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元宵节的风俗作文(山西元宵节闹花灯风俗习惯作文)

山西元宵节的风俗作文(山西元宵节闹花灯风俗习惯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04-02 00:09:55
山西元宵节的风俗作文(山西元宵节闹花灯风俗习惯作文)

山西元宵节的风俗作文【一】

农历正月十五,我们家乡每年都有很多习俗,有闹花灯、猜灯谜……可我是一只小馋猫,总是爱吃香喷喷的,甜糯糯的汤圆。在正月十五,吃汤圆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

正月十五那一天,我们家照例全家总动员,一起包汤圆。到了商场,我和妈妈一起去买面粉、南瓜、糯米粉……回到家,我们开始忙了起来。我迫不及待地去洗手,准备包汤圆。妈妈来切南瓜,把南瓜和糯米粉合在一起,我也帮妈妈一起揉糯米粉。揉的时候,我一下子把糯米粉弹到了脸上,妈妈笑眯眯地对我说:“你都变成小花猫了。”我高兴地说:“我不是小花猫,是小馋猫,我要吃汤圆。”揉好了,我就和弟弟一起包汤圆。弟弟他拿一点糯米粉,然后,他又拿了一勺南瓜,包起来。因为弟弟放的南瓜太多了,胀得像一个小汽球,大家都笑了起来,我笑得直不起腰,连平时严肃的爸爸也笑得肚子都疼了。我也照着弟弟那样做,可我的南瓜放少了一点,没有胀起来,爸爸妈妈都夸我做的汤圆很漂亮。我高兴得眼睛都笑弯了。

妈妈把汤圆煮熟,我和弟弟用最快的速度去洗手,然后我和弟弟大口地吃了起来,汤圆太好吃了,我吃了两三碗汤圆。我吃得满嘴都是南瓜。

汤圆真好吃,我喜欢吃汤圆。过元宵节真有趣,我喜欢过元宵节。更喜欢全家人团圆在一起,吃汤圆的那种温馨的味道。

山西元宵节的风俗作文【二】

冬至日祭祀祖先,祭毕,阂家聚餐,分享祭品。

以米粉做汤团,或者包制馄饨。

窖藏鲜花在市场上出售。

妇女向茸长敬献鞋袜,小辈拜望问候尊长。

女儿出嫁后回家探亲的,这天晚上必要返回夫家。

腌演肉、鱼、鸡、鸭以及各种蔬菜,准备过年。

九人相约宴饮小聚,从数九中的一九至九九,各做东道主一次,叫作消寒会。

画素梅一枝,花瓣共为八十一枚,每天染一枚花瓣的颇色,花瓣染尽而九九出,则春色巳深,称之为九九消寒图。

禁戒房事,节制嗜欲,多休息,安静毋蹂,注意养生。

山西元宵节的风俗作文【三】

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我们家乡的元宵节特别热闹,家家吃元宵、挂灯笼、放烟花,每当春节刚过,我都期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吃元宵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寓意着团圆美满之意。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满小村的时候,家家户户把所有房间的电灯都点亮了,甚至仓房、牛棚、牛圈也都灯火通明,但最显眼的还是家家门前悬挂的大红灯笼格外引人注目。

最令我难忘和期盼的是元宵节的晚上放烟花的场面,非常震撼、令人销魂。当听到“哧”“嗖”“彭”“啪”声想起的时候,人们都跑到院子里,“快看,烟花!”我不禁兴奋的喊出声来。紧接着,“劈啪声”作响,无数的烟花飞向天空,震耳欲聋,并且把周围映得通明。“好美呀,天女散花!”“看,降落伞!”“哎呀,孔雀开屏!”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各种姿态的烟花不断地在空中绽放,令人拍案叫绝。我陶醉在五彩缤纷的烟花中,忘记了寒冷……

元宵节给我带来无尽的乐趣,我爱家乡的元宵节!

山西元宵节的风俗作文【四】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山西元宵节的风俗作文【五】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山西元宵节的风俗作文【六】

我的老家是浙江的临海,有许多与别的地方不同的习俗:过新年、元宵节、中秋节。

快过年了,人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回家乡过大年。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贴上了红红的春联。

除夕那夜,全家人(包括爷爷奶奶)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家家户户就开始放烟花爆竹,一走出门,便听见了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从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传来。这声音把我吓了一大跳:吓得我赶紧用手捂住耳朵!这声音大得,连说话声都被淹没了,不得不让人大声地喊。之后,我看着满天迷人的烟火,每个烟花,都像朵花,大的、小的,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真叫人看的眼花缭乱,简直就像杭州西湖的“烟花节”。

在我们浙江临海春节一般都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止。大年初一那天天还未亮,我就被鞭炮声吵醒了。天刚蒙蒙亮,只见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插烛焚稥,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在初一那天还有许多禁忌:不准扫地吧,不准将水倒出去,不准动刀······

还有,我们那儿过元宵节不是在正月十五,而是在十四那天过。元宵节那天你猜我们吃什么?汤圆No!No!No!不是汤圆,在我们哪儿吃的是“羹”,它是将一大堆原料搅拌成的,都是薏米浆为主,再放芥菜叶、猪肉末、豆腐干······搅合在一起,搅好了之后,就用小火慢慢煮,最后调味出锅,因为做羹的原料很多,所以通常都是一煮就是一大锅,这够全家老少吃好几顿呢!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风”。各地的风俗,各有各的特色;各地的节日,各有各的过法。因为有了这样的不同,节日才会变得非常有趣。你家乡的`风俗,又是怎样的呢?

山西元宵节的风俗作文【七】

说起咱家乡的习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这天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让人们感觉到欢愉和吉利。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为驱邪恶、求吉利,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年年有余。一旦煮烂饺子,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是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春节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还有用手机发短信拜年、打电话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平安、发财、健康之类的让人们开心的话!。……

我觉得家乡的这些习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含义: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能开心的好好休息几天,调整好心情,再准备开始下一年的奋斗。人们都希望过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