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在你走之前想和你说几句话。
希望你能看得到!
当我见到你之前我想这个人是不是疯了。
你在我心里的感觉整个人不是有很多***,或许我不够敏感,没有发现你身上的这些东西,或许我有时不太关心别人,只想自己不开心的事。
当然在见到你以后,我觉得你和以前一样,很平和,没有太大的变化。
你的想法我赞成,其实我很想和你一起去。
只是我知道我去只能做保姆。
北京的人才很多,不差我这么一个半拉日语翻译,再说北京的日资企业也很少。
我想你去北京后应该和我来大连后的心情差不多。
我刚来这里时想,好干净、好漂亮的地方。
等在这里住下以后,发现日式筒子楼的.脏、乱、人多,很不喜欢。
我想你去北京开始时会有很多惊叹,随后在你找到的自己的地下室公寓也好,宿舍也好,可以想像条件不会太好。
我这样说,你不要太失望。
你去了那边后,不论遇到什么不顺心事情都要跟我说,发短信或写邮件。
我会支持你的。
如果遇到经济上的问题,也不要不好意思说,我帮不了你太多,借你几百元救救急,是可以的。
在外面不会有在父母身边的安逸生活,有时候我们不能不承认。
虽然这样不要被困难吓倒,做出点成绩来!为自己争口气!
《师父》的导演是徐皓峰,他还导过《倭寇的踪迹》;《一代宗师》是他的剧本;电影《道士下山》是改编自他的同名小说(陈凯歌确实烂的无底线了,《霸王别姬》真的是他导的么?)徐皓锋有本书叫《逝去的武林》,更能凸显他对传统武术的痴迷和专研。
《师父》讲的故事,是广东咏春武师陈先生,想要在中国的武术之都天津开武馆,弘扬本门名声。不过封闭的天津武林不会容许外乡人扬名,所以他只能培养个徒弟出来,只要这个徒弟能够成功打赢天津八家武馆,他的门派就可以在天津开武馆。
但是,身为外乡人的陈师父不能踢馆,因为会驳了天津武行的面子。
而且,徒弟得是天津人——也是为了面子。
最后,徒弟踢馆成功后,天津武行会联名请出本地最大高手打败徒弟,该徒弟必须远离天津,不得回来——也是为了面子的规矩。
这些规矩,都是天津武行泰斗郑老先生告诉陈师父的,如果他的徒弟连踢八馆后,天津武行最后请出来挽回面子的,就是郑老先生。因此,郑老先生说了,你要想开武馆,可以,就按上面的方法办:"你教你徒弟的,我也得会!"
所以,咏春传人陈识陈师父必须得做几件事情:
一、招个资质不错的天津本地徒弟,花个几年时间培训成才;
二、娶个本地媳妇,找个低收入的工作养家,这样,留在天津带徒弟就有合理的借口。
媳妇好解决,陈师父(廖凡演的)看上了著名的起士林西餐厅的女招待(小宋佳演的,后面简称师娘吧,片子里就没叫过师娘的名字。话说这是廖凡第二次跟宋佳合作,上次是《好奇害死猫》)因为这个师娘的出身不好,嫁给师父算是好选择,俩人约好在一起结婚三年,三年后再自由选择,陈师傅付出担保金八百大洋。
徒弟,郑老先生最初给挑了一个,可后来有个脚行混混耿良辰(叫什么不好叫良辰)让陈师父觉得是武学奇才,就选了良辰了。其实良辰最初是垂涎师娘的美色才找上门来的。陈师父觉得这样也好,这小流氓最后被赶出天津他也不会良心不安。
就这么着,良辰的功夫也学了一年,居然比陈师父预料得还要好,那就踢馆吧。连踢七家都赢了。这第八家武馆的馆长邹女士(蒋雯丽饰),是天津武行的第二号人物,可却是天津武行玩政治玩的最好的一位。邹馆长***气腾腾地去找陈师父的麻烦,陈师父一年前的布局很好地掩护了他的目的',邹馆长失望而归。耿良辰踢馆第八家也成功了。
可就在郑老先生赶跑耿良辰的比武开始前夕,发生的新变化使事态没法按老剧本来唱了。郑先生的徒弟是本地军阀的副官,姓林;军阀们垂涎武馆的高收入,想要插手武行,那就得先挣面子后抢里子。林副官使了个诡计打伤了师父,按武行的规矩,获得了武行最高地位的话语权。为了让天津武行买面子,又指使手下高手围殴耿良辰,又刺了良辰两刀,这其实也是坏了江湖规矩了——本来,打跑了踢馆者就行了。
虽然良辰是死了,可陈师父还是可以在天津开武馆。照理说,陈师父原本就打算抛弃那个混混徒弟的,他只需要继续按剧本开武馆就好了。可陈师父落下了心病——武人的"义"字哪里去了?因此,在武馆开张当日,在邹馆长的配合下,陈师父一刀了解了林副官。最后,与天津武林痛痛快快地逐一过招,成功逃出了天津卫。
这故事挺复杂,写影评不剧透几乎没法开讲。
为什么说这片子好呢,首先是剧本真好,这回的故事讲圆了;再就是细节好,徐皓峰的进步非常让人惊喜,全片无尿点,这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导演了。
这故事充满了黑色寓言意味:原本的武林是为了振兴国术、行侠仗义,可现实中的武馆只是个捞钱的工具,郑老先生也说了:“武馆不教真东西,迟早让洋人把你赢了去。”
可是以邹馆长为首的武行们觉得,即便出不了人才,有钱赚那就过一天是一天。
陈识陈师父,本意是要弘扬咏春,可要想开武馆,就不得不向世俗的江湖规矩低头。空有一身好武艺的他,却不能跟武林同道痛快切磋一场。因此,在***死林副官的那个晚上,坐在他最终的武馆里他叹息:“我一心想着开武馆,却是处心积虑地算计我的徒弟,我这不是师父,我是个算计的生意人。”(大意,原句不记得了)
整部片子里,还真是充满了算计:
郑老先生要陈识教他刀法,最后一次对决郑已经占了上风,还是一刀刺向陈师父要害,目的就是逼陈师父使出真功夫来,判断陈师父的传授是否有所保留。
林副官先算计师父后算计良辰,每次出手都是阴谋加强权,毫不在意江湖规矩。
邹馆长是这个片子里算计心术的大赢家:
先是帮林副官拿掉了郑老先生的地位;为了维护武行的利益又设套借陈师父的刀***了林副官。开馆当日,邹先是要林副官换掉官服出席,不动声色地解除了林副官的护卫;再播放林副官欺瞒郑老先生的电影片段坐实他欺师灭祖的恶性争取了武行的道义支持;继而安排打手假意困住陈识,却暗地里递了刀子让陈识刺***成功;再以雷霆手段收服林副官的护卫替武行洗白;最后***人灭口想做掉陈识给军方一个交代。
这连环计步步精准,巾帼不让须眉。
比较讽刺的就是,武行的人最终让算计占了立身之本,武艺就真不行。结果给陈师父***出一条血路,闯关的最后一刀还削掉邹馆长半个耳环——耍诡计你行,讲功夫你不行。片子看到这里,前面一个多小时的郁闷总算得以抒发。
片子好看的地方还很多,武打设计既漂亮又有讲究,咏春的十三点半棍法,隐隐然有河北大枪的风范,闯关对决的刀战也比《倭寇的踪迹》进步很多,既有武术的攻防判断真功夫,又有动作的舒展美丽。
片中美女不少,小宋佳演绎的俏师娘及其性感,俄裔舞娘贡献了美丽的大长腿芭蕾舞,耿良辰做生意还勾搭上一个冲茶汤的新疆美女(话说徐皓峰喜欢用异族美女上瘾,《倭寇的踪迹》里面还硬***个胡姬舞女进来)
廖凡一边用竹竿痛打小混混,一边坐长凳跟宋佳聊天的那场戏,是全片最美的片段。
看后我跟太太交流,都觉得徐皓峰做编剧,王家卫做导演那片子就美极了。而徐皓峰自己的这部《师父》拍出了不同的风格。如果说《一代宗师》是探讨武学的阳春白雪,《师父》就是接地气的下里巴人,各有各的美好。
片子中的各种民国服饰也是美翻,哪怕军阀的军服也不是库存老道具,细节实在用心。
不知怎么地,我对农村或者说是农村生活有一种深切的热爱,没有很充分的理由,可能是因为我是在农村出生,对那种黄色的土壤和灰色的山坡以及夏日那几乎遮挡了整个村子的浓绿有一种无悔的眷恋。
现在在大学,在城市里,在一片远离农田和牲畜的地域。这里没有寻常的狗叫,没有黎明四五点钟时的鸡鸣,更没有夜幕降临后的那种静谧与闲适。这里的人群比农村的羊群要密集的多,街道上人与人的行间距和家里玉米地里的株间距差不多,甚至还要紧密。人与人总是擦肩而过,这时候用“擦”字来形容街上的人流—姓何的嫁给姓郑的—正合适(郑何氏)。以至于走在人群中会有种缺氧的感觉,有点压抑,是的。
与同学出去逛街,偶然见到几位老者在马路一旁的一块广场,不大的一块硬地,就算是广场吧,在那打陀螺。我小时候虽然没怎么玩这东西,但还是知道其中的乐趣的,可能我哥哥玩的要多一些。巨大的陀螺在地表面上伴着鞭子的抽动随之加速,稳稳地快速旋转着,偶尔倾斜一下但不会马上滑倒。紧接着,鞭子又打过来了……
那“啪!”、“啪!”的鞭声却异常熟悉,在农村,尤其是在那个小农机械还不普及的年代,农耕一点也离不开牛,因而鞭子也成为了农耕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
但是鞭子也是可以用来教训人的。
那次就是在耕地的时候,我在前牵牛,父亲掌犁在后,我们共同翻新这硬结的土层,为下年小麦的收获做出繁杂工序的第一步。相对来说牵牛的活比较轻松,不耗体力,就是牵着牛引导它们按照准确的轨道行进,一来一回、一来一回,不断折返。为的是能够犁出直线,不犁偏,能够一犁扣一犁,犁犁相扣,彻底把地表的土壤翻一遍,同时不让牛过多地踩到犁过的土壤上。
但就是这,我在一次行进中出了差错。
在耕地这个工作中有一组特定的口令:“嘚嘚”和“咧咧”。“嘚嘚”意思是向左,“咧咧”意思是向右,是持犁者发给牵牛人的信号,以保证牛走的是直线。而我就在这犯迷糊了,那次父亲在后边大声吆喝“咧咧”,我却一心一意硬把牛绳往左扯,牛似乎感觉很不舒服,就在我施力的反方向上用力,于是我更加用力拉。
可是父亲的喊声似乎加大了好几分贝:“咧咧!咧咧!”,声音急促有力。我还没迷过来,父亲又喊道:朝里边拐、朝里边拐!话音未落,刚刚犁过的一片湿软的泥土上,几个又深又大的牛脚印便已经呈现了出来。而此刻,猛然间一道鞭影向我飘来,没错,我被狠狠地抽了一鞭子。我这才清醒过来赶忙阻止,没功夫理会疼痛,但两头牛似乎同心协力,而且正在兴奋劲上,父亲在后边往后拽着犁把,身子已经倾斜与地面形成了一百四十度夹角,但依然被两头牛拖着跑。当我抓住一头牛的鼻子的时候,那头牛的一条前蹄已经踩在我那薄薄的脚背上了!我顿时万分疼痛,上半身好像没有了感觉,全身的神经似乎全集中在那只脚上了,而且是被拧了几十圈!又好比是我出生以来的所有疼痛总和的n倍!真痛!
母亲赶紧跑过来帮我制服了牛。
当这一切进入暂停的时候,我的眼泪早就趟出来了。我不知道到底是更怨牛还是更怪我,心里有一种对刚才那一幕的悸怕,更充斥了对父亲那一鞭子的恐惧。尽管疼痛感和牛的威力没法比,但是它足以让我好几天不能露出笑脸。
那年我上一年级,小学。
……
抽陀螺俗称“抽贱骨头”,是一种民间传统游戏。它历史悠久,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中曾出土陶制小陀螺。陀螺有陶制、木制、竹制、石制多种,以木制居多。木制陀螺为圆锥形,上大下小,锥端常加铁钉或钢珠。玩时,以绳绕陀螺使其旋于地,再以绳抽打,使之旋转不停。抽打得越狠旋得越快,故称“抽贱骨头”。
中国早在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类似陀螺的玩具,名字叫做“千千”。它是一个长约三公分的针形物体,放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撑着旋转,比赛谁转得最久就为赢家。这是当时嫔妃宫女用来打发深宫内无聊时光的贵族游戏。“陀螺”这个名词,最早是出现在明朝,刘侗、于弈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有:“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的记载。至于陀螺究竟是不是由“千千”演变而来,那就不可考了。但明朝时陀螺已成为儿童的玩具,而不是宫女角胜之戏了。根据记载,当时陀螺是木制的,实心而无柄,用绳子绕好了,一抛一抽,陀螺便在地上无声地旋转。当它缓慢下来时,再用绳子鞭它,给它加油,便可转个不停。这种玩法传了两三百年,一直到民国初年,还有这样的玩法。
一般孩子抽陀螺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水平抽法,而第二种则是垂直抽法。一般孩子们玩陀螺有两种比赛方式。第一叫做分边法是将参加的人分成两组,然后大家一起抽陀螺,看看那一组的陀螺先倒在地。倒在地上的陀螺,就称为「死陀螺」,只有任由对方劈击宰割了。赢的这一方,用自己的陀螺,高举过头,对准目标,向下猛击。第二是画圈法,在地上画一个圆圈,圆圈的中央,再画一个小圆圈,各人轮流将自己的陀螺往圈子里打,使陀螺能旋转出来。如陀螺已固定在一点上旋转,这时,可用绳子将它圈出来,只要到达圈外还在旋转,都不算它「死」。如果陀螺停止在圈内,或一抽下去就不动了,都算死了,要放在当中小圆圈内,任别人处罚。若处罚别人的陀螺也停在圈内,照样要放在小圆圈内,任人处罚。如果很幸运的没有被击到,或是被击到而没有被分解,可以拿出一个陀螺,用水平抽法,将自己那个小圆圈内待死的陀螺击出圈外。
由于时代进步,制作材料不同,大家玩的陀螺各式各样,且玩法也有不同。
抽陀螺是我小时候喜欢玩的游戏之一,那时的陀螺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在我们的眼中,陀螺以枣木红心的最好,所以制作前需要先找一截粗四、五公分的枣木棍,用锯把它截成长五、六公分的陀螺坯,然后用锋利的刀把它削成圆锥形,为了使它转得平稳且时间长久,还要找一个大小适中的小钢珠,把它牢固地嵌在陀螺的底端,这样一只漂亮的陀螺就制作好了。为了使陀螺转起来好看,也可以把陀螺的平面染成自己喜欢的颜色,或是将自己喜欢的图案贴在陀螺上。
我最喜欢冬天在家乡结冰的湾里玩抽陀螺,冰面很滑,我随时都会滑倒,摔得胳膊腿的很痛,可陀螺转得很稳,我的心里很高兴。
仪式是由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一点点凝聚而成,凝结其中的各种思想文化为仪式打造了一个难以被破坏的坚固外壳。仪式有稳定的流程,自是不易被今人轻易打乱,但这并不意味着仪式就是不容轻易改变的.。西方有马丁·路德简化宗教仪式让教徒由“因行称义”转为“因信称义”,从而使心中的信仰之光愈加璀璨。东方有婚假仪式的改良,删去了繁琐的仪式,新人间的感情却更能与金比坚。若是固守老仪式而不顺应时代而变,那恐怕今日大街上“三寸金莲”不会少见。让仪式随时代而变方能让仪式在继承中得到发展。
仪式应顺应时代而变但这也不意味着要将仪式从现代生活中全盘删除。生活节奏再快也总会有也总应有一小节的时光为仪式所保留。假若没有时间进行一些必不可少的的仪式,那么恐怕人们只会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去往晦暗不明的远方,只留得内心和精神的一片空虚荒凉。即使再微小的仪式中也包含着一种淳朴的信仰,正如《纸牌屋》中曾言:“没有什么比信仰更能支撑我们度过艰难的时光。”仪式中所蕴含的信仰昭示着我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对某样东西开始想要负责的心情。所以,有了虔诚的基督徒们饭前对食物的感恩,有了国人世世代代对年味不变的坚守,有了开封新本子时落下的慎重第一笔。
仪式,不能固守亦不能删去,就我认为,一点点推动仪式顺应时代而变才是让仪式这株古木焕发生机的良方,为仪式注入时代精神方是现代人应尽的职责。
亨利·戴维·梭罗曾说:“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简单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同样的。顺应时代需求去改变仪式所要做的第一步便是将繁琐无谓的套路和形式删去。面对父母不再三叩九拜而是教他们如何使用微信岂不是新时代表孝心的新仪式?面对不再细究于一纸“皇帝诏曰”而是开展“打老虎拍苍蝇”的全民反腐行动岂不是新时代彰显反腐决心的新仪式?
仪式应时代之孕而生,而此刻从身边做起,方能为仪式古木注时代活力,助其重抽新枝,现亭亭如盖之姿,为现代社会发展留一片绿荫。
当鞭子落下时,我的心有种说不出的异样感觉。我不知道那鞭子落下时的力量是多重,可这一幕却让我耿耿于怀。当看到它从礼剑的上空划下有力的弧度去接触着孩的身躯时,一声响亮的“啪”传来,我的心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这一切就发生在我的教室里,而当时正在教室的我对校长的这一举动倍感惊讶和疑惑。
礼剑就坐在第四组的第一桌,离讲台是多么近,离我也是近的。也许,是我想太多了,就算我痴人说梦吧。对于这件事,我进行了自我反思,备感惭愧!出现学生带鞭子进教室,并且上课在玩的现象,作为他们的老师理应加以制止,就不会发生刚才的令人纠心的情景了。而我却因为没有留意,恰巧被经过的校长捕捉到并立即进行了处理。其实,学校一直都很严格要生,规范学生各种各样的行为。我很清楚,并也跟学生做了交待。可是,他们又何尝能够完全做到言行合一呢?我知道,我们班真的很难管理,出现的问题接踵而来。那帮小孩真难教啊!正如教过二三十年的老师所说,他对这帮家伙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除了放弃和投降,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做的了。这也许是很多老师的想法了,对他的印象很差,而我却多少有点保留。于是,我很努力地去做,一直都在希望情况会有好转的。说真的,这个星期以来,他们虽然还是很吵,但是现在已不像刚开学那样了。最起码是有进步了!可是,路还长着呢?我能走得下去吗?我能走得远吗?这是个谜!
不知怎么的,我总觉得这件事情处理得不太自然。不管怎样,无论谁做了什么事情,都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就先判了刑啊。我知道,愤怒时做决定通常都是错的。我真的要引以为戒了。其实,在不了解事情真相时,有时候眼见的并不一定为实。看得出来,校长是***鸡敬猴,可是却委屈了那个学生。是不是校长以为他手拿鞭子极可能会伤到人,如果出现打架事件,他的鞭子就可以变成一种武器,那后果真的就不堪设想了。(要真是那样的话,我也怕了。可我总觉得不是那样的,他可能只是在路边捡到的,就拿进教室来玩,完全不知道鞭子带来的隐患。)所以当校长一看到他在课堂上玩鞭子,用来不及让人思考的时间就处理了这件事情。在校长的思维里,他一定认为自己处理得妥当了。学生被打完后,鞭子断了,他一声不吭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那时候的他会怎么想呢?心里一定极其难受吧!我静默了1分钟,继续讲今天开会的会议精神。借体育课的`时间,我啰嗦完了。然后,我很快找到那个受伤的孩子。在办公室里,我让他坐在我身边,而他却不敢看着我的眼睛,低着头回答我的话。果然不出我所料,他的确是在路边捡到鞭子,并只是单纯地想拿来玩玩的。并不带有一丝的恶意,更不会用鞭子做其它什么事情。我知道他受委屈了,能到他的心情,并告诉他以后不要这样了,就当吸取教训吧……谈话很快结束了,他走出了办公室。之后,我又找了我们班的几个同学谈话,就这样时间很快过去了。
很快就到了第六节,第六节是晚读,上课铃还没响,我们班的一些学生就来喊我上课了。有些奇怪啊!其实办公室离我教室很近,那些远一点的老师都不着急,我这个近的就更不着急了。更何况,我一直都在上他们的课,整天看到我,视觉一定也疲劳吧?我不想上课了,还是让他们读书吧。嗓子还在疼呢!来到教室,我总感觉还没有上课,于是便问一下他们,“上课了吗?”他们回答到:上课了!然后,我喊到:“上课!”同学们个个大声喊:“老师好!”上课铃才响起来。呵呵,现在才上课呢,看来我来早了。这节课安排他们读书,读了一会儿,还是由我带着他们朗读吧!在读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今天的他们有点不太一样了。他们比以往都要认真,看得出来,我找过谈话的学生都很认真,尤其是礼剑。看着他们这样认真,我放心了。是的,我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做好的。不只是这么几个,而是整个班级……
他们在最后一节课的表现着实让我满意,期待他们能够更上一层楼吧!
上次回家,一进大门,就看到蜘蛛在屋檐下拉满了各种各样的网,院子的西边本来是种花的,可是因为父亲去世后,母亲便住在大哥家里帮大哥照看才上幼儿园的小侄子,所以院子里没有种花,而是长满了杂草没有人去铲除。
荒凉,也许是人生命的一部分吧,我急忙收拾了一些重要的证件以及用物,觉得带在身边还是放心。家,常年不住了,要在外面挣钱供孩子读书;家,回不去了……当我打开那个我干装修的时候自己做的小木箱时,那满满一箱子,还有我的小说的手稿,静静地在那里看着我,好像在问我:老朋友,你回来了吗?
莫以成败论英雄,我偶尔会这样想,也许是自嘲吧。毕竟,我写好了我的小说,完成了我多年的梦想,是妻子笨拙地敲着键盘打了一个多月才打完了二十多万字。
夕阳西下,阳光斜照着院子老墙上的青苔,“半墙瑟瑟半墙红”,我跪倒在堂屋的台阶下,磕了三个头,我想放声大哭,但我不能,因为我怕母亲比我更难过,我下意识看了母亲一眼,我看到母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女娲,你是伟大慈悲的神,请你甩起你的鞭子,敲打我丢失的灵魂!因为你不是那么用心地塑造了我这样大部分的穷人的身体,但我们的灵魂却是和你用心塑造的富人的一样,没有区别。你塑造的生命并不是完美的,需要我们自己去丰满它,但是,半生岁月已蹉跎,我们依然空虚无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丢失了灵魂。如果有一天我们找到了它,那么,我想,我们也就找到了天堂。
女娲,用你的鞭子赶走我内心的魔性,保佑我吧,路漫漫,我将继续求索!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