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创新,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以改进自己的工作,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意味着我们要对司空见惯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新的见解,当前的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前的社会也正提倡建设创新社会,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成为当务之急,培养我们教师自己的创新精神更是迫在眉睫。要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我们就一定要具有开放的头脑、进取的精神和探究的兴趣。
掩卷深思,不仅让我们感叹书中到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中,我学会了许多许多,倾听教育大师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和表述,我将怀着永恒的信念,孜孜不倦地去追求教育的理想。
继承是我们学习技能的开始,对于文化的珍惜,对于先人的尊敬;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注入新的元素,使文化与时俱进,更加具备先进性,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1、闻一多——舍生取义的弘扬者
当日寇的铁蹄跨过了长城,当锦绣的山河遍遭蹂躏,当祖国各地哀鸿遍野,当无情的地火将人们灼烧,幽静的书斋再也压不住你心中的怒火。你——闻一多,拍案而起,孤愤高吟。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点的着火,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样的《一句话》,震撼了多少麻木的心,这样的《一句话》点燃了多少熄灭的灯。
你高举《红烛》照亮漆黑的夜空,你低吟《七子之歌》穿透漫漫碧海。面对日寇来袭,面对国民党的专制与迫害,你从未低下高昂的头颅,不惜以一篇篇锋芒毕露的檄文去抗争,以一场场激情澎湃的演讲去怒斥。犹记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大会上,你发表了生命中最后一场演讲,是什么最后的奏唱。
臧克家先生曾说:“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而于我心中,闻一多先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是舍生取义的弘扬者。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2、王国维——用生命树起民族文化的大旗
厦之将倾,方显英雄本色;国难当头,彰显赤子真魂。
他曾是指点江山,吞吐日月的国学大师,也曾是挥戈漠北、千骑逐虏的英武将才,却终于投水颐园,含恨而去。他以渊博的知识推开国学文化之门;他以文人的坚守传递文化传承之火;他以不屈的脊梁支撑文化将倾之厦。他把生命中的力量化为一缕星光,想要点亮文化的黑夜,他把古籍中的精华化为一只舟楫,想要横渡国难的海洋。
他就是王国维,国学大师,文之大者,人之至伟。
一部《人间词话》,百代诗词高峰。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对中华文化的颓势,他去无法力挽狂澜。是他对文化的不懈追求成就了他,却也是他对文化的炽热眷恋毁灭了他。“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他,只想徜徉历史文化,愿意用生命为文化献祭。面对破碎的`山河,他用生命向历史叩问;面对文化的覆灭,他用生命向古人探求。他在清水湖泊的纵身一跃,激起来自历史深处的声声呜咽。
3、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余秋雨
静坐寒窗苦守,动辄行者无疆。他是长江边的艄公,溯流而上行一段苦旅;他上高山下的愚叟,舞起双臂铲除文化的劣根;他是高明的外科医生,剜除传统中的千年病灶。九万六千平方公里,满满的是他探求文化根源的脚印。游历欧洲十国,不变的是他永无止境的文化反思。千万里溯源之路,十余载文化苦旅。秦汉烽烟、魏晋霜雪,在他的笔下再生;唐诗平仄,宋词韵律,在他的手里跳动。
静看历史千层浪,最是智慧余秋雨。
“不临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他一直在行走,走遍中国,又走向海外。为深刻理解中华文化,他追根溯源;为全面剖析传统思想,他游历世界。他结束了中华文化盲目自信的历史,他为国人打开了真正的开放之门。
4、梅兰芳?——将京剧艺术引向世界
从生命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华丽的出演,他的一生就像一场永远听不到尽头的京剧。幼年的苦练,青年的继承,壮年的弘扬,成就了这位将我国的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
有的人被流放到贫瘠的土地,他的灵魂却愈加丰盈;有的人被禁锢在闭塞的山村,他的歌喉却可以飞跃千山万水。他没有出生在京剧世家,也无天赋可作径,他的生命中本无乐符,可他却用勤勉继承了中华戏曲文化的精髓,唱响了京剧的大美。
他倾其一生在弘扬京剧的土壤上耕耘,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曾赴日,赴美,赴苏,将京剧艺术引向了世界。创作如歌,弘扬作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5、当年明月
敢于突破,才能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大胆突破,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出不平凡的努力,真的不容易。然而,当年明月做到了。一位非科班出身的写史高手,以《明朝那些事儿》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清晰深刻、丰润圆满的还原在大家面前。当年明月,以其生动犀利、幽默诙谐的文字,使人性之善透过历史灰霾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他大胆突破经典史书的呆板生硬,写出了令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著作,也正因如此,他仅用一年时间便成功跻身“中国作家富豪榜”,创造了辉煌的事业。
当年明月曾说过:我其实是个特别平凡的人,我只想做个有勇气的人。人生只有在不断的突破与迎接挑站,才能有所创新,有所收获。
小溪
我的家乡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它四季美如画。
春天,小溪旁的竹林刚刚吐出嫩芽,看上去小小的,好像轻轻一掐就会流出汁来,嫩得我不敢去碰。小溪的水冰冰凉凉的,把手泡在里面,似乎可以闻到春天的气息,十分舒服。
夏天,小溪旁的野花引人注目,像磁铁一般,将我的目光吸引过去,花儿有的开得很大很圆,颜色单一,有的开得较小,但颜色十分艳丽;有的花儿茎比较短,便使劲伸长脖子,想让自己更高,有的茎较长,便高傲地举着头,想办法吸收到更多的阳光。
一旁的蝴蝶们看着娇媚可爱的野花,也不甘落后,飞到花儿的上面迈起了轻盈的舞姿,似乎要花儿看见它们蝴蝶那彩霞般的颜色和那青花瓷般的花纹;可爱的小蜜蜂们看见了,便找到了自己的“舞台”,跳起了八字舞,嘴中还不时地发出“嗡嗡”的叫声,似乎在说:“怎么样?我们的八字物比你们的舞蹈更美吧!”“哗啦哗啦”小溪看着精彩的演出欢乐地鼓起着掌,水中的鱼儿也不闲着,不时地发出“嘟噜嘟噜”的响声为“演员”们伴奏。
秋天,田野的麦穗成熟了。小溪波光粼粼,金黄的麦穗映照在小溪中,美丽的小溪顿时变成了金黄色的,乍一看,像金子做的,仔细一看,犹如金黄的水晶印上鹅卵石似的,让人陶醉。而那股秋天的气息也被小溪吸了进去,-掬一捧,品一口,那清凉可口的溪水就盛满了我们心灵的酒杯,使人们沉浸在秋天的梦幻世界中。
冬天,苍翠的松树显得格外显眼,它们为即将“冬眠”的小溪盖上了一床绿色的大棉被,让小溪的冬天更加温暖。
我爱家乡小溪的一草一木,我爱家乡小溪的春夏秋冬!
阅读完肖川教授撰写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后,使我对“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书中写到:“《学记》有云:‘能为师然后能为才,能为长然后能为君。’由于这种文化逻辑,教育只不过是师之恩惠、师之恩荫,学生只有对教师崇拜,敬仰的份,根本不可能奢望教师为其服务。今天,人们提出了名曰“教育消费”的概念。显然,消费者就是那些有教育需求的民众。作者认为,教育成为第三产业的一员,并非教育尊严的失落,而不过是培养、造就能够“建国君民”的“君子”“士大夫”“接班人”的教育真正成为“使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的教育。因此,我认识到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应该摆出“居高临下”“师道尊严”之态,而要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向他们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不同气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他们相应的位置,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捧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没有“误尽苍生”的负罪感,没有“走进死胡同”的沉重感,也没有被驳得一无是处无所适从的惶惑。肖川博士是一个可敬的建设者,而不只是一个睿智的批评家。游历他教育思想的家园,在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常能得到“原来可以这样做”的启迪。凭着对国内外教育的广泛研究,凭着对教育使命的深刻认识,凭着对教育规律的准确把握,肖川博士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教育的美好蓝图:从这里,我们可以读到对教育传统的尊重和扬弃,可以读到对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反思,可以读到对域外教育的研究和借鉴。因为这是从教育现实的土壤上开出的理想之花,读她的感觉才能这样的亲切。
在肖川博士的教育辞典里,没有强制只有引导,没有说教只有熏陶,没有抱怨只有欣赏,这本书使我体会到在教育上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书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精神萎靡,麻木不仁,得过且过,心如死灰,这都是教育的大敌,而情感充沛,精神饱满,潜心投入,心无旁骛,信心十足,追求卓越,则是学生获得更充分发展的心理基础和人格品质。”作为教师的我们,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是完整人的教育所需要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更多的美感熏陶,更多的与自然界交融,更多的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这都是情感教育的现实途径。
畅游肖川博士教育理想的世界,感悟到的实在很多。我愿成为一个执着的追梦人,一个快乐的追梦人,做一个“人性化”的,能够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工作者。
又是一个雪花纷飞的季节,又是一个黑与白统治的夜,又会是一个新的起点……
雪,还在下着,她的白罩了大地;雪,还在下着,这情景是那样熟悉,雪还在下着,留给路灯的,却是孤寂。
三年前的一个雪夜,也是这样的一个寂静的夜,我还在和朋友们在外面看雪.我们随心所欲的遐想,想着将来回有多么多么的美;我们充满自信的大喊,自己必将有段光辉的岁月;我们都在等待,等待去寻找各自的梦。
三年后的这个雪夜,我已完成了
那一半的梦想,考上了所好的高中,走在了寻梦的路上,也曾经历了失败后的伤感.到了这儿,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并没有自以为的那么杰出,不过是一只方见世面井底蛙,一个普通人。雪,轻轻的落在我的脸上,一下子便让我清醒了许多,大概,这才是真正我我吧。
我走在路灯下,任凭灯光玩弄我的影子.不,我决不能让时间就这样蹂躏我的生命,我必须做点什么,可我又能做什么呢?
风明明吹在脸上,可总觉着后背发凉。命运就是这样,拼命的跑,想抓住幸福,依然连它的尾巴都碰不到;有时我使劲的逃,但即使没有尾巴,痛苦仍然能把我按在地上,呼吸都很吃力……
我迷茫了,我是如此平凡,似一片片的雪,我也必将如雪一般,无声息的消失在这人时间吧。
就在我有些自暴自弃的时候,一个雪球打到我的头上,几个孩子在不远处和雪嬉戏着呢.那雪落在身上,真凉!谁都能感觉到她的存在了吧,呵呵,看来我还不如几个孩子,我小瞧了雪,也小瞧了自己,其实,我可以做到。
不再想了,面对现实,才能创造未来吧。
一路奔跑到了家,把路灯孤零零的留在了那.老妈还在桌旁等我回来,还是那双熟悉眼睛,还是那充满亲情的眼神,却让我看到里一个新的梦,如此美。
窗外,雪还在下着。
走进肖川,走进这本书,我又重新认识到,关心“人”的成长是教育的一种情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的成长,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吗?
我的家乡坐落在武夷山旁,是一个美丽又朴实的村庄。
春天,柳树还刚刚吐出丝丝嫩芽时,小鸟已在枝头高声歌唱,那时的小孩最喜欢上山捉鸟,采蘑菇,或者上树掏鸟窝。春雨过后,一棵棵春笋拔地而起,不知名的野花,绿油油的小草长满大山。这时,村庄里的大人都种起了早稻,孩子们也喜欢躲在田野里,闻着泥土的芳香。春天是一个快乐的季节。
夏天,村庄旁的武夷山已是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村庄边小溪和大山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园。小孩们爱拿木盆当船,拿树枝削成各式各样的船桨,在小溪里比赛划船,胜利者可以得一条黄鳝和一把香喷喷的花生米。大家都喜欢拿一个小板凳,拉着通讯员在树下给我们讲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孩子们很喜欢拿着一根根竹竿,竹竿上头放在松脂里沾一沾,就去山上捉知了,捉到后放在火上烤一烤就可以吃了。夏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
秋天,山上一片火红,落下来的红树叶仿佛给地上铺上了一条红地毯。站在稻田边,一眼望去,一片金黄,村里的大人正乐呵呵的收稻谷,我们小孩子就成群结队的去爬山,一路上摘一些果子,在山上眺望村庄。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冬天,白雪给大地盖上一床棉被,天气异常的冷,一些地方,还结了冰碴子,可孩子们不怕冷,穿上棉袄就出去了。他们喜欢拿冰碴子在嘴里嚼,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大雪过后,大人们都说明年一定能丰收,因为瑞雪兆丰年。
我的家乡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神往,我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我爱我的家乡──武夷山。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