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事与物总会让人向往。人人都愿看到美丽动容的面,也真切渴望真善美存在我们生活之中,可当我亲眼目睹这幕后,我乍然,惊愕,难道曾经的所做作为:扶老奶奶过马路,为老爷爷让座,送不知名的\'小朋友回家等等的点滴善举
这些部早已不再我们社会的美好的存在了吗?
那天我走在放学路上,远远看见一个老爷爷摔倒了,大伙困在一起,唧喳喳的议论着,我心想:那些叔叔阿姨应该会赶紧把他扶起来!我站在那儿看了一会儿,却没有一个人扶起,你说我,我说你,没人愿意伸出援手,最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脸上漠然的神情。我焦急地看着,眼见这位老人用手吃力的支,慢慢的爬起。“啪”我听到了他再次重重的摔在了地上的那声重响。我的心抽着,仿佛万千虫子撕着吞噬着我的心。我快步走过去,这时这位老爷爷慢慢的往前,吃力的去找他的拐杖,每一步都是艰难。他把祈求的目光投向人们,然而得到回应的依然是冰冷与漠然,最后,他自己艰难地拿到了拐杖慢慢的爬了起来。他失落地拍拍身上的泥土,默默的着拐杖一步一步踉跄着离去。
当我走到这里时,人群早已一拥而散,当时,我也想快步走过来起老爷爷,然而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让我的这段路行走得如此如此的缓慢。或许很多人都有扶起老爷爷的想法,但害怕担当责任的心让他们选择漠视。
此时我的心深深地刺痛了一下,仿佛老爷爷转身落寞离去的那一幕犹如一根针狠地扎在我的心里。我想电视上歌颂的真善美,书上描绘的真善美,我们笔下的那真善美难道早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吗,我疑惑不解,甚至是迷茫了
回到家后,我的失魂落魄妈妈看在眼里,问我原因,我如实以告,妈妈批评了我的行为。她说:善举,从自己做起。不畏惧,不退缩,爱是可以影响与传递的。
是啊,我心有所动,却没行动,如果我能主动做到,也那漠然的人群也许会被我感动与影响,今后我要从自己做起,鼓起勇气做对,做真的事,让真善美传递下去,让真善美在我们社会奏响美好的和谐之歌。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马丁海德格尔的著作,曾被教育局称为“不合格”的一本书,却被不少学者认定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在书里蕴含了太丰富的内容,讨论的问题也庞杂且深刻,有些地方让人根本看不懂,但是某些话却让人印象深刻,若有所思。人想要本真的存在,就必须本真的理解和面对死亡,海德格尔说:“死是存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像这种可能性存在,就为此在开展除它的最本己的能在,而在这种能在中,一切都为的是此在的存在。
”“为生存而生存就是本真的”乍看就觉得是废话,人肯定都是求生的,不会是求死的呀,所以自然是为生存而生存,这样的问题还有讨论的意义吗?但是结合很多人各种生存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哲学家要讲出这样的话来。有人觉得生存是为了赚钱,有人说是为了工作或者其他形形色色我们觉得对于生存很重要的事情,或者满带文艺范儿的“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但是生存就是生存本身,与其他一切都无关,我们是为了让自己活着而生存的,为了维持生命而呼吸、饮食,而只有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才有了工作、金钱……所有的一切。下次再给自己找理由的时候,请记得告诉自己,生存就是我们的目标,于是很多我们觉得乏味的东西可能也会有意思起来,很多困难也就不那么可怕了。生死一向是哲学领域很容易提到的话题,于是,探讨了生存本质后,海德格尔又说“死亡不是人实际能的。
”谁知道到底这样的话是不是正确的呢,至少现在的你我都不知道。没有经历过的人自然没有发言权,经历过的人又有什么方法能告诉我们他们的经验?“死亡也不是能被他人代替的。”要是能,那不知道有多少冤魂会因为别人的推责而无辜走在黄泉路上。也许真的是死亡使人个体化,使自己的生存整体地呈现出来。有时候想想还真的是死亡让人去注意某人,文学上更是如此,我们经常都爱说,只有死人才能出名,因为实在有太多的好的作品都在作者死后才受到大众的认可。甚至觉得大家好像忽略了生存的意义,明明人死如灯灭什么都留不下,不管是盛名还是厚利,很怀疑这样的规律是依靠怎样的理据形成的,但是它就在那里。人所畏的情绪向自己展示了自身的生存作为一种有限的存在是终有一死的。
谁也代替不了谁,也无可逃避。不管这辈子怕不怕死,在世上也不过几十年,谁也逃不了,当下的日子好好过便好了。生死由天,我们总是在纠结自己的存在,总是计算着在世间的时间,但是既然不受我们思维活动或者情绪的左右,我们为什么要花这样的时间和精力呢?或者我们真的想要用脑子重新整理出更适合我们的生存法则或者避免死亡的窍门?
——题记
一夜风雪,第二天初阳微弱的光显得格外珍贵,照在被白雪覆盖的南京城,这个冬天,难得有一丝温暖。
“刚烤的鸡柳啦,又香又嫩,快来吃。”小路边,摆摊的阿姨扯开了嗓子叫卖着,被烤得金黄的鸡柳在这个寒风刺骨的冬日格外受欢迎,不一会儿,小摊便围满了人。
“让开,让开!”一个大块头小男孩拨开人群,大摇大摆地走向小摊,花里胡哨的衣服掩盖不住白花花的肥肉,口袋里的硬币发出沉重的响声。“要大份的鸡柳!”他大吼。“是是是!”阿姨赔笑着,谁不知道这个“小霸王”呀?家里有钱,大伙儿都不敢得罪他。
一旁蹲在地上乞讨的老爷爷眼巴巴地盯着被递到男孩手总的.鸡柳,他的身上穿着单薄且破旧不堪的衣裳,历经风沙的脸上纵横这沧桑,满头银发被飘雪掩盖,他很冷,很冷。但他没有办法。习惯了,习惯了世界的狂风暴雨,习惯了人们的冷嘲热讽。习惯真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呀,他想。也或许他此时此刻没有想那么多,目光紧紧地盯着那袋鸡柳,他只想暖和一会儿,仅此而已。
“看什么看?老乞丐!”男孩注意到了老爷爷灼灼的目光,不屑地哼了一声,抖着一身肥肉和发亮的硬币从老爷爷身边走过。众人唏嘘,心想反正也无事,不如席地而坐,吃着香喷喷的鸡柳等着看好戏。
可是小男孩就此走过,肥大的身影消失在了视线外,只留下口袋里硬币的抖动给这个世界留下清晰的回音。“切,没劲!”众人拍拍手,散了。
摆小摊的阿姨也准备回去,这时迎面走来一个短发女孩,高挑的身材更衬得一张白皙的脸神采奕奕。“老板,来一份鸡柳。”她搓着手,轻轻地说。
袋子被递到了女孩的手中,她经过老爷爷的身边,“给你。”她将袋子递到了老爷爷手中。那真是一双异常漂亮的手,白皙如玉,手指修长,在柔和的阳光下更显得晶莹剔透有如琉璃。而接过袋子的老爷爷的手则是粗糙的,饱经风雨,年过六十的他不知几时有过这样的温暖。他愣住了,竟忘了答谢。
少女来去如风,一如天边洁白的流云。只是,阳光下她灿烂的笑容永远不会消失,与太阳一样散发这耀眼的光芒。南京城,因你而美丽,因你而唯一,在我眼中,是最难忘的存在。
这几个星期来,大大小小的面试了五、六个社团部门,校级的和院级的都有。大部分的面试都是三大步骤。
第一:自我介绍,比如一些爱好、兴趣、特长等。
在面试这一关的时候,我听见有同学说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大多时候都在学习为了高考。我看到这个的时候,就想起了自己以前的一些事。
要是初三的时候,没有冒着中考的压力出去打球,也许现在我也不能够自信的\'说:我喜欢运动,热爱打篮球。
要是中学的时候,没有冒着学习成绩下降的危险,去满足自己对电脑强烈的兴趣,也许现在我也不能够自信的说:我擅长电脑,能独立操作office办公软件,会电脑编程序,视频、图片制作也可以完成。
那些时候,那些看似不合理的做法,现在却成了我进入这些心仪的社团部门的资本。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如果当时我选择了一条大家都认为的正确的路走,我还能这样靠着那些“资本”进入这些好的社团部门吗?其实面对质疑的时候,我们都曾在那些闲言中迷失了自己。但是,后来有的人在那些闲言中找到了那颗最亮的星并且选择了坚持,于是那些时候的挣扎就成了现在的资本。
第二:就是才艺表演。当然也可以自愿的,但是表演了入选的几率肯定会加大了。
在面试这一关的时候,有很多同学说出来学习基本上不会什么表演。要不就是千篇一律的唱歌,也不管自己的声音是不是合适(不过勇气值得学习)。
要不是高三的时候,没有抗着高考的压力去学习街舞舞步,或许我现在也不能自信的说:我来表演一个街舞舞步。
很多事情,通常是在过了很久之后,才会体现出它存在的价值。所以,我们不可以很轻易的就否定一个事物。
第三:就是问答时间。这就是一个了解的过程。
只要不违背某些事物本来的价值观,不违背它的价值取向,基本上没问题。当然一定要会说。所以都看书,都说话也成了很重要的东西。
直到现在我都这样认为的:上天让某一样事物出现在你的面前,必定是有它的意义。你可以选择放弃去挖掘它的存在,但你不能忽略它的存在。所以人是会思考的,无时无刻都在思考,思考着现在,思考着以后。
就像我在思考,上帝为什么要给我这个十八岁的花季,后来才明白,因为在这个最美的年纪我会遇见你!
得益于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静下心来读书的机会,在繁忙的功课之余,拜读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深有感触。在过去的两年大学岁月里,一直忙于参加形形色色的社团活动,结交各个圈子的朋友,去图书馆也只是为各种复习,竟没有静坐下来认认真真品一本书。在这些白驹过隙的时光中,我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是为了什么而活着?在看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这本书之后,我对于这方面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代表海德格尔整个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就是这本《存在与时间》,它奠定了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基础和方向。它之所以享誉于世,是因为它在现代西方社会这个被称为“后工业社会”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意义的追问是海德格尔的巨大贡献。海德格尔所提出的存在的问题之所以在西方引起极大关注,与西方社会数百年的历史和思想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西方社会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尤其是近代科学哲学革命以来,理性一直是一面高扬的旗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必须接受理性的审判才能谋求自己的合法生存权。
在读海德格尔之前自己所理解的“存在”,就是单纯的存在,例如:“存在即合理”即“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整部《存在与时间》只关心一个问题:存在的意义问题。但是海德格尔用“存在”这个词意指什么呢?如果有什么区别的话,存在意指什么呢?
“存在即合理”在《小逻辑》43页原文译文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存在”是最普遍最抽象的共相,亦即事物的本质。而所谓“合理”是指合乎理性,合乎绝对精神。这种理性不仅仅是主观的理想性,而且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是符合自己的本质的,所以合乎理性的东西一定会成为现实所接纳的东西;当只有合乎理性的东西才能“称”为现实的时候,一切现实的存在的东西就都是合理的,合乎理性成为现实的条件。而现实中存在的现在,因为已经存在,自然而然的获得了理性的支撑,它是合理的。
跳出自己的思维,不是创造性思维,思维由于存在而存在,这让我想起了唯心主义最核心的命题“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他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存在的前提是思考,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所以世界因为认识而存在,缺乏了认识那么就构不成构成世界的要素,因为自己的想象世界因此存在,意即思考才是世界的本源,这样的思考和海德格尔的命题有很大的相似处。我思故我在,我的思考铸就了我这个人,推广开来就是思考创造了所有的像。这种思想虽然我们经常去批判,但是不无道理,在没有更合适的道理替代这个道理之前这就是最合理的解释。但是这样想下去,我因为不断地思考而存在,我不思考就是走向终极的毁灭。但是这不能解释我的疑惑,因为可能没有真正地悟懂。
“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无论一个人于存在者处把握到的是什么,这种把握总已经包含了对存在的某种领悟。”但“存在”的“普遍性”不是种的普遍性。如果存在者在概念上是依照种和属来区分和联系的话,那么“存在”却并不是对存在者的最高领域的界定:存在不是种。存在的“普遍性”超乎一切种的普遍性。
“存在”是自明的概念。在一切认识中、一切陈述中,在对存在者的一切关联举止中,在对本身一切关联举止中,都用得着“存在”。在对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任何行止里面,在对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任何存在里面,都先天的`有一个谜。
我们不知道“存在”说的是什么,然而当我们问道“?存在?是什么?”时,我们已经栖身在对“是”的某种领悟中了,尽管我们还不能从概念上确定这个“是”意味着什么。我们一直还未认出该从哪一境域出发来把握和确定存在的意义,但这种通常而模糊的存在之领悟是一种实际情形。
任何存在论,如果它未首先充分地澄清存在的意义并把澄清存在的意义理解为自己的基本任务,那么,无论它具有多么丰富多么紧凑的范畴体系,归根到底它仍然是盲目的,病背离了它最本几的意图。一切存在论问题的中心提法都根植于正确看出了的和正确解说了的时间现象以及如何根植于这种时间现象。存在有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这是由于此在根本是由向来我属着一点来规定的。但是,此在的非本真状态并不意味着“较少”存在或“较低”存在。非本真状态反而可以按照此在的最充分的具体化情况而在此在的忙碌、激动、兴致、嗜好中规定此在。
无论对世界之内的存在者是从存在者状态上加以描写也好,还是对这种存在者从存在论上加以阐释也好,这样的做法中随便哪一种都不着“世界”现象的边际。“世界之为世界”是一个存在论的概念,指的是“在世界之中”的一个组建环节的结构。而我们把在世认作此在的生存论规定性。由此看来,世界之为世界本身是一个生存论环节。“世界”在存在论上绝非那种在本质上并不是此在的存在者的规定,而是此在本身的一种性质。
海德格尔说:“求助于自明性确实是一种可疑的方法。”这个结论这以这样解释,自明性是存在的一种属性,在人类尚未了解到存在时就已经将存在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来研究其他事物,这将是一个空中楼阁。因此,在研究人之前,似乎应该先知道存在是什么。
我认为海德格尔在理解存在的意义的时候,从“此在”出发。所谓“此在”一般来说指我们人类现在的存在,而提问这种存在也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我们因为此时在存在,此时在想而证实我们现在存在着,而我现在发问,因为我现在会存在,因而会发问。海德格尔认为应在世界,作出这样存在样态的“存在者”,“在世界之中”之三种环节中考察世界存在。在《存在与时间》中依次讨论了这几个环节,并在各个环节中找出下位的各种构成环节。虽然有些术语不懂,但是存在的构成中,三个环节很有道理,因为环环相扣才能符合人类思考的逻辑性,即使我们知道难以理解,但是因为逻辑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因为复杂难以认识所以为我们所追求,人不在追求未知世界么,未知世界不就是为感悟的嘛。未感悟就意味着我们处于昏昏沉沉的境界。
此刻存在的我为什么会觉醒,反思自己,那是因为作为思想支援的“畏”。心在老在担心着什么,畏惧之心时刻有之。造成埋头于日常的此在发生动摇的是“畏”,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本身就是畏的对象。担心能否在这个世界内存在。我们在不断复苏自己的思维状态中,不断地,不愿意按部就班,对于存在的意义,自身的价值的拷问为什么会动摇,因为我们总在担心一些东西,“操心”既是此在的存在,我们因为畏惧而操心。海德格尔认为正在被展开和发现的此在的存在方式才是真理和真实性的本源现象。此在操心自己的存在,是先于自身存在的存在者,其实就是使自己与现在还没有的东西相关联。甚至自己最后的死的关联。
为了作为一个整体而完结,此在非死不可。但如果死掉,此在原本就不可能亲身经历这种事。此在对于自身来说终究是未完。自己自身的死对于此在来说,决不可能作为现实的东西亲历。人生在世考虑两个极点,生和死。听天由命转变为人定胜天,对于生我们亲历过,但是对于死作为存在状态的终结,是无法体验到的,那要到另外一个境界了,这是我们所说的来生,循环,还是只是人的肉体形式化为物质的存在,精神消散,但是人的精神反而是人的本真的东西,畏死,我们考虑生的意义价值。为了连续生与死我们有了时间,时间就成了一种纽带。虽然读起来很晦涩,但后来又花了很多时间阅读其他人关于此书的见解来加深自己的理解。
《存在与时间》给了我许多关于时间与生命的思索:时间是无限的,而生命是有限的,作为具体的人,要用有限的生命去验证无限时间的存在和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浪费的不是时间而是生命,我们节省的不是时间也是自己的生命,时间是无意义的,而生命就是要在这种无意义中,创造出有意义,赋予这种无意义于意义,打断无限为无数个有限。
回忆一下2009年,是应对国际国内环境重大挑战,推动国家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比如: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我们中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让世界人民都看到了中国的富强和飞速的发展;2009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甲型H1NI流感,伤害了很多人,但我们及时地采取了措施遏止住了它的发展。2009年2月,一部国产小成本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创造了市场奇迹。这部给3岁到6岁儿童看的影片上映当天,就拿下800万元票房,首周末票房更是高达3000万元。
最终,它以突破9000万元的票房成绩,创造了近年来国产小成本动画影片的票房神话;2009年10月13日至18日,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中国作为主宾国亮相,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最重要的对外文化展示交流活动,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出版业在国外举办的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出版文化交流活动。此外还有很多重大事件:强台风“莫拉克”重创台湾、西藏平叛和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四川震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即“7。14”地震灾区遭遇暴雨洪涝灾害,损失严重。
而我自己在这一年中又有哪些收获、哪些和教训呢?
2009年的下半学期,我从八年级荣升到了九年级。在九年级的第一次月考中,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班级第二名。这更给我带来了更大的信心,我相信我会越来越棒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不付出一定没有回报。我一定会牢记这句话。
而我们不能一直沉浸在对过去一年的回忆里,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过去了的,就让它成为永久的怀恋吧”。对我们更重要的,是未来。
20XX年,第三届“中国碳交易20XX”峰会4月15日在北京举行;5月1日,20XX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主办机构预计吸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总投资达300亿元人民币,是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亚洲风能大会将在北京召开;世界经济论坛20XX年新领军者年会9月13日~15日在天津举行;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10月20日~24日在南宁举行;11月12日~11月27日,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中国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重量有8吨,类似于一个小型空间实验站,在发射天宫一号之后的两年中,中国将相继发射神舟8、9、10号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20XX年6月25日,我将迎来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中考。也许,这一年的结束,就是我下一年冲刺的开头。我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一条新的跑道,也许我还会在这条跑道上跌倒,但我仍会顽强地站起来,顽强地向重重困难挑战。我坚信,在暴风骤雨后,总会有一条美丽的彩虹出现。
回首2009,我要反省过去所有的过失,好好并改正。展望20XX,我要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的一年,准备好迎接新的“战斗”,新的挑战,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用好每一分每一秒,为自己的目标、理想所奋斗,创造璀璨的未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