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几天冷空气的到来,冬天已悄悄的降临在这片大地上。大街上到处可以看到,来去匆匆的人为了御寒裹得都像“粽子”一样。
一年一度的冬至节也即将到来。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这一天也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在苏州,冬至夜素有“有就吃一夜,没有就冻一夜”一说。为了来年有一个好的开始,在冬至夜各家的餐桌上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可以说是“满汉全席”了。在苏州每到这个时候,各家各户在冬至前夕为了祭拜祖先都要进行祭祖仪式。
这不,今天一大早,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只听见奶奶已在厨房间乒乒乓乓的准备着祭祖用品。我一个“鲤鱼打挺”赶忙起床,迅速加入了奶奶的队伍中。奶奶一边在厨房里做着美味的饭菜,一边指挥着我端盘子,放供品……
经过我们的一翻努力,一切准备就绪,我们的祭祖也正式开始了。当奶奶倒好酒,我怀着虔诚的心依次和爸爸妈妈祭拜着祖先。过了1个多小时,我们的祭祖活动也结束了。
就这样,这个冬至节就过了,我期待着下一个冬至的到来……
今年的冬至夜晚,我家多了一位小客人——我的表妹邱与众,小名小众子。哦,不,听清楚,可不是小“粽子”哦!
那天,我们在家里准备好搓汤圆的工具,我的手早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终于,开动了。我拿起一小截面团,放在手里捏着揉着。慢慢地,我的表演欲上来了,来了个“双龙出海”,再使出“三五成群”、“八仙过海”……看着汤圆从我的手心里不停地诞生,表妹也忍不住了,吵着嚷着也要“玩”。我犹豫着,表妹毕竟才两岁多啊!不过,今天过节,就让她开心一回吧!我给了她一个小面团,她模仿我的样子,可怎么搓也不成形。最后她干脆把搓汤“圆”改为搓汤“条”了,接着小手一劈,把“条”又截成了一小段,哈哈,这是在做刀削面吗?
我笑了,表妹笑了,全家人也大笑起来。看到大家兴致这么好,我再来个“双宝呈祥”吧!我用面团做了一个底座,再加上个汤圆,大功告成,活脱脱一个金元宝!既然是“双宝呈祥”,自然不能落单了,我又做了一个,这才好事成双啊!
冬至吃汤圆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节气,过了这一天,白天就会变长。冬至最有趣的就是吃汤圆了,汤圆代表团圆,吃了汤圆就长一岁了。
今天一大早,妈妈就提着篮子,到超市去买糯米粉,准备晚上做汤圆。
到了晚上,爸爸拿起妈妈早上买的糯米粉开始做汤圆了。爸爸先把糯米团放在一个容器里,开始搓汤圆,我掐一个糯米团,跟着爸爸的动作。他又揉又搓的,松松干***糯米粉被爸爸这么一搓一揉,变成粘粘湿湿的一团。我使劲搓,可总是那么不尽人意。软软的米粉团在我眼中也变成碎碎的,一块块的,仿佛泄了气的皮球。看着爸爸搓的汤圆,又圆又光滑,别提有多可爱了,看得我直急。
这时,爸爸对我说:“你用力要均匀,慢慢来,心急吃不热豆腐。”我学着爸爸轻柔地搓起来。嘿,这下成功啦!看来搓汤圆还有决窍呢!在搓的过程中,爸爸还故意把一些搓得小,一些搓得大。我有些疑惑,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爸爸看着我这个样子,笑着说:“做得有大有小,代表着家庭老老少少团团圆圆。这才叫冬至嘛。”我恍然大悟,于是我和爸爸一鼓作气,继续搓养。不一会儿,我们就搓了两盘。我看着那珍珠似的汤圆,馋得垂涎三尺。妈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把汤圆放进锅里。等到锅直冒白气,一股香飘飘的汤圆味扑面而来。
呀!一颗颗小汤圆像一粒粒洁白晶莹的珍珠,在水里上下翻滚,追逐嬉戏。妈妈把火力关掉,小心翼翼地把一颗颗汤圆放进碗里。接着,就是吃汤圆的时间了。我们家人围坐在汤图前。根据风俗,长辈应该先吃。爷爷舀了几颗汤圆,从他嘴里出来的全是赞美的话语。我心里美滋滋地,感受到劳动获得的幸福。接着,我们相继吃了一碗又一碗,家里全是充满欢乐的气氛,一盘盘汤圆就在欢乐声中被一扫而空了。
冬至,是吃汤圆的日子,更是团圆的日子。汤圆的美,并不因为它的味道而是它里面装满着我们全家的手艺,装满着爱的味道。
南阳的张仲景,医术高超,疑难杂症,手到病除,人称医圣。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的时候,那年告老还乡,正是冬天,寒风刺骨,雪花飘飘。他走到白河岸边,看到那些为生活奔忙的乡亲们面黄肌瘦,衣不遮体,有好些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很难受,叫他的弟弟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上大锅,在冬至的那天开了张,给穷人舍冻伤药。舍的药名叫“驱寒娇耳汤”。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等煮好之后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们,每人给一大碗汤、两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驱寒汤,只觉得浑身发暖,两耳发热,天天如此。舍药一直舍到年三十,人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大年初一,人们就学着娇耳的样子做起过年的食物。有人把这种食物称作“娇耳”,也有叫“饺子”的,还有叫“扁食”的。人们吃着饺子,不忘张仲景舍“驱寒娇耳汤”的恩情。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的时候,经常为长沙的老百姓除病救灾。那年瘟疫流行,他在衙门口架上大锅舍药,深受长沙百姓的爱戴。他告老还乡后,长沙的百姓很想念他,就每年推选几位有德行的老人,带着百姓的心意来看望他。那年,张仲景身染重病,看来活不长了。长沙的老人说希望他寿终的时候葬在长沙。南阳的人那里肯依,两下就争吵起来了。张仲景说:“我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的父老情,我生在南阳城,不能忘家乡的养育恩,我死了,你们抬着我的棺材,向长沙的方向走,灵绳在哪里断了,就把我葬在那里”。大家一听也就无话可说了,张仲景冬至去世了,长沙和南阳都选出精壮的小伙子,人们按照他的遗嘱,抬着他的棺材向长沙方向走去,棺左是南阳的小伙子,棺右是长沙的后生,到了当年舍“驱寒娇耳汤”的地方,灵绳断了。戴孝的百姓连忙担土叻垒坟。你一担、他一担,川流不息,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很大。又在坟前修了座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
张仲景为穷人除疾,舍“娇耳汤”的事在民间一直流传。因此,每到冬至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包饺子吃,说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
很久很久以前,在七峰山的居民中间有一个可怜的姑娘。她既没有父母,又没有兄弟姐妹,一个人住在一间破烂的土房里,依靠辛勤的劳动维持着生活。她很美丽,就象月宫的嫦娥,又象那南海的观世音。她饲养一头出色的小羊羔作伴。每天早晨,当太阳刚刚照到七峰山顶的时候,她就上山去打柴。小单羔也就紧跟着她,嚼着山上的嫩草,吮着草上的露珠,“咩咩”地为她唱着清脆婉转的晨歌……远近的乡亲们,人人称赞这个姑娘,人人称赞这头羊羔,后来连同城里的.王爷也知道了。
王爷是个凶暴阴脸的家伙,成天就想吃喝玩乐,苦害人民。他一听说这姑娘很美丽,姑娘养的羊羔很出色,立即动了坏念头:他要把姑娘抢来供他玩弄,要剥下羊羔的皮来给他做衣服。
冬至那一天,王爷带着一些人马来到了七峰山下,把姑娘住的土房子团团围住,冲进去就要抓人。可是房子里空空的,因为姑娘早带着她的羊羔上山打柴去了。
王爷见家里没人,立即带着人马追上山去。追呀追,追到一个山头上,眼看就要追上了,晴朗的天气突然变得北风怒吼,雪花乱舞,山上的泉水也绐冻住了。王爷和他的人马被风雪裹住,进退不得,一会儿就全被冻死了,尸体也被大雪掩埋了。
那个姑娘呢?当北风起,大雪飞的时候,她紧忙躲进附近一个山洞里,把她心爱的羊羔抱进怀里,用自己的心温暖着羊羔。谁知这只平日十分温驯的羊羔,忽然从她的怀抱挣扎出来,一直往黑黝黝的山洞深处跑去,转眼跑得无影无踪。
受到山野的风寒,姑娘本来够伤心的了,又失去了心爱蚓羊羔,她的心就更加碎了,她双手捂着脸,鸣呜地哭了起来。
忽然她听见一个又低沉又关切的声音说:“受惊了吧,受冻了吧?姑娘。”她抬头一看,见小羊羔领着白胡须老爷爷站在她的面前。她惊喜万分,一下就抱起小羊羔来,又是抚摸又是亲,嘴里还不停地说道:小咩咩,小咩咩,你跑到哪儿去了?
那个老爷爷在一边含笑地看着,说:“你真是个好姑娘!来,给你。”伸手就递给一件东西。姑娘从老爷爷手里接过那东西一看,是块黑色闪亮的石头。不想刚把石头拿在手里,立即感到全身暖烘烘的,不再发抖了。“这是个什么宝贝?姑娘惊吲起来。她想要问问老爷爷,但抬头一看,老爷爷不见了。
山洞外面,风雪已经停了。姑娘走了出来,带着羊羔,踏着厚厚的积雪回家去。她穿得很单薄,但在雪地里一点也不冷,因为身上有了那个黑色的宝贝。看到那满山的积雪,姑娘立刚想起了穷苦的乡亲们,他们既没有遮寒的衣服,又缺少生火的木柴,在这样的大雪天里,一定都冻得不行了。想到这里,也顾不得回家,就直往乡亲们的家里跑去。
到了第一家,只见大大小小蜷缩作一团,都快冻僵了,姑娘忙拿出老爷爷给她的黑石头,分下一块给这家,这家立即暖烘烘的,寒冷被赶跑了她又去了第二家,第三家……一直把老爷爷给她的那块黑石头分完了,一直把所有穷苦的乡亲们都从严寒中救出来了,她才回家。
打这以后,姑娘和穷苦乡亲们一遇到冷天,就进山洞去,向那老爷爷要黑石头取暖,这些人就是最早的矿工。那位白胡须老爷爷,据说就是煤窑神。
为了感谢这个好心姑娘,为了纪念这黑色宝贝的发现。矿工们就把冬至这天当作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冬至,矿工们都要牵一头羊去祭奠姑娘。
今天是冬至,我和爷爷、奶奶一起搓汤圆,先烧开水,再把烧完的开水倒进装水的碗里,然后等到开水微凉,再把水倒进装糯米粉碗里,最后搓成圆形就可以开煮了,一碗碗香喷喷的汤圆看了就流口水。
刚一出锅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餐桌旁大口大口地吃起汤圆来,一碗又一碗把我的小肚皮都吃得圆滚滚的,我撑着大大的肚皮坐在沙发上感叹到:“汤圆真好吃呀!吃了汤圆我又长了一岁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