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这时,我省各地气温继续下降。盆地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川西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盆地秋色迥然不同。常年寒露期间,盆地雨量亦日趋减少。盆地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省盆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但是,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在外地工作的叔叔每次回来都会赞叹家乡的变化,我生活其中却不曾察觉,妈妈让我用心观察、用心思考。我听了妈妈的话,细细地观察家乡,才发现变化不是一瞬间的,却真的是翻天覆地的。
先说道路吧!省会合肥到肥西架起了高架桥,合肥的金寨南路修到了家门口,县城开通了到省城的公交车,基本上每两分钟就会有一班车。以前,花三块钱到市区,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现在,四十分钟就可到达市中心,而且,只花一块钱,真是既方便又省钱!
说完城镇的道路就不能不说农村了。妈妈常说:“一个人的进步不能说进步,集体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城市发展了,农村也不甘落后!你知道“村村通”工程吗?这几年,家乡所有的村子都修上了水泥路,都有了到县城的直通车。记得修“村村通”之前,每次回农村的奶奶家,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尤其是雨天,奶奶还得提着雨鞋在公路边等。现在可好啦,坐上“村村通”直达车,下了车便是奶奶家,你看,这变化大不大?
再说说虚拟世界的高速公路——互联网。有了互联网,地球变小了,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面对面地聊天、问候,就像在对方身边一样。我们班里的同学基本上家家都装上了宽带,我们还建了班级QQ群,不仅方便了老师和家长的联系,同学们也可以在群里聊聊彼此课外生活的情况。
除了聊天,互联网更大的好处是查资料更方便了。以前,妈妈虽然给我买了很多书,可是要查资料,家里的书常常是不够的,去趟书店,也要半天的时间。现在好了,想要查什么,在百度里轻松输入要查的内容,只要几秒就会有数以万计的信息供你检索,真是又省时又省力。学校里,每个班级也都配上了多媒体设备,老师上课不光是课本了,还有动画、音乐,课堂变得有趣了,同学们上课也更有劲了。
妈妈说的对,用心去看家乡,家乡的变化真大。我知道,家乡的变化只是祖国变化的一小部分,家乡会越变越美,祖国也会越变越强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