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作文(九零后最需要什么作文)

九零后作文(九零后最需要什么作文)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03 04:29:03
九零后作文(九零后最需要什么作文)

九零后作文【一】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革命历程,讴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光辉历程,学校选择在今天,6月中最为平凡的一天,组织我们去观看电影《九零后》。几位老人平实的语言,云淡风轻间,在我的内心掀起万丈波澜。

艺术工作者们选择以纪录片的形式,用杨振宁、许渊冲、王希季等前辈们的讲述和先辈们书信日记中的描述,尽量还原历史,带领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但群星闪耀的年代。大气磅礴的画面,贴合情节的背景音乐,流畅细腻的分镜剪辑,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能体会到工作人员们的用心良苦。也正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用心,才让我们感受到众多“九零后”身处于战乱之中仍坚守那颗赤子之心的家国情怀。

故土在战争中沦陷,大学被炸毁,家园被占领。一群十八岁的青年学生,他们匆匆出发,徒步南迁,横穿湘黔滇,最终在昆明高原组建临时大学——由清华、北大、南开联合成立的西南联大。他们横跨半个中国,自诩为“湘黔滇步行团”,他们穿越过一座城市去听“史上最好的国文课”,听托赛里的《小夜曲》,也和先生们一起抱着书跑警报、加入飞虎队……对这些今已年过九旬的“九零后”老人而言,西南联大不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而是依然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如今谈起,有的老人热泪盈眶,难以自已;有的前辈淡淡微笑,平静面对。各位老人都早已不复青春,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当年身处于战乱之中,却仍能秉持那颗求知之心,虽各怀其志但都一心报国,虽缺衣少食但仍苦中作乐。所谓“西南联大”,正是一个在战乱与贫穷中仍然盛放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殿堂,崇尚科学民主的气氛兴盛,人文艺术百舸争流,堪称建构起近现代中国各行各业中流砥柱的脊梁,真乃“旷百世而难遇者哉”!

真是那群星的存在,才能有我们如今强盛的国家,才能有我们如今先进的科技水平。而如今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学习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每代人都有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而我们要做的正是从痛苦中创作希望,并努力把希望变成事实。

九零后作文【二】

最近一段时间“躺平”这个词在社会上非常流行,“躺平”青年也成为很多人谈论的焦点。“躺平”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一些无欲无求的年轻人,他们不谈恋爱、不结婚、不想着买车也不想着买房,每天以极低的标准生活,工作一不开心就辞职。他们多是90后年轻人,90后一直都是被社会重点关注的人群,而近期一部冷门纪录片电影《九零后》正在热映,在观看过后给我感触颇多。

当然,此《九零后》非彼90后,纪录片《九零后》是徐蓓导演的作品,记录的是在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学子的故事,著名的人物有物理学家杨振宁、邓稼先、穆旦、费孝通等人。那时国虽破,但群星闪耀。看这个片子时候,内心的火仿佛被点燃,正值青春热血阶段的青年们,为了读书救国,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学业,有的学生从南京绕过越南,缅甸来到云南昆明念书,一天要走五六十公里的山路,那惊人的毅力让我佩服。那时的校园恋爱也谈得含蓄,写信,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树林里散步。

他们是年龄在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是用一技之长终身报国的大师是西南联大辉煌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是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九零后”。但对于1990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我们是在各行各业努力奋斗的蓬勃后生,是牢记历史使命的新时代青年。但他们更是年轻有为的“90”后。

《九零后》用真实记录的方式呈现了一群年龄都是九十岁的长寿老人,讲述他们充满青春时光的历史往事,这十六位曾经年少的主角,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九”是一个星光璀璨的“九零后天团”。《九零后》是一批国宝级的“九零后”与当今年轻的九零后、零零后,在新时代的一次影像交流“对话”。“九零后”们把母校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历练,把爱国、科学、民主的抱负,把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以这种特殊的对话方式,呈现给当今的年轻人。

他们是“90”后,我们也是“90”后,跨越了好几个年代的人,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人说他们那一代人读书是为了报国,我们这一代人读书是为了分数,为了找到一份工作,学生的压力特别大。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人,心里一定装着一个沉甸甸的梦想。

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联大学子立志读书、投笔从戎、许党报国的光辉事迹,让我们深深感染触动内心。今天的一切美好生活都离不开先辈的努力和牺牲。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只有更加深入全面学习党的历史,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练强专业本领,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对得住先烈的牺牲和奉献。

九零后作文【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革命历程,讴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光辉历程,学校选择在今天,6月中最为平凡的一天,组织我们去观看电影《九零后》。几位老人平实的语言,云淡风轻间,在我的内心掀起万丈波澜。

艺术工作者们选择以纪录片的形式,用杨振宁、许渊冲、王希季等前辈们的讲述和先辈们书信日记中的描述,尽量还原历史,带领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但群星闪耀的年代。大气磅礴的画面,贴合情节的背景音乐,流畅细腻的分镜剪辑,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能体会到工作人员们的用心良苦。也正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用心,才让我们感受到众多“九零后”身处于战乱之中仍坚守那颗赤子之心的家国情怀。

故土在战争中沦陷,大学被炸毁,家园被占领。一群十八、九岁的青年学生,他们匆匆出发,徒步南迁,横穿湘黔滇,最终在昆明高原组建临时大学——由清华、北大、南开联合成立的西南联大。他们横跨半个中国,自诩为“湘黔滇步行团”,他们穿越过一座城市去听“史上最好的国文课”,听托赛里的《小夜曲》,也和先生们一起抱着书跑警报、加入飞虎队……对这些今已年过九旬的“九零后”老人而言,西南联大不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而是依然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如今谈起,有的老人热泪盈眶,难以自已;有的前辈淡淡微笑,平静面对。各位老人都早已不复青春,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当年身处于战乱之中,却仍能秉持那颗求知之心,虽各怀其志但都一心报国,虽缺衣少食但仍苦中作乐。所谓“西南联大”,正是一个在战乱与贫穷中仍然盛放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殿堂,崇尚科学民主的气氛兴盛,人文艺术百舸争流,堪称建构起近现代中国各行各业中流砥柱的脊梁,真乃“旷百世而难遇者哉”!

真是那群星的存在,才能有我们如今强盛的国家,才能有我们如今先进的科技水平。而如今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学习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每代人都有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而我们要做的正是从痛苦中创作希望,并努力把希望变成事实。

九零后作文【四】

这是一部剪辑纪录片,号称《西南联大》姊妹篇。《西南联大》我没看过,但听说是史诗般弘大,这部电影则聚焦个体,技术角度有点散,但是因为主角们太闪亮了,掩盖了这个小缺陷。

卢沟桥事变之后,随着北平天津相继失陷,东部高校仓促内迁。几千名西南联大学生“文军长征”,辗转湘贵滇。炮火连天中,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保存了中国的文化血脉。

那真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啊,天才们成群结队而来。不过想想也是,那个年代,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身就是万里挑一,国家和民族又处在承前启后的时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要能选定一门专业,踏踏实实做学问,深耕下去,必然能成祖师爷。

尤其这些能活到的90+老人,身体基础好,历经过大风大浪,内心坚韧,物质条件也还可以,身体心态物质都符合长寿条件,可谓翘楚中的翘楚。尤其是那种的精神气,令人佩服。

这些老者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人。

一是杨苡,《呼啸山庄》的译者。这是九零后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老太太一百多岁了,却声音洪亮,眼里有光。提及过去,娓娓道来,直截了当,很有感染力。一百多岁的人了,回忆自己对巴金二哥李尧林的暗恋,回忆跟巴金持续百年友情,回忆第一次见其先生赵瑞蕻(也是翻译学界泰斗)的场景,回忆日军轰炸昆明时沈从文的痛哭流涕……坦坦荡荡,娓娓道来,中气十足,完全不是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个小姑娘!当被问及其先生去世二十多年,怎么过来的,她耿直说:还好,我本来就是比较独立的。我觉得这位老人,比林徽茵更接地气,比杨绛更自然,比冰心更活泼(当然不是说她们几位大家不好,也个个都是巾帼英雄),眼里有光,心里有火,堪称我辈之典范。

第二个人,是缪弘,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缪弘父亲是缪斌,汪伪政权的立法院院长。可是这样一位大汉奸父亲,却生了两个热血儿子。缪弘和缪中兄弟俩,与家庭割裂,隐瞒身份,考入西南联大,后投笔从戎, 走向炮火前线。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缪弘为国捐躯,牺牲时才十九岁。

这样一位英雄,却因为政治原因,过去八十多年里几乎被世人遗忘。其兄缪中,虽然因加入缅甸作战军,未与敌军正面交锋而幸免于难,但估计后来漫长岁月中,大汉奸儿子+国军军官的身份,足以让这位留在上海发展的年轻人饱受磨难。

第三个人,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译者,《星际穿越》中那句著名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也是出自其手。西南联大外文系高材生,飞虎队翻译,留美博士,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海外留学生回国效力的倡导者。

在影片中,巫宁坤回忆起日寇兵临城下,扬州中学解散前夕,女同学在主席台上唱《松花江上》,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忍不住呜呜哭了起来。巫宁坤当年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带着建设新中国的满腔情怀回国,岂料1957年就被打成右派三十年,差点死在劳改农场,尝遍人间冷暖。

看过巫宁坤的晚年回忆录《一滴泪》,1951年,巫应燕京大学的邀请从美国回到祖国,为此还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在回国前,送他登船的是好友李政道,巫问李:“你为什么不回祖国”,李说:“我怕回去被洗脑子”。巫对于这样的回答感到很奇怪,可是后来的经历让这样的回复一语成谶。1979年,巫宁坤见到了当年送他登船的李政道,此时的李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早已名满天下,而巫宁坤早已失去了自己最好的三十年。巫1991年便移民美国,前几年99岁高龄去世。一个当年“中国问题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历尽千辛万苦回国的热情学者,却在四十年后毅然返回美国。这中间经历过什么磨难,难以言述,都凝缩在“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这九个字(巫晚年自我总结)中了。

除了这三位,影片中还有很多闪闪发光的人物。他们的乐观、坚韧、执着,代表了时代的精神和民族脊梁。

另外,插个题外话,我看电影时,还深深感受到,选专业,还是得学理工科啊!这些存活到九十多岁的大家们,几乎全是工科人才,毕竟大国重器,理工科是可以拯救世界的,一心搞技术,也能远离很多是非。

相对比下,那些学文科的西南联大人,估计下场都比较惨,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统计?尤其是学法律的,研究阶级统治工具,更是惨中之惨。《南方周末》2003年曾经刊登过一篇《被遗忘了三十年的法律精英》,就是讲了这个事情,让人看了很触动,很伤感。

总体而言,《九零后》这部电影,因为聚焦于个体,过于散,且囿于篇幅,很多情节未能深挖,只能是浮光掠影。但瑕不掩瑜,从纪录片的角度,仍然是部好电影。这部片子我觉得很适合带娃去看。不过当影片后半段,原子弹轰隆隆爆炸时,两个娃都已经是昏昏欲睡,只有我一个人清醒着。

九零后作文【五】

初接触这个名称时,就存有疑惑,此90后,可是指的现在初成年的“90后”们,在看清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地位举足轻重的大师们:98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99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获得者许渊冲;101岁《呼啸山庄》译者、翻译家杨苡;106岁《让子弹飞》原著者、作家马识途……16位“九零后”国宝级大师联袂“出演”。

就顿感,“九零后”这个片名,有点取巧。取巧之外,也恰当。其一,影片中的人物接受采访的时候,基本上都过了90岁,他们是妥妥的“九零后”。其二,影片主要讲述他们在“中国曾经最好的大学”西南联大求学的故事,那时候,他们风华正茂,一如当下的“九零后”。

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强的一届“九零后”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三位“两弹一星”元勋等等。影片还呈现了他们可爱可亲的一面,“口无遮拦”的巫宁坤、“狂妄自大”的许渊冲、“孩子般pure”的邓稼先等等。遗憾的是,影片创作期间有3位拍摄对象已经离开人世,本片的“抢救式”拍摄也为他们留下了珍贵的绝笔影像。

一所在战火中临时“联合”的大学;一所以简陋的砖瓦房为教室、以茅草房为宿舍的大学;一所师生时刻准备着“跑警报”的大学;一所仅仅维系了九年的大学;却大师云集,更培养了史上最强的一届“九零后”。

其中,“蒙太奇”式的两位大师回答,也是可爱到我们这些年轻一辈了。原来,西南联大的“文学课”,采取的教学法很特别,吴宓、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等大师每位讲两周,完全抛弃了常见的系统性的教学法。理科生杨振宁坦言:“这样完全没有系统性,不是很好。”下一秒,文科生许渊冲却激动地表示:“这是全世界最好的文学课。”

西南联大对一年级新生实行“通识教育”,学子们齐聚一堂,不分科。许渊冲、杨振宁、王希季分别属文科、理科、工科,却因为“通识教育”成为同学,其后,他们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而这样的“通识教育”,很可能是西南联大大师辈出的重要基石。

活着的“九零后”是这部影片的主角,而邓稼先、穆旦、汪曾祺、缪弘等他们都是西南联大的“可爱的人”。穆旦、缪弘的人生际遇与其他人大不相同,穆旦命运坎坷,炼狱重生后,诗风、文风大为不同。缪弘大概是影片中唯一没有留下学号的联大学生,用生命在述说自我的救赎。

曾经,我有对邓稼先先生的提问,为何如今诞生不出当年的那一批名垂青史的伟人,现在的我可能有了答案。

九零后作文【六】

这是一部剪辑纪录片,号称《西南联大》姊妹篇。《西南联大》我没看过,但听说是史诗般弘大,这部电影则聚焦个体,技术角度有点散,但是因为主角们太闪亮了,掩盖了这个小缺陷。

卢沟桥事变之后,随着北平天津相继失陷,东部高校仓促内迁。几千名西南联大学生“文军长征”,辗转湘贵滇。炮火连天中,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保存了中国的文化血脉。

那真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啊,天才们成群结队而来。不过想想也是,那个年代,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身就是万里挑一,国家和民族又处在承前启后的时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要能选定一门专业,踏踏实实做学问,深耕下去,必然能成祖师爷。

尤其这些能活到的90+老人,身体基础好,历经过大风大浪,内心坚韧,物质条件也还可以,身体心态物质都符合长寿条件,可谓翘楚中的翘楚。尤其是那种的精神气,令人佩服。

这些老者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人。

一是杨苡,《呼啸山庄》的译者。这是九零后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老太太一百多岁了,却声音洪亮,眼里有光。提及过去,娓娓道来,直截了当,很有感染力。一百多岁的人了,回忆自己对巴金二哥李尧林的`暗恋,回忆跟巴金持续百年友情,回忆第一次见其先生赵瑞蕻(也是翻译学界泰斗)的场景,回忆日军轰炸昆明时沈从文的痛哭流涕……坦坦荡荡,娓娓道来,中气十足,完全不是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个小姑娘!当被问及其先生去世二十多年,怎么过来的,她耿直说:还好,我本来就是比较独立的……我觉得这位老人,比林徽茵更接地气,比杨绛更自然,比冰心更活泼(当然不是说她们几位大家不好,也个个都是巾帼英雄),眼里有光,心里有火,堪称我辈之典范。

第二个人,是缪弘,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缪弘父亲是缪斌,汪伪政权的立法院院长。可是这样一位大汉奸父亲,却生了两个热血儿子。缪弘和缪中兄弟俩,与家庭割裂,隐瞒身份,考入西南联大,后投笔从戎,走向炮火前线。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缪弘为国捐躯,牺牲时才十九岁。

这样一位英雄,却因为政治原因,过去八十多年里几乎被世人遗忘。其兄缪中,虽然因加入缅甸作战军,未与敌军正面交锋而幸免于难,但估计后来漫长岁月中,大汉奸儿子+国军军官的身份,足以让这位留在上海发展的年轻人饱受磨难。

第三个人,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译者,《星际穿越》中那句著名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也是出自其手。西南联大外文系高材生,飞虎队翻译,留美博士,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海外留学生回国效力的倡导者。

在影片中,巫宁坤回忆起日寇兵临城下,扬州中学解散前夕,女同学在主席台上唱《松花江上》,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忍不住呜呜哭了起来。巫宁坤当年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带着建设新中国的满腔情怀回国,岂料1957年就被打成右派三十年,差点死在劳改农场,尝遍人间冷暖。

看过巫宁坤的晚年回忆录《一滴泪》,1951年,巫应燕京大学的邀请从美国回到祖国,为此还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在回国前,送他登船的是好友李政道,巫问李:“你为什么不回祖国”,李说:“我怕回去被洗脑子”。巫对于这样的回答感到很奇怪,可是后来的经历让这样的回复一语成谶。1979年,巫宁坤见到了当年送他登船的李政道,此时的李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早已名满天下,而巫宁坤早已失去了自己最好的三十年。巫1991年便移民美国,前几年99岁高龄去世。一个当年“中国问题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历尽千辛万苦回国的热情学者,却在四十年后毅然返回美国。这中间经历过什么磨难,难以言述,都凝缩在“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这九个字(巫晚年自我总结)中了。

除了这三位,影片中还有很多闪闪发光的人物。他们的乐观、坚韧、执着,代表了时代的精神和民族脊梁。

另外,插个题外话,我看电影时,还深深感受到,选专业,还是得学理工科啊!!!!!这些存活到九十多岁的大家们,几乎全是工科人才,毕竟大国重器,理工科是可以拯救世界的,一心搞技术,也能远离很多是非。

相对比下,那些学文科的西南联大人,估计下场都比较惨,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统计?尤其是学法律的,研究阶级统治工具,更是惨中之惨。《南方周末》2003年曾经刊登过一篇《被遗忘了三十年的法律精英》,就是讲了这个事情,让人看了很触动,很伤感。

总体而言,《九零后》这部电影,因为聚焦于个体,过于散,且囿于篇幅,很多情节未能深挖,只能是浮光掠影。但瑕不掩瑜,从纪录片的角度,仍然是部好电影。这部片子我觉得很适合带娃去看。不过当影片后半段,原子弹轰隆隆爆炸时,两个娃都已经是昏昏欲睡,只有我一个人清醒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