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年幼时,父亲是心目中光芒万丈的偶像,是无所不能的“巨人”,是一座巍峨的山,是无所不能的“魔术师”,但更是心目中的英雄。
他是秉性笃实的人,没有过人的才能,但他精明的眼睛和高挺的鼻子拼凑成了我最爱的样子。
父亲的一生都生活在重压之下,一个人承担着全家的重担,但无论多么艰难,他总是满怀希望去面对,有条不紊地尽着自己做父亲的责任,记得有一次,在午夜的意兴阑珊中他轻轻地关着门,但还是被我听见,母亲出来轻声说:“这么晚加班身体重要!”可父亲说:“不碍事”。他的声音不难听出有些苍凉与疲惫。“这是女儿爱吃的,放好!”这轻声的一句,透漏出他对我满满的关爱,只因上次说很久没吃到了,哪怕多晚他都会满足我,促成了现在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满足,这份满足是父亲用日日的辛劳换来的,是他留给全家人最珍贵的礼物。
正是那个冬天让我感受到父亲是凡人,太阳不慌不忙,稳稳当当地在天空中滚动,父亲点上一支烟,牵着我,不慌不忙,十分安逸地在雪地上,像我在冰场上摔倒了,见了这场面,我感到难为情,也扶起父亲,但在那一瞬间,我是多么无可奈何,因为摔倒的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父亲,可是我们都几乎忘了,他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会犯错,会跌倒,我们在岁月的长河里渐渐成长,伴随的是父亲的衰老。但是不管怎么样,他在我心里永远都是我的英雄。
父爱如山,高大威严;父爱如水,涓涓不息;父爱如酒,越陈越醇;父爱如茶,平淡清新,这也许就是天下所有父亲的共性,但偏偏这样的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
父亲博大而精深,丹青高手难以勾勒出父亲坚挺的鼻梁,文学泰斗难以刻画尽父亲不屈精神。
这部影片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像刚刚看完似的浮现在我的眼前:王二小本是河北农村一个普通的放牛娃,家里生活虽然很苦,但有爱她的爸爸、妈妈和哥哥。可万恶的日本鬼子的铁蹄践踏了他的家乡,一个温暖的家瞬间变成一堆废土。失去了父母的二小,还没从惊恐中回过神来,哥哥已被日本人拉去修工事,生死不明。二小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孩子,他幼小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埋下了对日本帝国主义仇恨的种子。当他又看到一个又一个乡亲被残酷的日本鬼子用枪打死时,为人们报仇的决心愈发强烈起来。八路军将他从日本鬼子的魔爪下营救出来后,他强烈的要求加入儿童团,亲手为亲人复仇。在柳叶老师和指导员的教导下,二小明白了革命道理,不仅要报家仇,还要团结一心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最感人的一幕是:当他发现山前荷枪实弹的日本鬼子偷袭进村时,背后是正在转移的老百姓,几百人生命危在旦夕,王二小勇敢机智,用歌声把敌人吸引到自己身边来,为转移的乡亲们赢得时间。他又不顾个人安危,用歌声把日本鬼子引进我军的包围圈中……敌人被歼灭了,乡亲们安全了,而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却惨死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献出他年仅十三岁的宝贵生命。他的脸上还含着微笑,他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乡亲们的安全而感到由衷的高兴。王二小真是个少年英雄。我为他感到自豪 !
与和我同龄的二小相比,我们的童年是多么幸福。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有一个温暖的家,不用为国恨家仇而献身;不用为生活学习而担忧。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勤奋学习,不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呢?
王二小,我心目中的少年英雄!我一定会珍惜你用生命换来了幸福生活,用优异的成绩告慰你的忠魂,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人们都说从事护士这个职业的人都是白衣天使,我小时候看到电视上被病痛折磨的人们就感到难过,从那时,我就立志当一名护士,救死扶伤。
但你们知道护士的创始人是谁吗?护士的创始人是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是英国人,1820年出生在意大利。她家境优裕,受过良好的教育。她的父母希望她发展文学、音乐方面的才能,跻身上流社会,而她对此却兴致淡薄,她怀着自己的理想当了一名护士。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时,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奔赴前线,独自开拓现代护理事业。有一次,南丁格尔一边给伤员换药,一边安慰他,伤员感动得留下了眼泪。这一幕,正好被少校军官看见了,他把南丁格尔叫出去,对她说:“高贵的小姐,您还是回去吧,您就是把这些伤员治好了,他们也不能上战场了,一个动不动就流眼泪的人,能上战场战斗吗?"南丁格尔不听他的劝告,毅然治好了伤员的病。
南丁格尔为创办护士学校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死后,人们把她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并设立了南丁格尔奖,奖励那些在护理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从南丁格尔身上我明白了什么是英雄。英雄不一定是奔跑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的将士们,不一定是面对敌人的刀枪威胁而面不改色的赵一曼、吉鸿昌等人,也不一定是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人,他可以是为了自己的工作奉献终生的人,也可以是不怕生活困难、工作在艰苦环境里的人,就像南丁格尔。你想学习谁,你想成为谁,谁就是你的英雄。
南丁格尔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长大后要当一名像南丁格尔那样的护士,在护理方面作出贡献。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枳。”在中国流传已久、妇孺皆知的古代歌曲中,我们仿佛回到了当时。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荣归故里。而如今家喻户晓的花木兰已经在中西方分别拍成电影,但人物形象却有所不同。
中国版的花木兰电影主要宣扬了“孝”与“义”,在整部电影中赵薇主演的花木兰刻画出她对父亲的爱、对朋友的情、对匈奴人侵略中原的愤慨,那灰烟寥寥,血流成河的战场上,勇敢的花木兰从一名普通的战士屡立战功,最后被封为大将军,他宣扬的是中国的传统礼教“以孝为先,以德服人”,尽管其突破了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但从人物个性的刻画上,他仍然突出的是民族的气节、传统礼教的思想。
看完美国好来坞动画大片《花木兰》后,我的体会完全不同,这里的花木兰调皮、搞笑,个性十足,让我的无比喜欢,这里的花木兰让我看到的不象传说中的英雄,更象生活中个性十足的朋友,他更接近于真实,看后让人感觉轻松,与中国传统思想没有太多的联系,他崇尚的是个性,他刻意宣扬的是人的个性解放,倡导突破一切束缚,以个人的能力取得成功的个人英雄主义。
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分析《花木兰》,中国观众可能会对美国好来坞动画大片《花木兰》不太适应,觉得有些离谱。但是个人英雄主义也并不有损花木兰的形象,同样可以自圆其说。这也正是以西方人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意思之处。中国版的花木兰电影对“花木兰”这个人物形象塑造较以前也有较大的改进,也有许多成功的地方,我认为文化是多样性的,应该倡导和鼓励这种突破禁忌,大胆想象、发挥的做法,让中西方文化更多地交流、融合。
我心目中的英雄是我亲爱的“爸爸”,记得那是我还小的时侯,小时侯身体不好,常常生病,几乎天天都躺在床上休养。
爸爸为了生病的我,每次都会亲自带我去看医生,为了照顾我,让我赶快好起来,他常常陪在我的身体,给我加油、打气。半夜醒来,老是看到爸爸坐在我的床边,慈爱的看着我,温柔的问我“饿不饿?渴不渴?还是想上厕所?”让我觉得好温暖,好被人疼爱啊!因为爸爸的照顾,我的身体也渐渐好转了。爸爸的脸上也开始出现了笑容,我也好高兴没让爸爸失望,能越来越健康。直到现在,每天夜里,我还是会记起爸爸的那些温柔话语,让我有安全感,觉得被保护。
爸爸是我们家的经济支柱,爸爸的工作是需要靠劳力的粗重工作,所以他“早早出门,晚晚回家”,每天都工作的很辛苦,连假日都常常不得闲。但是,爸爸从来不抱怨,因为它认为“有辛勤付出,才有甜美的收获!”,而且我们一家人都是爸爸最珍贵的宝贝,他为了家人付出,只有快乐,没有怨言。
虽然爸爸每天都很忙,不过他还是会拨出时间陪伴我,爸爸最厉害的拿手好戏是讲故事,所以我最期待睡觉前的故事时间,爸爸每次说故事都会随着书中情节又哭又笑,还会唱歌、跳舞增添效果,让我被爸爸的故事深深感动,每次都是被妈妈警告后,才不情愿的上床睡觉,我好爱爸爸的故事,更爱说故事的爸爸。
爸爸就是这样为了家人,为了我,努力的付出,从来不喊苦,不喊累。所以爸爸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为了报答这个英雄的付出,我决定更用功,表现更棒,让大大的笑容永远出现在英雄的脸上。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千千万万的大英雄,可在我心中,始终觉得诸葛亮才是大英雄。诸葛亮面如冠玉、身高八尺、头戴纶巾、手持羽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英雄气质始终让我崇拜不已。
诸葛亮足智多谋,想必每一位小学生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吧!里面的周瑜心胸狭窄、妒忌诸葛亮的才能,便让他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这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可诸葛亮自信的对周瑜说:“我只要三天,我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我甘愿受罚。”这番话令周瑜大吃一惊,诸葛亮向鲁肃私自拨了20条快船,并用铁链子拴住,每条船上放30多个草靶子等。在第二天三更的时候,诸葛亮擂鼓呐喊,曹军看不清虚实,便朝水中放箭。不一会儿,船上插满了写着曹字的箭。回去后,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诸葛亮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周瑜死后,诸葛亮亲自将给周瑜的祭品摆到周瑜的陵墓前,亲自奠酒,还跪在地上朗读祭文,读完了又伏在地上,大声痛哭,泪如泉涌,哀痛不已。鲁肃看见诸葛亮哭得如此悲伤,说到:“诸葛亮情深意厚,反而是周瑜心胸狭窄,把自己给气死了。”
诸葛亮还是一位军事人才。孙权想要从刘备那里取回荆州,孙权想用“招亲扣人质”,借此要回荆州。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三个锦囊。第一个是:把定亲的消息散布出去,取得人心,借此取得了孙尚香。第二个是:当刘备乐不思蜀时,误传曹操要去荆州,刘备以“祭祖”回家。第三个是:当追兵赶到,刘备打感情牌,取得夫人孙尚香的援助,顺利回到荆州。诸葛亮聪智,获得天下大势,运筹帷幄。
诸葛亮的渊博知识让人敬佩不已,能体现出他聪明机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