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回声作文500字以上

心灵的回声作文500字以上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1-25 22:33:38
心灵的回声作文500字以上

心灵的回声作文500字以上【一】

小时候,住在外婆家,那是乡下一个村落中的一栋老房子,面临溪水,背靠青山。每天,“望山”与“看山”几乎占据了我大部分时间。

我很喜欢爬上房后那座不算高的山,站在山顶,眺望着远处一座又一座连绵起伏的青山,巍峨高大,眺望着天边一朵又一朵白云,悠闲自在,眺望着山的另一边小小的村落。我时常会对着一层又一层大山说话,然后静静地听那回声。

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烦恼不知为何多了起来,我越来越少上山了,更多的是在屋子里写作业,看电视。不过,当我心情郁闷的时候,还会爬上山,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吼出来,朝着青山,歇斯底里地呐喊,然后听着自己的回声被无尽的山峰一层一层传递。青山,它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听到自己的回声在山中一波又一波地回荡,我的心结总会解开。

慢慢地,我不再上山,更多的是将自己封闭在房间里,把秘密,伤心,痛苦,还有其他的情绪深藏在心里,常常使自己郁郁不乐。但极少像小时候那样对空旷的大山喊话,也极少再回到外婆家。

自从回到城镇上学后,学业一日比一日重,偶尔想起去看望外婆,却被各种辅导班占据。对于小时候玩的游戏,也成了抹不去的回忆。

偶然一次,我又回到了外婆住的村落,一切依然。一样的溪水,一样的青山,一样的房屋,一样的邻里街坊。

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望着溪水,望着青山,望着旧墙,望着熟悉的脸庞,突然间情不自禁地跑了起来,潜意识令我径直跑上那座山。爬到山顶后,我突然感到如此亲切,小时候的一幕幕历历在目,似乎电影镜头一般浮现脑海。

开始朝着大山说话,说出压抑在心底许久的话。大山也用久违的回声回应我,我的心舒畅了许多。

大山对于我来说,就像一位可以说出深藏心底秘密的朋友。它不会嘲笑我,会用回声回应我,与我交换秘密。或许是因为我的生活中缺少了这样的人,所以我就把秘密说给了大山。

回声,那是大山与我的语言。

心灵的回声作文500字以上【二】

记得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一只小青蛙不知道什么是回声。有一天它对着大山喊:喂!回声也喊道:喂!它又好奇的问:你是谁?回声也问:你是谁?青蛙有叫了起来,坏蛋、大坏蛋!回声呀毫不客气的回敬了相同的话。青蛙很生气,跑回了家,把事情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呵呵地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只要你和蔼可亲的对别人说话,别人才会和蔼可亲的对你说话。是呀!只要你善待别人,别人也会善待你,只要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

先说班级,班级是由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同学组成的。如果你每天乐呵呵的对待别人,与人和和气气,那别人也会乐呵呵的对你,如果你每天板着脸和别人说话,那别人也会用同样方式回敬你,这就是班级回声。一说班级,我们班就有一个,天天板着脸,唉!不知道谁又招他呢,当他和别人说话时,别人跟们不理他,这也是班级回声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是这样。只有你善待别人,别人也会善待你。

心灵的回声作文500字以上【三】

成长如歌,缤纷多彩。

生活中,我们时刻都是这支歌的演唱者,又时刻都是这支歌的听众者。

让我们在起伏的旋律中聆听成长的回声,思考生活的奥秘,思考情感的温馨,思考那抑扬顿挫给我们的启迪,在响亮的回声中漫步前行。

成长的回声,有时会是一首悠扬的乡间小曲。那是一幅自然和游戏交织的画卷。我在田间奔跑,我在丛林躲藏,爬在池边的树上摘枣子。聆听回声,我听见了鸟叫;聆听回声,我听见了雨声;聆听回声,我听见了伙伴满心的欢笑。

成长的回声,有时会是一支动人的抒情小段。那是蒙蒙春雨中的潺潺细流,在心灵中流淌。记得爸爸在雪天送我去上学,记得他鼓励我战胜失败,好好学习。记得他为了全家整日操劳,记得他时常挂在嘴边的笑,聆听回声,仿佛听见爸爸再用激励的话语告诉我坚强。

成长的回声,有时会是一曲激昂的进行曲。一次月考后,成绩没有发下来,但是我从老师对我的眼神当中看懂了一切。老师的批评并不严厉,但每一句话都重重敲击着我的心灵。我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拼命地向前。告诉自已要做得最好,聆听回声,我还听得见心中震天的誓言。

聆听成长的回声,不只是听一首歌,我在回声中听到了一个崭新的声音,一个比回声更能激荡人心的东西就是来自远方的呼唤。

聆听成长的回声,我开始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无处不在,儿时的自由我依然可以寻找。

聆听成长的回声,我开始正视自已的成绩,不骄傲、不放弃,同自已的弱点斗争到底。

回忆是为了更好地记住。

回声则是我们成长的记录。

聆听成长的回声,我们更要坚定向前。

心灵的回声作文500字以上【四】

世上唯有孝顺不能等待,趁父母还健在。

——题记

在我成长的二十个年头中,父母一直担当着配角,整天忙碌的身影,都是在围着我转。而我,却当做应该的。爱的教育洗礼着我的心灵,让我逐渐明白有爱的日子里犹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我用文字记录我和父母的点滴故事,以此来回忆那些逐渐逝去的爱的温暖。

父母年近五十岁了,生活中有时难免磕磕碰碰,但始终相濡以沫,父母渐渐苍老的容颜,记载着他们走过的漫长而艰辛的岁月。有他们的日子里我会非常满足,而且充实。

母亲刚上完初中,因姥爷供不起学费,没有参加中考,便到地里务农。在街坊邻居眼里,母亲就是个女强人,上有老,下有小,和男人一样的劳作,还要照顾我和妹妹,但她一直是任劳任怨。父母结婚时只有三间房,连院墙都没有,现在这么多房子都是他们白手起家盖起来的。

记得小时候,爷爷虽然和我们住在一个胡同,但是在胡同的尽头,也有上百米的距离。晚上去爷爷家,母亲总是忘不了为我照路。她拿着手电筒站在门口,我顺着她照的光束往前走。我越走越远,灯光越来越暗,走到尽头时,却看到灯光依然在那里晃动,就大喊:“妈,回去吧!”隐约听到她的回声:“唉,慢着点。”我不知道过了多久,那灯光才渐渐的消失,但我知道,在光束那头,母亲一直在看着我。我也知道,我一辈子都走不出她爱的视线,母亲一直在背后支持和关注着我。

母亲前几年得了风湿病,阴天下雨行动十分不便,还要接送妹妹上下学,但每逢周日傍晚进城上学,告诉她别送了,可走到村头,一回头,她就跟在后头。黄昏里,母亲矮小的身躯被拉得很长很长,面容苍老的她正努力向我挥手,顿时我泪如雨下。

上中学后,我隔两周才回家一趟,晚上母亲就坐在我床边,东家长西家短的说得津津有味,最后没有话说了,就呆呆的坐在那看着我,怕我失去似的。我就说,妈你回去睡吧。她这才慢慢离开,可一会儿又回来了,说看看还有没有替换的衣服,然后又坐在床边。我知道她平时很挂念我,我也很挂念她,也许让母亲多看几眼,就已经很满足了。

母亲和父亲的相遇很是偶然。在农村就有: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就这样在我们传统的李家新生开来,父亲和母亲就这样相遇了。

父亲年轻时学习优异,可上到初二,就被爷爷从学校里拽了出来,干起了杂活。从那以后,父亲远离了他的梦想,开始了平平淡淡的生活。我挺佩服父亲的,他每个行当都涉猎过,三百六十行,他几乎干了个遍。也许和他从事的这些行当有关,父亲的脾气性格和爷爷一样,爱帮人,不求人。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断断续续的受到过父亲耐人寻味的教导,这对我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时候我很淘气,父亲就严厉地教训我,有时候我不服气,顶上几句,他就更凶了,随手摸个东西就要打我。

每次学校开家长会,父亲从不迟到,而且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去前他找出来那件最干净的衣服穿上,怕给儿子丢人。开家长会时,父亲就坐在最后一排,像个学生一样认真听班主任讲话,还不时的还拿笔记着什么。看着父亲因劳作而布满裂纹的手拿笔写字的笨拙姿势,回想起父亲为我的付出,鼻子一酸,不争气的眼泪就在眼眶打起转来。

父亲的教子理念很简单:棍棒底下出孝子。他还经常教育我:做一个男子汉,要站的直、行得正,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透、看得开。我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些话,或许这也是父亲为人处世的态度吧!在做人方面我也很佩服父亲,包括爷爷,我们李家在村里的声望都是很受人尊敬的,这对我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白云从不向天空承诺去留,却朝夕相伴;星星从不向夜幕许诺光明,却努力闪烁。我从不向父母倾诉思念,却永远怀着牵挂。

我本想获得一滴水,你们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本想采撷一片树叶,你们却给了我整个森林;我本想获得一缕春风,你们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时亲不待。我永远不会忘记父母给予我的呵护和关爱,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逐渐的明白过来,为他们做点什么,这是最重要的,用文字记录父母和我的生活故事,用点滴的片段,描述一个普通家庭的爱的教育。回忆我和父母一起度过的闪亮的日子,历久弥新。生活在爱的家庭中,因为有爱,春暖花开。

心灵的回声作文500字以上【五】

徘徊在江南小镇温存婉约的街道,灰蒙蒙的天空飘洒着细细的雨丝,落在润润的泥土之中,小河上泛起一圈又一圈无尽的涟漪,乌篷船静静地漂着,满载江南人家湿湿的愿望。偶然步入了一条小巷,绵长,悠远,猛然想到戴望舒的《雨巷》,他是否就在这样的雨巷里邂逅丁香般的女子。倏地记起,故乡也有这样的一条条小巷。

故乡的小巷不像江南小巷那样轻盈灵动,多了几分沉稳与庄重,也不像江南小巷那样曲回百折,而是笔挺正规,就像北方人的性子,豪放不羁。只是它们一样的悠长,究竟通向何方是否是游子的心房。

我对世界最初的感觉就萌发在故乡的小巷。四五岁时,会拿一支粉笔,在小巷两旁的墙壁上随意涂鸦,画出孩子眼中的世界,大人们笑着摇摇头,我却乐在其中,追寻光影下藏着的世界。

我对人生的认识也是由于故乡的小巷。晴朗的夏日傍晚,搬一个小马扎,静静地坐在小巷中,嗅着小巷散发的浓厚古老的气息,看着袅袅炊烟悠悠地融入蓝天,多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偶尔,我也会沿着小巷走下去,用脚轻轻抚触已被岁月打磨圆滑的地砖,用手静静地摸着被时间风化的墙壁,那一刻,心中便充满了远古的幻想,人生也就在小巷的尽头明朗起来。

一条小巷,也让我体悟了人文的美。一个清新的早晨,跑去打开院门,恰好遇到对门的张大爷也来开门,相视一笑,彼此道一声早上好,一天也会很温馨,逢年过节,家家挂出了一对大红灯笼,红得耀眼,映红了古朴的小巷。这时,你给我一个梨,我给你几个李子,大家说说笑笑,谈天说地,这时,小巷上空回响着动听的欢笑,久久不肯散去。

故乡的小巷,你是我性格的发源,你是我永远的珍藏!故乡,纵然我一生踏遍万水千山,却永远走不出你的怀抱,我在你的视线里,我在你的航程里!

我这才明白游子思故乡的情怀。“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故乡永远是我心灵的依托与归宿。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离故乡越远,对故乡的思念也就越深,这种思念刺得心口生疼,越久,越难以愈合。

离得故乡久了,故乡的记忆便也会模糊起来。在一个明朗的日子,好好想想故乡,那里有你的泪水与欢笑,有你的根。

就如现在的我一般,静听小巷的回声……

心灵的回声作文500字以上【六】

“闺女,快过来帮忙。”从家门口的小胡同里又传来一阵阵熟悉的回声,一直回荡在我耳畔边,时隐时现。

去年秋天,由于家境的原因,妈妈在大路东街做买卖不得不搬到偏僻的西街去,自打我从小记事起,便一直生活在我熟悉的地方---主道东街。爸爸和妈妈在那儿带领我们打拼了十几年,在那看护着我们三个孩子长大,街边邻居也都与我们一样是做买卖的,大家一直在一起,经历风风雨雨使生意兴隆。使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姓葛的大娘,她与我妈相互帮助,遇到困难时,给予对方帮助,这些邻居在我们看来,远在外地的亲人们还要亲近的多。

但是,万事变化莫测。为了家人们的生计,爸爸妈妈不得离开到别的地方去,离开时这里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只剩下了空荡荡的几间房子,显得十分冷清。随后经过几天的整顿,来到了一个与其完全不同的地区,人流量稀少,只有几条宽宽的大路,空无一人。起初,刚开始几天,感到很不适应,妈妈整天在店里愁眉苦脸,唯一不同的便是在我家对面有一个姓李的老奶奶独自开了一家香油坊,虽然她的老伴英年早逝,但令人惊叹的是,凭借她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以自己的能力开了一家小店,她慈祥又和蔼,热情又好客,大家都喜欢她。开店的前几天,她知道我家的情况后,只要有空闲时间,便去给我们帮忙。

渐渐的,她温暖的言行打开了妈妈的结。随后大家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妈妈和爸爸比之前更加刻苦能干,终于努力不负有心人,与李奶奶的共同帮助下,客户也日益增多,每当店中忙不过来的时候,总会从小胡同中传来奶奶的回声:“闺女,快过来帮忙。”

回荡在胡同的回声给予了我们温暖,它使我们知道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所遇到的困难,以更好的状态去展现未来。

心灵的回声作文500字以上【七】

看完《家》已经两天了,心中还是空空的,宛如“一波绿水”。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到底是“我”是世界,还是“你”是世界?而“世界”,又是什么?是忘记吗?我沉陷在其中无法自拔,我不知谁对谁错,我只能去想……我仍会努力去做。

一部1931年创作的作品,正如巴金自己说的,有些激进,有些不妥,有些幼稚。它让我开始明白“时代”的意义,时代改变人的意义。但或许当初作者若“给人指出一条道路”了,我就没现在那么喜欢它了。

同为“新时代”的人,我是不喜欢觉慧的。甚至没有过多的好感。他是个什么人?叛逆,造反甚至是疯狂的。他试图改变一切,改变礼教,改变家庭,改变社会,但他手无缚鸡之力。他只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带给我们什么了?星星之火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若所有的星星之火都跑到了一处,组成了大火,固然好。但是,其他地方不还是冰冷的么?若真作为一个有志之士,应有远大的抱负,这点欠缺,也许就是所谓的“幼稚”吧。

觉慧另外让我深恶到痛恨的几个地方,就是:一个正面人物,一个需要讴歌的人物,竟然也会忘记!竟然会为他的所谓的无知的“事业”而忘记一个为他甘愿也确实付出一切的人。鸣凤死后的第一句描写竟然是“觉慧终于写完了”,之后的那句“他决定放弃她”又是什么;他从不三思,当觉新饱含热泪说出“你想过我的感受没有……”,我相信所有的读者此时都难以抑制心中的怜悯,我甚至以为他会打消出走的念头,谁知,他说:我不管……这是什么?这是耍孩子气,觉新此时也不生气,反生歉意的泪光。唉……这是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当时是一个死气沉沉的时代,可正如狄更斯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的时代。”新思想没有错。新思想的发展势必会遭到遏制,所以激进一些也未尝不可。但,以上两个片段,一个是深爱的人,一个是手足情深的兄长。难道,新思想就是抛弃一切吗?人们说忍耐到了极点就是反抗,这种反抗的力量是惊人的。可如果一个人没有忍耐,总是爆发,会长久么?……我说不下去了。

……

舒了两口气的我觉得刚才的我确实有些气愤,过于冲动。现在,我以一颗平静的心首先梳理一下过程:首先讲一下我对每个人的感觉,再详细作感想,最后,我对于“忘记”和“你我”以及“社会”做一个议论……

……

文章里的主人公无疑是觉慧,他是一个接受新思想的人,但是,我想,他也许过于偏激,起的作用适得其反,而他自己却还茫然不知甚至以为成功~对于他,要说的太多,却不是主要的,没准后边还会谈及吧。但是,这里要做重点说明的是,我认为,他毁了鸣凤。换句话说,鸣凤爱上觉慧是个错误,是个“宿命”。也许我这个人不习惯走中间,反而爱去两边。爱去亲身体会最上层鱼最下层人的感受,尚且不说。我觉得我要是从《家》这部小说中找出一个最正面的人物,莫过于鸣凤了。她有什么?她什么都懂。这一点第二章就有体现:她坐在床上,想着自己的未来,想着自己的“宿命”,哑然失笑。

说到苦笑,我还要岔开一下,巴金在《家》中用了过多的苦笑、凄然地笑、忧伤的笑,不知为何,总之我觉得有的地方真的难以这样抛弃自己本身意愿的“笑”,有些地方真的连哭都哭不出来或是根本不用苦笑……唉,我不懂。

话说回来,正因为鸣凤懂得太多了,所以她会不自觉地瞎想,甚至想到死。但是聪颖而不是传统的她怎么会爱上偏激好动异想天开的觉慧呢?!也许这真是宿命吧。后文会提到,我有两三次看不下去。《家》我是一直以一种不屑的眼光去看的,直到鸣凤的死,我突然感觉到了奇妙的痛苦,这也是我读说有书以来第一次痛苦憋闷的看不下去的时候。当时仿佛大石压心口,抑郁、烦闷、焦躁使我真正无法看下那一行行字,我歇了眼,甚至因此休息了一天。当我再次拿起书时“觉慧终于写完了”一行厌恶的字现了出来。我很想再歇息一会儿,但强咬着牙看了下去。居然看到了觉慧的“一丝”毁意,紧接着“他决定放弃她”使我刚刚舒下的心又激动起来,咽下的吐沫呛在嗓子里。从此,我越来越看不懂觉慧了,也越来越“厌恶”他了。大家若有谁为觉慧而不平,不要说我,找鸣凤吧……之后的半部小说,我是在行尸走肉的状态下看完的,瑞钰的死,老太爷的死,的确也让我的心中产生了一丝波澜,也让我有时看不下去,但我都强忍了,鸣凤死后的那种惊天动地的痛却再也没有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