一双忧伤的眼睛孤独地望着这个世界,目光似乎要穿透世界,苦苦寻找人生的意义。圣经讲的太概括了,好像许多事情需要生活的博大来教会我们这些最伟大的真理,也需要生活来真正验证这些真理的伟大,这才应该是真正的“知”。人生有时候就感觉很漫长,要苦苦等候,等候某件事情的发生,等候某一个时刻的到来,那时,上帝要通过生活本身教会我们真智慧,这是一条漫长的路,忍耐、等候。
寻求的就寻见。
人生漫长,却也短暂。而且每个人感受也不一样。有些功课,有人三年就学会了,有人却要用几十年的时间,谁尝到人生的甘甜呢,谁又早早饱得上帝的慈爱呢?短暂的人生在与永恒较量,期待从中汲取智慧的活水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