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轻轻一抖,抖落破旧的冬阳
春意便在大地上悄悄生长
是你,轻轻一挥,把绿意撒向大地
只用星点的花将其点缀
河里没有河水,只有流动的翡翠
犹如绿蚁,让人想要高歌举杯
是你,轻轻一吹,吹去冬天的寒意
吹得人心里发痒,只想披一件单衣
你散淡如禅,你是人间四月天
是你,浅浅几笔,勾勒出雨中杏花村
杏花点点,滴滴微露
你将杏花画成了酒
让人心境微醺
炊烟袅袅,雨露沾襟
我猜,你是想将村子妆成梨花带雨的美人
你像妙手丹青,你是人间四月天
禽畜疏懒,童叟慵倦
是你,偷偷将生活的步子调慢
跃雀枝头,游鱼轻潜
是你,把大地种满了活和暖
你如高妙的圣手,你是人间四月天
我说你是斑斓若梦的秋日;
带着微凉送去炎暑;
似含着水气的云
烟朦胧世界。
你是带着丹桂香甜的细雨,
香气散入雨的轻盈,
覆盖在甘甜的橘子上,
慢慢渗入窄巷小街。
那柔,那清凉,你是;
铺满落叶的小径你抚着,
你是温柔,团聚,
你是中秋的月夜。
枫叶林中那片火红,你像;
清晨秋叶未褪的白,你是;
大雁南飞消失在长野。
你是一枚一枚的落叶,
是谷穗在田间吟唱,
――你是馥郁,是团圆,
是丰收,你是人间斑斓若梦的秋日
我说你是三月柔嫩的轻风,
悠然萦绕在我指间,
瞳孔在漫天飞絮中,
不小心迷住了眼。
你是早春翩翩而来的东君,
白皙的双手抚过云的软,
衣袂掠过了花前,
芳香躲藏在袖间。
那轻,那娴静,你是,
那如桃花般清秀的脸颊,
出类拔萃,
你是一世的向往。
花开时的那抹淡红,你像;
花蕊中的那片嫩黄,你是;
微波荡漾,
春天蕴着你如画般脸庞。
你是三月枝头的含苞待放,
是漫天飞絮中柔软的轻风,
——你是爱,是暖,是向往,
你是人间的三月轻风!
随着细尘轻卷,春雨便湿漓漓的降临,连一株草、一滴水、一只小虫都体味到了“一霎清明雨”的到来。四月,是承载太多追忆和哀思的人间四月天。
真是“天亦有情化为雨”!说来奇怪,每到清明时节,几乎都是阴雨霾霾,寒凉潇瑟,有时甚至连续几日都是“满眼游丝兼落絮”;这是苍天感怀,地之侵染,这样的天地动容,最易触动心底深处的凄婉愁凉,沉淀在时光里的童年往事便会渐次浮现,那是悠悠旧时愁————
小时候,我眼里的母亲是画片上走下来的“好看”女子,两条粗黑的长辫子,娉婷身材,标致无缺憾的脸庞,一双大眼睛,睫毛浓密,水盈晶亮;讲话时,声线甜美,语音标准。曾记得有人说,女人的美丽是受益终身的资本,但我母亲的命运却恰应了那句老话:红颜薄命!
我父亲是母亲的大学老师,她崇拜他。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往往是由于她崇拜这个男人,这种崇拜是年轻时的盲目,是不计成本,不计后果的;一个错误的决定足以老去所有年华。因此,悲催的结果是偶然中的必然。这是我长大后才明晰的。
在我两岁时,父母离异。我判给母亲,被寄养在舅父家。临近上小学,母亲把我接回老家。那时,我对母亲只有胆怯陌生,不敢亲近。
那时候,我家住的是简陋平房。冬天,不到十平米的屋里烧着炉子,半夜里往炉子里添煤压火,目的是炕热保暖,但很容易煤烟中毒,我和母亲曾死里逃生两次。每天凌晨4点多,母亲就早起,点炉生火做饭。那个时分,我只有靠自己身体的温度蜷缩在被窝里,等屋子里渐渐暖和,母亲再叫我起来吃饭;我起来的时候,是没法叠被子的,因为,被子底部已与墙根冻在一起了。母亲打点我上学,她再骑自行车上班。
刚上小学的时候,按学校要求,我完成的作业需要家长签字,经常情况下,我挨母亲的巴掌是跟错题的数量相等的。
从小到大,我对母亲只有敬畏,没有亲密。她经常在深夜里失眠静思,坐起来抽烟,冷漠易怒;淡漠的温柔似乎总隐藏在明媚的背后。我特别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在母亲的怀抱里撒娇耍赖,享受着母爱的疼惜呵护,而我们的母女关系没有零距离;我只能在想象当中构建自己所希望的幸福场景,然后自我陶醉其中。
还是在读小学的时候,每到礼拜,母亲经常带着我,逛附近的小吃街,那是一条早年的老城街,现在想起它,仿佛是一张陈旧的照片,印象模糊而温馨,但当时留给我的美食记忆确是历久弥新的。没走到街头,老远就闻到各种小吃的扑鼻香味,一路经过,我的眼睛离不开诱人的吃品,贪婪的吸进美味来满足嗅觉,却从不敢奢望能吃上一口。母亲极少情况下买给我;但有一次,我们已走出街道出口,她停下看着我,问我是不是很想吃,我不敢回答也不敢点头,但母亲还是拉着我折回去,给我买了一袋刚出锅的水煎包,她自己一口也没吃,她说她不爱吃,后来我知道,她是舍不得吃。长大后,我试着问母亲,当时,为什么不想买还要从那里经过?她幽忧的说,她也想闻一下解馋,生活条件有限,但同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我从小锻炼意志力;她说:“饮食男女”,是人生两大关,能够抵制住对食物的诱惑,就不担心孩子将来在情爱问题上的把握——————我想,母亲的这番话是她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吧!
母亲一直没有再婚,一直拉扯我过着艰难日子;她当过教师,后转行做会计,做到会计师。她不善言谈,不苟言笑;工作认真,一丝不苟。我成家后,母亲不愿与我们同住,退休后自己依旧过着一口锅、一双碗碟、几口饭菜的一个人的生活,她说:“习惯了”!她除了买菜和购买生活必需品,很少出门,也不与人交往,像一部通电机器,运转起来轰隆作响,停下来稳定无声。
在我年幼无知的时候,好多事情难以理解,但成熟长大后,再回忆旧时光,会有很多新的看法。俗话说,回忆能净化人的心灵,真的是这样。曾经有件事成为我和母亲心灵间的障碍和心结。有一次,我把邻居家的'花碗盖儿偷着拿回家玩,被母亲发现,这次,她没有打我,而是拽上我,来到邻居家的院子,对着人家一大家子人,让我当众把东西退回并自己说出经过;儿时的自尊心被母亲的不留情面深深刺痛,这难以磨灭的片段令我记忆深刻,无法释怀。当事过境迁,经历了无数个春秋,我渐渐读懂了母亲当时的心,贫困艰难但“人穷志不短”!她端正的品行光辉对我的影响和教育在我后来的人生道路上警醒的作用是千古恒常的!
母亲自离婚后,始终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她并不信佛,但一生都在自我修行,坚持洁身自好,随遇而安,淡泊名利,无欲则刚。从二十六岁独身走到七十二岁人生终点,“质本洁来还洁去”,中间的几十年凡尘,没有再谈过一次感情,“此生只为一人去”!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如今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上了小时候梦想的生活。但母亲操劳一生,辛苦一世,到头来撒手人寰与幸福无缘。在“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时,我才醍醐灌顶般的体悟,母亲外表冷若冰霜,却内如火炬,看似不近人情,确是忍辱负重。在她的世界里不仅有缺点和缺憾,更有真善美!
如今,母亲已离开人世五年了,那个人生不完整,性格不完美的母亲安静地离开了枯燥与贫乏的尘世,去经历另一世界的花开花落,尽享陌生的高贵与幸福。
“霏霏清明雨,绵绵故人情”。每年的清明,我都去“一方纯净地,万般乾坤间”的圣地去拜祭母亲;面对自己苦痛怀念的至亲,却不能伸手可及,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真是“万般滋味在心头”啊!——-耳边响起母亲弥留时说的一句话:“我就惦着你呀!”令我愁肠百结,泪雨滂沱。
我冒雨走下山的时候,回头眺望远山和大地,万物似覆盖着雾般的绿,那地下暗暗跃动的即是新生命蓬勃的生机,人世间的生命往复也该如这四季更替,生生灭灭地不断向前吧!
曾经拥有的,已经不在,但往事并不如烟;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清晰如昨天。这隔世的怀念依然在脑海里无所不在,“从来不需要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
忧伤的四月,烟雨朦胧间飘满了我对母亲的思念。
第一次读《人间四月天》是在我11岁时。我那时纳闷儿为什么妈妈要求我读这本看起来并不是名著的书,它的题目和封面似乎都在告诉我,这是一本关乎情爱的书。我有些不情愿的大概翻了翻,是一本关于张幼仪,林徽音,徐志摩等人的书。内容很现实,但我当时正偷偷看网络小说,对这种不是“丑小鸭变白天鹅,灰姑娘变公主的书有些抗拒。”看书过程中我将徐志摩写的诗全跳了过去,因为我觉得太肉麻,太矫情,无非是风花雪月的故事罢了。读完我只嘲笑张幼仪的傻,批判徐志摩的无情,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这本书读完也就忘了。
再捧起它时,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我啃着苹果,再次阅读。感觉和原来有些不同,这一次,我认真的看了看徐志摩的诗,突然有些理解了徐志摩爱林徽音而不得的悲凉,面对张幼仪的认命和后来的愧疚,对陆小曼的无奈和爱恨交织。他的一生,纵然豪情万丈,却也无可奈何,即使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却照了沟渠。虽多情,却长情。他来这世上,像一个偶然,却又是一个必然。他一生风流倜傥,却寻寻觅觅;他本性豪放不羁,却又被情爱所困。他的诗中透出了对生活的失望,精神上的疲惫,对枕边人的绝望。被他抛弃的前妻张幼仪在经受儿子夭折,生活窘迫,丈夫抛弃等一系列精神肉体的双重打击后,依然十分坚强,做了一家女子银行的总裁和著名的`“云裳”的老板。她默默无闻,坚强独立,这正是每个女性应该学习的品质。被他深爱几十年的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过着平凡恩爱的生活。他们是中国建筑的奠基人,那个美丽聪慧的少女,只是他不愿醒来的一场美梦罢了。
再把书合上,已经是晚上八点了,心中感慨颇多,便写了这篇日记。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