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投足是一把尺,它是衡量人的内在含金量的标准。含金量高的人,必然,我敢说必然,是一个伟大的人。屠格涅夫为了施舍路边的乞丐,翻遍了自己的钱包,却找不到一分钱,只得握住乞丐的双手说“我很抱歉,朋友”;雷锋在战友们不在时,把大家的衣服都洗干净晒了;***总理衣容整洁,谈吐大方,岂是朝夕而成的?或如《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在班里的战友整天只知喝茶打牌的时候,一个人默默地搬运石头,愣是日积月累地修成了一条路……
1、论点的类型: ①中心论点 ②分论点
2、中心论点的位置:
①标题 ②开头 ③结尾 ④中间 ⑤文中未明确,结合全文概括
如何判断:
①是一个完整的表义明确的陈述句
②是针对论题论述
③针对全文的,文中论据能够证明该内容,该内容则为论点(分论点除外)
3、论点的提出方式:
①通过事例或生活现象、或俗语、诗句,引出论点
②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
③层次论证,最后总结中心论点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它的主要特点,一是论说三要素完备,突出;二是论证结构严密,合乎规范模式;三是语言合乎议论语体,准确、概括、逻辑性强。其中论证结构规范是写好这一类型议论文的关键。
议论文的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论点最好在文章的开头,用具体的一句话,用判断句式,将中心论点摆出来。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选用论据要注意典型性、新颖性、表述要精练、简要。议论文要以理服人,就必须分析说理,把问题展开、论透,也就是要充分论证。论证要合乎逻辑,严密有力。为此就要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
例如,“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和情感有关。”(江苏考生《天平和七弦琴》)
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即入题,形象地点出了情感与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2.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还有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3.常用的论证方法: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注意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安排的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写,不熟知的要详写。b、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c、对比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d、引证法,除引用名人以外,同学应该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论证方法还有引申论证、因果论证。就不一一详说。
4.学会选用事实论据。要注意几点:
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与众不同呢?
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
5.论述文主要结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是什么”:就是确立观点。作为议论文,写起来是这样的,首先破题——明确是什么观点,有什么意义。必须挑一个明确的论点。
“为什么”:就是论证的过程。根据论点找例子,组合例子,开始排结构。然后就是分析例子,以及这个例子的社会价值,中间可以用多种论证方法,比如反正、引申、演绎与归纳等。
“怎么办”:就是结合现实、社会、人生以及自己怎么做。
顾名思义,反证不是从正面直接来证明论点,而是从反面间接地证明论点。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先看下面一例:
假如当初诸葛亮不留人情,而是派其他可靠的将领去拦守华容道,那么,可能曹操会被擒拿;又假如从那次吸取教训,这一次秉公办事,不管马谡怎样拍胸脯,下保证,不合适就不用,那么就有可能避免失街亭的悲剧。而事实恰恰相反,诸葛亮并未从第一次失策中吸取教训,而是在重蹈覆辙后,才“深恨自己之不明”,流涕斩了马谡。
这段文字中“如果”之后用的便是反证法:不是从正面讲,而是从反而讲。“如果”是分析文章的好形式。
袁隆平的事迹也许经常会写入你的作文中。一般的同学都只是正面来写,往往写他是个科学家,他的名字叫袁隆平,获得了什么奖。这样写不形象,不深入,不细致。学一学“如果”吧:
如果袁隆平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生活美好,他不会穿着水鞋,戴着草帽,农民着,科学着;如果他仅仅是为了钱而生存,他就不会拿着500万的科技大奖还生活得那么朴素而又纯净;如果他也像普通人一样不善于思考,杂交水稻也不会靠近他。
反证法,论证更有力量。例如:
如果梭罗没有挣脱嘈杂城市的束缚,瓦尔登湖的涟漪也不会在他的心中荡漾;如果梭罗没有漫步湖畔清爽的阳光里,那么恬静的清明也不会属于他;如果梭罗倾向于那些为金钱而束缚的人们,他也不会拥有属于他的那些冷雨。
如果梭罗没有走进大自然他就不会有清新自然的文字;如果梭罗沉醉于纸醉金迷的城市生活,就不会感受到置身田园的欣慰;如果梭罗没有在烈日当空晒下辛勤地劳作,猛烈的暴风雨将不会是最好的.伴侣,使他充实,他的耳朵就听不到美好的音乐。
如果贝利没有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保持着清醒,他不会成为备受世人注目的球王;如果没有在球场上时刻保持着清醒,他也不会多次捧起“大力神”杯;如果在人们的赞美声中贝利不是每分钟都时刻保持着清醒,那么他的后代就会真的忘记了如何在困难中奋起,在贫困中胜利。
对比,是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因为比较的双方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所以,这种方法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因而,用得也很普遍。
对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横比”,一种是“纵比”。“横比”是把同一时期的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例如《变味的善良》的正反论证:
2008年奥运会是我们中国人的奥运,举国欢庆,气氛火热,圣火传递,同一世界,同一梦想。但是,不和谐的色彩也玷污了奥运火红的火炬、绿色的橄榄枝。据报道,8岁孩童用55天时间完成抵京“马拉松式”赛跑;10岁孩子捆绑双臂在激流中前行;8岁女孩在父亲陪同下步行3000多千米到达首都北京……这些行为引起中国甚至世界媒体的关注,其中不乏外国媒体以此对中国奥运的诋毁。不实评论需全力抵制,但也不可否认,这是“畸形奥运热”。我们举办一个理性的奥运,就需要理性的行为作支撑。热情由火热的激情变为疯狂。
再如《赞牺牲精神》的正反对比:
太原工学院副教授栾弗,归国定居的年轻女科学家赵芬,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九旬老人徐良董,浙江省象山县无机轻体板材厂女青年郭秀莲与王竹平等人,为社会建设甘愿牺牲一时一已的利益直至个人生命。
可惜,现在有些人还缺少这种牺牲精神。他们脑子里装的不是党和人民的利益,而是个人眼前的“实惠”。不是吗?……这种极端利已者的人生观,和前面那种人相比,显得何等渺小,和我们今天的历史重任何等不相称?
“纵比”是把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情况作比较。往往讲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发展形势,群众生活过去与现在的变化,使用的就是这种对比方法。
1、标题(题目)
2、开头提出论点:简述材料,引出论点(启示、启迪、告诉我们、说明了、让我明白了等)
3、论证过程:设问句(或其他过渡句或过渡段)过渡,引出理由。(如“我们为什么认为… …,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理由”)
4、论证过程:提出理由(分论点)(分论点间角度应不同,层次不能重复,证据或性质或时代或范围要有区别;证据要典型、精当,可举例、可比喻、可引用、可对比等;分论点间的结构可并列、可层进、可对照、可分总或总分、可综合运用多种结构形式)
其一… …(分论点、证据、分析、评议)
其二… …(分论点、证据、分析、评议)
其三… …(分论点、证据、分析、评议)
5、论证过程:可进行辩证分析(常用词:诚然… …但是… … /虽然… … 但是… … /固然… ….)
6、结尾:结论(解决问题,提出方法,照应开头等)
(四议论文的“四字诀”
古往今来,文章无定法。古人曾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那么文章有定法吗?实话说,文章确也无定法,古人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凤头,就是用漂亮的文字开头;中间的内容可以尽可能的丰富,这就是猪肚;而豹尾则是用干净利索的文字结尾。但总结议论文的一般性规律,结合古人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起、承、转、合。
起:就是引题、入题。就是结合给的材料和题目,用极短的文字,迅速抓住主旨、中心,迅速入题。
承:就是结合观点、主题,进行分析、论证。承,就是承接,就是对论点进行延伸,进行思辩分析。
转:就是借助事例,进一步“转入”说理、说事,来进一步论证自己树立的观点、认识。用事实说话,最好用两个方面的材料,一是古今中外的事例,可以选取一个事例详写,也可以用概括的几个事例写。二是结合现实生活的事例来说理。总之,“转”就是结合“转入”“引入”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合:就是进行总结、拓展。可以用名人的话,或用整齐的句子结尾。
“起、承、转、合”的文字与段落到底怎样分配?
一般“起、合”文字可在100余字,各占一段。而“承、转”可用300—500字的文字,分别占3—5段即可。这是基本的要求,文字与段落可不拘于此。
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一篇文章一定要有一个中心、主题,有自己的观点。
2.论述文重在“述”,记述、简述、评述、论述,重在说明道理。
3.一篇文章一定要扣准给的材料和题目,去选材、组材。
4.一篇文章要尽量地用例,当然也不是用例越多越好,可以在举例时分析、论证。
下文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形式。
[例文]
谈意气
“意气”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一个义项: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是为起]
这义项曾被***在《沁园春·长沙》中用过,原句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也正是这书生意气让他成就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他成为了永垂史册,青史留名的伟大领袖,这足见这“意气”二字如太极,生四象生万物。 [是为承]
在棋盘拼***,楚河汉界分明,我会一如既往想起楚王项羽与汉王刘邦。虞姬的自刎,乌骓的投江让更多的人倒向项羽,鸿门宴上的刘邦似乎只是小人,听听汉家小儿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便热血沸腾,可历史的车轮证明了刘邦比项羽更能成就一番大业。是他主张张骞扶着驼铃走向了大漠,是他让卫青挥动旌旗舞向了大漠的飞沙。[ 转一]
他们都是英雄,皆有意气,是意气二字所有义项不同,楚王的意气用事,与汉王的意气风发。
在汉朝的朝堂之上,说过汉王刘邦,我们便不能不谈韩信与司马迁。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成语。沙场点兵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可是我们依然记得他当年所受的胯下之辱。是何等的意志和气概让他压下心中的愤怒,成就今日的辉煌。
“大丈夫能屈能伸”是意气,是坚强的意志和气概。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如果当初司马迁没有坚强的意志,豁达的气概以受腐刑保存生命,我们就不可能到如今依旧轻哼着这无韵的《离***》了。
这意气我们真的不可以小瞧。 [转二]
作为女性,武则天绝对是我们的骄傲。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开创贞观启开元的辉煌盛世,何等的意气风发。她的意气让人折服,历史掌权的女性不在少数,可没有谁像她那般掀开那一道珠帘,穿上金灿灿的龙袍,君临天下。她的意气不止在此,更在于她留下的无字碑,让后人去评述她的功过。这个女人,真可谓将意气二字发挥到了极至。 [转三]
古往今来,这意气一直在我们身边,从2003年杨利伟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到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二人升空,中国的意气让世界为之折服。生命中,有太多人太多事的意气让我们感动。从生命的谷底登上艺术高峰的邰丽华,一个人,一匹马送信的邮递员王顺友,用瘦弱的肩膀担起家庭与抚养毫无血缘关系妹妹的洪战辉。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处处都体现伟大的意气。
“太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万物”一如意气,造就了这个世界上许多的美好事物。[是为合]
用两个相同的事例,结合起来分析,就是一种论证方式。如果手头有两个以上的人物素材该怎样用呢?决不能只是简单的材料堆积,可以将几个论据用排比方式组合起来,相互补充,形成集团效应。例如: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牧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冬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高考满分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技巧使用指导:“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昭君出走大漠”这两个事例,作者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两个事例并列使用,相互支撑。本段的结构是:名言+两个事例+分析。以“直面挫折,化解痛苦”为中心,对两个人物所蕴含的精神进行深刻剖析,从而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①论点型:如《节约是一种美德》、《给人生加个意义》 、《善于舍弃》
作用: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②论题型:《单纯》、《谈骨气》 作用:提出本文的论题(议论文的问题)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